當前位置:才華都>美文美段>話語>

求職者怎樣應答“是否打算創業”的話題

話語 閲讀(1.93W)

創業,是大多數職業經理人都曾經有過的念頭。當然,有的人僅停留在念頭,有的人付諸於行動,還有人鎩羽而歸。而作為企業面試官,對職業經理人羣體的創業衝動當然不會視而不見,所以在面試過程中,“你是否打算創業”已成為面試官經常提及的一個問題。

求職者怎樣應答“是否打算創業”的話題

面試官為何拋出創業話題?

談論創業,核實簡歷

在這創業的年代,今天市場上處於成熟期的職業經理人,至少有50%都不同程度地創過業。但有些創業由於時間不長,因而簡歷中沒有寫,在與面試官前期的交流中也沒談這段經歷。然而,有經驗的面試官往往會從前期聊的過程中,發現某一階段經歷不實,能從經驗上判斷有可能去創業了。所以,當面試官這麼一問,就很容易把候選人這一段經歷給勾出來。這是個簡單的心理學問題。候選人會情不自禁地把這一段不堪回首的創業經歷給描述出來。如果候選人繼續有意掩蓋創業的短暫歷史,面試官就會猜想是否有其它原因,在沒有核實前會先擱置一段時間,這樣反而對候選人不利。

考察求職動機及職業穩定性

一個職業人求職動機有多種,其中就有人已選擇好了創業的領域,然後進入這個領域的目標企業積累幾年,再去創業。作為面試官,會盡可能判斷出每位求職者“來此的目的”。

畢竟招聘一個人要花費很高成本,那麼進來一個人能幹多長時間,是否還會去創業,創業是否會給企業帶來麻煩等,招聘方都將綜合考慮。創過業的人雖然有其很大的優勢,知道老闆的辛苦,但多次創業失敗的人,又都有很強的個性,有很強的個人主觀願望和成就動機,以及愛自己做主的習慣,這些都會影響他在企業的穩定性。

即使候選人態度非常堅決,且真心、真誠地表達他再也不會創業了,請千萬不要相信。面試官應該獨立判斷,進而決定是否錄用,錄用後以及如何安排其工作。

考察職業價值取向

如果沒有創過業的人,面試官問這個話題,是想考察出候選人的價值取向。下面是一位初入職場年輕人與面試官的'對話。

面試官:“你打算過創業嗎?”候選人:“將來一定會創業。”面試官:“為什麼一定要創業呢?”候選人:“打工多沒意思,按老闆的意願幹,即使當個總裁也得聽老闆的。創業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和理想,才能想幹什麼幹什麼,想不幹什麼就不幹。”面試官:“還有其它原因嗎?”候選人:“我討厭被別人約束,討厭朝九晚五,打卡上班,我喜歡即興幹活,喜歡不受約束地幹活。”

從上面的這段對話中,這位夢想創業的年輕人的職業價值取向已一目瞭然。其實大多數創過業的人,也是這麼想的,只是面對面試官不會這麼明確表達。

考察能否適應企業文化

創業期、快速成長期的企業,都需要有創業精神的人;有些企業文化的核心就是創新,始終視創新精神為財富和前進的動力,安於現狀的人會被認為是“異類”,這類企業正需要這種有創業激情的人去不斷創新;還有的企業處於業務轉型或者新業務推出階段,正在尋找有過創業經驗的激情員工。創過業的人一般都很有激情,面試官就這個問題與候選人對話後,判斷候選人的創業激情還有多少,創業經驗有多少,如個性特質、價值取向、職業取向、主觀意識等剛好能在企業文化可包容的文化範圍內,那麼可考慮錄用。

定位進入公司後的發展

在確定能夠適應企業文化的前提下,面試官還要對有創業想法的人,尤其是有豐富閲歷、創業失敗後繼續打工的人,考慮其進入後的角色定位、崗位安排及其他人員的匹配。

層面安排。對於回答“有創業想法”的應聘者,面試官會追問對創業的設想。候選人通過表述“創業設想”,判斷候選人所要設想創業的行業選擇,對商業模型的理解、企業各層面機制安排等的深入程度、合理程度,判斷出候選人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表達問題的能力,以及對行業、商業、企業的認知程度,從而判斷候選人進入組織後的層面安排。

角色定位。面試官通過與候選人通過創業問題的深入探討,可以考察候選人風險的承擔程度、對壓力的承受程度,可以確定候選人進入後的角色定位、大致工作內容,如正需要開疆拓土的角色人選。

角色搭配。面試官還會通過與候選人通過創業問題的深入探討進一步瞭解候選人的性格特徵、主觀意識強弱,及自己主觀的職業定位等,從而判斷進入後誰可以與之合作搭檔。

防範商業風險

千軍萬馬爭過“團購”獨木橋的創業景觀曾經何等壯觀,這也是每一位“死去”和“活着”的團購公司老闆共同心痛之處。商業模式的抄襲之痛折磨着每一位創業者。因此,成熟有經驗的創業者,一般會在開始階段悶頭賺錢,發展壯大之後再在市場上呼風喚雨。特別是進入門檻低、商業模式易於複製或對核心技術有高度保密習慣的公司,會尋找沒有什麼創業慾望的踏實員工。

回答“是”,還是回答“否”?

面對“是否打算創業”的話題,職場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尤其面對面試官是老闆時更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於是心裏開始揣摩,開始犯嘀咕,甚至前後矛盾衝突。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這就是一道面試題。那麼究竟該如何回答呢?那就是:不必顧慮,直來直往。

回答想創業與否,不是面試官錄用與否的標準。面對是否有創業打算這一道面試題,候選人首先不必顧慮,任何答案都沒有對與錯。你説創業也好,不想創業也好,不是面試官判斷錄用與否的標準。如果你明白這一點,就不用有任何顧慮。候選人要明白麪試官問你的目的,不是要一個答案,而是要看你到底怎麼想的,你是屬於哪一類的人,你的能力特長在什麼地方。回答“創”還是“不創”都沒關係,關鍵看你怎麼回答。

無論你回答創業還是不創業,面試官都不會真信,面試官會做出獨立判斷:你是否會去創業,或是否會再創業。即使你還會再創業,也並不一定影響到錄取你。

儘管有的候選人首先表達了不會再次創業了,可後面的回答,會讓面試官做出判斷候選人未來有可能還會繼續創業。因為候選人在談論創業失敗原因時,把失敗的原因歸因於資源不夠、資金不足、創業夥伴不行等外在原因上,面試官就會認為你在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仍然會放棄現在的工作,再次投入到創業中去。如果候選人沒有創過業,心裏一直惦記着創業,儘管口頭上很堅決地表達等資源和各種條件都夠了一定會去創業,請相信,這些人創業永遠停留在口頭上,因為這類人永遠在等外部條件。

綜合前面,候選人完全沒有必要顧慮回答創與不創的問題,心裏怎麼想的就怎麼説,直來直往。顧慮太多,影響發揮,反而會耽誤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