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美文美段>隨筆>

心情隨筆合集合輯

隨筆 閲讀(3.31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都不陌生吧?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敍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心情隨筆合集合輯,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情隨筆合集合輯

心情隨筆合集合輯1

秋天到了。你看,秋天把夏天製造的熱氣都吸進肚子裏去了,取而帶之的是它的涼爽秋風,你看,秋是不是很像一個空氣轉化器呢?

秋天還很像一個染色師。你瞧,只要是秋風刮過的地方,無一例外都有了很多顏色。在山頂上,秋曾到過,那裏的銀杏樹的葉子便由綠變黃了。這多像一個人由少年到中年的改變吶!這樹上的銀杏果也漸漸褪去了少女般的青澀,變成了嫩嫩的白色。取下來細細觀賞,這銀杏的果實就像一顆顆又大又白的珍珠,光滑而堅硬。

秋天還像一個畫家。看,這秋天的田野,一望而去,各種植物的果實相互重疊,就如一幅油彩畫。這幅畫的作者秋,用色是那麼大膽,畫出的畫,給人們了一種豐收的喜悦。

啊,秋,你是一個小姑娘,那麼調皮,又那麼可愛!

心情隨筆合集合輯2

每當故鄉的杏兒熟了之後,我總會想起小時候和哥哥、姐姐一起摘杏兒的情景。

那是我很小的時候。放假,我回到奶奶家。那天傍晚,我突然很想吃杏兒。於是就問奶奶,在哪有杏兒,奶奶告訴我,在奶奶家房後就有一棵杏樹。我讓爸爸給我摘,可爸爸不肯,他讓我自己去摘。於是,我就拉着哥哥、姐姐陪我去摘杏兒。

我們到了杏樹那兒,不一會兒就把低處的杏兒摘光了,可才摘了一會兒,而且低處的杏兒不怎麼好吃,我們想摘上面那些黃橙橙的杏兒。哥哥爬到樹上,可還是夠不到。這時,一向聰明伶俐的的.姐姐説:“要不我們搖吧!”我還怕杏兒掉下來會不會摔成一堆黏糊糊的杏。可姐姐説四周都是黃土,應該摔不成一堆杏兒泥!我放心了。我們開始搖樹,樹上的杏兒開始往下落,只聽“哎喲”一聲,一顆杏兒落到了我哥哥的頭上,打了我哥哥一下,緊接着就是幾片樹葉落在了我的身上。這下我玩興大發,我不搖了,乾脆跑到樹下,一邊接杏兒,一邊吃杏兒,還被杏兒打了幾下。我一不小心踩碎了一顆杏兒,把我的鞋弄成黏糊糊的,走一步就粘在了那個地方。沒辦法,我只能坐在一個沒有杏兒的地方,用樹枝把杏兒弄下去。哥哥、姐姐們搖完杏兒開始撿杏兒,我也去幫忙。我們都低着頭撿杏兒,可誰能想到,撿着撿着我和姐姐居然撞在了一起,我疼的想哭卻又覺得好玩,那個模樣才真是哭笑不得呢!

那一天,我過的開心極了!現在回憶起來還想笑。可是,今年不知道為什麼,奶奶家的杏樹沒結一顆杏兒。沒辦法,我們只能買的吃杏兒,買來的杏兒雖然也好吃,可我還是覺得奶奶家的杏兒更甜、更香!

心情隨筆合集合輯3

我從小就愛讀歷史故事,當讀到關於西安兵馬俑時,我歎為觀止。曾經的法國總統希拉剋説過:不看秦傭,不算真正到過中國,我的心早就飛去兵馬俑有無數次了。

去年的暑假,我終於去了我夢寐以求的“聖地”西安兵馬俑了。兵馬俑位於西安市臨潼區。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

那次,我們跟着導遊一進去,人山人海,我們朝着一號坑走去,兵馬俑遺址到至今,已經挖出了三號坑,其兵馬俑不計其數。據導遊所説一號坑的發現約於1974年3月,其東端排列着全身穿戰袍的戰士俑,約有210人,其餘每排68人,前後、左右成行共計204人,組成方陣的後衞。

接着,我們又向着二號坑走去。二號坑是1976年4月至5月間被發現的。是我覺得最最特殊的一個坑,因其坑是呈曲尺形的。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它是三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是按前弩兵俑,約有60個。中蹲跪式弩兵俑約160個,後為馬車組約有8個,上有許多步馬俑。在聽導遊講解關於二號坑的簡介時,我腦海出現了一副秦始皇爭霸天下的畫面。

我們繼續跟着導遊去三號坑。已經在太陽下曬了有一個上午了,我早已滿頭大汗、筋皮力盡,可爸爸卻説:“再堅持一下,畢竟人都來了就再堅持一下吧!”我只好硬撐着往前走。到了三號坑,導遊停下腳步對我們講:三號坑於1976年5月11日發掘南距一號坑25米,東距二號坑120米,面積約為520平方米,整體呈凹字形。三號坑出土文物較多,比如一把千年不腐的寶劍,但其兵馬俑只有60多件。

據説曾經到項羽在坑裏焚燒,拿走了很多兵器。兵馬俑從身份上來區分,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軍吏,一類是士兵,士兵和軍吏都有低級、中級、高級之分。俑坑中最多的俑是武士俑,大部分手持青銅兵器,如弓、弩、箭鏈、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綵線挽成的結穗。

導遊又給我們説:兵馬俑的製作者們都是秦帝國社會下層的一批陶工們,據説秦始皇下令如果這些陶工們做的兵馬俑們缺條腿和缺點什麼器官的話,就把這些做陶土的人相對應的器官割掉。這會不會太殘忍了?我想,萬一是缺了頭呢?那不是人命都沒了!

導遊在出來的時候給我們講,其實做一個兵馬俑需要很多的步驟的,首先用泥來塑形,再在基礎上打磨。在將陰乾後的陶俑在陰乾的地方曬乾再拿去焙燒。

勞累了一個上午的我終於可以離開這兒了,不過我還是非常喜歡兵馬俑,因為它們壯觀,因為它們宏偉,因為它們象徵着我們千千萬萬個炎黃子孫,我愛他們,也不僅因為它壯觀、宏偉、而是因為它是我心目中的聖地。

心情隨筆合集合輯4

怎樣讓學生在學習生物學的過程中既輕鬆快樂,又能學習得很好、很透徹,是教材編寫者以及我們生物教師所正在探索和研究的。我發現新版《生物學》非常注重教材“生活化”,很多例子,很多實驗探究都注重學生能在生活中觀察到和實踐到。本人認為要想讓學生感到生物“容易”學,“有意思”,就有必要把生物課教學同學生們的日常生活聯繫在一起,幫助學生們從生活中學習生物,更會取得意外的收穫。

一、走進大自然,讓學生體驗生物學的樂趣

生物學知識源自大自然,大自然是真正的生物知識寶庫。在我所教的學生中,有很多是來自外來務工者家庭的孩子,有一部分是從小生活在深圳的孩子。他們雖然和大自然很親近,卻也往往不能把生活和生物學聯繫在一起。於是,我會常常利用各種時機,主動為學生們建立這種聯繫創造條件。比如,在學習“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一課時,我事先發動學生到自己的住處周圍對生物的種類進行調查,或者讓孩子們調查保安學校生物園——博雅園中的生物,使他們獲得了豐富詳實的第一手資料,上課時,請各小組上台彙報、展示,大家互相交流,共同分析,不但活躍了氣氛,而且使學生們的印象深刻,再加上我的點撥引導,使學生們既學到了書本上的知識,還把它同生活實踐聯繫在一起,學到了“活”的知識,取得了令人非常滿意的效果。

二、“百聞不如一見”,親眼見過和親手做過才會終身難忘。

我讓學生在學校生物園親手培育蘑菇,當講“真菌”時,我拿出長好的蘑菇到課堂上,學生非常興奮,因為看到自己的“成果”很有成就感,對“蘑菇屬於真菌”就很自然記住了。而在學習“生態系統”時也就很容易理解蘑菇不是生產者而是分解者。在講授“植物的一生”這一部分內容時,我會要求每組學生自己培養豆芽,觀察發芽情況,再把它放在窗台,觀察向光性。這樣學生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了自己生活中經歷的內容,從生活經歷中提煉出了生物學知識,就使這些知識得到昇華,真正成為在他們的生活中起作用的寶貴財富了。

三、在生活中探究、運用生物學知識

學生學習的快樂,不全部在於考試得了理想的分數,更在於把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實際,去解決了具體問題。所以,我會有意識地佈置一些具有探究性質的作業,讓學生們去完成。在學習了“生物與環境組成的生態系統”一課後,我給學生布置的作業是:根據生物課本里學到的內容,在校園找到一個生態系統,並用筆和相機詳細記錄該生態系統中有哪些成分。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總之,學習生物與生活實際聯繫起來,從生活中學。把學到的生物知識應用於生活中,提高生活質量。使學生樂學、會學,在生活中得到啟迪。是我們每一個生物教師應該努力去做的。

心情隨筆合集合輯5

有人説過,人生就是一場戲,我們都是戲中的一個過客,在這短暫的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可能有時候會身不由己,但只要我們做到最真實的那個角色,就會發現,人生雖然帶着臉譜,但絕對是最美麗的一個!人生道路上的得到不是目的,而是過程。雖然苦,雖然絕不會想再來一次,但在回憶中是甜美的信心之旅,彷如人生。

如果你能成為山頂上的勁鬆,那就當一棵山谷裏的小樹吧。——但要當一棵溪邊最好的小樹。

如果你不能成為一棵大樹,那就當一叢灌木,如果你不能成為一叢小灌木,那就當一片小草地。

如果你不能是一隻香樟,那就當一尾小鱸魚——但要當湖裏最活潑的小鱸魚。

如果你不能成為大道,那就當一條小路:如果你不能成為太陽,那就當一顆星星。

我們不能全是船長,必須有人來當水手。生活中有許多事讓我們去做,有大事,有小事,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身旁的事。

認識自己,扮演自己,實踐自己,即是天堂:不認識自己,想扮演別人,即是地獄。無知會痛苦地走一輩子冤枉路,自知,是人生的第一步!人生的目的就是盡情的做自己。做自己願意做的事,這雖然可能有一定的困難,但並不代表着做不到。我們應該樹立起這樣的觀念:一輩子只做有意義的事,只做自己願意做的事。

其實,人生就是一場戲。只要認真、用心、真情、無愧,就不必計較角色的分量與表現了。你認真做了應該做的,你能用心對待他人,你無愧天地良心,這就非常足夠了。可以説這樣你就是個稱職的人生舞台劇演員了。

不要勉強自己,不要給自己壓力,按照良心的劇本,演一場人生舞台的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