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作文素材>成語故事>

關於鷸蚌相爭的歷史故事

成語故事 閲讀(1.51W)

導語:鷸蚌相爭,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下面是語文迷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材料,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關於鷸蚌相爭的歷史故事

【漢字】鷸蚌相爭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

【基本釋義】“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出處】清·湘靈子《軒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憫,問誰敢野蠻法律罵強秦?笑他鷸蚌相爭演出風雲陣。”

近義詞】魚死網破

成語故事

戰國時,趙國、燕國都不是實力很強的國家,然而趙惠文王無視對趙、燕兩國虎視眈眈的強大的秦國,打算出兵攻打燕國。

為了避免一場國破家亡的戰亂,燕國的蘇代跑到趙國去求見趙惠文王,以遊説趙與燕兩相和好、共同抗秦。蘇代對惠文王説:

“大王您先別談打仗的事,我且講個故事給您聽:一隻河蚌好久沒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陽,河岸上十分暖和,於是河蚌爬到岸上,張開蚌殼曬太陽。河蚌只覺得渾身舒服極了,它懶洋洋地打起瞌睡來。這時,一隻鷸鳥飛過來,悄悄落在河蚌的身邊,很快地用長長的尖嘴伸過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驚醒,迅速用力把蚌殼一合,將鷸的尖嘴緊緊地夾住了。

鷸鳥對河蚌説:“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幹死、曬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強硬地説:“我看你能餓多長時間!我今天不鬆開你的嘴,明天也不鬆開你的嘴,你就會在這裏被餓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鷸了。”

兩個小東西就這樣對抗着,誰也不肯相讓,真有要拼個同歸於盡的架式。

這時,一位漁人走過來,十分輕易地就撿了個便宜,把蚌和鷸都捉住,滿心高興地趕回家去。

蘇代的故事剛一講完,趙惠文王幡然醒悟。他拍着自己的腦袋説:

“多謝先生的啟發,如果我們小國間自相殘殺,讓秦國從中得利,那我們跟這故事裏剛愎自用的鷸和蚌又有什麼區別呢?”

於是,趙王取消了攻打燕國的.念頭。

【典故記載】

【原文】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莫過拑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父也。故願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翻譯】趙國將要攻打燕國,蘇代替燕國去勸説趙惠王,説:“今天我來的時候,經過易水,看見一隻河蚌正從水裏出來曬太陽,一隻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閉攏甲殼鉗住了鷸的喙。鷸説:‘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有一個死蚌。’河蚌對鷸説:‘今天不讓鷸嘴出去,明天不讓鷸嘴出去,就會有一隻死鷸。’它們倆誰也不肯放開誰,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塊抓走了。現在趙國要攻打燕國,燕趙如果長期相持不下,就會矇蔽老百姓的眼睛,看不清危險的形勢,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不勞而獲的)漁翁了。所以希望大王周密地謀劃攻打燕國這件事。”趙惠王説:“好吧。”於是就停止出兵攻打燕國。

【拓展閲讀】

老人和他的孩子

一個老人病重在牀,將不久於人世。他把三個兒子叫到牀邊説:“我的孩子們,你們試試看能否把這捆竹筷子折斷。”長子拿起這捆筷子,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也沒折斷,於是説:“把它交給力氣大的人去吧。”把筷子交給了老二。二兒子接着使勁折,也是白費氣力。小兒子想來試試也只是浪費時間,一捆筷子沒折斷一根,還是原樣子。父親説:“你們瞧瞧,看看你們父親的力氣如何?”三個兒子以為父親在説笑話,笑而不答,但他們都想錯了。只見父親拆開這捆竹筷子,毫不費勁地一根根折斷了每一根筷子。“難道我的力氣比你們大嗎?當然不是!”他接着説,“你們看,這就是團結一致的力量。孩子們,你們要團結,用手足情意把你們擰成一股繩,就像這捆竹筷子一樣。任何人也不能打垮你們。”

不久,父親就死去了。父親留給了三個兒子很多財產,同時也留下很多麻煩。面對財產,三個兄弟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嫉妒,不停爭吵,要求分家;面對麻煩,三個兄弟不能協調共同解決。結果,財產被法庭判給了一個父親生前的債主,三個兄弟失去了全部家產。當他們想起捆在一起又被拆散的竹筷子和父親的教誨時,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