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實用範文>論文>

商業銀行在新常態下的信用風險及管控建議論文

論文 閲讀(2.85W)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受經濟下行和經濟增速、增長結構和發展動力調整等多方面的影響和衝擊,企業所面臨的經營壓力不斷增大,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變化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將面臨更大的壓力和更多的挑戰。本文從商業銀行實踐分析着手,探討如何主動管控信用風險,有效防範和化解信用風險。

商業銀行在新常態下的信用風險及管控建議論文

新常態下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變化

經濟進入新常態,意味着我國經濟發展的條件和環境已經或即將發生諸多重大轉變,經濟增速回落、經濟結構優化、經濟增長動力改變,這些變化對商業銀行這樣的強週期、高依賴型行業的衝擊和影響無處不在。

(一)經濟增速放緩與商業銀行的發展速度相適應,業務增長速度將逐步回落新常態。從整個金融業來看,如果經濟增長速度維持在7%~8%,而商業銀行的利潤增速卻保持20%~30%,這顯然不盡合理,也不可持續。在這樣的格局下,很多的金融活動實際上是“脱實就虛”“自娛自樂”.同樣地,單個金融機構對其未來發展速度的預期也要更為現實、理性。總之,隨着中國經濟增速區間的下移,商業銀行過去“高歌猛進”的黃金繁榮期已經結束,從2015年前三季度公佈信息上看,國內商業銀行淨利潤增速下滑比較明顯,全國16家上市銀行實現淨利潤1.03萬億,同比增速2.1%,其中四大商業銀行增速下滑至1%以內,商業銀行業務增速回落將是金融業的一個“新常態”.

(二)經濟結構優化調整與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金融業態將發生變化。一直以來,中國的經濟金融存在“三多三少”的現象:

一是“資金多,資本少”,造成企業和地方政府負債率偏高;二是“間接融資多,直接融資少”,國民經濟的風險集中於銀行體系;三是“銀行存貸業務多,其他業務少”,商業銀行重視發展存貸款,較少從事其他金融業務。今後,隨着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市場化改革的推進,這種局面將逐步得以改變。一方面,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將進一步健全完善,互聯網金融等新的金融服務業態將加快湧現;另一方面,由於金融價格機制更加市場化,未來利率、匯率的.波動也將成為金融的一種“新常態”.

(三) 與經濟增長動力改變相適應,商業銀行各項基礎條件將不斷改進並完善,金融監管環境將日趨嚴格。一是維護金融穩定,對銀行資本的要求更為嚴格,對流動性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二是實施“柵欄原則”,要求把銀行或其他不同類別金融業務及風險進行區隔;三是加強審慎監管,一方面要求銀行的發展速度與經濟發展相適應,另一方面要求金融活動更加透明、規範。

新常態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變化分析

當前,中國經濟呈現經濟增長的換檔期、結構調整的陣痛期與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期疊加”,經濟增速將持續放緩,不可避免要經歷行業景氣週期性波動,部分行業、企業經營困難態勢將不斷加劇,製造業、批發零售業尤其是順經濟週期的行業信用風險將不斷上升。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外部環境壓力加大。

2008年發生的經濟危機對我國企業帶來了重大沖擊。危機之前,我國經濟長期快速、平穩增長,很多企業對未來發展普遍樂觀,並基於對當時經營環境的判斷,採取了增加財務槓桿擴張的經營策略。但是2012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進入下行通道,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投資增速下滑,出口負增長,內需提振乏力,加之信貸政策收緊,很多企業資金斷裂,關停倒閉。受大環境影響,煤炭、鋼鐵、水泥、冶金、有色、機械等支柱行業經營持續低迷,整體經營效益持續下滑,行業風險管控壓力加大。在採礦、有色、鋼鐵、化工、機械製造等支柱經濟領域,出現了產能過剩、價格下跌,銷售量、現金量和利潤普遍下降的情況,客户經營狀況下滑,盈利水平明顯下降,第一還款來源保障度有所減弱,存在通過自身經營性現金流之外的資金償還貸款本息情況,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控衝擊加大。

(二)不良貸款有所增加。據統計,近來多數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率呈現“雙升”勢頭。預計在今後兩年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還將進一步增加,不良貸款管控的壓力還將持續加大,信用風險管控成效將關係到商業銀行的市場競爭力和未來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風險傳遞範圍擴大。從區域分佈看,不良貸款首先從經濟比較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等東部沿海地區集中暴露,目前仍在持續發酵,逐步蔓延至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中西部地區將成為不良貸款新增較多的區域。從客户結構看,受國家宏觀調控、產業結構升級、淘汰落後和過剩產能政策以及市場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製造業和批發零售業風險處於高發態勢,產能過剩行業風險嚴峻,鋼鐵、有色、煤炭、採礦等行業普遍經營惡化,並向上下游擴散,產業鏈風險加速暴露。同時我國房地產企業資金鍊條緊張、庫存量大、集中、房企融資難,繞道融資量大,風險凸現。特別是高風險擔保圈、通過關聯公司流向房地產行業也容易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重點區域和重點行業信用風險管控壓力明顯增大。

(四)客户自身抗風險能力脆弱。

當前企業客户出現風險,有前期經濟大環境的影響,而更多的是企業自身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集中體現,主要表現為企業自身造血功能喪失,陷入流動性緊張、有資產沒有現金流的困境。近年來,企業集團化經營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通過多頭融資、過度負債擴張規模,跨界經營,涉房、涉礦,涉及民間融資。隨着經營環境變化,市場需求疲軟,企業經營陷入困境,加之用信短貸長用,用信期限錯配,資產結構與負債結構不匹配,導致資金回籠出現問題,企業難以應付日常開支和償還到期借款,風險很快暴露並傳染至子公司。加之受宏觀政策的影響以及房地產價格迴歸理性的趨勢,抵押物的價值與過去幾年相比出現明顯下跌,抵押物的價值已出現不同程度的打折,信用風險緩釋能力有所下降。

(五) 商業銀行風險管控不到位。一是風險控制意識不強。商業銀行不同程度存在“重發展、輕管理”,關注貸款抵押手續落實,輕視企業經營管理,風險識別不準,預警處置不及時,缺少一種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二是貸後工作不紮實、不精細,對企業生產、銷售、盈利、投融資、擔保、重大事項等情況不深入調查分析,只停留在客户彙報和表面數據分析,貸後現場檢查走過場,沒有針對客户的具體情況和經營變化“對症下藥”,風險信號報告滯後。三是資金監管不到位,受託支付落實不到位,資金流向與申請時的用途背離,不能專款專用,尤其是集團客户信貸資金多被變相歸入集團或關聯公司,從而“身首分離”、失去控制。四是抵押物管理不到位,抵押物管理未按規定開展定期評估,抵押物被強行處置、變賣,或被重複抵押、轉讓不知情、不作為,第二還款來源形同虛設。五是對發現的風險信號不敏感,反應不及時、決策不果斷、處置措施不堅決,喪失風險化解的最佳時機,造成最終損失的擴大。

新常態下加強信用風險管控的建議

新常態需要新金融,商業銀行要主動適應新常態,準確把握新常態下經濟環境對信用風險管控的新要求,堅持以“客户為中心”,加強風險管控體系建設,積極應對新常態下信用風險管控帶來的挑戰。

(一)嚴格落實信用風險管控責任。商業銀行行長是信用風險管控的第一責任人,要牢固樹立“前瞻思維”“底線思維”,對轄內風險管控“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全力推動信用風險管控。對大額信用風險客户,商業銀行領導要掛點包户,親自研究風險化解方案,親自推進化解方案實施,前台客户部門要按照分層管户要求,擔負起風險化解的牽頭責任,做細做實客户風險防控;信貸、風險等中後台部門要充分發揮專業職能,加大貸款到逾期監測,及時預警風險,協助客户部門制定風險化解方案。不斷加強風險管控體系建設,強化條線工作督導,各司其職、通力協作,構築有效的前、中、後台三道風險防線,提升風險管控合力,提高商業銀行信用風險預警與化解能力。同時,加大對虛假騙貸、內外勾結等引發的信用風險事件責任追究。

(二)主動做好全流程信用風險管控。堅持以“事前防範、事中控制、事後評價”全流程信用風險管理的原則,嚴控信用風險。一是提高調查質量,嚴把准入關。提高調查質量,嚴格落實信貸政策和准入要求,不能以客户營銷和同業競爭需要為由隨意突破准入標準,防止“病從口入”.對高風險擔保圈、隱性集團客户要加強准入管理,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做好前瞻性風險預警和防範。二是做實貸後管理,嚴把評估關。前台部門要定期開展貸後管理,準確識別客户生產經營中的不利因素,及時掌握客户風險變動狀況,有效處置各種可能形成貸款下遷的風險因素,防止貸款形態向下遷徙。特別做好貸款到期前及利息結息前各項貸後管理工作,提前落實還貸資金來源,力爭貸款到期及時足額收回,防止出現因內部管理不到位、非客户因素導致的貸款逾期。

(三) 持續開展問題客户信用風險排查。定期對轄內法人客户專門開展風險摸底排查,不斷加強信用風險的前瞻性管理,真正做到客户風險狀況“心中明、底數清”.排查的重點是客户生產經營情況和貸款風險狀況,尤其要高度關注客户出現過逾期、欠息的,是否存在過度授信、多頭授信、民間借貸;是否存在短貸長用、存貨和應收賬款超常增長;所處行業是否存在產能過剩,生產成本是否出現大幅上升;是否存在產能盲目擴張、脱離主業從事礦產品以及房地產開發;是否涉及擔保圈、擔保鏈,存在較大代償風險;是否存在關鍵管理人員突然離職、失聯、涉案;是否存在被收購、兼併,或還款主體變動,造成償還能力明顯下降、甚至債務落空等情況。根據風險排查結果,對有問題客户實行名單制管理,加大貸後管理力度和頻次,緊盯客户經營變化和資金流向,防止風險劣變。同時,要根據重點區域和重點產品開展風險專項治理,不斷提高信用風險管控效果。

(四)全力化解問題客户實質性風險。一是強化預警。按照“瞭解你的客户、瞭解你的風險”原則,緊盯轄內重點領域和重點客户,監測客户融資來源與經營模式變化,分析客户資金流向以及各種“軟信息”,強化風險預判,實施分類預警,突出實質性風險化解,增強風險管控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二是制定預案。按照客户分層管理要求,由前台部門牽頭制定客户風險處置預案,並組織實施,做實抵押擔保手續,明確工作目標,落實具體任務,有效管控風險。三是主動處置。客户部門要按照各自的“防區”,主動履職,守土盡責,密切關注客户可能面臨的風險,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處置風險,嚴防風險隱患演變成實質性風險。

(五)加快清收存量不良貸款。在堅持自主清收基本政策的基礎上,加大呆賬核銷和批量轉讓力度,進一步加快不良貸款清收處置速度,着力化解存量不良貸款風險。一是立足自主清收,最大限度實現處置收回。突出清收處置重點,集中力量抓好大額不良貸款、新發生不良貸款、抵押擔保相對充足的不良貸款的直接清收,以快收、搶收把問題解決在當下。

二是要加大核銷力度,實現“能核盡核”.切實做好核銷前期準備工作,對存量不良貸款分門別類進行梳理,逐級細化和落實核銷項目名單制管理的責任、時限及工作標準等要求,集中力量組織開展核銷。尤其是對重點客户和重點產品等不良貸款要加快核銷。三是創新思路,拓寬視野,加快不良資產市場化處置工作,防止貽誤處置時機,造成資產風險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