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實用範文>論文>

數學自學輔導教學探討的論文

論文 閲讀(1.47W)

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自學輔導教學法與講解法的差異;內容有:㈠在教學特點上的差異;㈡所使用教材的差異;㈢在教學環節上的差異。第二部分:使用自學輔導教學法的效果。第三部分:使用自學輔導教學法的幾點思考。內容有:㈠自學輔導教學法對高中數學內容的適用性;㈡自學輔導教學法的侷限性;㈢不同的性格特徵對自學輔導教學法的適應性。

數學自學輔導教學探討的論文

普通高中教學中普遍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學生起點低、學生之間的差距較大,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講解法,不容易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為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在課堂上得到最大的滿足,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我校於1998年始,首次在高中數學課使用自學輔導教材。下面,本文就來談談對自學輔導教學法進行的一些初步探討。

一、自學輔導教學法與講解法的差異

㈠在教學特點上的差異

講解法是當前中學數學教學中應用較多的一種主要教學方法,它的主要特點是較突出地體現了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其優點是能保持教師講授知識的主動性、流暢性和連貫性,時間易被老師控制,但亦有其不足的一面————忽視了學生基礎條件和認識條件上的差異,不利於發揮學生的主動精神和個性發展。

自學輔導教學法源於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斯金納於本世紀50年代根據控制論原理首創的程序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最突出的特點是: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指導為輔,較突出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便於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指導,較好地反映出在數學教學中鞏固與發展相結合的原則、因材施教的原則和反饋調控的原則,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記憶力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㈡所使用教材的差異

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統編教材一般較適合於採用講解法進行教學。此套教材在課文內容、例題、習題的選擇上力求精簡、有代表性,故每篇課文的編寫都較短小精悍。與自學輔導教學法相應的自學輔導教材由課本、練習冊、測驗本組成。為了讓學生的自學過程能相對順利,自輔教材的編寫有以下特點:第一,選擇的例題數目比統編教材多。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見多時廣,幫助學生多見“典型”,培養學生學習的`模仿力;第二,注意對例題的解題思路進行詳細的分析,引導學生正確思考問題,幫助學生掃除閲讀障礙。因此,自輔教材每節課文的內容均比統編教材的篇幅長;第三,注意對一些典型問題和規律性的東西及時進行歸納和小結,幫助學生系統整理知識;第四,注意結合小步子原則,在每節課文適當的位置插入練習提示,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冊中相應的練習並自行核對答案,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習;第五,配套的練習冊提供了比統編教材更充足的練習題,能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相應的習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及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總的來説,自輔教材的編寫比較着重於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按照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進行編寫。

㈢在教學環節上的差異

講解法一般分為新課引入、教師講解新課、學生練習鞏固、教師小結等若干個教學環節。其中“教師講解新課”是講解法教學的核心環節。於學生而言,聽講解法的課,能連續地、流暢地獲取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較自如地越過自己的知識盲點,因此也是一個相對輕鬆的學習過程。但這種教學方式往往由於教師一人獨佔課堂的大部分時間而導致學生由於課堂上練習機會少而出現這樣一個現象————聽得懂但當獨立完成作業時卻覺得困難。

自學輔導教學法其課堂教學活動主要分為回憶(3~5分鐘)、學生自學教師輔導(約30分鐘)、教師講解(約10分鐘)等幾個環節。易見,在自輔教學活動中,正確引導學生自主地學習、主動地獲取新知識是教學的關鍵環節。這種授課方式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思考餘地和想象空間,有更多的時間去獨立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雖然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最後卻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知識,因此對知識的印象也會較為深刻、對知識的掌握也較牢固。同時,這種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解題速度、培養學生戰勝困難的意志品質、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都獲得滿足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幫助。

㈣講解法教學與自輔法教學在備課上的差異

備講解法課型的課與備自輔法課型的課,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兩者的着眼點不同————前者的着眼點在於怎樣讓學生聽得懂,而後者則着眼於怎樣讓學生能讀得懂,這就導致兩者在備課時考慮的方向有所不同。一般來説,備講解法的課,教師考慮最多的是如何將教師本人對定理推導、例題解答過程的分析理解、例題引申出來的新變化等轉換成一個個有條有理的步驟告訴學生,讓他們在能聽得懂的基礎上獲得知識。這種做法,往往是將教師本人的思維過程反映在課堂教學上,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是相對順利的。

備自學輔導教學法的課,必須遵循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和學習規律,更多地從學生的思維角度、心理活動角度出發來設計教案,且這一指導思想必須貫穿自學輔導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例如,回憶這一環節雖只有短短的3~5分鐘,卻對一節課的成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環節的備課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讀”的願望,因為此時學生剛由課間休息狀態回覆到上課狀態,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狀態較鬆弛。因此,課題的引入就必須簡潔明瞭、開門見山,宜採用看圖説話、問題懸念、直觀投影、以舊引新、實驗操作、課前檢測等多種手段來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而在備自學輔導這一環時,要注意考慮好以下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怎樣引導學生自學?要正確引導學生,首先就必須正確把握課文的重點、難點,這就要求教師要深入鑽研教材,熟悉課文內容;其次,要充分考慮學生在個性特徵、智力水平、閲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對學生在閲讀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可能出現的思維障礙等作出恰當的估計,並依此編寫好適當的閲讀提綱。為避免學生因閲讀量大而產生厭煩情緒,閲讀提綱的數量不宜太多,題目不宜過長,力求能突出重點內容、層次感鮮明、符合大部分同學的思考習慣、體現常規方法和常規思路、能幫助同學們深入淺出地理解問題。此外,在閲讀提綱中還應對整節課的閲讀範圍、練習內容等作出明確的指引,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第二,怎樣輔導學生?這主要包括指導優生、輔導差生兩部分內容。而要特別注意的是如何作好差生的輔導工作,因為他們大部分都存有畏師畏難的心理。故在備課時要注意對這部分學生進行特別照顧————在學習內容上對他們降低要求,讓他們也能戰勝困難,獲得愉悦感;預計在課堂上,他們會產生哪些心理活動、哪些題目會讓他們產生厭學情緒、應該怎樣去引導幫助他們、這節課主要幫助哪幾個同學等,這些都應在備課時有所考慮。在備講解這一環時,除了要熟悉課文外,還必須認真完成配套練習冊中相應的每一道練習。只有這樣,才能正確估計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在講解時做到語言準確、精煉,達到幫助學生釋疑的目的。

由上可見,在備自輔教材的課時,除了要反映教師本人的思維過程外,更多的要考慮學生的心理活動狀態和個體之間的差異,以便更好地進行分類指引。另外,備這種課型,對教師的概括能力、歸納總結能力、表達能力、解題能力及課堂上的應變能力等綜合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還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心理學知識,並能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去,這就促使任課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素養,提高綜合素質。

二、使用自學輔導教學法的效果

使用自學輔導教學法一年來,實驗班在各次大考中各科的對比成績如下:經過一年的學習,兩個實驗班的數學成績均有所提高,這表明自學輔導教學法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而從表二,可以看出,使用自輔教材的兩個班的其它科的成績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這説明,在自輔教學法中所用到的一些學習方法,如:寫讀書筆記、劃重點、做眉批等,對提高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學習的注意力、記憶力等有較大的幫助,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好學習方法,並對其它科的學習產生了正遷移的作用。

三、使用自學輔導教學法的幾點思考

在使用自輔教材初有成效之時,亦給我帶來以下一些思考:

第一,自學輔導教學法適用於高中數學的每一個內容嗎?對一些較深、較難、較抽象的內容,如映射的概念、函數、反函數的概念,學生在自學時往往會感到較為吃力,用講解法的效果似乎更佳。又如,當學生剛接觸立體幾何課程時,若整節課的大部分時間只是學生自己看書自己想象,對學生空間概念的形成似乎不太有利。

第二,自學輔導教學法的侷限性何在?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既有優點又有缺點,自輔法亦不例外,也有其侷限性。事實上,自輔法主要通過模仿和記憶行為獲得解決數學常規問題的基本能力,這對於學生掌握基本的運算能力和常規的解題能力確實有幫助。然而,大量的模仿性練習,似乎會使學生較易墨守成規,對非常規的求異思維、對未知領域的較深程度的探索能力顯得較弱。

第三,自學輔導教學法對不同個性的同學有何影響?由表一可見,兩個實驗班的成績亦有所差異。實驗(6)班與實驗(7)班的同學有着兩種迥然不同的性格特徵————前者性格開朗、活潑外向、喜歡向老師提出問題、對老師的倚賴性較強;後者個性沉穩、不喜言語、喜獨立思考問題、不太倚賴老師、有自己的見解。實驗(6)班的個性,導致在課堂上同學間的相互議論多,依賴老師點明重點的同學多,但這卻減少了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時間,降低了解題速度和學習效率,不利於學習成績的提高。相比之下,實驗(7)班的性格特徵似乎更適合於使用自學輔導教學法。我想,如果對不同性格特徵的同學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是否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呢?

實踐表明,自學輔導教學法是一種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較好的教學方法。然而,我們也應注意到教學方法是由許多具體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所組成的一個動態系統,自學輔導教學法亦然。在使用自輔教學法的時候,也應有一個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最佳組合,這就要求老師們在實驗的過程中不斷地探索、不斷地總結、不斷地改進。

[參考資料]:

1。王興華,《自學輔導教學實驗論文集》

2。林國泰,“讀練輔導教學法”課題實驗初探,《中學數學研究》(1999。6)

3。陳德崇、吳漢明,《中學數學教學論》

4。章士藻,《中學數學教育學》

5。李翼忠,《中學數學方法論》

6。周瑛,《教育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