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實用範文>論文>

中國加入世貿後的改革論文

論文 閲讀(2.29W)

WTO後的中國改革論文

中國加入世貿後的改革論文

隨着與大多數貿易伙伴的雙邊談判的結束,中國很有希望在2001年成為WTO的成員。中國加入WTO將成為一個轉折點,它將會給中國帶來重大的機遇,同時也有極大的挑戰。很難準確地估量成為WTO的成員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是正面還是負面效果。從長期來看,中國加入WTO以及削減關税、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以及對外國開放國內部門會帶來巨大的效率利益。通過按照中國的比較優勢重新配置資源(從資本密集型部門到勞動密集型部門),也會在同樣的增長速度下產生更多的就業機會。然而,在這一變遷過程中,也會給一此部門加以挑戰,特別是農業、汽車工業、銀行業、保險業和電訊業。加入WTO將會進一步擴展中國的出口前景。

目前,中國在世界服裝市場上的份額保持在17%,因為受到多種纖維協議(MFA)強加的配額限制,中國對美國出口的一半以上和對歐盟出口的一半左右面臨非關税壁壘。在最近幾年中,美國已對中國絲綢出口施加新的配額,歐盟也對其他一系列產品的出口規定配額,例如鞋類、玩具和廚房用具。加入WTO可以解除這些限制,並擴展中國的出口前景。最近的研究表明,成為WTO的成員會使中國在世界市場上的出口份額有顯著提高,服裝(從18%到44%),紡織品(從8%到10%),電子產品(5%到8%),金屬(從3.5%到5%),和其他產品(從8%到10%)。這份研究估計到2005年,加入WTO的份額為4.6%。儘管這些只是一些粗略的估計,但有一點是清楚的;當多邊協議被廢除後,中國的出口將在加入WTO後得到擴展。對中國的消費者來説,加入WTO將意味着更大的選擇自由。國內消費者的選擇

集合將隨着商品和勞務的多樣性而擴大,這包括從農產品(新聞,行情),到汽車、銀行、保險、電話和因特網服務。大多數研究估計中國從加入WTO的長期所得將大約等於每年的GDP的1%到2%。GDP上的所得也將會轉化為更好的就業機會。就業機會將會由於資源由更多的資本密集型部門流向更多的勞動密集型部門而得到提高。大多數的工作機會預期會產生在紡織、服裝、電子、肉類和奶製品和服務等部門。隨着加入WTO,中國政府治理的標準都將需要提高。加入WTO要求國家法律和規章規範化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

最基本的義務是:(1)根據最惠國原則不在生產者中搞差別待遇;(2)根據國民待遇條款不在國內和國外企業中搞差別待遇;(3)取消大多數非關税貿易壁壘,發展貿易領域基本以關税為主要政策工具。中國貿易領域中的其他規定要提高透明度,公正地重新審視管理決定,取消對於貿易權利的一般限制,取消多重價格體系,並且企業只從商業角度考慮作出購買和銷售決定。加入WTO的積極作用需要時間去實現。在這期間,承諾減關税、取消非關税壁壘、允許外國參與大部分的部門會帶來挑戰。

隨着貿易自由化,中國的進出口將會增加。因為對中國出口的主要推動力將會於2005年取消多邊協議後發生,所以經常賬目將會惡化。伴隨着進口增加,也要求部門間的重組和調整。在1992年到2000年間,中國進口品的平均關税税率從43%降至17.5%,對製造品的關税税率從45%降至17%,對基礎產品的關税税率從36%降至18%。同時,關税的範圍也劇減,關税標準差也從32%降至13%。由於關税減免,大約中國進口的75%現在接近了零税率;50%由於出口加工貿易,10%由於合資企業的投資,5%由於保税倉庫,10%由於其他進口免税。雖然九十二年代的關税改革會降低中國加入WTO的調整成本,但在今後幾年中中國仍會遇到挑戰,特別是在農業、汽車業、銀行業、保險業和電訊業等部門。

中國將以一個相對有效率的農業部門進入WTO,在許多農產品上有潛在的國際競爭力。除此以外,農業貿易自由化和給農產品進口准入的承諾將會使一部分國內產品被進口品所替代,從而減少農民收入和就業機會。這種反作用會在農業的一些部門間變化(勞動力密集型部門對資源密集型部門),也在國家的不同地區間變化。雖然沿海的農民可以轉向較少資源密集和較多勞動力密集的產品,例如水果、蔬菜、肉類、奶製品等,但在貧瘠的內陸省份,工作在小塊土地(大約0.137公頃,中國平均農場大小是世界最小的之一)上的農民卻由於缺乏知識、技術和基本設施而不能這樣做。所以,農場收入和就業機會在較窮的內陸省份就會下降更多。

從某種程序上説,這些副作用也會包含在一旦進入WTO,中國將會採用的關税加配額體系中。在這種體系下,低的關税將會用於大多數農業進口(例如大米、小麥、棉花、糖、大豆油、棕櫚油和油菜籽油),然而,超過一定限額的進口量將被課以一個更高的關税税率。選擇對超過限額的'進口課以較高的關税會起到貿易保護的作用,並使農業的調整更為順暢。政府最大的挑戰是通過傳播技術,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和其他支持便利,包括金融、使農民從資源密集型子部門(例如穀類、食用油)轉向更多勞動力密集型子部門(例如蔬菜、水果、奶製品和加工食品)。在加入WTO後,對進口汽車施加的關税將從80%-100%降至25%,外國汽車製造商將被允許給購買者提供自助融資。所有這些導致國內汽車製造商為了生存,至少要降低2/5的成本。

許多的製造廠商很可能因不能承受這樣的競爭而倒閉。研究表明,隨着中國加入WTO,汽車部門的產出和就業都將劇減。實踐表明,提高外國銀行在銀行部門的參與會對該部門產生積極影響,提高其競爭力,引入新技術和知識以及提供額外的資金。然而,在短期到中期,外國銀行通過競爭價格提供有效率的服務包括電子銀行,可能會吸引走部分國內銀行的客户,通常是最好的客户。這會進一步惡化國內銀行的資產質量。政府的最大挑戰是通過解決不良資產問題以及實施比較謹慎規則和風險管理,加強銀行管理使其能夠適應國際競爭。

為迎接加入WTO後的挑戰,一些國內銀行將會與外國銀行結成戰略伙伴關係。這種戰略伙伴關係將使外國銀行更容易進入國內貨幣業務,而國內銀行將從更多的外國資本和更好的知識中獲益。與銀行部門相似,中國的保險部門也將面臨挑戰。大多數中國的壽險公司都有遠遠大於其投資收益的支付責任。整個部門由於只有少數幾家公司佔統治地位而呈現為寡頭壟斷。缺少敏鋭和專業的管理人員也導致了保險公司的不良表現。在服務品質和業務技巧方面,中國的保險公司遠遠落後於國際同行。國內的保險公司必須在提供國際水準的服務方面作一系列的努力,以使它們能夠適應國際競爭。與銀行部門不同的是,中國的保險部門相對較小。所以風險也比銀行部門要小。

作為新生事物,保險部門有機會做跳躍式前進並相對迅速地趕上國際水準。直到1999年上半年,電信部門還是絕對壟斷,國有的中國電信控制了包括固定電話業務、移動電話和網絡服務在內的大多數企業。儘管這種狀況在中國政府決定將中國電信分割為不同的獨立的服務提供商之後有所改變,一旦中國加入WTO,電信部門仍將面臨來自於外國公司的競爭壓力。積極的一方面是,中國的電信部門正在經歷巨大的改變。由於這一部門的快速增長,中國已經有大約1.1億固定電話用户(幾乎全國每100人有13架電話,城市每100人有28.4架電話),4300萬移動電話用户,1000萬因特網用户和15000萬個網站。這些信息技術數據與那些處在經濟發展低速率期的其他大國的數據形式形成鮮明的對比。隨着因特網接受率越來越高,電信的利潤急劇下降。為了促進這一部門的有序發展和為國際競爭做準備,政府已將監管功能從經營中分離出去,中國電信僅經營基礎網絡和電信部門之間的連接,監管功能由新生的信息工業部負責。將規範功能從經營中分割出去是個良好的開端。然而,因為它與中國電信的利益關係仍有信息工業部是否能夠獨立而公正的發揮功能的疑問。

其他國家的實踐表明,當監管機關與部門主導公司有利益關係時,它就不再能夠促進公平競爭。信息部必須作為一個獨立而且不偏不倚的規則制定者,從消費者的最優利益出發去規範電信工業。認清了這一必要性,政府計劃推行綜合電信法。由於這一法律的制定需要時間,政府現在正準備作一系列規定以引導這一部門的有序發展。這些規定正在全國代表大會上討論並有望很快獲得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