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宋代詩人>柳永>

柳永雨霖鈴背後的故事

柳永 閲讀(2.3W)

柳永的《雨霖鈴》是詠別的千古絕唱,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柳永雨霖鈴背後的故事相關資料,歡迎閲讀

柳永雨霖鈴背後的故事

柳永雨霖鈴背後的故事

據宋人王灼《碧雞漫志》記,唐玄宗避安史之亂出逃,在馬嵬坡迫於形勢,將楊玉環賜死。後在霖雨連綿之夜,玄宗車行於蜀中棧道之上,馬鈴和着瀟瀟雨 聲,更添寥落與悽慘。

他想自己身為一國之君,連心愛的妃子都保護不了,頓時悲從中來,口出“雨淋鈴”三字。後來命教坊“採其聲為《雨霖鈴》曲,以記恨 焉”,並叫伶人張野狐吹奏,從此流傳於世。

這是一個悲傷的曲調,提起“雨霖鈴”,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柳永。

雨霖鈴·寒蟬悽切

宋·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

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説?

賞析

這首詞是柳永的代表作。本篇為作者離開汴京南下時與戀人惜別之作。詞中以種種淒涼、冷落的秋天景象襯托和渲染離情別緒,活畫出一幅秋江別離圖。作者仕途失意,不得不離開京都遠行,不得不與心愛的人分手,這雙重的痛苦交織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難受。他真實地描述了臨別時的情景。全詞由別時眼前景入題。起三句,點明瞭時地景物,以暮色蒼蒼,蟬聲悽切來烘托分別的悽然心境。“都門”以下五句,既寫出了餞別欲飲無緒的心態,又形象生動地刻畫出執手相看無語的臨別情事,語簡情深,極其感人。“念去去”二句,以“念”字領起,設想別後所經過的千里煙波,遙遠路程,令人感到離情的無限愁苦。下片重筆宕開,概括離情的傷悲。“多情”句,寫冷落淒涼的.深秋,又不同於尋常,將悲傷推進一層。“今宵”二句,設想別後的境地,是在殘月高掛、曉風吹拂的楊柳岸,勾勒出一幅清幽淒冷的自然風景畫。末以痴情語挽結,情人不在,良辰美景、無限風情統歸枉然,情意何等執着。整首詞情景兼融,結構如行雲流水般舒捲自如,時間的層次和感情的層次交疊着循序漸進,一步步將讀者帶入作者感情世界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