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素材圖片>黑板報>

學雷鋒手抄報內容大全

黑板報 閲讀(1.04W)

雷鋒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反映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凝聚着全人類共同珍視的時代精神的精華。下面是學雷鋒手抄報內容,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學雷鋒手抄報內容大全

3月5日宣傳號召學雷鋒,我們不僅要3月5日學雷鋒,而且要天天、時時、事事學雷鋒,把雷鋒精神體現在我們的思想上,落實在我們的行動上。

學習雷鋒要學習他的“螺絲釘精神”,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他曾經説過:“自己要像一棵螺絲釘,擰在那裏都要閃閃發光。”一所大廈要有棟樑支撐,也少不了小小螺絲釘的作用;不論你是國家的棟樑,還是固定共和國大廈構件的螺絲釘,都應該閃閃發光。這就要真正使雷鋒精神紮根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每一個崗位上,每個教師都能像雷鋒那樣,立足崗位、忠於職守、勤勉敬業、做好本職工作。

學習雷鋒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德。雷鋒在他的日記中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毛主席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説:“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着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所以學習雷鋒最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學習雷鋒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德。

學習雷鋒,弘揚雷鋒精神,是時代的需要,是人民的期望,它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要進一步形成學習先進、弘揚正氣、催人向上的社會氛圍,把雷鋒精神貫徹到行動中去,形成人人學雷鋒、人人是雷鋒的良好氛圍。

今年是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44週年,年年3月5日宣傳號召學雷鋒,我們不僅要3月5日學雷鋒,而且要天天、時時、事事學雷鋒,把雷鋒精神體現在我們的思想上,落實在我們的行動上。

學習雷鋒要學習他的“螺絲釘精神”,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他曾經説過:“自己要像一棵螺絲釘,擰在那裏都要閃閃發光。”一所大廈要有棟樑支撐,也少不了小小螺絲釘的作用;不論你是國家的棟樑,還是固定共和國大廈構件的螺絲釘。

都應該閃閃發光。這就要真正使雷鋒精神紮根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每一個崗位上,每個共產黨員都能像雷鋒那樣,立足崗位、忠於職守、勤勉敬業、做好本職工作。在今天我們應該怎樣學習雷鋒呢?就要像雷鋒那樣,志存高遠,胸懷寬廣,牢固樹立遠大理想。我們每個人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學習雷鋒,就要像雷鋒那樣,緊跟時代步伐,永不滿足,永不懈怠,發奮學習。學習同自己業務有關的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知識,更好地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學習雷鋒,就要像雷鋒那樣,

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和艱苦奮鬥的作風,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在平凡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勤儉樸素、厲行節約,堅決反對貪圖享受、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用自己的誠實勞動創造美好的生活。學習雷鋒,就要像雷鋒那樣,大力弘揚文明新風,用實際行動促進團結友愛、誠實守信、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自覺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者、社會主義道德的實踐者、新型人際關係的倡導者。

雷鋒的名字就像高高懸掛在天空的一顆璀璨的明星,儘管現在有薄霧籠罩,但決不會隕落。通過學雷鋒活動,促使一代新人在雷鋒精神的薰陶下茁壯成長,促使學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風。

每年的三月五日是學雷鋒紀念日,人們都會在這一天做好事,體驗雷鋒精神;每年的三月都學雷鋒紀念月,人們都會在這一月做好事,發揚雷鋒精神。

在今年的學雷鋒紀念日中,我們七年級全體同學去了“南嶺公園”開展“學雷鋒,世界因我更美麗”社會實踐活動。

路上,同學們興致勃勃,興高采烈,向目的地出發,有不少同學在行進中,隨手撿拾路邊的垃圾,處處踐行雷鋒精神,我們約走了二十分鐘,到達了目的地,三月的陽光讓我們每個人都滿頭汗水,但我們的熱情高漲,老師將我們按人數分了組,每組發了一個黑色垃圾袋,我們便向指定地點出發。

我們在“南嶺公園”拾撿了許多垃圾,主要是一些白色垃圾。因為白色垃圾對環境污染巨大。有些同學,為了拾一片廢紙,被小刺刺進了手指;有些同學為了拾到一個煙頭,被樹枝劃破了手臂;有些同學為了拾一個塑料袋,踏進了虛土中扭傷了腳……

一個多小時後,我們看見了明顯潔淨了許多的“南嶺公園”,大家都欣慰的笑了——汗水沒有白流……

回來的路上,大家高聲唱着“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人民忠於黨……”的歌曲,嘹亮的歌聲盤旋在天空,引得路人紛紛側目。

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得的是用一生去做好事。雖然這一次的活動大家表現的極為出色,令“南嶺公園”的環境煥然一新,但這並不難,難的是,堅持下去,每年,每月,每週,每天去做好事。學雷鋒,不能只是在每年的“學雷鋒紀念月”去做好事。學雷鋒,應在每時每刻提醒自己,向雷鋒學習,學習他的精神,學習他的作風,時刻準備着,準備着去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小事。

自從毛澤東主席揮起大筆,給我們留下“向雷鋒同志學習”後,雷鋒已經不再陌生了,這句話深深刻在我們的心裏,全國上下掀起了學習雷鋒的熱潮。

從三月以來,我們學校也掀起了學習雷鋒的熱潮。在老師們的帶領下,我校的同學們都開始按照嚴格要求,開展了“去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募捐錢資助貧困的小學和單親家庭”等的學習雷鋒活動。

在課下,當有同學遇到困難時,大家常常會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當看見地上有果皮紙屑,會主動拾起並扔進垃圾桶;同學感到不舒服時,大家都會給他噓寒問暖;當教室的公務被破壞了,大家都會幫忙修理……在學校裏是如此,在學校外更是如此:扶老人過馬路,給老人讓座,扶老人上樓等我們都能一一做到。

雷鋒雖然沒有沙場上浴血奮戰的經歷,更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僅僅憑着一顆樸實無華的心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做了些不平凡的事,他的名字就被人民永遠銘記在心裏了;有一種精神,它不是一瞬間的光芒四射,也不帶有絲毫堂皇,但它卻成了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它隨着春天的腳步一再融入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精神帶來崇高而温暖的氣息。他是一個普通的共產主義戰士,雖然只活了短暫的22個春秋,但他平凡而偉大的事蹟都閃爍着燦爛的光芒!三月即將過去,但學習雷鋒精神的活動不會從此結束,我們不管在何時何地,都要以雷鋒精神為鼓舞,幫助、關心人們。

所以在此,我大聲呼籲:“我們要以雷鋒為榜樣,將他這種傳統美德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從小事做起,從我們生邊坐起,將雷鋒精神發揚光大!”

拓展內容:雷鋒詩歌

你對同志有春天般的温暖

你對人民有感恩父母般的情懷

你對祖國是無比的熱愛

你的愛是將有限的生命

投入到了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你用短暫的生命闡述了生命的價值

中華大地從此響徹着“雷鋒”這個名字

無論何時

你都是那麼樸實善良

當你的戰友家庭遇到困難時

你會你會傾囊資助

悄悄以戰友的名義

給他家裏寄錢

你做的好事

從不求回報

無論何時

你都是那麼大愛無私

當災區急需幫助時

你會毫不猶豫的將100元捐出

將辛苦攢下來的生活費

就這樣幫助了無數災民

而你卻穿着補了又補的襪子

你的心永遠那般純淨

無論何時

你都是那麼勤奮好學

不管你多麼忙

時間多麼緊

你都會擠出時間來學習文化

猶如釘子一般

有一股擠勁、鑽勁

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無論何時

你都會陪伴在我們身邊

當我們撿到錢時

會學你的拾金不昧

當我們看到需要幫助的人時

會想起你的助人為樂

當我們在學習上遇到挫折時

會實踐你的釘子精神

你一直都陪伴着我們

與我們一起成長

你的精神

將流芳百世

無論何時

你都激勵着我們成長

當我們想“以惡小而為之”時

你會提醒我們

時刻保持着善良的心

當我們想“讀書苦,讀書累”時

你會警醒我們

“但願每次回憶都不感到負疚”

當我們想一“網”情深時

你會教育我們

“誰要是遊戲人生, 他就一事無成”

當我們想

你就像航標燈

隨時都在幫我們糾正航向

你雖平凡

如水滴一點

卻能反射出太陽的光輝

每時每刻都在照耀着我們前行

你的生命雖像流星一樣短暫

你的聲名卻遠播海內外

你的生命將永遠定格在青春歲月裏

你的事蹟將永遠貯藏在人民心裏

雷鋒故事

雷鋒,這個名字早在60年代就響徹中華大地。他的崇高的思想和品質,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閃爍着時代的光輝。他是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哺育下成長起來的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是社會主義一代新人的傑出代表。1963年的3月5日,毛澤東同志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全國人民熱烈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掀起了一個學雷鋒的熱潮,雷鋒精神開創了一代新風。

歲歲添仇 湖南省望城縣,雷鋒的出生地。從長沙城跨過湘江,順着長寧公路西行15公里,在那連綿的丘陵之間,有個小山村名叫簡家塘,這就是雷鋒的家鄉。1940年12月18日,雷鋒出生在這裏的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裏,當時起名叫雷振興。因為那年是農曆“庚辰”年,家人就叫他“庚伢子”。

3歲的孩子,若在現在,正是在幼兒園裏撒歡的年齡,可雷鋒3歲的時候,爺爺卻被地主逼死了;5歲的時候,父親遭日寇毒打,病死在牀上;6歲時,哥哥在資本家工廠被軋斷胳膊,被資本家攆回家,後來得了“肺癆”,又無錢醫治而死去;不久,他的弟弟小金滿病死在媽媽懷中;7歲時,他母親不堪忍受地主欺辱,懸樑自盡,他成了一個孤兒;他小小的年紀為了餬口上山砍柴,被地主婆在手上連砍三刀。

從血和淚中走過來的雷鋒,9歲時就成了反霸清匪鬥爭中的兒童團員。年僅15歲,就成了新生政權的一名公務員。今天有些人弄張證明,就可以把自己的兵齡、工齡任意延長。那麼,雷鋒如果今天活在世上的話,名副其實地是一名老革命了。讓我們沿着雷鋒曾經走過的道路,去追尋他的足跡吧。

解放後,在安慶鄉鄉長彭德茂大叔的幫助下,雷鋒進入小學讀書。不久這個學校停辦了。一天,雷鋒到十多裏外的一個山村放牛時,發現了一所學校。雷鋒喜出望外,找到老師要求讀書。開始老師不同意,在雷鋒的懇切請求下,通過考試插班上了學。由於剛剛解放,人民生活極其困難,雷鋒有時就在月光下看書寫字。後來因為交不起學費,彭大叔便把他推薦到鄉里當了通信員。無疑是雷鋒當年品學兼優的緣故,多少年後,當有人採訪雷鋒生前的老師和同學時,他們仍然能清楚背誦當年編的快板書: “小小雷振興,學習他最勤,上學他最遠,功課他最尖,1956年秋天,彭鄉長到望城縣委開會。縣委書記張興玉想找個公務員,問他有沒有好後生,彭鄉長介紹了雷鋒的.身世和他在鄉里的表現後,張書記決定把他調到縣裏來。彭鄉長真有些捨不得放雷鋒走,但是,雷鋒到上級機關去,可以更快地進步,彭鄉長又為他高興。彭鄉長給雷鋒買來了蚊帳、熱水瓶和一套新衣服,親自把他送到了縣委辦公室。

螺絲釘精神的由來

在望城的山間小道上,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同時映入了張書記和雷鋒的眼簾。小雷鋒蹦蹦跳跳,一腳踢飛了螺絲釘。張書記卻上前幾步,彎腰撿起來,把螺絲釘上的灰擦乾淨,鄭重地交給雷鋒:“留着,會有用處的。”就這樣一彎腰,一句話,一個老共產黨員的言行竟然影響了一個年輕人的一生。在後來雷鋒寫的日記中,螺絲釘被雷鋒反覆思索,終於形成了獨特的“螺絲釘精神”。

1960年1月12日,雷鋒寫道:“雖然是細小的螺絲釘,是個細微的小齒輪,然而如果缺了它,那整個的機器就無法運轉了,慢説是缺了它,即使是一枚小螺絲釘沒擰緊,一個小齒輪略有破損,也要使機器的運轉發生故障的,儘管如此,但是再好的螺絲釘,再精密的齒輪,它若離開了機器這個整體,也不免要當作廢料,扔到廢鐵料倉庫裏去的。”1962年4月7日,雷鋒再次寫道:“一個人的作用對於革命事業來説,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機器由於有許許多多螺絲釘的連結和固定,才成了一個堅實的整體,才能運轉自如,發揮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螺絲釘要經常保養和清洗才不會生鏽。人的思想也是這樣,要經常檢查才不會出毛病。”

軍營裏的亮相

1959年12月,19歲的雷鋒走進了軍營。接兵的幹部從這位身體條件並不太合格,然而卻有着一張不尋常的履歷表上看到,他在農業戰線上是優秀的拖拉機手,在工業戰線上3次被評為先進生產者,18次被評為標兵,5次被評為紅旗手,3次被評為節約能手,曾在報紙上被表揚過……接兵幹部想,如果不是他堅決要求入伍,鞍鋼怎麼捨得把他送走。

新兵雷鋒到部隊的第一天,就代表千餘名新戰士,在熱烈的掌聲中,毫不怯場地登上全團歡迎新戰友大會的講台。全場兩千雙眼睛的視線集中在他身上。他昂首挺胸站在話筒前,個子雖然不高,卻顯得朝氣勃勃,格外神氣。他抖了抖落在身上的雪花,從褲袋裏掏出講稿,操着濃重的湖南口音大聲念道:“敬愛的首長和全體老同志,讓我代表新戰士……”他剛講上兩句,大風就把講稿吹疊起來了,他極力想展開講稿,可是風彷彿故意找他彆扭,剛展平,沒等張嘴又給吹亂了。當時在場的團俱樂部主任陳廣生想上前幫他一把,沒想到雷鋒乾脆把講稿一團揣進褲袋,衝着話筒來了個即席發言:“我們這些新戰士,在60年代即將開始的日子裏穿上軍裝,扛起槍桿,真有説不出的高興。我們當中有工人,有社員,也有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可我們只有一個心眼,學好本領,保衞祖國,當個像樣的兵。剛才團首長講話,希望我們爭當五好戰士,依我説,有在座的領導,有老同志的幫助,別説五好,有個十好八好也保證當上。”

全場轟的一下被逗笑了。雷鋒顯得有點慌亂,抓着話筒又説了句:“笑什麼呀?我講的都是實話。”他轉身向首長敬個禮,全場又響起了一陣掌聲。

這就是《雷鋒的故事》的作者陳廣生第一眼見到的雷鋒。現在,陳廣生已年逾花甲,但是,一個活龍活現的雷鋒仍時時映現在他的腦海裏。時間越久,他越懷念和普通人一樣有着七情六慾,和普通人一樣在陽光下呈現出多種色彩的雷鋒。

陳廣生並不責怪寫信向他發問“真有雷鋒這個人嗎?”的青年朋友。他滿懷深情,講述他看到的一個個雷鋒。

問《祝福》

自打那次新兵大會後,雷鋒和俱樂部主任陳廣生逐漸熟悉起來,他發現陳廣生那兒有那麼多書,從此,便成了俱樂部的常客。有一次,雷鋒在陳廣生的牀頭看到了《魯迅小説集》,便借了回去。過了一段時間,雷鋒還書時,陳廣生問他,你讀了哪幾篇?雷鋒説《吶喊》和《彷徨》裏的許多篇都讀過了。陳廣生實在佩服他的閲讀能力,尤其令陳廣生永不泯滅的記憶是,當他們談起《祝福》中的祥林嫂時,雷鋒突然有些傷感的情緒。他説:“我這次看《祝福》又掉淚了。祥林嫂悲慘的一生很像我的母親。”雷鋒説到這裏,淚水流了出來。他抹了抹眼角,説:“我母親受苦受了一輩子,死在舊社會,死得很慘。那年我只有六七歲。”説着,雷鋒忽然把話題岔開了。他説:“我文化水平低,有點看不明白,作者不會為祥林嫂祝福吧,也不是為魯四老爺祝福吧,那怎麼叫祝福呢?”儘管雷鋒還不是很懂大文學家的用意,但他卻那麼喜歡魯迅的作品。《祝福》顯然在雷鋒的心靈蕩起了陣陣漣漪,陳廣生覺得可不能小瞧了這個愛動腦筋的年輕士兵。

雷鋒挨訓

在所有記載雷鋒的書籍裏,大概很難看到正面描寫雷鋒挨訓的文字。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伴隨着雷鋒的並不都是讚揚和榮譽。 雷鋒每次到陳廣生那裏借書,都是高高興興的。有一天卻陰着臉走進屋來。原來,雷鋒在路上碰見了副團長,副團長卻並不知道這是雷鋒。雷鋒樂哈哈地跟副團長打招呼,副團長卻一眼瞅見了他露在帽沿外的“劉海兒”,狠狠地訓了他一頓。陳廣生當時在心裏埋怨這位副團長對新戰士態度有些過於嚴厲,但在口頭上仍然安慰雷鋒説,副團長抓部隊就是嚴格,讓雷鋒不要放在心上。不一會兒,雷鋒就消氣了,又像過去那樣有説有笑,臨走還對陳廣生説,回去就把頭髮理了。以後,陳廣生果然見雷鋒的頭髮短了。但有一次,陳廣生笑着説:“我是被你的口琴聲吸引來的,不是來檢查軍容的。”雷鋒放下帽子也笑了。這時陳廣生才注意到,他的頭髮雖然很整齊,但是額前的短髮仍然是劉海式,只不過比過去短了點。陳廣生撫弄了一下雷鋒額前的短髮,開玩笑説,“還敢留着,不怕團首長再看見了?”他嘿嘿一笑:“再上街,我把帽子戴低點。”陳廣生心裏偷偷笑了,好一個倔強的機靈鬼。

陳廣生追述這個故事,無非是想説:雷鋒是有個性的人,而不是通體透明的神。我們在宣傳先進典型時,不應該像給演員化粧那樣,把本來屬於他的有個性的東西,包括缺點,遮蓋得嚴嚴實實。那樣,典型就只能在舞台上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