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素材圖片>手抄報>

關於過年的主題手抄報

手抄報 閲讀(1.59W)

春節現在已走出國門,成為中國重要的文化符號。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閲讀關於過年的主題手抄報,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

關於過年的主題手抄報一

關於過年的主題手抄報
  

關於過年的主題手抄報二

關於過年的主題手抄報 第2張
  

關於過年的主題手抄報三

關於過年的主題手抄報 第3張
  

過年的特色:

貼門神

貼門神是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據説,大門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

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裏拿着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每逢春節,家家户户都要精選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春聯種類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鬥斤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窗花和“福”字

過年時,人們喜歡在窗户上貼各種剪紙——窗花。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因大多貼在窗户上,也被稱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

紅火富麗。

貼春聯的同時,人們往往也在門楣或牆壁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掛貼年畫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我國有三個重要的傳統年畫產地: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民國初年,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創造出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過年的詩歌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佔氣候,共説此年豐。

《賣痴呆詞》

(宋)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賣。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慼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玉樓春·元日》

(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祇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

(明)文壁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

(明)葉顒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鬆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閒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譁,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