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素材圖片>手抄報>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

手抄報 閲讀(7.16K)

運動會是我們揮灑汗水的地方,如果有機會可一定要參加哦!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運動會加油手抄報,歡迎閲讀參考!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一】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二】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 第2張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三】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 第3張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四】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 第4張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五】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 第5張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六】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 第6張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七】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 第7張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八】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 第8張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九】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 第9張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十】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 第10張

運動會加油手抄報資料:

奧運會會歌

在現代首屆夏季奧運會於1896年4月6日在雅典開幕,開幕典禮中,演奏了一曲莊嚴的古典絃樂,1958年國際奧委會將它定為奧運會會歌,會歌作曲者為希臘薩馬拉斯,作詞者為帕拉馬斯。

奧運會會旗

在1913年,法國顧拜旦建議設國際奧委會會旗,並設計為白底,無邊,中央從左至右有藍,黃,黑,綠,紅5個套連圈環,依次代表歐亞非澳美5洲,白底意指所有國家都能在自己旗幟下參賽。1914年7月,奧林匹克大會首次懸掛奧林匹克旗。1920年,舉辦第5屆夏季奧運會的比利時奧委會贈送國際奧委會一面同樣的旗,奧運會期懸掛,後成定製,歷屆奧運會開幕由上屆舉辦城市轉交此旗,由舉辦城市保存,比賽期間主運動場僅懸掛借用品,1952年,奧斯陸市贈送國際奧委會冬季奧運會旗,交接,保存和使用方法同夏季奧運會。1970年,國際奧委會在《奧林匹克評議》第4期上對會旗賦予新含義:它象徵5大洲團結,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競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

奧運聖火

在1934年,國際奧委會雅典會議決定恢復古奧運會舊制,奧運會期間主體育場燃燒奧林匹克聖火,聖火火種取自奧林匹克,採用火炬接力方式傳到主辦國,在此之前1928年的第9屆奧運會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的主體比賽上自始至終有一高塔燃着熊熊的焰火。火種用聚光鏡集陽光點燃而成,然後通過接力傳送經4個國家至東道國主辦地,這是奧運會首次舉行這種活動。1936年7月20日,奧林匹亞為第11屆夏季奧運會舉行點火儀式後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接力,經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匈牙利,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8月1日傳到柏林,全程3075公里,參加接力的共有3075人,從這屆起,國際奧委會正式規定點燃奧林匹克火焰是每屆奧運會開幕式不可缺少的儀式.此外,燃點聖火是為了紀念一次大戰中犧牲的戰士,而火炬傳送則象徵在世界各地傳播和平的友誼。

關於現代奧運會的奠基人——皮埃爾德顧拜旦  皮埃爾·德·顧拜旦是現代奧運會的奠基人。他出生於巴黎貴族家庭。中學畢業後入巴黎大學攻讀法律、政治、後又去英國深造,學教育學。當時英國的户外體育對顧拜旦震動很大,他立志  回去要改變法國對體育的漠不關心,他更向往的是擴大世界的`體育交流。1863年,顧拜旦提出舉辦類似古奧運會的比賽,但不是照搬,而是把過去只限於希臘人蔘加的古奧運會擴大到世界範圍。儘管顧拜旦的主張遭到一些反對派的杯葛,但在他不懈努力下,1894年6月16日終於有20個國家派代表在法國巴黎大學召開了第一屆“重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國際會議”。6月23日晚,委員會正式宣佈成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這一天,對世界體育運動的發展,對奧林匹克運動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不少國家把這一天作為體育節日,中國也於1986年將這天定為奧林匹克日。

“體育”一詞的由來

關於我國的體育有着悠久的歷史,但“體育”一詞是外來的,最早見於二十世紀初。清末,我國有大批留學生渡海去日本求學,僅一九O一年至一九O六年間,就有一萬三千多人,其中,學體育的為數不少。他們回國後帶來了“體育”這個詞。

在我國,“體育”這個詞最早見於一九O四年(光緒三十年),在湖北幼稚園開辦章程中提到對幼兒進行全面教育時説:“保全身體之健旺,體育發達基地。”在一九O五年《湖南蒙養院教課説略》上也提到:“體育功夫,體操發達其表,樂歌發達其裏。”

在我國,最早創辦的體育團體,是一九O六年上海的“滬西士商體育會”。一九O七年我國著名女革命家秋瑾在紹興也創辦了體育會。同年,清皇朝學部的奏摺中也開始有“體育”這個詞。辛亥革命以後,“體育”一詞就逐漸用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