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讀書筆記>

關於盜墓筆記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閲讀(2.37W)

關於盜墓筆記讀書筆記1

我本來是很看不上這類小説的,胡説個啥?有意義嗎?小孩子追求的東西就是這樣玄幻,那還怎麼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呢?但從半路出家到一路讀下來,也是頗有感觸的,讀《盜墓筆記》400字。首先,作者具有非凡的想象力,陵墓很多人都在電視上看過,沒有作者描述的那樣大,吳邪他們在裏面一路狂奔,直至氣脱,還有好幾層,屍蟲,禁婆,詭異的生物·····只有在小説裏才可能存活那些年,不吃不喝。一些懸疑一直不能解決,也是促使讀者不能罷手的原因。除去想象力,就是人物的魅力了,第一是悶油瓶,那樣的智慧、冷靜、出神入化的武功、百戰不死之身,讓人實在佩服、甚至崇拜。第二是王胖子,頭腦靈活、眼力、身手都不凡,還有他的勇敢,也是無人能及。第三才是吳邪(我),書生一個,膽子身手都不濟,但能堅持自己的目標,有兩個好友的相助,也闖過重重難關,並在這過程中成長。這個我實在就是芸芸眾生,我們有韌性讓我們經歷風雨,又膽小,很多目標可以完成卻沒有,也許老了會後悔,讀後感《讀《盜墓筆記》400字》。這麼三個男人完成了很多老前輩們沒能完成的事,真的啊很了不起。

關於盜墓筆記讀書筆記

小孩子迷戀這個真的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堅持就是勝利;排除艱難險阻,堅定自己的目標;交朋友要交能與自己共經風雨的人,自己也要能與朋友共經風雨,甚至是生死之交。任何大事需要合作,與他人合作,更要與自己的朋友合作。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朋友三個幫。朋友不在多,患難之交才真的可靠。

文中很少有愛情的描寫,重在男人的生死之交,小孩子讀讀這樣的書,避免纏綿的愛情困擾,愛情往往把孩子變得內向、封閉、脆弱、敏感,甚至荒廢了學業,很不值。我真的很喜歡這樣的書。

據説要拍電視劇,很盼望,希望見到真人;又很擔憂,那些好東西只能讀出來,演不出來。我們在讀的過程中感到毛骨悚然的東西,跟着“我”在前進,後背發涼的感覺很難表現。演不活人物也是對作者和讀者的欺騙。讀書的感覺為什麼只能隱藏在字裏行間呢?

關於盜墓筆記讀書筆記2

説起《盜墓筆記》這本書,我不得不説,它的的確確是一本網絡小説。固然不能和那些流芳百世的經典名著相提並論。它不僅僅作為一本大眾喜愛的暢銷小説出現在這裏,更作為使我歡樂,令我悲傷,讓我毛骨悚然,真正引我入勝的一本小説。

股市要追朔到五十年前,主人公的爺爺作為盜墓賊,從古墓中帶回了一片極其珍貴的黃金帛書。五十年後的今天,他的長孫吳邪偶然進到了一個古墓。僅僅因為這次草率的決定,他捲入了一個……或許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陰謀,抑或者是他發現了一個驚天祕密。面對一個又一個小謎團的答案,吳邪驚奇,又心亂如麻,就彷彿一塊拼圖,你得到了其中的幾塊,也無法推知整個圖案。

故事並沒有完結,謎團也不曾解開。對於好奇心強的人,這會是無休止的折磨。有時我會想,如果我是吳邪,我現在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後悔自己當初所做的草率決定?人世間沒有後悔藥,就算悔死也無濟於事,只能一心向前,就算當初一步走錯從而滿盤皆輸不會贏,也只能一步步走到頭。

剪不斷,理還亂的謎團,人間冷暖和人之本性是《盜墓筆記》的經典之處。可兄弟間的深厚情誼,已經不知不覺讓我的眼眶濕潤,潸然淚落。在巨大的金錢與權力的誘惑下,在人與人之間的鬥爭中,有些人肯殺死自己至親至愛的人。而吳邪面對於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好友悶油瓶與胖子的失蹤,為他們出生入死,不顧自己的性命;為他們低聲下四求別人,不顧自己家族的聲譽。相比那些“風吹兩邊倒”,貪婪之極的人,他愛自己的朋友兄弟勝過愛自己!世態炎涼,人心冷淡,無邪與他朋友的友誼是珍貴的,更是可貴的!面對自己的親人朋友,我們為何不去好好珍惜呢?

《盜墓筆記》讓我想了許多,感動了許多,悟出了許多。無法剎住騰湧的心潮,但我只好就此停筆。就算它會隨着潮流的'變化而被遺忘,但我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我會想起一些,回憶一些。記起那……

關於盜墓筆記讀書筆記3

《盜墓筆記》是一套網絡小説,不像《意林》那樣可以陶冶情操,也不像《三國演義》一樣可以瞭解歷史,它就是一個精彩的懸疑劇,卻令我感慨萬千。

《盜墓筆記》講了主人公吳邪經過一次一次的古墓探險從一個天真的小老闆變成一個堅強的盜墓賊的故事。20xx年,吳邪的鋪子裏來了一個人,吳邪發現他帶來的戰國帛書居然是一張古墓的地圖!因為興趣,吳邪跟自己的三叔——一個老盜墓賊一起,前往了這個兇險萬分的七星魯王宮。在這個墓裏面,吳邪首次認識了日後將與他組成“鐵三角”陣容的王胖子和張起靈(悶油瓶)。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從這個墓死裏逃生後,他卻深深地陷入了這個謎題中,從此有了日後一系列的盜墓探險。

其中我最欣賞也最喜歡的人物是王胖子。説道胖子,我就想起他剛和吳邪一行人見面時,是在吳邪等人高度緊張的情況下,頭戴大瓦罐閃亮登場,那時大家還想掐死他呢。後來相處多了,他的性格也像剛開始那樣,嘻嘻哈哈,但是時常能給人驚喜。他心思慎密,遇到各種困難都能臨危不亂,沉着冷靜的分析事情的始末,用枚舉法推斷出事情所有的可能性,救吳邪與困境。他幽默搞笑,在大家最緊張時就會嘀咕幾句髒話,開開玩笑,緩解大家緊張的心情。他能看透一切,當他拍着吳邪的肩膀,叫出一句“天真無邪”時,他就看透了吳邪的本質;當他與張起靈默契的左右包抄密駱坨,他也理解着小哥心中的一片空白。他是“鐵三角”中,唯一能化解痛苦,坦然面對一切的人。就算自己深愛的雲彩死於非命,他也不會被挫折打到,只會大哭一場發泄一下情感,而後就漸漸變回那個有趣可愛的胖子。這種堅強不屈的性格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麼?

或許他不是最厲害的。但他的許多性格真的非常值得我學習。我自己,許多事情失敗了,總會當做沒發生過,或者努力認為自己本來就不行;要是胖子的話,他肯定會大吼:“胖爺我就不信這個邪了!”然後努力的去取得成功。我自己,遇到一些事情,內心總會高度緊張,以至於準備好的東西在一秒之內完全忘光,不知道該幹些什麼;要是胖子緊張了,他肯定會笑着説:“胖爺我今天有點緊張,莫怪啊。”説完後就會很快冷靜下來。我自己,被別人善意的指示幹一些事情,甚至會因為心情不好等原因不理解他們,不遵循他們的指示,不聽他們的解釋,甚至破口大罵;要是胖子遇到這種事,他會默默點頭,會去理解對方的意圖,隨即照做。我要學習胖子的優點,完善自己的不足。

關於盜墓筆記讀書筆記4

張起靈與吳邪定下十年之約,替代吳邪進了青銅古門。他不過是為了保護吳邪,寧願自己去也不讓吳邪受傷,他在新日飯店的混戰中這樣説道:“你們誰敢傷害我的朋友,我將會把他害死,不管他跑到哪裏,我都能把他找到,反正我有的是時間。”可見,他雖然有冷酷的外表,內心卻關注着這個鐵三角。

我看到吳邪用他不完全結實的拳頭砸穿了桌子,忍着骨裂的痛,憤怒地對人們説着,“這是我的朋友,你們誰敢對他們無禮,我將對你不客氣,猶如此案!”,心裏很感動;我看到胖子説道:“現在只有兩個人能拉胖爺我出去,一是你天真,二是小哥,胖爺我今天就是死在這兒也值了,咱們來世還做朋友。”我仍然很感動,因為這就是友誼啊!真正的友誼不就是不讓對方受傷害,寧可自己受害嗎?這是最可貴的。我又想到了小哥在長白山告訴吳邪,他代替吳邪進了青銅古門,然後沒等他反應過來就把吳邪掐暈,揚長而去。這樣的舉動看似很奇怪,卻是在保護吳邪。

這套小説語言簡單樸素,卻情感真實。雖然只是本故事書,內容淺顯,但裏面包含了許多令人深思的東西,字裏行間都飽含哲理。南派三叔把自己所認為好的或有價值的東西都寫進了書裏,例如:書中寫道:“變化的不是我本身,而是別人看我的眼光。”還有:“如果你摘下了十個蘋果,有九個壞了,你就不應該為那九個傷心,而是為那一個完好的高興。”或是:“世界上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這些的例子很多,這裏就不能一一枚舉。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人們常説網絡小説不好,最好不讀,可我認為網絡小説也並非都不好。想要做到真正有文化的人,就應該博覽羣書,抱着一種開放的心態去讀書,並從裏面找出作者真正想傳達的精華或一切有價值的東西,包容它、接納它,這才是對待文化的正確態度。

關於盜墓筆記讀書筆記5

很久沒動筆了,估計生疏了許多。

斷斷續續,花了將近兩週的時間看完了盜墓筆記,一開始感覺的是驚險、刺激,超級有畫面感的描述方式,讓我久久沉浸於其中。再往後,越看越有一種淡淡的傷縈繞在情節中。

主人公吳邪是那種爛好人的性格,天性純良,然而一次次的盜墓,一次次謎底的揭穿,箇中情節的曲折和相關人物的決絕狠戾讓他一直掙扎、痛苦,每一次他的決定都會帶來死亡,而他最不願意看到的是因為自己導致別人的死亡。從來他都不是為自己而活,活在別人的世界,揭露別人的真相,他拼了命的幫小哥尋找身世,瞭解小哥的故事、家族,即使這些和自己沒有關係或關係不大,但他做得義無反顧,彷彿失憶的是自己,要找回的也是自己。

悶油瓶,對這個人物,估計每個人都會嗟吁不已,身懷絕技而又涉世未深,彷彿從天而降,從未體驗過活着的樂趣,一生都只為自己身上肩負的使命。一次次的失憶,一次次的找尋,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卻最能勘破生死。我想他應該喚起了很多人內心柔弱的地方,對這樣一個人,不知道如何去描述,心疼、同情,亦或是其它。

我想,吳邪最後的那股子倔強,跟着他從南到北,踏雪山、進縫隙,應該是實在也不知道拿他怎麼辦了,打不贏、説不過,任何手段都無法改變他的心意,只能一路陪伴,到最後被弄暈,不甘的離去。

胖子,就像作者説的,或許是鐵三角里活得最真實的,經歷任何大風大浪,很多事情看得最透徹。這樣的人,應該是最讓人羨慕的,活得自由自在。如果沒有他,吳邪和悶油瓶會少了很多樂趣,整天大眼瞪小眼,估計溝通都成問題了。他是一股潤滑劑,有時候對吳邪的思維開導,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説他是吳邪的師傅我都不覺得過分。可惜,最後雲彩的死亡,也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不過,憑着他的能力,相信不久就能從傷心難過的陰影中走出來了。

其他還有很多人,如潘子、三叔、文錦、阿寧等人,不過在我印象中都不是那麼真切,人物的刻畫相對還是模糊一些。不過就像很多小夥伴的點評一樣,本書的攤子確實是鋪得相當大,而且埋下的伏筆(也叫坑)簡直多得填不完,如果不是當一本小説去消遣而是認真研究的話,相信書裏面很多情節都值得推敲,有的可能過於牽強了。

不過縱觀後面章節的描述,很明顯三叔還有後續,且靜心等待吧。

關於盜墓筆記讀書筆記6

閲罷《盜墓筆記》心思還沉浸在吳邪的痛苦、惆悵、無奈、空洞之中難以自拔,心中迴響着那句“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閉眼回想,那血屍,密洛陀的恐怖形象在腦中閃過,但似乎已經變得不是那麼令人心顫,但書中的偽裝與陰謀卻令我開始懷疑周圍的一切,而人心的醜惡與虛偽,也始終令我膽寒。

鬼神之説,與中華文明相伴相隨,是人類文明的極重要的組成部分。對魑魅魍魎,人們心中滿懷恐懼,而諸天神祗,人們心裏更多的是敬畏。事實上,妖鬼可怕麼?不可怕,大不了就是一死罷了,生活慘淡難以如意,即使是死了又有何妨呢?神祗可敬麼?不可敬,信仰只是人心的自我安慰,天平盛世,不見有諸神賜福,戰火紛飛,不見有神靈降世。既然如此,鬼神又有什麼可怕的呢?

鬼神並不可怕,可怕之處在於致命的鬼神隱藏在人們未知的角落,人對鬼神的恐懼實際上就是對未知的恐懼:人們習慣了生,不知道死亡的感覺,他們畏懼未知的死亡的感覺。人們擁有生命,他們害怕失去生命,他們畏懼失去生命會遭遇無窮未知的變化。人們習慣於生活在自己已知的世界裏,人們害怕他們所未知的事物,因為這是他們無法控制的,人本能地躲避未知,人本能地恐懼未知。因而鬼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未知的恐懼。

然而在我看來,對未知的恐懼實則不足為懼,因為未知的東西會漸漸地被我們認知,人生不也正是把未知變為已知的過程嗎?對未知的恐懼,實際上是一種本能,克服了本能,那也就沒有了恐懼。

比對未知的恐懼更可怕的,是人心。

人之難知,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險,浮雲不足以比其變。未知的事物是不會刻意地欺騙的,因此當我們探求到未知的事物的真理的時候,它就不再令人恐懼了。而人心不同,嬉皮笑臉,諂媚奉承的面具後面往往正勾勒着陰險歹毒的計劃,默唸着惡毒傷人的詛咒,所以我們一不小心就成了最愚蠢的小丑,掏心掏肺地餵食着白眼狼。人與人之間隔着利益的假面,自以為是地揣摩着對方的念頭,自作聰明地定義着他人,輕蔑地認知着這個世界。

這世上,最髒的是人,最醜陋的是人心。虛偽與醜惡,標識着人心的可怕,鬼神之可怖,不足其萬一。

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關於盜墓筆記讀書筆記7

十年一瞬如滄海,誰人還逝藏海花。——題記

也許許多愛書的人都聽説過這本書,也許許多人因為它的分類而沒有讀過這本書,也許許多人只把它當作一本無聊的書,但是這本書卻教會了我什麼是天地間最珍貴的感情。

故事主要講了吳邪、張起靈、胖子三個人因為各種機緣巧合而走到了一起,在經過了七星魯王宮,西沙海底墓,秦嶺神樹,雲頂天宮,蛇沼鬼城,陰山古樓,張家古樓的種種考驗之後,最終成長起來,明白了自己的使命,走向各自應該走的未來,且建立了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的珍貴感情。

這些人不是現實生活中的人,但卻超越了真實存在的我們,他們有着太多我們想要擁有,卻無法擁有的東西。他們可以為了朋友放棄自己原本的目的,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來為自己的朋友保駕護航,他們可以為了保護對方,從而選擇疏離。他們所做的一切,全部都出於人類最基本的感情--友情:我希望你能平安,不管是吳邪千里追蹤規勸張起靈,還是胖子不圖金錢幫吳邪涉險,還是張起靈解救他們兩人而讓自己身陷險境。

試問,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真的能夠做到向他們一樣,為了朋友拼盡全力、拋棄一切嗎?是啊,正是因為他們不屬於我們生活的世界,所以才能夠做出我們想要做,卻無法做的事情來,他們有他們的世界,我們有我們的世界,他們的靈魂與我們因為一本書而相連。

也許他們所擁有的東西在這個世界上無法尋覓,正因為如此,他們之間的手足之情才顯得那麼的彌足珍貴。就像20xx年的長白山,即使知道接不到張起靈,但我們還是會一如既往的前去,只因那裏有我們的夢,我們的希望。

因為讀過《盜墓筆記》,所以我們明白了“帶我回家”這句話是多麼的沉重,多麼的温馨,更是理解了“家”這個字的深切含義,它就如同一輪高高掛起的太陽一般,是那麼的温暖,那麼的柔和,它是我們內心最嚮往,最渴求的東西,它帶給我們的是我們的是無限的安寧與祥和。

《盜墓筆記》它教會了我太多太多,也許它不是一本名著,無法流芳百世,但是,只要知道曾經有那麼一本書,它名為《盜墓筆記》就已足夠。

關於盜墓筆記讀書筆記8

説起《盜墓筆記》這本書,我不得不説,它固然不能和那些流芳百世的經典名著相提並論。它不僅僅作為一本大眾喜愛的暢銷小説出現在這裏,更是一本使我歡樂,令我悲傷,讓我毛骨悚然,真正引我入勝的小説。

故事起源於一份神祕的戰國帛書,主角吳邪根據這份線索,發現了隱藏在帛書背後一個接一個撲朔迷離的謎團,以及一個驚天動地的祕密。這本書帶領我們跟隨着吳邪的腳步,從離奇的戰國古墓到詭異的雲頂天宮,去尋求一個個謎題背後的真相:長白山上的雲頂天宮到底隱藏着怎樣的祕密?巨大的青銅門背後又是什麼?“長生”的祕密到底是什麼?隨着一步步地逼近,古墓背後的祕密已漸漸地浮出了水面……

儘管這是一本以盜墓為題材的小説,但是我認為書中最吸引的人的並不在於這點。書中的謎團一環接着一環,驚心動魄,讓我們驚歎於古人無盡的智慧以及中國歷史的博大精深,並給讀者留下一個又一個扣人心絃的懸念,吸引着我們不斷地屏住呼吸,追逐情節,而故事中也存在着人之間的勾心鬥角,正如書中所説的,“比神鬼更可怕的,是人心”,為了個人的利益,長沙盜墓賊們爭的你死我活,使我們感覺到人心的險惡,同時跟其他盜墓小説一樣,這本書也不乏對古墓的描寫,那些精巧的機關、設計,也令我歎為觀止。

我想感激“天真”吳邪,他讓我明白友情的珍貴。他被友情感化,誓死維護朋友;他為解開謎團,冒險闖入地下室找到筆記;他為救出被困的摯友,不惜付出一切代價……他那執著、永不言敗、誓死捍衞在朋友左右的“阿Q精神”讓我震撼;

感謝“悶油瓶”張起靈,讓我遇事學會沉着冷靜,所以即使以後困難再大再無限,我也可以把它當作絆腳石,一層一層,最後摸到湛藍的天;

想感謝“胖子”王盟,他告訴了我們,真正的朋友是相互幫助,有事説正題,能幫就幫,否則共受苦難,因為友誼是繼親情的第二大值得令人潸然淚下的情感。

看到這三個人的友誼,我又不禁想起了我的那些摯友,她們同我一樣,也在青春期的十字路口停滯不前。我們一起笑過、一起哭過、一起瘋過、一起被老師批評過,往事歷歷在目,不管天氣是晴是陰,我們牽在一起的手自始至終從沒有鬆開過,就猶如當初我們的那一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盜墓筆記》不單單只是一本盜墓小説,它更是人與人之間“友誼”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