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議論文>

以花與根為話題的議論文範文

議論文 閲讀(2.09W)

做人有四大祕密不可示人:個人收入;個人風流韻事;友之陰私;個人欲求。一旦將其公諸於眾,不損人也得損己。偏偏有媒體毫不顧忌,也將此當作炒料炒了起來。

以花與根為話題的議論文範文

從什麼時候起,精英不精英以收入計,不得而知。商品社會,應當理解。那麼非精英者,自然而然也就是收入微薄者也。芸芸眾生,温飽即足,少富更安,大多不存攀比思想,你就是想攀比,也只能氣臌了眼珠子。只是不該將他們叫成了與英們相對的根,且在前面加了個草字,大有辱人之嫌。長久以來,英雄創世還是民眾創世,論爭似已有結果。很可惜,某些英雄情結就是揮之不去,高級錯誤還是低級錯誤?

翻啟中國古代史,名氣貫春秋的莫過於孔子。光是紀念他老人家的廟宇國內就有四大座:曲阜孔廟建於先生死後的第二年;北京天定門內國子監街孔廟建於1302年;廣西恭城的建於1560年,康熙年間毀於刀兵道光24年又重建;台灣的台北大龍峒孔廟建於1879年,乃滿清統治搖搖欲墜之時所建,足見老孔得道多助萬民敬仰了。他是古代英雄,古代文化精英。然而,你若細心看看他的身前與身後卻並沒有許多金條元寶美鈔支撐着,塑像卻巍然屹立於廟堂,立於無數人的心中。

不以金錢論英雄是對的,孔子是例證。看看當代史呢?人是變得越來越勢力,越來越俗氣,怎不叫人扼腕歎息!且看,名氣與金錢締結了啼笑因緣,緊跟着,精英桂冠從天而降,不要大驚小怪,還有人在那推波助瀾,嫌草根與精英劃分不細,未能做到涇渭分明!這就有一個不明白存於大眾心中:到底誰是歷史的創造者?難道草根除了經濟上抬不起頭來,還要遭受另類的嘲諷?誰叫你沒本事呢?有人冷嘲熱諷。草根們不回答。不回答不是沒話,他們知道,倘若沒有了他們這些根,作為花的英是產生不出來的,你牛什麼牛?!中國的精英們不大知道應該為大眾説話,他們嫌貧愛富已成習慣,少數的主持正義的學問者,很難有立足之地,同化的`作用不可小覷。同情弱者應該的,有時候也該想想弱者是怎樣產生的,僅僅是同情遠遠不夠,還當該杜絕弱者產生的根源。

公平的説,人的能力有大小,智愚有區別。少數人由於各種因素積累了大量財富,這不是壞事情。及時回饋社會回報民眾促進社會發展,很好。但你不要矯情。平心靜氣想想:沒有一個好的自我發展環境,抑或説一種好的大氣候,你什麼也不是!想一想吧,想當年你的本事哪去了?據説曾經有人問大哲學家柏拉圖:一個貧窮的城市為什麼也有富人?柏拉圖回答:如果你把一個城市當作純粹的城市那就大錯而特錯了。因為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兩座城,即富人的城市和窮人的城市。他想告訴我們什麼呢?也許就在提醒決策者們:窮人永遠是大多數,任何決策行為必須首先想到大多數人的利益。

不能否認,很多精英發財之後作過許多好事善事,對此,大家是不會忘記的。自己也不要以為是在施捨,作富人就該守富人的本分。財富,説到底全是社會的。即便你囤積居奇也還是在地球上,而你卻不過是歷史隧道一匆匆過客。傳於後世子孫,後世子孫還是社會人,他們遲早會以各種方式散財於民,還財於社會,自覺不自覺的要與財富分離,自覺不自覺的為社會的公平穩定和諧作出貢獻。你是大款賺足了腰包,不光是你的決勝於運籌帷幄之中,還有那麼多的草根在默默支持支撐你,沒有員工的剩餘價值你連吃饅頭就鹹菜都不容易。

拉大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的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強化富人與窮人的界限。這樣做的後果是我們不願看到的。到了貧富對立情緒噌噌上漲時,你想捂也捂不住。社會的整體進步,靠的是全體國民的積極性創造性,少數人再富舉不起興國之鼎,眾志成城才無堅不摧。翻翻中國近代史,富豪大賈不少,而國力照樣衰微,外侮照舊勢不可擋,何也?草根羸弱民無覺悟也。套用一句時興話:而今是到了花慮及根的情義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