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文學教育>詩詞>

【實用】古詩詞的作文合集八篇

詩詞 閲讀(3.29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讚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詞的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古詩詞的作文合集八篇

古詩詞的作文 篇1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走進古詩詞,我們可以跟着詩人去欣賞四季的美景。

春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我們可以感受到那淅淅瀝瀝滋潤大地的春雨。夜晚時分,春雨紛紛,讓錦官城被美麗的花包圍;我們還可以在春天的早上聆聽到鳥兒的啼聲,去欣賞那東風剪出的嬌嫩柳葉,即使被擋在園外,也驚歎出牆紅杏的美。

夏季,我們能看到農民們在正午時耕耘,一滴滴的汗水滴在地裏,還可以感受那“首夏如清和,芳草亦未歇”。或是看那才露尖尖小角的荷葉與點水蜻蜓,在一個閒暇時聽那蛙聲一片。真是:“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秋季是豐收的季節,請閉上眼睛想一想,一個人行走在楓林中,看那紅過的二月花的美麗楓葉。忽然,下起了雨,這是使人寧靜、使人懷想、使人思念的秋雨呀,這時,人們會感受到一種不同於春季或冬季的温暖和舒。田野中,春天種出來的粟這時也飽滿起來,秋風驟,解落了秋葉。真盼望有一天,我去看看那湖天相接、水天一色的洞庭秋色。

冬季,我們能發現那梨花一樣純潔美麗的雪,也可以看到梅花凌寒獨自開放。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有踩着雪玩耍的人,也可以看見“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盛景。

在古詩詞中,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四季的美景,還可以享受詩中鄉情,詩中友情。“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這是落葉歸根的夙願;“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是對親人的牽掛;“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是對家鄉的眷戀。朋友分別之時,送上“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祝福,好友很久不見,我們可以學李白“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當我們畢業的時候,也可以唱出“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一卷詩詞,一縷書香,一份古韻。走進古詩詞,就走進了一個美麗的世界。古詩詞裏的四季如畫,古詩詞裏的鄉情讓人回味無窮,古詩詞裏的友情讓人難以忘懷,古詩詞裏有流連忘返的美景。

古詩詞的作文 篇2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用於向命運挑戰,不屈服,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被譽為“詩仙”。生性浪漫曠達,豪放不羈。

李白的許多詩都充分表現了他非凡的抱負,及奔放的熱情。他希望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之日,也曾被朝廷召去供奉翰林,但因反權貴和,而遭受排擠。《行路難》這首詩真是他遭受讒毀後,在被貶長安的途中所寫的。全詩表達了他用於向命運挑戰,不屈服,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但當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離筵上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裏呢?這是感情在尖鋭複雜的矛盾中再一次迴旋。但是倔強而又自信的李白,決不願在離筵上表現自己的氣餒。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於使他再次擺脱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長風破浪”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政治抱負,雖被貶謫,但他的報國之志並沒有消退,他希望有“長風破浪”之日,“直掛雲帆濟滄海”。這更表明了他曠達豪放,積極的人生態度。雖屢受挫折,卻難抵內心的悲憤,他仍以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態度激勵自己。

含蓄的語言,昂揚的鬥志。好一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讓人讀起來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很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從而達到激勵人心的效果,鞭策了很多失意之人的奮進。

古詩詞的作文 篇3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相見時難別亦建,東風無力可花殘……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經典詩歌朗誦會上,一首首音韻響起,節奏流暢的詩詞,伴隨着時明時暗的燈光,進入我的耳中。

我並不喜歡詩詞。我總覺得十字開頭的年齡,應該以玩為主,以自由為宗旨。那些詩詞總是令我想起兒時被媽媽強迫着背誦,背不會還要捱打的情景。舞台上的燈光色彩鮮豔,明亮刺眼,惹得我心煩意亂。聽着聽着我閉眼欲睡,迷迷糊糊中聽到主持人擬基説:“下面,由××學校的李老師朗誦《相間歡》。“我鬆了一ロ氣,總算要結束了。“《相見歡》,李煜。”清晰的女聲飄蕩在空氣中。“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這柔和而悽清的聲把我的思結緒引到了霜華遍地的夜晚。月亮淡淡的光和舞台上暗淡的黃光相融。優美的弦月,讓我的心猛地一顫。此刻,舞台上的燈光緩緩搖曳着。“寞桐深院鎖清秋。”似有一股涼風吹來,台上寂寞的聲音將我引領到清秋時節。我彷彿看到詞人面對桐樹,看着落葉紛飛,神情落寞。李老師在舞台淡色燈光的映照下,背向聽眾,恍惚間,那燈光下的背影,讓我想到了千年前命運多舛的李煜。“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那剪不斷也理不出頭緒的麻絲,正是詩人的愁思。那如絲如縷的哀愁透過燈光,飄飄漾漾,纏繞着我的心。此刻,舞台上的燈光變得幽暗,似乎月已經隱隱落下。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老師的聲音有哽咽,詞向中的悲涼令我感到心痛,五臟六腑都在顫動。那種離愁,無以訴説。音樂停止,我的目光隨着逐漸亮起的燈光回到舞台上。燈光下的李老師眼中泛起了水霧,她讀懂了李煜。我有些驚訝,一向不愛讀詩詞的我,竟然心有所動。那一刻,我覺得舞台上的燈光照到了我的心裏。那天,如果沒有看到舞台上時亮時暗的燈光,如果沒有聽到李老師聲情並茂的朗誦,我可能還要經過好長時間才能懂得詩詞的美麗和魅力。

舞台上那時亮時暗的燈光燭照我的心田,讓我愛上祖國的傳統詩詞文化,立志從中漢取更多知識,充實自己。傳統文化就像那一盞盞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古詩詞的作文 篇4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歷史長河中,這些描繪祖國大江大河的詩詞絕句,承載着國人的鄉愁。然而,這些國人心靈睡過的地方正拉響警報,一些風景正在消失:全國十大水系水質一半污染;31個大型淡水湖泊水質17個污染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這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因為古典詩詞的優美,也因為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大多數中國人都能背誦一兩首古詩詞,而相當一部分的古詩詞描寫的都是祖國大好河山的秀美壯麗,讓人讀來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渴盼。可是等我們真的有錢有閒,或者是因為其他一些什麼原因到了當初那些古詩詞所描繪過的地方就會發現,現實情境帶給我們的不是如畫美景的陶醉,不是雄偉江山的震撼,而是因為環境破壞,物是人非所帶來的遺憾與憂慮。

這顯然不僅僅是因為古人藝術創作的誇張,更不是古人對今人的一種欺騙,而是古人眼裏的江山和今人眼裏的風景,已經不能簡單地劃上等號,原因就在於我們對自然資源的無限攫取,對生態環境的肆意破壞讓曾經的如畫江山變得面目全非。詩裏江山今不在的遺憾,也成為全國兩會上的熱點話題,代表委員紛紛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現身説法,呼籲關注生態安全,關注環境保護。

鄉愁是最近幾年的一個熱詞,而古典詩詞裏所描繪的青山秀水,恰恰正是我們的鄉愁所在。當從前清澈的小溪因為污染變成了一條臭水溝;當從前秀麗的山巒因為水泥廠就地取材而變得滿目瘡痍,我們的鄉愁將何處安放?退一步説,鄉愁是種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現實點説就是不能當飯吃,但的問題是生態環境的破壞,水源土壤的污染,自然資源的匱乏,已經快到了讓我們無飯可吃的地步。我們可以放棄看風景的權利,可以犧牲閒情逸致,但我們卻不能喝被污染的水,吃被污染的糧食,更不用説一些環境問題可以直接導致我們患上各種疾病、絕症了。

詩裏江山今不在影響到的不僅僅是我們鄉愁的安放,而是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生存。因此,不管是為了我們自己的生存和發展,還是為了給子孫後代留下一份美麗的環境遺產,讓他們還能有機會一邊吟誦古人詩詞裏的如畫江山,一邊遊覽現實中的絕美風景,我們都要把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提升到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值得欣慰的是,環境保護已經成為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成為絕大多數人的普遍共識,而隨着被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的頒佈實施,法律和政府層面對環境保護的力度也空前加大。也許只有當我們真正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做好了平衡,只有當我們面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行為做到了違法必究,執法必嚴,我們才能留住和喚回古詩詞的如畫江山,讓詩裏江山如詩般流傳。

古詩詞的作文 篇5

賀知章説過:“少小離家老大回。”誰都會回到那個陪伴你的地方——故鄉。無論腳步走多遠,在腦海中,只有故鄉始終相伴在心間。

緣始於相見,情長與陪伴。走進“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漫步在桃林中,不時飄來一陣花香,傳來一陣悦耳的歌聲。桃樹舒展着嫩綠的樹葉,開出一朵朵白裏透紅的小花,遠遠望去彷彿一片粉霞,把故鄉打扮得異常美麗,走近一聞,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

跟隨着風的腳步走過池塘,連綿無盡與天相接的荷葉一片碧綠。與太陽相交輝映的荷花格外紅豔。青蛙前來問好,魚兒跳出龍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來了,又走。多少歲月滄桑了你的容顏,可故鄉一直陪伴。

瓜果飄香,來到果樹林。“一株梨樹園中長,每逢春來開滿花。”朝陽下碧綠的草叢中,一顆顆一串串像胖乎乎小頑童,咧着小嘴歡笑。月光下,大文學家東坡居士發出了祈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明月的陪伴下,親人雖相隔千里,但默然相伴。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時間逐漸逝去,故鄉卻從未老去。朱生豪説過“我願意捨棄一切,以想念你終此一生。”我的故鄉,我永遠不會忘記白雪瀰漫的情景。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景令我陶醉。雪花像美麗的'五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飄如飛,輕輕盈盈,無愧是大地的傑作。

獨在遙遠異鄉的王維發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鄉音,故鄉永遠在心頭召喚他的遊子。

故鄉,有你的陪伴,我不曾孤單。在我失散的童年裏,有你陪伴,我亦晴天。

古詩詞的作文 篇6

鋤禾日當午,汗滴和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古詩《鋤禾》,是我會背誦的第一首唐詩,就是它領我走進古詩的海洋。小時侯,聽爺爺説,我的爸爸酷愛唐詩,他雖然沒考上學,但對唐詩情有獨鍾。

久而久之在爸爸的薰陶之下,我也變得詩情畫意起來,也常常能吟誦幾句。有一次,爸爸教了我一首《長恨歌》,其中有一句最令我難忘:“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爸爸告訴我這句話雖然只有十個字,但它告訴我們好好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努力學習,要不然等老了再學就來不及了只能留下滿腔的悲傷。這首詩中的“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曦。”使我很困惑,因為我不懂詩人為什麼要寫這句話,我覺得這句是多餘的。

後來我就去問學識淵博的老師,老師便笑着替我解答,原來詩人這段景物描寫是為了下文的鋪墊,使意境更好地烘托出來。就這樣我又從古詩裏面學了一招,這招在我平常的習作中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我的作文添了不少色。所以我越來越愛古詩詞了,因為讀古詩不僅讓我豐富了知識,而且瞭解到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古代文化。古詩還讓我學會了很多寫作技巧。比如我從古詩中知道了結尾要寫得達到總結全文的作用,這樣才能畫龍點睛,我知道了寫作時有些地方要高度凝練而有些地方要寫得細緻入微。

我還知道了寫作時要分段明確,條理清楚才能讓人讀來舒適,拿到高分。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中華古詩詞我愛你!從你的字裏行間裏我受益匪淺。

古詩詞的作文 篇7

一年一度的古詩詞大賽開始了!老師提前一週給我們發了張紙條,讓我們背上面的詩詞。為了這個,前天晚上我到十一點才睡。

星期五下午的兩節課,比賽正式開始。老師在黑板上貼了大大的四個字大浪淘沙。完了完了,我的末日要到了。我眉頭緊鎖,牙齒咯咯響,兩眼瞪着老師,心裏直打鼓。每五個人上,依次抽籤,看看抽到的是哪一首,在教室外準備。什麼?這麼説第二輪就是我了!我只能聽天由命了。

第二輪到了,我在心裏暗暗祈禱:希望抽到我會的呀!一看,是《念奴嬌赤壁懷古》。幸虧幸虧,我要再複習一下,可來不及了,已經到我了。沒辦法,看着辦吧。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怎麼卡殼了?以前我背得可熟了!面對眾人的目光,我的臉上一陣熱,心砰砰直跳,恨不得找個地縫鑽下去。我不急,同學們可急了,給我在空中比劃着。誰提醒呢?老師大吼一聲。突然,我腦袋靈光一閃,想出來了!我高興地差點跳起來。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背完之後,我走下了講台,期待着下一輪小組賽的競選。

能過初賽的人水平自然不差。下午的第二節課,小組賽開始了。我突然覺得自己其實不算什麼,第一組的勝出者祝子健,他説的很多詩句我都沒有聽過。強大者就在我身邊,我該怎麼面對?想不了這麼多,我們是第二組,很快就到我們了。

花、水、山、月我們抽到了花。花?我的大腦快速地尋找之前學過的詩詞。下一個!老師的話語把我從幻想中拉了回來。春去花還在。我不由自主地説道。第一輪刷下了兩名同學,第二輪該怎麼辦?這説明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

嗯我的頭想炸了也沒有想出來,眼看時間就要到了。五、四、三、二、一。時間到。塗智想獲勝了。我哭喪着臉回到座位上,只能看着決出的六名小組勝者再進行決賽。最後。周鎮宇、祝子健和塗智想三名男生獲勝,參加年級總決賽。古詩詞大賽也告一段落了。

這件事告訴我做什麼事情都要在平常一點一滴地積累、努力。古語有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俗話也説: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現在在課餘時間,我經常在背《飛花令》裏的詩詞。下一次古詩詞大賽,我一定會捲土重來!

古詩詞的作文 篇8

古代詩詞是我從兒時起就學習的內容,它不僅言簡意賅,朗朗上口,還藴含着深刻的哲理,給予我們有益的啟迪。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宋代文人蘇軾在《題西林壁》中寫的一首富含哲理的山水詩。蘇軾不僅寫出了山水的美輪美奐,還寫出了更深一層意思: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待就會有不同的結果。記得小學一年級時我不小心弄壞了朋友昊昊的飛機模型,當時因為接受不了昊昊的責怪,我和他吵了一架,不歡而散。回家後媽媽給我講道理時就提到了這首詩,讓我冷靜下來,試着從對方的角度去想,如果自己心愛的玩具被弄壞了,可能也會十分生氣而大發脾氣。於是我主動找他和解,後來不但很好的解決了問題,而且我們還成為了更加要好的朋友。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遊子吟》。這首詩讓我明白父母對孩子無私而偉大的愛和孩子要懂得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這讓我聯想到我的媽媽在勞累了一天之後還要急急地趕回家給我做可口的飯菜,為了讓我營養均衡,媽媽想盡辦法給我製作色香味美健康營養的各種美食,每天晚上媽媽還要耐心地輔導我學習。在母親節到來的時候,我會用自己的零用錢給媽媽買一些小禮物報答媽媽。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憫農》。這首詩描寫了農民種田的辛苦和詩人對農民深深的同情。我小的時候,吃飯常把米粒剩在碗裏,爸爸叫我吃乾淨不要浪費,我卻不以為然。上小學的時候,老師講到了這首詩,講了農民伯伯從播種到收穫要經過多少道工序,他們是如何在烈日酷暑下勞作的,從那以後我才知道餐桌上的每一粒米都是那麼來之不易,而我居然還浪費糧食,太不應該了。從那以後我吃飯時會把每一粒米都吃乾淨,爸爸媽媽為我的變化豎起了大拇指。

古詩詞中藴含着做事的智慧,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古詩詞真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