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文學教育>寓言>

曾子殺豬的中國寓言故事(精選6篇)

寓言 閲讀(5.55K)

即使是一件小事,我們也要誠實守信。下面是由作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寓言故事:曾子殺豬”歡迎閲讀,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曾子殺豬的中國寓言故事(精選6篇)

曾子殺豬的中國寓言故事 篇1

一個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畢,換上一身乾淨整潔的藍布新衣,準備去集市買一些東西。她出了家門沒走多遠,兒子就哭喊着從身後攆了上來,吵着鬧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離家又遠,帶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説:“你回去在家等着,我買了東西一會兒就回來。你不是愛吃醬汁燒的蹄子、豬腸燉的湯嗎?我回來以後殺了豬就給你做。”這話倒也靈驗。她兒子一聽,立即安靜下來,乖乖地望着媽媽一個人遠去。

曾子的妻子從集市回來時,還沒跨進家門就聽見院子裏捉豬的聲音。她進門一看,原來是曾子正準備殺豬給兒子做好吃的東西。她急忙上前攔住丈大,説道:“家裏只養了這幾頭豬,都是逢年過節時才殺的。你怎麼拿我哄孩子的話當真呢?”曾子説:“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謊的。他們年幼無知,經常從父母那裏學習知識,聽取教誨。如果我們現在説一些欺騙他的話,等於是教他今後去欺騙別人。雖然做母親的一時能哄得過孩子,但是過後他知道受了騙,就不會再相信媽媽的話。這樣一來,你就很難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覺得丈夫的話很有道理,於是心悦誠服地幫助曾子殺豬去毛、剔骨切肉。沒過多久,曾子的妻子就為兒子做好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訴人們,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對孩子,也應言而有信,誠實無詐,身教重於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應該像曾子夫婦那樣講究誠信,用自己的行動做表率,去影響自己的子女和整個社會。

曾子殺豬的中國寓言故事 篇2

《韓非子·外儲説左上》有這麼一則故事: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兒子哭鬧着要跟着去。曾妻為了不讓兒子跟着去便哄兒子説:“你留在家裏玩,等我回來後,我就殺豬給你吃。”當妻子從集市回來看見曾子準備殺豬,妻子連忙阻止説:“我只是跟兒子説着玩的。”曾子説:“不能同小孩子開玩笑的,孩子年紀幼小,沒有認知本事,會模仿父母的行為,聽從父母的教導。今日你欺騙他,就等於教他那樣騙人。母親欺騙自我的孩子,孩子就不會相信自我的母親,甚至也不會相信別人。”於是,曾子殺了豬,兒子吃了豬肉。這就是著名的《曾子殺豬》,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要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父母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待人要真誠,不能欺騙別人,否則會將自我的孩子也教育成一個不誠信的人。

為了一句哄孩子的話,老曾不惜以一頭豬為代價,用“血本”維護了母親的誠信,也為小曾樹立起了榜樣。千百年來,這個故事一向是父母教育孩子誠信的經典。其實,誠信不僅僅對小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對大人、對企業乃至一個國家來説都十分重要。

從“曾子殺豬示信”到“季布一諾千金”,誠實守信可謂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誠信二字涵義在《説文解字》中説得明白“誠,信也,從言成聲”;“信,誠也,從人言”。由此可見誠與信是相通的。如分解開來其表徵的意義又有必須的差別,“誠”是指道德方面的品質、信念,即所謂“內誠以心”,表現為真誠、誠實、誠懇等。“信”是指道德方面在社會生活中與他人或社會交往時採取的具體行為和價值取向,即所謂“外信於人”。表現為講信義,守信用,重然諾,言行一致,表裏如一。“誠”、“信”合起使用,則有着道德行為與道德品質相統一的豐富內涵。

三字經》中頭兩句“人之初,性本善”,中國民間俗語“小孩嘴裏吐真言”,這就是説誠信是所有人的本性,中國人如此、外國人也概莫能外。只是受後天的形響,如物慾的引誘,人際環境的薰染,受教育的程度才導致“性相近、習相遠”的差別。

近年來,一些部門和地區也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試點。比如中國人民銀行建設的個人徵信系統已收錄了5。33億人的信用記錄,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個人徵信數據庫,銀行經過查詢這一系統而拒絕的個人貸款已佔貸款申請總數的10%。可是,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比,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還比較滯後,市場秩序混亂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逃廢貸款、不實披露、假票假賬、偷税漏税仍屢禁不止,以至於“欠債的有吃有喝,要債的陪吃陪喝”;商業欺詐、製假售假仍猖獗囂張,老百姓“吃動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飲料怕色素,能吃什麼心裏沒數”。應對這樣的.嚴峻形勢,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已是迫在眉睫,時不我待。

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應當以法制為基礎,以信用制度為核心,以健全信貸、納税、合同履約、產品質量的信用記錄為重點。目前,我國有央行建立的企業和個人徵信系統,有税務、工商、公安、法院等部門建立的行業信用系統,也有地方政府建立的區域信用系統。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要加強統籌協調,並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制度,逐步建設以個人身份證號碼和組織機構代碼等為基礎的實名制信息共享平台,構成失信行為的聯合懲戒機制,真正使其“一處失信,處處難行”。

“制度比人強”。隨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提速,誠信必將成為誠信者的“通行證”,信用也必將成為信用中國的“新名片”。

誠信乃立身之本,無誠無信,天道誠信,誠贏天下。

曾子殺豬的中國寓言故事 篇3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在孩子心靈中產生深刻的烙印,對孩子今後構成怎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父母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要時刻注重自我的言行舉止。教孩子守信,尤為是對孩子最重要的一課。

父母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經常會講“狼來了”這個故事,意思是告誡孩子不要撒謊,要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但往往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的事情,明明早上對孩子的承諾,可是由於其他原因,到了晚上就忘了,或是根本就沒想着要兑現。也許這只是父母的無心之失,但卻對孩子影響極大。自我口口聲聲要孩子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但做為孩子的父母卻不能給孩子起到一個真實表率,反而是起一個壞的形象,這恐怕不是為人父母的初衷吧

以往有一項權威調查,孩子對父母最不滿意的地方就是説話不算數。父母是孩子最大的依靠,如果父母講出來的話都不可信,那還有什麼能夠相信的呢所以,父母教育孩子必須要誠實不撒謊的時候,首先自我要對孩子言必行,信必果。

在教育孩子方面,曾子殺豬的故事給了我們很深刻的啟發。曾子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魯國的大儒,是孔子的七十二得意門生之一。曾子不但學問很高,並且很會做人,在教育自我的孩子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趕去集市賣貨,曾子的兒子很想跟着一齊去。曾妻覺得帶着這麼小的一個兒子去集市很不方便,就對兒子説:“孩子,聽話,娘很忙,沒法子照顧你的,還是和你老老實實的在家裏呆着吧。”可是孩子不願意待在家裏,哭着喊着要和母親一齊出門。曾妻覺得很無奈,帶着吧太累贅;不帶吧又哭又鬧。只好哄着孩子説:“乖孩子,老實在家待着,等娘回來了給你殺豬吃。”小孩子信以為真,立即不哭鬧了,老老實實的在家裏等着母親回家殺豬吃肉。

曾子殺豬的中國寓言故事 篇4

《曾子殺豬》講述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哭着鬧着要跟着去。他的母親對他説:“你回去,等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立刻要去殺豬。他的妻子阻止他説:“我可是是和孩子開玩笑罷了,你居然信以為真了。”曾子説:“小孩是不能和他開玩笑的啊!小孩子沒有思考和確定本事,等着父母去教他,聽從父母的教導。今日你欺騙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騙別人。母親欺騙了孩子,孩子就不會相信他的母親,這不是用來教育孩子成為正人君子的方法。”於是曾子就殺豬煮肉給孩子吃。

曾子用自我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這種教育方法是可取的。曾子的這種行為説明,成人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待人要真誠,不能欺騙別人,否則會將自我的子女教育成一個待人不真誠的人。

曾子殺豬的中國寓言故事 篇5

《曾子殺豬》主要講了曾子的妻子要去買東西,小兒子又哭又鬧,做母親的只好哄哄兒子,待會兒給他殺豬吃,小兒子不哭了。當曾子的妻子回家事發現曾子正準備殺豬,就責問他;“我和孩子是鬧着玩的,你怎樣當真了!”曾子説:“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什麼也不懂,一切都要學父母的樣,你這樣做不是欺騙孩子嗎?將來怎樣教育他呢?”説完曾子就把豬殺了。[

故事中父母的兩種態度給我很深的印象。我也有過親身體會。那天我要出去玩,可是媽媽偏得讓我寫作業,沒辦法,最終以我得三寸不爛之舌説服了媽媽,可是媽媽讓我把才學的古詩默寫下來才能出去玩。我爽快的答應了,默寫完後我就拿給媽媽看,最終媽媽檢查過後,全對!我高興極了,可是這是媽媽又發話了:“不行!太亂了!”我聽後生氣極了,媽媽怎樣能這樣呢?我是認真的寫的呀,她不想讓我出去玩就直説麼,幹嗎要拿我字寫的亂當藉口不讓我去玩呢!我當時悲痛的哭了。

此刻社會上有的家長,為了滿足孩子一時的慾望,就用一些虛假的話來哄騙,事後又不實現自我的諾言。結果,孩子發覺自我被騙了,很悲痛。家長們這樣做實在是太不應當了!

《曾子殺豬》這個故事,我很欣賞像曾子那樣説到做到的人。曾子就醫字跡得言行一致的實際行動教育了孩子。它使我明白了教育別人,自我首先要做出榜樣,要別人誠實,自我首先要説換算數!

曾子殺豬的中國寓言故事 篇6

讀了《三字經》中的《曾子殺豬》這篇課文,我覺得曾子是一個誠實的人。

曾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名叫曾參,是孔子的學生,曾參為人誠實,從不欺騙別人,甚至自我的孩子也是説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兒子卻拉着她的手不放,非要跟她一齊去。妻子嫌兒子不方便,於是只得哄兒子説:“乖孩子,你好好在家玩。等媽媽趕集回來殺豬給你吃。”

傍晚,孩子遠遠看見媽媽回來了。他趕緊跑上前去迎接,嘴裏不停地喊着:“媽媽,快殺豬,快殺豬,我要吃肉。”

曾子的妻子説:“一頭豬頂咱家兩三個月的口糧,怎樣能説殺就殺呢。”

孩子聽到後,“哇”一聲就哭了。曾子聽到哭聲,走了過來。當他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後,二話沒説,轉身就回到屋子裏拿了一把刀出來,祕豬圈走去。

妻子見狀連忙説:“我先認是哄孩子玩的,你不用當真。”

曾子卻認真地説:“孩子還小,他的一舉一動都會跟着父母學習,今日如果你騙了他,將來他就會去騙別人,這樣給他做的榜樣能行嗎?”説完,曾子就真把豬給殺了。給孩子做了一頓豐盛的美食,曾子看着兒子高興極了,曾子也十分開心妻子在一旁説:“看來你説的真對,要教育好孩子,説必須遵守諾言。”

如果我們答應了別人的事,就必須工遵守諾言,不能言而無信,做不到的事,就不要輕易許諾,説了做不到別人就再也不會相信你的話,即使你説了真話,也沒有人相信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