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語文知識>説課稿>

二年級語文《醜小鴨》説課稿範文

説課稿 閲讀(8.58K)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醜小鴨》説課稿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語文《醜小鴨》説課稿範文

二年級語文《醜小鴨》説課稿1

今天我要説課的題目是《醜小鴨》。我將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流程”等三個方面來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這是根據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醜小鴨》改寫的一篇童話。文中塑造了一個豐滿的童話形象:面對艱難曲折的生活環境和前程,他仍然一心一意地追求美好的理想。出世之後,他就被人看不起,哥哥、姐姐咬,公雞啄,養鴨的小姑娘也討厭他,除了鴨媽媽,誰都欺負他。可憐的醜小鴨,只能離家出走,但仍然擺脱不了小雞譏笑、獵狗追趕的厄運。儘管遭遇如此淒涼,但他仍然沒有忘記美麗的深情嚮往。誰能想到,原來他不是醜小鴨,竟是一隻美麗的白天鵝呢?

因此本課教學的整體思路是“引導學生用不同的識字方法來學習生字,又要引導學生通過對本組課文的朗讀感悟。對純真的心靈與“醜小鴨”地美好心靈產生共鳴的時候,自然會感悟到文章的真諦,感悟到人生的真諦。”

2、教學目標:

為了達到教學目的,一句漢語課程標準,我從三個方面設計了三維目標,分別是:

知識與技能:

①認識本課生字。

②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用朗讀的方法來認識詞語。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朗讀使學生懂得從小要善待人、互相尊重,對醜小鴨的命運遭遇產生同情心。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生字,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流利地朗讀課文。

4、課時安排:

這篇課文是童話故事,我把識字教學和朗讀教學分兩大塊,教學上安排兩課時。

二、説教材、教法。

語文教學是在師生平等的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因此,教學中不僅應注重教學內容和價值取向,更要注重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根據教學目標的確立和重難點的提示,結合“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我採用了以下方法。

1.激發興趣:用不同的識字方法來掌握。

2、興趣朗讀:用不同形式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本文的學法指導:

對於學生學法的指導是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本文的教學我從以下兩點教給學生們學習方法:

首先,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生字詞”的良好習慣及識字方法上下了功夫。讓學生在學習識字方法的同時理解詞語。

其次,朗讀的指導,引導學生初步體會課文故事內容。

三、説教學過程

根據課程標準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進行多種朗讀方法來了解課文內容。

(一)導入

同學們看過哪些童話故事。今天我們來學習丹童話作家麥安徒生故事改寫的《醜小鴨》。板書:

1、從課題你知道了什麼?

2、學課文你想知道什麼?

示範讀

認字(出示本課生字詞)

暖烘烘卧在剩下裂開欺負討厭孤單籬笆譏笑蘆葦天鵝結冰凍僵幸虧蛋殼翅膀灰色啄人

1、藉助拼音讀。

這些生字去掉拼音看看誰能讀準。

2、去掉拼音同桌之間互相檢查。

讀不好可以求助於同桌。

3、指名讀。(檢查生字)

4、把生字帶到文中正確讀課文。

5、剛出生的醜小鴨是怎樣的?

過了好幾天,這個蛋才慢慢裂開,鑽出一隻又大又醜的鴨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醜小鴨。”

6、最後醜小鴨變成天鵝之後是怎樣的?

他撲撲翅膀,向湖邊飛去,忽然看見鏡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個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長長的脖子,美麗極了。

7、醜小鴨為什麼離開了家?

請看屏幕

醜小鴨來到世界上,除了鴨媽媽,誰都欺負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雞啄他,連養鴨的小姑娘也討厭他。醜小鴨感到非常孤單,就鑽出籬笆,離開了家。

8、看看誰能把下面句子讀好。

天越來越冷,湖面結了厚厚的冰。

9、變成天鵝之前遇到了哪些困難?(邊讀課文、邊找出來。)

10、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

學到這裏相信同學們有不少的收穫。這次呢,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給大家讀讀好嗎?

11、我們一起讀最後一個自然段。體驗醜小鴨變成天鵝之後的喜悦來結束本節課。

二年級語文《醜小鴨》説課稿2

一、説教材

《醜小鴨》是一篇童話體裁的自讀課文。學習這單元,要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並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驗,深入體味文中的情感;為了更好的落實情感目標,本課重點確定為體味文章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二、説學情分析

學生在上學期已經學習了《皇帝的新裝》,本節課通過師生合作探究,我想學生會對“童話”產生濃厚興趣!而且進一步理解幻想和想像的寫作手法。

三、説教學準備

教師在課前準備課件,即學生討論問題的問題組,學生在課前準備,上網或從書籍中查找安徒生的生平。為學生回答教師準備的問題做好準備。

四、説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對課文內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同時還要求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聯繫自己生活經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人生、對自然有益感悟,對作品的情境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因此我設計了三個方面的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字裏行間流露的思想感情。

2、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只要不懈追求,努力進取,即使身處逆境也終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五、説教學流程

1、口述導入,激發情趣

同學們:在你們成長的道路上,可能是陽光灑滿心田,一路風順;也可能是風雨不期而至,充滿坎坷。那麼在你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時,在你被別人恥笑輕視時,在你覺得難以面對現狀時,你會怎樣呢?其實,只要你不懈追求,努力進取,你就一定會成為一隻白天鵝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安徒生筆下的醜小鴨是如何變成一隻美麗的白天鵝的。通過導入,可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初步體會本課給我們的啟示,為學生學習以下環節做了鋪墊。

2、講授新課

先介紹作者,在學生介紹的基礎上,我加以補充,為問題組中的第3題做好鋪墊。因為本課課前已佈置了學生反覆的閲讀了課文,所以第一個環節就讓學生帶着問題快速朗讀課文,而且我對學生説:看誰能最先回答出老師提出的問題。以此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學生帶着以下幾個問題快速閲讀文章。

A、這篇童話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B、醜小鴨遭到了哪些歧視和打擊?這些打擊面前,醜小鴨抱什麼態度?有什麼追求?

C、當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大家都來讚美它,它為什麼會感到難為情?

D、這篇童話給我們什麼啟示?

以上題目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掌握課文的內容複述課文,把握醜小鴨這一形象的特點。因為問題難度並不大,所以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只做適當點撥,學生就可以自己完成。在進行完成此環節後要求學生自主質疑、答疑,教師進行歸納總結。四人小組再討論補充明確答案的方式中進行。目的是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中進一步把握教材的實質。然後,我又出示新的問題組:

(1)、醜小鴨為什麼拼死也要飛向高貴的天鵝?

(2)、怎樣理解“只要你是一隻天鵝蛋,生在養鴨場裏也沒有什麼關係”這句話?

(3)、為什麼説醜小鴨的一生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寫照?

學生在合作探究的方式中,討論補充明確答案,關鍵性的問題,老師加以明確,此環節的開展目的是對學生的'知識的拓展起到推動的作用。在完成此環節之後,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延伸。

師説:“通過對這篇童話的學習,同學們已經瞭解了醜小鴨,那麼就動動筆,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寫個小片段,也可以發揮想像力,寫寫已經成了白天鵝的醜小鴨,又會有怎樣的生活?”學生完成小作文後,師生加以點評。

完成此環節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起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作業:是積累詞語,抄寫“讀一讀、寫一寫”此作業主要是起到夯實基礎的作用。

六、説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深深地體會到情感教育和創設情境是多麼的重要。只有這兩方面做得好,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求知。使每一名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之中來,此外,問題的質疑應具有層次性,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問題面向所有的學生。一節課下來,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得到了很大收穫。

二年級語文《醜小鴨》説課稿3

一、教材:

《醜小鴨》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爸爸的花兒落了》、《詩兩首》、《傷仲永》同屬於第一單元。這個單元的文章都以“成長”為主題,有的記錄了作者成長的足跡,有的展示了他人成長的歷程,都能給學生以有益的啟迪。

《醜小鴨》這篇童話記錄了一隻醜小鴨的成長曆程。它原來處處受嘲諷,處處受排擠,但是它不自卑,不氣餒,經過他自己的努力、奮鬥,最終變成了一隻美麗、高貴的白天鵝。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保持心中那份恆久的夢想,併為之努力、奮鬥,終會有成功的那一天。

二、目標:

教學目標:新課標指出學生閲讀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獲得思想啟迪,形成積極、正確的人生態度。結合本課的自身特點,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瞭解醜小鴨的遭遇,複述課文大意。

(2)品味、積累精彩語句。

(3)把握醜小鴨這一典型形象,聯想自己,寫下體會。

重點:新課標還指出學生閲讀要“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加深體驗和領悟。”從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出發,我把“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作為教學重點。

難點:“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既要珍視學生獨特的閲讀感受,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思維水平的有限,所以我把本課的教學難點設定為“醜小鴨給你的啟示”。

三、教學方法:

教法:朱熹在《孟子集註》中説過,“事必有法,然後可成。”教學方法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生動、有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此,我選擇了導讀法、談話法、討論法、練習法來組織教學,指導學生充分體會醜小鴨的遭遇,引導他們學習面對困難不屈不撓、執著追求的態度。

學法:新課標提出學生要“能複述敍述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並與他人交流閲讀感受。”結合本課情節曲折,寓意深刻的特點。我在這節課的學習過程中指導學生用閲讀法、複述法、討論法來把握文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煅煉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四、教學設計:

本着教重啟發、學重思維感知的教學原則,為了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完成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過程。本課我打算安排導入新課、感知教材、討論質疑、寫作練習4個教學環節:

第一步:導入新課。美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在《教育過程》一書中説:“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感興趣。”文學大師托爾斯泰也説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課的開始我利用多媒體顯示圖片,把醜小鴨和白天鵝形成視覺上的強烈對比,並提出問題:“醜小鴨是怎樣變成白天鵝的?”利用學生好奇的心理引出課文《醜小鴨》,激起他們閲讀文本的興趣。

第二步:感知教材。本着“讀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的閲讀原則,指導學生閲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讀準字音,例如“嫉妒”、“脖頸”,理解某些詞語的含義,比如“訕笑”和“嘲笑”有什麼不同,並和學生一起蒐集精彩語句。在通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醜小鴨”的主要經歷:因為醜陋而被訕笑、被排擠;逃離家庭後還是被嘲笑、被侮辱;獨自在冬天的湖面上拼命地遊,最後累昏了,與冰凍結在一起;在春天甦醒後發覺自己變成了一隻美天鵝。進行條理清楚,感情充沛的複述。並結合安徒生的成長經歷,指導學生明確醜小鴨就是他的真實寫照。

第三步:討論質疑。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會對“醜小鴨本來就是一隻白天鵝,還是後來變成了一隻白天鵝”產生疑問。新課標要求學生對課文“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所以我在教學過程

中設計了“討論質疑”這個教學環節,結合課文中“那不再是一隻粗笨的、深灰色的、又醜又令人討厭的鴨子。”和“只要你是一隻天鵝蛋,就算是生在養鴨場裏也沒有什麼關係。”和學生一起討論、解決問題。在討論過程中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地向問題的深度、廣度挖掘。在討論質疑中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第四步:寫作練習。指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寫一個片段作文《醜小鴨和我》,要求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並運用文章中的精彩語句。

五、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師備課過程中構思的藝術結晶,是學生感知信息的視覺渠道。可以幫助學生明確知識結構,正確把握知識內部的各種聯繫。我設計的這個板書具有童話特點,用生動、形象的圖片結合簡潔的文字,直觀表達出文本的感情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