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語文知識>説課稿>

美術優質課説課稿範文(通用10篇)

説課稿 閲讀(9.78K)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應當如何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優質課説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優質課説課稿範文(通用10篇)

美術優質課説課稿 1

一、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依據課程標準中“造型表現”領域的有關要求,選擇“星空”這個與天文、地理、航天等科學知識緊密相關的主題星空,指導學生運用收集圖片資料、觀察星空、繪製和設計有關星空題材的美術作品等方法,瞭解美術星空與科學的關係。

教材從認識星空入手,展現了各種形態的行星、閃爍的星星、一掠而過的彗星以及人類探索宇宙的圖片,引導學生從視覺藝術的角度認識星空,感受星空的美麗與神祕,幫助學生了解人們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可以獲取大量的豐富的視覺形象,激發藝術創作靈感。通過繪畫與設計活動幫助學生開闊藝術視野,拓寬美術的表現題材。學習收集圖片、處理圖片和從有關的圖片獲取創作源泉等方法,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課文以觀察和討論的方式導入,逐步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對“星空”的豐富感受。包括地球與太空,’人類與宇宙的探索,有關星空圖片的獲取,星空的色彩,星球的形狀與佈局,日月星辰的運行與變化,形態與明暗的對比等等,從而獲得美感啟示。

教材設置了兩個學習活動,“活動一”安排學生繪製表現星空的美術作品,培養學生善於用繪畫語言表達視覺感受的能力,立足於學生興趣,鼓勵多種技法的嘗試,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體會視覺藝術中點、線、面、色彩、肌理等構成要素所形成的視覺美感。“活動二”安排學生以星空為題材,製作一件平面設計作品,力求把設計與實踐相結合,強調設計意識的培養,並啟發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製作手法,培養靈活處理表現手法的能力。有條件的話可以學習電腦繪圖軟件的操作,利用電腦製作。

“評價建議”一欄中,提出了從圖片中獲取美感啟示、從作品創意等方面對學習績效測評的評價建議,作為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檢測知識、能力水平的參考。

“資料庫”收集了有關繪畫特殊技法的介紹,供作業時借鑑使用。

“學習大空間”提供了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藝術圖片,引導學生拓展思維空間,啟發學生進行科幻畫的創意表現,使學習得以延續,且提供了教學選擇的參考。

二、教學目標

能從自己獲得的星空圖片中獲取某種美感啟示。

初步懂得美術作品可以藉助現代科技手段表現宏觀世界,從而有助於理解藝術與科學的關係。

能運用合適的材料和表現手法,創作一幅表現星空的美術作業。

三、教學思路

1、教學題材

教材依據學習活動設置選擇圖片。在列舉的圖片中,儘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多種類型的信息:星星、行星、星團、星雲、科學探索等圖片以及繪畫與設計作品,並採取藝術作品與星空圖片相對照的方式呈現,啟迪學生的創作思維,為教師實際教學選用圖片時提供方式上的參考。作業指向是將美術的觸角伸向遙遠而神祕的太空,體驗運用美術語言表現更為廣闊的宏觀世界,對於材料的選擇、表現手法的運用較為寬泛。教材呈現了不同形式的'學生作業和藝術家的作品作為學生作業時的參考,對教材中提供的繪畫中常見的表現技法可作嘗試。

2、教學組織

課前要做好資料收集工作,如有關星空的圖片、繪畫作品,星空的科學知識,神話故事等。安排學生採用不同途徑,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可以引導學生課前把收集的圖片資料粘貼在教室裏。使學生課前就有交流,為本課學習作準備。學生還要準備繪製工具,例如水彩紙、毛邊紙、色紙、顏料、上色工具以及鹽等。

3、教學策略

首先,以“美麗而神祕的星空”為題,組織一次討論活動,討論內容包括人類是怎樣對宇宙進行探索的?古今中外有哪些關於星空的美麗傳説?你對星空有哪些瞭解?獲得哪些美感啟示?圍繞討論做好有關準備,如相關知識、圖片、文字資料的蒐集,掌握賞析圖片的方法,考慮小組的分配,座位的安排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等等。

接下來是學生的創作活動。在學生獲得了初步的美感啟示的基礎上,就如何進行作品的構思、構圖與表現展開師生的交流活動,並引導學生欣賞課本中呈現的繪畫作品,分析其創意、構圖、色彩、表現形式等等,教師就某一特殊表現技法如撒鹽法作演示,有效地引導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構圖、材質、色彩、技法等內容的具體的想像、創意上,為作業做準備。

作業的形式可以多樣化,第一節課參照收集的星空圖片,藉助合適的材料和表現手法,繪製一幅表現星空的美術作品。繪製方法不限,水墨、素描、水粉、水彩、油畫棒等工具都可以畫出很好的效果,表現形式抽象、意象、具象均可,並可嘗試各種特殊技法。第二節課作業藉助收集的資料,以星空為題材,製作一件平面設計作品,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設計星空圖片展之類主題的招貼畫,繪製手法可以手繪,可以用材料製作、圖片剪貼,也可嘗試用電腦製作。重點在營造神祕的氛圍,表達對宇宙的獨特感受。

4、教學評價

作業展示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業的評價可參照教材上的建議,一般採用互評、自評與教師點評的方法。教師注意評價方向的引導,重視評價的激勵作用,有效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其明確改進提高的方向。“活動一”的作業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技法,同時加強構圖意識;“活動二”的作業注重有目的的創意、設計和製作,考慮作業的形式美感與設計功能的統一,培養設計意識的形成。

本單元學習能有效地進行學科綜合,因此學習評價可關注學生是否利用其他學科知識,“為我所用”,體會美術與科學的聯繫。

四、教學選擇

可在下列程序中選擇實施本單元的教學:

1、古今中外關於星空的想像與描繪——人類的科學探索——對圖片的賞析——表現技法的介紹——想像創作活動。

2、用學校天文台觀測星空——交流感受——賞析——創作活動。當然,我們不排除還有更好的單元教學設計和更為靈活的教學形式。

“活動二”在具體教學實施中可能會有困難。因為對於主題不明確、脱離學生生活的平面設計,要此年齡段學生設計出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品,有相當難度,一般會指向對畫面構成意識的關注,而作業往往流於簡單,所以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作必要的教學調整。建議把學習大空間的內容安排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啟發學生大膽想象,藉助星空的題材表現自己的理想和願望,讓學生嘗試畫一幅關於星空的科幻作品。另外也可以根據第一節課的作業情況,組織一次本年級星空題材的圖片、作業展,第二節課就以此主題設計一幅展覽的招貼畫,既符合教材中活動二的安排,又使活動有實用價值。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第6課內容,美麗的星空。(出示圖片)教師:我們來欣賞一幅照片,(深藍色的天空,星光燦爛,點點繁星好似顆顆明珠,鑲嵌在天幕上,閃閃地發着光)師:這時候的夜空給你什麼樣的感覺呢?學生:美麗、寂靜、曠闊、神祕。

展示新課教學:

教師:神祕而美麗的星空,給我們帶來無限的遐想。你們有沒有細心的同學觀察過?美麗的星空是什麼樣子的呢?(由學生思考交流星空的知識)

師:(小結)當然,有關天文方面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多得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我希望同學們以後在的學習生活中多多關注。

師:星河留給我們太多的美麗,大家一起來談談星空的美麗吧。(由學生交流,在交流活動中,培養了學生樂於探究、善於表現以及積極主動參與活動的情感)教師小結:各種形態的行星、閃爍的星星、一掠而過的彗星以及人類探索宇宙的圖片,使我們感受到星空的美麗,那你們知道這些圖片是通過什麼手段取得的呢?學生:天文望遠鏡、人造衞星等……教師:是啊,人們利用這些現代高科技手段,獲取了大量豐富的視覺形象,激發了藝術家的藝術創作的靈感,可以説現代藝術離不開科學科,學為藝術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讓學生理解現代藝術與科學的關係)教師:星空美麗而神祕,如果把它表現出來,會是什麼樣的呢?我們瞭解了星空,鑑賞了星空,想不想自己來創造一幅表現美麗星空的作品呢?

同學們,美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多觀察,多想象,多動手,我們就會創造出許多的美。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用你們的手讓美永遠留在我們的身邊。

美術優質課説課稿 2

一、説教材:

1、《宗教壁畫》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鑑賞》的第四課第二個課題。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美術鑑賞的知識和方法,這位本課題的學習起到鋪墊作用。另外學好這個課題為學好以後的《古代雕塑》打好理論基礎,在教材中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因此本課題在《美術鑑賞》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2、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高中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中國古代宗教壁畫的豐富內容,文化意義與價值。

能力目標:通過鑑賞典型作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達

情感目標:開闊眼界、拓展思維、陶冶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3、本着美術鑑賞的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講清楚佛教石窟寺壁畫各種題材,體現的宗教意義。重點的依據:只有掌握了這一點才更客觀欣賞評價現代雕塑。

教學難點:對宗教壁畫的理解。以佛教為主難點的依據:學生也沒有這方面的知識。

二、説教法: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過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我們都知道《宗教壁畫》是一門培養人的鑑賞能力的一門課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欣賞作品,還要讓學生運用已學的鑑賞方法討論評價宗教作品。

考慮到高中年級學生不重視美術的現狀,我主要採取學生活動的教學方法。激起學生對宗教壁畫的興趣,讓學生真正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實踐的願望。

當然教師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並能夠運用知識欣賞評價宗教壁畫藝術。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繫實踐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課改的精神。

基於本課題的特點:我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運用ppt。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講授法:結合多媒體教學,運用講解的方式,介紹敦煌壁畫與永樂宮壁畫,教授欣賞墓室壁畫藝術的'方法並給學生做個示範。這能夠使學生學習基礎性的知識和技能,明確的學習目的。讓學生更好欣賞評價宗教壁畫藝術,培養他們的鑑賞能力。

3、集體討論法:運用問答式,師生交談法等方法。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或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由於本課題與作品的欣賞密切相關,學生已具備了直觀感受,可以讓學生閲讀課本並欣賞宗教壁畫圖片。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思考的能力,培養髮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課題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三、説學法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接受學習向思考學習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與培養學生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四、説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2—3分鐘)我首先會帶領學生回顧一下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温故而知新。導入新課主要我會提出"世界上有多少宗教,你對敦煌壁畫了解多少?"這一問題。這是開放性題目,應該對學生沒有難度。我預見學生會給出"佛教等。場面恢弘,色彩絢麗等似回答。這樣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我會花費35分鐘的時間講授新課,在講授新課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瞭分析教材的難點。還根據教材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學校設備情況,我選擇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吸引學生注意力,將抽象知識具體化,枯燥知識生動化,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結合講授法,講授敦煌和永樂宮壁畫的作用以及藝術價值。幫助學生對墓室壁畫的理解欣賞。還重視教材中的疑問,適當以題目進行引申,討論。如畫像石與畫像磚的區別等問題。這有利於學生知識的串聯積累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課堂小結大概花(2—3分鐘)我會扼要簡潔的總結一下宗教壁畫的代表性壁畫以及藝術特點。這樣可以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墓室壁畫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並且逐漸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

4、在板書設計方面,因為我主要採用多媒體教學,所以我的板書儘量做到簡潔、鮮明、條理、重點突出,

5、佈置作業。針對高中年級學生素質的差異,我進行分層訓練,加強理論聯繫實踐。

課堂作業是選擇一副你喜歡的壁畫進行賞析?

五、我為什麼這樣説課

首先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教材內容有增無減。

其次對於教材策略的選用,由於學生具有一定的欣賞能力,但缺乏宗教壁畫的歷史文化背景知識。因此我運用組織學生活動,進一步加強他們理論聯繫實踐的能力,在實踐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從而有助於實現知情意行的統一。

還有我組織學生探究知識形成新的知識,從學生的能力入手,運用示範法,使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有利於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本節課我根據高中年級學生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與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力求在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培養美術鑑賞的能力,以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以上就是我今天説課我所有內容,由於經驗不夠,教案准備的不是很詳細全面,希望各位評委老師對我的説課進行批評指正。謝謝!

美術優質課説課稿 3

一、教材分析

這節課主要講述《人間生活》(中國古代美術作品部分):教材例舉了從唐代到宋代的較有代表性的人物畫作品,並分析了這些作品所體現的社會觀念。本節課通過對這些作品進行講述與思考、體驗與探究、使學生真正認識理解畫家是如何表現世俗生活的。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中國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畫、風俗畫作品。

能力目標:體會並理解美術作品是如何表現世俗生活的。

情感目標:感受中國古代美術作品的美,培養學生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教學要點】

重點:美術作品如何表現世俗生活的。

難點:體會作品所表現的生動生活。

興趣點:畫家是怎樣捕捉並表現精彩的生活。

二、教學方法

運用啟發式教學、討論法、練習法等相結合。

綜合運用感悟式鑑賞、形式鑑賞、社會學式鑑賞、比較式鑑賞。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5分鐘)準備

1、播放背景音樂《生活》。

2、出示字幕:《美術鑑賞》上篇第二單元第四課:人間生活第1課時

主講:石門縣第一中學歐文博

(二)、複習導入:(2分鐘)

以古箏曲為背景音樂,多媒體課件(每幅6秒的速度)展示關於宗教方面的美術作品。並同步講述:隨着歷史的不斷髮展,宗教和政治因素的不斷減弱,藝術家們開始把世俗生活作為藝術表現的主要內容。他們的靈感主要來自於現實社會中真實的生活場景,即描繪人間生活。

板書課題:人間生活(第1課時)

(三)、新課講授(28分鐘) 創設情景:

1、播放影視片段《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局部(3分鐘)(以啟發式、談話式)(3—4學生回答)

(1)、看視頻思考以下問題:劇中講述的是什麼朝代的故事?劇中婦女的體型是胖還是瘦?她們穿戴的服飾有何特色?在你印象中這個朝代的社會狀態是怎樣的?

(2)、學生思考回答:唐朝;比較暴露、領口低、顏色很鮮豔;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思想開放。

(3)、教師小結:通過簡短視頻瞭解到唐朝宮女服飾特點及社會狀況。假如要你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唐代宮廷生活,你會畫嗎?有難度!那我們一起看看唐代宮廷畫家是如何描繪的。

提示同學們翻開課本第31頁。

2、展示圖片:張萱《搗練圖》(6分鐘)(啟發式、感悟式鑑賞)(3—4學生回答)

(1)、教師介紹:這是一幅唐代仕女畫,作者名叫張萱,宮廷畫師。這幅作品主要是描繪宮中婦女搗練時的情景。練是古代的一種白絹,經漂洗和衝搗後才會變白變軟。整幅畫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即搗練、織修、熨燙。我們來欣賞“熨燙”部分。

(2)、展示“熨燙”部分圖片。

(3)、教師提問:你覺得這個片段哪些地方最有生活情趣?(學生思考交流並得出結論)

學生思考並得出結論:仕女扯白絹時挽袖,身子微微着力後仰;中間婦女手拿熨白絹器具,表情十分專注;小孩屈身來回穿梭於白絹下等。

(4)、活動:學生上台模仿體驗“熨燙”部分人物動作及神態。

(5)、教師小結:這些細節非常真實、生動,極富生活情趣,是畫家對生活細心觀察善於表現的結果。我們欣賞了唐朝畫家張萱畫的宮廷仕女搗練時的生活畫,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幅表現宴請的作品。

3、出示作品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10分鐘)(啟發式、社會學式鑑賞)(3—5學生回答)

(1)、教師語:閲讀課本第32頁的文字內容,要求學生介紹這幅作品表現的內容。

(2)、教師小結:南唐後主李煜讓畫家去窺探大臣的生活,以瞭解大臣的為人。整幅畫採用了我國傳統表現連續故事的手法,隨着情節的進展而分段,以屏風為間隔。通過聽樂、觀舞、歇息、清吹、散宴等情節,敍事詩般描述了夜宴的`全部情景。

(3)、出示《韓熙載夜宴圖》“聽樂”部分。播放琵琶曲,讓學生判斷是什麼樂器聲音?引導學生判別畫面中哪個是韓熙載,判別的理由是什麼?韓熙載心情怎樣?

(4)、學生回答:琵琶;從坐的位置、相貌、穿着打扮;心情顯得很沉重。

(5)、教師小結:聽歌妓彈奏琵琶,韓熙載正襟危坐,戴着高帽,留着長鬍子,內心顯得很沉重。

(6)、教師語:這幅畫中韓熙載邀請當時幾位名流志士也參加宴會,有太常博士陳致雍和門生舒雁、狀元郎粲、李嘉明等。除歌伎外,賓客都穿着官袍。

(7)、教師提問:哪位是狀元郎粲?畫家捕捉到他的動態,反映了他怎樣的心情?我們有這樣的舉動嗎?

(8)、學生回答:穿紅色狀元袍;比較得意、忘形(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9)、教師小結:通過畫家對服飾和動態的描繪我們認識了郎粲,體會到得意、忘形的心情。

(10)、教師提問:畫中李嘉明的側身、回頭,太常博士陳致雍、門生舒雁拍手掌跟聽音樂聯繫嗎?

(11)、學生回答:有,他們聽音樂很投入。

(12)、教師語:畫家觀察非常仔細,表現了他們對音樂的不同感受。

(13)、教師提問:你們再仔細看這些歌伎們,她們對這種場景的感受以及她們在畫面中所佔畫面比例説明了什麼?

(14)、學生回答:女性身體比例較小,反映出當時歌伎們身份卑微、地位低下。

(15)、教師小結:通過探討、合作、交流等方式對這幅畫有了比較真實細緻的瞭解,如果畫家沒有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不可能畫出這樣的畫來,同時這樣一幅畫對後人瞭解當時社會生活和韓熙載提供了寶貴真實的歷史資料。

4、北宋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啟發式、形式鑑賞)(6分鐘)(4—8學生回答並體驗)

(1)、教師演示詩句:“歷經風雨八百年,繁華古都在眼前。千姿百態眾生像,盡在綿綿畫中間。揚名海外震國威,驚世絕技人人贊。”並思考這首詩是指哪幅中國名畫?

(2)、學生回答:北宋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3)、教師語:《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反映市井生活得風俗畫,有人稱它為我國宋代的小百科全書。觀看視頻,思考這幅畫到底畫了些什麼?有些什麼特點?

(4)、教師演示:出示視頻《清明上河圖》並配樂《春江花月夜》。

(5)、教師小結:此畫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繪市郊景象,第二部分描寫繁忙的汴河碼頭,第三部分描寫熱鬧的街市。繪畫的規模宏大,場面繁雜,且筆筆精到,一絲不苟,達到生動明確,惟妙惟肖的境界。

(6)、教師演示:出示範畫《清明上河圖》。

活動:讓學生分組走近欣賞、感受這幅名畫。並模仿體驗畫中人物動態的描寫。比如挑擔的人、賣東西的人、店裏的小二、抬轎的人等等。(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7)、教師小結:剛剛我們一起着重欣賞了古代畫家的三幅美術作品,其中兩幅是表現貴族生活,一幅是描繪反映市井生活的風俗畫。那麼,在當今我國現代畫家是否也在表現現今的人間生活呢?

5、出示:現代畫家忻東旺作品《早點》以及徐維辛作品《工棚》(形式鑑賞)(1分鐘)

教師語:這是中國現代畫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忻東旺教授一幅同樣描述人間生活的油畫作品,畫家描述了是處於城市郊外農民工兄弟吃早點的情景,畫家對畫中的人物的表情、神態、動作、穿着打扮以及周圍環境進行了詳細刻畫,是當代社會普通人人間生活的真實寫照。在現代中國有很多像忻東旺教授這樣的畫家,以同樣的方式在關注人間生活。如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徐維辛作品《工棚》等等。

(四)、課堂總結:(1分鐘)

1、教師總結:今天我們一起分享了中國古現代畫家描繪世俗生活的美術作品,很有感觸和體會。可以説現實生活是畫家永恆的主題,沒有畫家對現實生活的熱愛和細緻入微的深入觀察,古代畫家不可能,現代畫家也是不可能表現出的這麼生動的“生活”畫面。假如你以“春遊”為題,畫一幅畫,你會表現什麼內容?用小短文的形式描述。

2、教師總結並同時演示上課內容:

(五)、實踐:(12分鐘)

(1)、出示文字:思考與交流:如果你以“春遊”為題,畫一幅畫,你會表現什麼內容?你會選取什麼樣的對象?突出哪些細節?用小短文的形式描述。

(2)、教師提示:從人物主體形象(包括表情、動作、神態)周圍環境、道具等方面進行分析。

(六)、展示點評:(3分鐘)

要求3至4個同學就自己的描寫內容與大家分享。請其他同學評一評,你覺得他的描寫內容怎麼樣?閃光點在哪裏?有什麼樣的意見?

美術優質課説課稿 4

一、説教材:

線描畫:線描畫是用線條的變化來描繪對象及其形體結構的繪畫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種繪畫方式,也是我國傳統繪畫的方式之一。線描畫的繪畫工具比較簡單,可以用勾線筆、鉛筆、油畫棒、鋼筆等,利用點、線、面來進行繪畫,既可以對物象進行細緻入微地刻畫,也可以對物象進行簡單地藝術處理;既可以進行造型訓練,亦可作為藝術家表達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

我班幼兒在通過簡筆畫的訓練基礎上,再進行線描畫的練習,會使其繪畫的精細方面和手眼協調方面,有很大發展。不僅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同時能提高幼兒專心做事的能力。更能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幼兒在欣賞、發現、感受線條美的同時,大膽進行創作,不僅能將幼兒零碎的經驗加以提煉,而且與《綱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時在大班開展線描畫,能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想象-發現-表現-創造"系列活動,有意識地鍛鍊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促進個性的發展。所以,我把線描畫作為這學期我班美術特長訓練的主要內容。由此我設計此次活動。

二、説目標

1、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疏密排列來裝飾魚。

2、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象大膽創作,發展幼兒的初步的創新能力。

3、向幼兒進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保教育。

活動重點: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疏密排列來裝飾魚。

活動難點: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作。

三、説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海底世界》

2、畫好的線描畫作品、其他小朋友畫的線描畫魚

3、欣賞老師的作品

4、白紙,鉛筆

四、説教學方法:

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據《綱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1、多媒體教學法。藉助多媒體手段進行觀察欣賞演示,則更為簡潔、生動,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本次活動設計中,我通過幻燈片的展示,讓幼兒感受到魚寶寶身上線條的紋樣美、圖案美;

2、觀察比較法。觀察法即運用觀察進行教學的方法。通過觀察,幼兒既形成準確的形體印象,又把握局部的細節特點。而在觀察中進行比較,則能讓幼兒更加直觀地感受不同的創作手法帶來的不同效果。本次活動中,為讓幼兒直接感受點、線、面的疏密變化和規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我採用觀察比較的方法,讓幼兒在觀察比較三幅特徵明顯的線描畫作品中,發現裝飾過於繁雜、無規律,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都不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從而有效地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3、欣賞評價法。欣賞評價法指的是將幼兒不同特點的作品進行對比評價,肯定各自的特點。在本次活動的最後環節,我採用欣賞評價法,在欣賞的同時圍繞兩個問題展開點評:

問題1、"你最喜歡哪個魚寶寶?為什麼?"使幼兒在審美的同時自然地習得經驗,為下次經驗遷移做準備。

問題2、"你是用怎樣的線條和圖案來裝飾魚寶寶的?"讓幼兒用語言將自己的裝飾意圖表達出來,達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在這一環節,教師和同伴的欣賞與評價能讓幼兒體驗到活動帶來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美術優質課説課稿 5

教學目的:

讓學生了解基本的作畫步驟,構圖知識,美術術語的基本含義

重點、難點、及措施:

重點理解構圖知識和美術術語的含義

教具:

幾何石膏、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舉生活中的生動圖片。

二、素描的含義;

1、用單色的點、線、面的結合表現物體的形體,色調明暗層次等造型因素的繪畫。

2、寫生素描從內容上分為靜物,動物,風景,人像及人體素描等。

3、工具可分為鉛筆、炭筆、鋼筆、毛筆、水墨、粉筆。

4、作畫時間可分為長期素描,速寫,默寫。

5、從繪畫傳統的角度分為;中國傳統的素描(白描)、西方寫實傳統的素描。

三、素描的表現語言

1、線條、色調。對於初學者,首先學會用線條表現形象,即學會用線條打準輪廓及把握比例,透視關係等。

2、初學者注意表現形體的明暗和色調的深淺。

四、素描能力的高低取決於三個方面;

1、感覺能力

2、知識(透視學、解剖學、色彩學)

3、技巧:勤,練。

五、觀察能力:在動筆作畫之前,應該用足夠的時間觀察,研究,分析形象的特徵。要堅持多看,多分析,不斷深化認識和理解的程度,如觀察表現。

1、首先分出兩大明暗體系。

2、用比較的方法分出兩大體系中不同色調的變化。

3、在比較不同的色調時,要時刻注意形體結構的變化和周圍環境的'關係及形面,在色調的處理上,有些地方要細膩柔和,有些地方要簡練,概括。

六、素描的要求:

1、物圖得當。

2、造型準確。

3、質感空間感強。黑白的關係,近實遠虛,近大遠小。

七、素描考試指導:

構圖定整。結構明確。層次分明,刻畫深入,總體感強,注意形象(局部)。

八、靜物寫生:

1、構圖,上下左右均衡。

2、切點定形。

3、形體分析。

4、鋪大調子。

5、深入刻畫(整體-局部-整體的素描原則)。

6、整體調查。

A、形體比例處理。

B、形體色調錶現。

C、形體背景有空間感

D、物體質感。

九、教師從總體上進行總結,讓學生有一個系統的知識結構。

十、課後作業: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臨摹一幅石膏素描。

美術優質課説課稿 6

各位專家、各位評委你們好,我説課的課題是:“巨人”輩出——文藝復興美術。下面我主要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的設計四個方面來談一下本節課的設計思路。歡迎各位專家給予指導。

一、教材分析:

1、內容結構:本課採用突出重點人物,重點分析經典作品的方法,着重介紹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美術最具有代表性的五位美術家。每位美術家單獨一節。另有“相關鏈接”,介紹同時期的其他一些重要美術家和經典作品,以拓寬學生視野,加深對文藝復興美術的理解。從而讚賞美術對社會、文化發展的貢獻,進而形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態度。

2、本課內容的重點是欣賞意大利文藝復興“三傑”,即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作品,要求對作品進行比較深入的分析,並對三人的藝術風格進行比較研究。

3、本課的難點,主要在於學生對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時代特點、它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特別是當時的先進思想——人文主義,缺乏比較深入的瞭解。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的補充。

4、教學目標:

⑴ 學習欣賞西方經典美術作品的方法,體會經典美術作品的藝術魅力。

⑵ 加深對歐洲文藝復興這一偉大歷史時期的認識,體會美術的文化價值。

5、教具:課本、教案、學案、多媒體

學具:課本、白紙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認知能力和知識水平都達到了一定層次,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強烈的好奇心,正經歷着從感性思維、形象思維向理性思維、抽象思維的轉軌期,感性的東西對他們來説還是比較具有吸引力。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美術學科的優勢,充分利用學生感官體驗的審美愉悦,創設濃郁的學習氣氛,通過學生主動思考、質疑、參與、合作,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推測,使學生的認識過程從直觀的感性體驗和想象上升到理性的思維階段,“授人以漁”,提高其自主鑑賞的能力,並通過學生自主的欣賞和審美經驗的積累,達到“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南北朝 劉勰)的學習效果,從根本上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和學生的審美素養。

三、教法及學法

教法、學法的選擇應以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依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來確定,落腳點應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上。美國華盛頓一所大學有句名言:“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學生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探索。根據教材的特點、要求和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其心理特點,我準備採用主體探究式教學法與學生合作式學習法相結合來組織本節課的教學,同時輔以練習反饋、變式訓練等經典做法。讓學生

在活動中滲透教學主題,在參與中領悟教學內容,

在體驗中培養健康情感,在探究中形成科學態度

在思考中掌握學習方法,在應用中獲得實踐能力,

在交流中展現個性才能,在聯繫中拓寬知識領域!

新課程標準有針對性地提出,應將關注知識結果轉向關注活動過程。在教學中,如果我們教師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在活動中合作,在活動中內化,在活動中運用,在活動中創造,我們的課堂自然會充滿不竭的活力。

四、教學過程:

1、以疑激趣,導入新課:(3分鐘)

我國宋代學者張之厚説“學則需疑”“於無疑處生疑,方是進矣”。課堂教學的導入,負有醖釀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和帶入情境的作用。優秀的教師從踏入教室的最初幾句話起,就應像磁鐵般地吸引學生,創設出良好的教學情境,促成學生情緒高漲,步入智力振奮狀態,為魅力課堂的形成打下基礎。我擬引用恩格斯對文藝復興的評價開場並設疑:恩格斯為什麼説這是一次最偉大、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產生了哪些巨人?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導入新課。

2、補充知識,奠定基礎:(5分鐘)

歐洲文藝復興是人類思想文化史上最重要的階段之一,它對人類產生的精神與文化政治的影響,它的文化價值,是極為珍貴的。美術是其精神財富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幾位經典的美術大師,是構成文藝復興文化的主體。但是,與其他課的欣賞不同之處在於,本課六位美術家(尤其是“三傑”),必須放在文藝復興的大環境與人文主義的思潮的大背景中,才能獲得真諦。因此,瞭解文藝復興產生的歷史背景,就顯得十分重要。我在這個環節設計通過多媒體給學生補充有關文藝復興產生的歷史背景(板書:一、歷史背景),為下面進一步欣賞美術作品奠定理論基礎。這裏有一個關鍵詞是“人文主義”(板書:人文主義),即爭取個人在現實世界中的地位和發展,主宰宇宙的不是神而是人。這與歐洲中世紀的否定人生、否定現實、提倡禁慾主義的宗教世界觀,是針鋒相對的。

3、分別賞析,橫向比較(30分鐘)

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部分,我設計採用先對“三傑”分別賞析,然後再對其進行橫向比較,使學生不僅能夠感受他們各自作品的藝術魅力,更能通過比較的探究,把握其藝術個性。

首先設疑:本課中歐洲文藝復興美術“三傑”(板書:“三傑”)是指哪三位美術家?

⑴ 達芬奇的繪畫 (板書)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分析,完成教師的台階式設疑:

①恩格斯提到的.第一個巨人就是達芬奇,為什麼?

②你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③運用已有美術知識嘗試分析《最後的晚餐》(板書)。教師提示:主要從形象、情節、構圖、透視四個角度探究。(板書:形象、情節、構圖、透視)

④有沒有同學能畫出焦點透視的示意圖。(説課演示:畫焦點透視的示意圖)

學生經過互相交流、共同探究後,每個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代表發言,其他小組有不同意見或需要補充的再提出來交流,教師及時肯定和補充。問題④是我設計的讓學生動手畫的環節,請能畫的同學畫到黑板上,其他同學各自畫在準備的紙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並選優秀作業進行表揚,展示。目的就是提供條件讓不同的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表現自我,通過成功表現使學生獲得成就感,讓課堂成為學生張揚個性、健康成長的沃土。

(2)米開朗基羅的繪畫(板書)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分析,完成教師的台階式設疑:

①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表現的內容?

② 中國古代神話傳説中是如何造就天地、人類等萬物的呢?

③ 嘗試分析《創造亞當》(板書:《創造亞當》)一圖的藝術特色。教師提示:從內容、形式、對比因素等方面入手。(板書:內容、形式、對比因素)

④ 文藝復興借用了古希臘羅馬的語言唱出新的文化的讚歌,在《創造亞當》一圖中有沒有體現?如何體現的?

通過不同組學生展現自己的分析結果,交流,教師參與,得出結論。

本環節的設計是依據學生的認知結構 ,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設置適當的台階,讓學生產生跳一跳能摘到蘋果的成就感,以利於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探究、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營造交流的、融洽的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⑶ 拉斐爾的繪畫(板書)

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拉斐爾的《椅中聖母》(板書),教師提示:從構圖、形象、色彩、形式對比因素(直線和曲線)四方面進行。然後交流、補充、總結得出結論。(板書:構圖、形象、色彩、形式對比因素)

⑷橫向比較:(板書)(分鐘)

在師生共同分別賞析了“三傑”繪畫作品,體味了其藝術特色的基礎上設計這一個環節,讓學生橫向比較這三幅作品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從而更加深刻的認識他們的作品所折射出的人文主義的光輝、高超的藝術技巧、以及每個人的藝術個性特徵,提高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分析進而綜合認知的能力。教師設置四個角度進行提示,讓學生思考:

①作品儘管表現的都是宗教題材,但表現的形象卻都是活生生的人,具有鮮活的生命力,閃耀着人文主義的光輝。

②作品都選擇了人物或事件最富有戲劇性、概括性和表現力的瞬間。

③作品都選擇了適合內容的有意味的形式。

④藝術家的個性特徵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達芬奇的深湛、含蓄和富於理智,米開朗基羅的雄健有力、充滿激情,拉斐爾的優雅、和諧、秀美等。

4、拓展知識,加深理解:(3分鐘)

要求學生課後欣賞“三傑”的其他作品和課本介紹的其他美術家的作品和成就,加深對文藝復興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價值的認識和理解,為下一節課做準備。

5、課堂小結:教學過程結束。(4分鐘)

本課的設計,主要依據認識發生論和誘思探究理論原理,把握學生的認知結構,精心設計教學。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做一個有愛心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的教師。要使每節課都眉目分明,山青水秀,讓美術課堂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沃土。這是我個人對本節課的設計思路,不當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我的説課完了,謝謝!

美術優質課説課稿 7

課堂類型:

造型表現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的:

1、瞭解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透視變化規律。

2、學習、瞭解視平線和消失點的透視概念。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觀察,發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能掌握簡單的原理和規律,將透視知識應用於繪畫中,使描繪的物象更貼近真實。

2、在繪畫實踐中應用所掌握的透視原理和規律,提高兒童繪畫的基本技能,逐步發展兒童的觀察力、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教具學具:

範圖、作業紙、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欣賞圖片,觀察投影片中路的寬窄、欄杆的.密疏、樹木的大小等,你觀察到了什麼規律?生:近大遠小。

2、新授:

(1)師:是的,近大遠小,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的《遠近的奧祕》的基本規律。(出示課題:遠近的奧祕)在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中,除了近大遠小的現象外,還有什麼現象?近高遠低、近寬遠窄、近長遠短、近清晰遠模糊、近鮮明遠灰暗(色彩)

(2)什麼是透視呢?在生活中,我們發現同樣的物體,在不同的位置上,會產生近大遠小、近高遠低、遠寬遠窄的變化,這就是透視現象。你們的在一望無垠的田野裏,在大海上,我們向遠處眺望,天與地、天與水面之間產生了一條長長的水平線,這就是視平線。當兩邊的樹木向遠處延伸時,就慢慢地消失在視平線的一點上,這點就是消失點。

(3)説説周圍環境中的透視現象?

(4)欣賞課本上的範圖,讓學生找圖中的消失點。

(5)師示範

①先找到消失點。

②畫出主要的透視線,如馬路。

③按近疏遠密、近粗遠細的規律,處理好各條豎線、斜線。

④將物體的外輪廓簡略表現出來。

3、本課練習臨摹課本上範圖講解臨摹作畫的基本過程

(1)先觀察圖片中事物的特徵,尋找出符合透視變化的基本規律;

(2)構圖(考慮安排主體物的合理位置);

(3)用線描表現(刻畫主題物的特徵);

(4)整理畫面。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作業展示

五、拓展階段:可以進行現場寫生或者默寫體現透視變化的作業

教學隨筆:學生以前已經接觸過寫生課,所以對於靜物寫生已經不陌生了,主要看學生對近大遠小的透視關係掌握得如何,從作業的總體看來,學生還需加強練習。

美術優質課説課稿 8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1、觀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動物的特點並體會美感,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想象創作能力。

2、瞭解爬行動物特點,培養學生跨學科學習的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合作學習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爬行動物的習性,併發揮自己的想像能力,創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畫面。

難點:如何抓住爬行動物的特點大膽表現,並充滿畫面。

三、學習材料

關於奇妙的微觀世界的音像、圖片、小動物(小昆蟲)的標本、動畫片、有趣的小故事等可以引發學生想象的資料,作業紙。

四、教學過程

1、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有關爬行動物的資料、圖片。

2、觀察、回憶不同種類爬行動物的外形特點。

(1)欣賞爬行動物的錄像或圖片以及教材中的內容。

(2)思考:

①你認識這些爬行動物嗎?

②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它長得什麼樣子嗎?

③它們給你們帶來什麼樣的美感?

④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動物畫下來嗎?

3、接龍遊戲:各小組將你們觀察到的爬行動物的`外貌特點畫在黑板或紙上,比一比哪個組畫得又大又美。

4、如果你是一隻小爬蟲,你會爬到什麼地方呢?怎麼樣爬才能到達目的地呢?

(1)教師出示樹葉、木頭、石塊等模型,請學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動作。

(2)啟發學生談一談爬行動物們還會碰到什麼有趣的現象。

5、作業要求:

每組設計爬行動物的頭飾或服裝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紙、報紙、彩筆等多種材料進行繪製、剪貼製作,比一比誰畫的爬行動物又大又美,設計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後表演《爬蟲一家的奇妙之旅》。

6、分工合作:

小組討論:誰畫頭飾、誰畫背景?每個人如何分工?

7、小組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8、課後小結:

(1)以小組為單位表演,給同學們介紹奇妙的爬行。

(2)學生自評、互評。

(3)教師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知識?今後你還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

9、課後拓展:

回家後觀察身邊的爬行動物,看一看它們是怎樣生活的?如果你有興趣還可以將它們寫生下來。

美術優質課説課稿 9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靜物的分類、組合,及構圖中主次關係的基本知識,感受繪畫作品中構圖的美。

2、運用所學,以線描的形式表現身邊的靜物,初步做到有意識地運用構圖這一繪畫語言來傳遞情感關注與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瞭解靜物的分類組合特點,及基本的構圖關係。

難點:

用線描來寫生靜物

教學準備:

相關課件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課件出示靜物畫,欣賞,問:你喜歡哪一幅作品?你有什麼發現?

二、認識靜物和靜物畫

1、什麼是靜物?

2、尋找生活中的靜物,在情境中喚起學生對靜物的情感

(1)。靜物是個大家族,現在我們一起去找一找這個家族的成員吧。以錄像或圖片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室內、室外的各類靜物。如:書房的、廚房的、客廳的、學校籃球場上的、路邊的……

(2)。(將圖片定格)看到這組靜物,你想起了什麼呢?

(3)。老師出示幾個小主題,學生根據主題聯想相關的物品。錄像資料或圖片、實物

三、學習靜物分類

1、遊戲“靜物找朋友”(情境設置思考感悟)

靜物家族的每個成員不是孤單的,它們都有自己的朋友。

2、老師在講台上將自己帶來的物品中隨意拿出一件,讓學生根據其用途等特徵在所有帶來的物品中找朋友。

3、小組內玩“靜物找朋友”遊戲(學生將組內的物品初步分類)

4、小組間玩“靜物找朋友”遊戲(各組間的物品相互交流補充)。

四、學習理解靜物擺放的主次

老師:一般來説,主要物品安排在畫面主要的、合適的位置能使畫面的主題突出;物品的擺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後。能使畫面更加生動、美觀。

學生利用靜物在桌子上進行嘗試擺放,要求體現主次關係,不同形式的擺放體現不同的個性、情感。體驗主次構圖關係給畫面帶來的美感。教師引導學生適當注意物品間的大小、疏密、前後的'關係。

在物品的組合擺放中思考相關的主題名稱。

五、師生評價,教師及時予以指導調整。

六、作品賞析

1、欣賞畫家作品中選擇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麼?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意。

2、教材中的學生作品。

七、自主表現

作業要求:用線描的形式畫出本組桌上已分類、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組合體現主次關係,構圖合理、美觀。

八、交流評價

1、小組內交流:相互欣賞同學間的線描作品,從構圖、線條表現的角度交流。

2、小組間的交流:從物品的組合擺放、線描作品的角度交流。

3、教師總結:學生的參與、交往狀況、小組合作及作品的表現等。

九、課後延伸

運用線描的工具,有意識地表現自己所見所感的物品,嘗試找一找、看一看、畫一畫室外的靜物,品味活動中的另一番情趣。

美術優質課説課稿 10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裝飾畫,認識它在美化生活環境中的作用。

2、學習運用連續的圖案裝飾圍巾,會使用對比色作畫。

活動準備:

1、知道棉衣、帽子、圍巾、手套等可以在冬天用來防寒保暖。

2、請幼兒戴圍巾來上幼兒園

3、水彩筆,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課題。

教師:冬天來了,天氣非常寒冷,請小朋友們説一説,我們怎樣來防寒呢?

2、觀察和演示。

(1)引導幼兒互相欣賞各自的圍巾,教師選擇幾條有代表性的圍巾讓幼兒集中欣賞,描述圍巾的顏色和圖案。

(2)教師從實物圍巾中提取幾個簡潔美觀的圖案畫在黑板上,再補充畫幾個圖案範樣。

(3)教師示範作畫,選擇幾個圖案有規律地裝飾圍巾。

3、提出創作要求。

教師:今天我們來當小小設計師,每人用好看的圖案來設計一條漂亮的圍巾,跟剛才我們看見的圍巾都不一樣。你們想設計一條什麼樣的圍巾呢?

幼兒討論並回答。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鼓勵幼兒膽設計各種圖案,有規律地裝飾圍巾,並且用對比色塗色。

5、引導評價

互相欣賞作品,對作品的'顏色等進行評價。請幾名幼兒講講自己是怎麼畫的,為什麼這樣畫。鼓勵有創造性的幼兒以及有進步的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