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知識文庫>實用文檔>

採山教學反思

實用文檔 閲讀(9.77K)

採山教學反思

採山教學反思

陳老師講的《採山》一課是: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湖南文藝出版社三年級下冊第3課教材。《採山》是一首輕快活潑的少兒歌曲,歌曲形象描繪了山村孩子在濛濛細雨中採山的心情,表現了小朋友光着小腳丫採山的靈巧的身影和豐收的喜悦。歌曲為四二拍,徵調是三句是兩段體,它運用了前八後十六、前十六後八、十六分、小附點節奏。

陳老師在本課的教學中以故事為線索——大山爺爺邀請小朋友們去採山,如果同學們能完成大山爺爺的兩條節奏練習,大山爺爺就為他們打開大山之門;當孩子們完成了節奏訓練之後,大山爺爺讓小朋友們按照大山爺爺拍手跺腳的標記跟着音樂做律動,如果做得好大山爺爺將帶領孩子們去看山裏更美的風景;當孩子們做完律動,投入到大山爺爺的懷抱,大山爺爺為孩子們帶來一位新朋友“十六分音符”,並且告訴孩子們如果誰能唱準十六分音符,就可以把大山爺爺的禮物裝進自己的小籃子;當孩子們唱準了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大山爺爺非常高興他派大山中的小精靈和孩子們一賽歌喉;最後是孩子們的表現得到了大山爺爺的肯定,他邀請孩子們一起去採山。陳老師的故事線索清晰明瞭,重點突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了三年級的孩子們好玩好動的天性,孩子們爭先恐後的展示自己,課堂氣氛很熱烈。

陳老師在解決本課的難點時,也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她通過幾種途徑讓學生來感受、體驗、表現前八後十六、前十六後八、十六分、小附點節奏。

1、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跟着音樂律動,唱拍結合,感受前八後十六、前十六後八、十六分音符描繪出在這春光明媚之時,一羣光着腳丫的孩子們去採山的情境。

2、引導學生在音樂情境中用輕快、短促、有彈性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發學生想象出採山的孩子們看到大山爺爺送給他們的那麼多的寶貝時那種高興、愉快、欣喜的心情。表現了孩子們光着腳丫採山的靈巧身影。

3、在本課的唱歌活動中,通過創作表演《採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現欲,啟發學生跟着音樂旋律,唱拍結合,感受前八後十六、前十六後八、十六分、小附點節奏。通過拍一拍,唱一唱的方式引導學生在音樂情境中用輕快、短促、有彈性的聲音有感情的學唱歌曲,學生從歌曲中體會“採山”勞動所帶來的快樂,能用肢體語言加以表現。在對歌曲《採山》一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陳老師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靈活設計課堂教學的音樂審美、情感態度和知識技能目標,真正起到教學目標的導向、調控、評價作用。

總之,陳老師以學生為主體,靈活設計課堂教學的音樂審美、情感態度和知識技能目標,真正起到教學目標的導向、調控、評價作用。通過學生拍一拍、唱一唱、跳一跳的方式,引導學生在音樂情景中用輕快、短促、有彈性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完成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