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知識文庫>專業資料>

四年級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

專業資料 閲讀(1.71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三有形P59、60、61。

教材簡析:

《三角形的認識》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時,本課是六年制數學第二學段“空間與圖形”中的學習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對三角形有了直觀地認識,已經能從平面圖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節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在原有的感性認識基礎上,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它的特徵,為今後進一步學習其他幾何圖形的有關知識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在原有的認知基礎上,通過自學書本、觀看視頻講解,逐步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稱並概括出三角形的定義;學會用符號語言表示三角形。

2、認識三角形的高和底,會畫三角形的高。

3、聯繫生活實際、通過實驗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及其應用,感受到三角形的三邊長度固定,形狀大小就確定的穩定性的本質。

4、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

教學重點:

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穩定性。

教學難點:

高的畫法和意義。

教學預設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孩子們,三角形,你認識了嗎?(認識了)

相信大家已經進行了自學,認真看過學習視頻了,那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做些什麼呢?

二、彙報自主學習導學單

1、畫三角形、揭示概念

(1)請小老師上台畫三角形。

(2)什麼叫三角形呢?師板書:由3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3)哪位小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對“圍成”二字的理解呢?

強調出:三角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

(4)還知道三角形有( )個頂點、( )條邊、( )個角?師板書:3個頂點、3條邊、3個角

2、學會用符號語言表示三角形

為了表達的方便,現在可以給這個三角形取個名字了吧!

引導説出:三角形ABC,師標出字母ABC

説一説角A角B角C,各條線段的名稱。

3、認識三角形的高和底,會畫三角形的高

(1)彙報導學單上高和底的概念

(2)“三角形高的認識”學習視頻回顧

(3)找出黑板上三角形的3組頂點與對邊。揭示板書:3條高

(4)同桌交流導學單上畫高的過程

(5)指名板演:作高

4、三角形的'穩定性及應用

(1)交流導學單上第5小題。師板書:穩定性

(2)拿出學具,拼擺三角形及四邊形

(3)同桌互相交換,拉一拉,談發現;前後排的同學轉過來比一比,談發現。

(4)説一説生活中哪裏有應用到三角形的穩定性呢?

三、鞏固練習、應用新知

1、快速找出對應的頂點和對邊

2、請畫出下面三角形中指定底邊上的高。

三角形的認識——姜微微

(1)實物投影校對。

(2)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互為高和底。

(3)利用第3個三角形找一找外高,指一指。

3、實踐操作

四、課堂總結

[課件演示]畫一個三角形及一條底邊上的高,旋轉三角形。

師:孩子們,讓我們靜靜地看大屏幕,靜靜地回憶。

四年級三角形的認識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體會三角形的本質特徵,理解三角形的含義,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瞭解三角形的特性。認識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2.通過實驗,使學生知道三角形的穩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3.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發展觀察操作能力和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穩定性

教學難點:

高的畫法和意義

教學過程:

一、三角形的概念

1、在畫中建立概念

其實三角形大家並不陌生,現在請你把心目中的三角形畫下來。

展示作品。

2、交流中完善概念

三條線段怎樣畫才會是三角形?

由3條線段圍成(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3、延伸中強化概念

不在一條線上的三個點就能確定一個三角形。

4、介紹各部分名稱

二、三角形的穩定性

1、設疑

為什麼要把籬笆圍成這種形狀?

2、操作

圍一圍、拉一拉、比一比小結:當三角形的三條邊長確定後,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也就確定了,所以在拉的時候,三角形才不會變形,這就是三角形的穩定性。

3、欣賞

三、三角形的高

1、初認高

回憶點到直線的垂直線段。

其實在三角形中,像這樣,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所作的垂直線段就是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2、再識高

移動頂點,找高。

旋轉三角形,辨高。小結:只要是從頂點向對邊做的垂直線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還有其他高嗎?

3、畫高

① 畫AB邊上的高。

展示學生作品。

畫高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小結:看來我們的高不僅要垂直、要從頂點出發,還要注意所畫的高與底要對應。

② 再畫出AC邊上的高。

③ 在指定底上畫高。

四、課堂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