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單元作文>六年級下冊作文>

有關民俗民風的作文300字彙總6篇

六年級下冊作文 閲讀(3.27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民俗民風的作文300字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民俗民風的作文300字彙總6篇

民俗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1

鳳眼珍珠是贛州龍南縣的土特產,客家人把這道菜稱為“精珠子”或“精珍珠”。幾乎所有客家人都喜歡這道菜,因為鳳眼珍珠既可以當菜又可以當主食。

鳳眼珍珠,又稱珍珠粉,珍珠米。是一種特色風味小吃,主要原材料是番薯粉。為客家人的傳統名菜,生產歷史悠久,每逢年過節或請嘉賓時,都是筵席上的一道主菜。

據説,“鳳眼珍珠”這個名字的來由,還有個小故事呢!

後來欽差臨走時,徐思莊特地送了一大袋鳳眼珍珠讓欽差帶回京城,皇上品賞後,也愛不釋口,鳳眼珍珠成為歷代貢品。

的確,鳳眼珍珠是一道絕世的民間美食。我也尤其愛吃,煮好的鳳眼珍珠熱氣騰騰,幽香襲人。食之口中,覺得柔中帶韌,潤滑可口,味美難喻,吃上幾口,腸胃舒適,腦清目眀。除外,鳳眼珍珠湯還有滋補,清熱,降壓,醒腦,眀木的作用。怎麼樣,口水流出來了吧!

如果你來到龍南,可千萬別忘了吃一碗鳳眼珍珠湯哦!

民俗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2

早上起牀後,我匆匆的吃完早飯,就和媽媽幹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帖對聯。家中有兩副對聯,一副貼屋門上,則另一幅帖街門上。

家鄉説幹就幹,我和媽媽拿着椅子和膠帶,放好位置用膠帶固定好對聯,將對聯貼好以後。家鄉就要打掃屋子了。媽媽負責屋頂和牆壁的乾淨,而我負責擦桌和掃地。為什麼沒有爸爸呢?因為爸爸在忙着掛燈籠。我認真的把桌擦得乾乾淨淨,媽媽更是誇張,她把家鄉的家打掃的一塵不染。我把抹布弄得張兮兮的,就跑去水管洗。水管裏的水可真涼呀,把我的手凍的直髮抖,可是我並沒有退縮,繼續着我的工作。直到中午十一點左右,家鄉才把家裏收拾完。

到了晚上,家鄉都會熬夜,一晚上都不睡覺。直到過新年的早上,噼裏啪啦的炮聲響了起來,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歡樂的節日之中。我出門一看,真是滿是“紅花”紅滿地呀。也讓我想起了一首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光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民俗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3

新春,我相信,這個詞語大家都不陌生。來,咱們廢話少説,接下來就讓我講一講咱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新春吧!

你知道咱們的傳統節日新春都要有那些東西呢?嘿嘿,沒錯,新春咱們要準備:魚、肉、菜、年糕……最重要的是要買鞭炮、對聯和福字。下面,就讓我講講我這一次過年的經歷吧!

早上(當然,不是過年的那天早上),老媽帶我出去買鞭炮、對聯和福字去了,大街上早就擺滿了買年貨的攤子。我對老媽説:“老媽,咱們先期買鞭炮吧!”老媽爽快地答應了。我們走進了一家買鞭炮的'店鋪,我相中了幾盒小鞭,我對老媽説:“老媽,我要這些。”“沒問題。”老媽爽快的説老媽也買了些掛鞭。

買完鞭炮,老媽又帶我走進了賣福字合買對聯的地方買了一些福字、對聯等回到家貼在窗上、門上和牆上。買完了東西,我們回到了家,把福子和對聯堆在了門上和牆上。

這就是我第一次去和老媽每年貨的經歷(以前都在爺爺家玩,沒空去),怎麼樣?

民俗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4

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這句諺語可謂是家喻户曉,眾人皆知。可是你知道它的意思嗎?你又知道那些民俗民風?我們地處中原,只瞭解本地的民俗習慣,你們知道藏族節日嗎?如果不知道,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藏族是一個多節日的民族,按照他們的日曆——藏曆來算,月月有節日。藏曆元月,是節日最多也是最隆重的月份。新年是最主要的節日,人們從十二月初就開始準備過年,人們先用青稞苗供奉佛祖,然後各家就各自做。炒青稞,摘人蔘果等品。到了十二月二十九日,人們打掃房間,傍晚時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種叫古吐(一種麪疙瘩)。初一那天人們喝青稞酒,初二人們拜年。初四拉薩舉行大規模的傳召大會,此後一直活動直至二十六日。

此後的節目數不勝數,五月十五林卡節是世界焚香日,七月一日是雪頓節,意思是“吃酸奶的節日。“還演藏戲;望果節是豐收節,沒有固定的日子;十月十五日“吉祥天母節;”十月二十五日是“燃燈節。”

中原的節日豐富多彩,但西藏的節日更是多種多樣,願節日越來越多,人們越過越紅火,祝大家在這些節日裏紅紅火火,團團圓圓,健健康康,日子越過越好!

民俗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5

海南島上生活着一個少數民族-----黎族。我們聽導遊説黎族有一個關於他們祖先是誰的傳説:“傳説上古時代炎帝時代,其諸侯部落之一的蚩尤部落是東部、南部各族部落的統稱,各族部落眾多,以後又稱“南蠻”、“百越”、“九黎”、“三苗”,是黎族、苗族、壯族等現今南方少數民族的祖先。“蚩尤”部落因為經常叛亂,被黃帝、堯、舜、禹以及以後朝代兼併、驅敢,逐漸向南躲避于山嶺,以至其中一支古駱越人(後稱“俚人”),人口大量減少,部分人從大陸兩廣和越南北部一帶乘獨木舟、竹筏登上海南島,成為海南最早的居民,這就是黎族的祖先。到了南北朝時,大陸兩廣一帶的“俚人”跟隨首領冼夫人,大規模遷移海南島,並歸附冼夫人統治。海南島的“俚人”在宋朝以後始稱"黎"至今。

我到黎族居民區的時候看到不是房子,而是一個個看着就像大船一樣的房子。導遊告訴我們這是內為竹架或木架、外鋪茅草的架空高腳船形屋。

到了中午我們就在黎族居民區那裏吃飯,我們吃的是那裏的特色菜----竹筒飯。我們剛一掀開竹筒蓋子就聞到了一股肉香。黎族一遊真是讓我們回味深長。

民俗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6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這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的風俗吧。

端午節的風俗非常的多,像吃粽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説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歡。我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粽,一種是竹筒粽。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裏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説,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後,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就這樣,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形成了,而國家也越來越重視端午節的風俗,相處各種辦法保護端午節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