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地域作文>山西作文>

山西的特產作文彙編6篇

山西作文 閲讀(6.9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山西的特產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山西的特產作文彙編6篇

山西的特產作文 篇1

大家好!我來自山西。一提到山西。不得不説説山西的醋和煤。被稱為煤鄉的山西。名不虛傳--煤產量居全國第一。山西已經建起大同、陽泉、西山、汾西、潞安、晉城、軒崗等七個大型礦務局和霍州中型礦務局以及東山、蔭營、小峪、王坪、寨溝、固莊、南莊等八個小統配礦務局,此外還有一個全國最大的中外合資露天煤礦。起儲量之大。足以看出。説起醋,我得多説:明清以來,山西便以醋名揚海內外,成為當時山西的一大支柱產業。上千年的歷史積澱,不僅使山西形成了深厚的“醋文化”,而且制醋作坊遍地開花,延綿至今山西仍有制醋企業1100多家,年產量25萬噸,約佔全國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居全國之首,其中老陳醋年產量15萬噸。擁有輝煌歷史的山西老陳醋在中國醋業一騎絕塵。

毫不誇張的説,山西醋業正處在一個生死抉擇的關口。一方面,省內多而小的企業連年征戰,不僅消耗資源而且破壞市場,企業越來越弱;另一方面,外省企業不斷髮展壯大,形成了對山西醋業的強大壓力。山西醋業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我的演講就到這裏。希望山西的醋和煤,可以給你永久的記憶。

謝謝。

山西的特產作文 篇2

在山西,名產以汾酒、竹葉青最為有名。清除老陳醋、太原葡萄酒也並不遜色,知名度頗高,而且獨樹一幟,盛名中外。此外,五台山“台硯”、大同黃花、恆山黃芪、稷山板棗、平陸百合、蒲州青柿、垣曲獼猴桃、清除葡萄、上當“黨蔘”、晉城紅果、代縣辣椒、“沁州黃”小米、晉祠大米、太谷中藥“龜齡集”、定坤丹、洪洞甲魚、運城黃河鯉魚、高平絲綢、平陽木板年畫、大同藝術瓷、銅器、平遙推光漆具均屬名產之列。

晉祠大米,產於太原晉祠鎮一帶。這種大米,顆粒長,個頭大,外形晶瑩飽滿,呈鬥半透明狀,米色微褐,做出飯來顆粒分明,香氣撲鼻。吃到嘴裏,味香甜,有韌性、粘性,有咬頭。晉祠大米所以質地優良,是由於水上關係。生產這種大米的稻田,用晉祠難老泉水澆地,這種水水温低,含有明礬等礦物質,加之晉祠附近村莊土地肥沃,土壤呈黑色,有利於水稻生長。

醋:山西陳醋,全國聞名,追溯歷史,釀醋至遲在春秋時已開始,經歷代的改進發展,到了清代,釀醋工藝精益求精,形成了聞名全國的山西陳醋和太原特醋。它以高粱為原料,特曲發酵,經夏曬東冰,一年時間,醋的濃度、香度提高,才成為陳醋。山西陳醋以清徐產品最有名。太原特醋以溢源慶醋坊最為有名。開始只是一個磨麪坊的副業,到1921年才以釀醋為主,所生產的醋,甜、棉、酸、香、濃。太原生產的醋不僅本省人民喜愛,而且行銷全國。

清徐葡萄,產於太原清徐縣境內,這裏是國內著名的葡萄產區之一,素有“葡萄之鄉”的美稱。清徐葡萄已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葡萄產地主要分佈在縣城西北一帶的山區。這裏生產的葡萄品質優良、味美香甜、色澤鮮豔、含糖量高。唐朝詩人劉禹錫來幷州曾寫有葡萄歌,讚美清徐葡萄。葡萄產地的土質、陽光、氣候、水源都適宜葡萄的生長。經過多年的積累,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栽培管理技術,養植經驗。清徐葡萄現有五十多個品種,最著名的優質品種為白瓶兒、黑雞心、紫龍眼三種,其中白瓶兒葡萄為最好,每粒約七、八分,直徑達三、四分。

葡萄酒:太原葡萄酒在唐朝時已經很有名氣,是給皇帝的貢品。宋朝大文學家、歷史學家司馬光,在他的詩句中就有“山寒太行曉,水碧晉祠春,齋釀葡萄熟,飛觴不厭頻。”盛讚太原葡萄酒的醇香。太原葡萄酒來自清徐,這裏歷史上就以盛產葡萄酒聞名,主要產地在西山邊山、馬峪、高白、城關等鄉。長期以來,太原葡萄酒以古傳統獨特方法釀製,質量上乘,長勝不衰。

汾酒:汾酒是山西省杏花村汾酒廠生產的白酒。始釀於南北朝時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汾酒“入口綿,落口甜,酒後有餘香”,以色、味、香三絕著稱,是我國八大名酒之一。汾酒曾在1916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一等優勝金質獎。新中國成立後,多次獲得國務院頒發的金質獎。已行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竹葉青酒:杏花村汾酒廠產,是汾酒的再製品,釀造歷史悠久。竹葉青以汾酒做原料,配以陳皮、砂仁、當歸、零陵香、公丁香、廣木香、紫檀香等十餘種中藥材和經蛋青、竹葉、冰糖浸泡而成,酒精含量為45度。酒色青綠,晶瑩透明。經科學鑑定,具有和胃、消食、除煩的功效,對心臟病、高血壓、冠心病、關節炎都有一定的療效。純正香美的汾酒、竹葉青酒,都要經過5道關口、27條防線和120道工序反覆檢驗合格才能包裝上市。因此,也可見酒之品質。

五台山硯,簡稱“台硯”。因取石料於文山,亦名文山石硯。五台山硯石料分黑、綠、紅、紫四種。黑如漆、綠如葉、紅如丹、紫如肝、顏色純淨美觀。石硯生產始於明代,有段硯、鳳硯、崞硯之別。台硯石紋猶如五台山的松枝柏葉,遒勁疏朗,剛中有柔;質地細膩不滑,叩之無聲,性涼如冰;用之發黑快,水墨交融,濃淡相宜,汗不易幹,揮毫益黑,得心應手,向為文人學士書家所傾愛。

山西的特產作文 篇3

稷山縣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棗鄉,這裏盛產多種大棗。要問稷山什麼棗最好吃,首當其衝的就是稷山板棗了。

雖然板棗的個頭不大,但作用可不小,可以補血、滋脾養肝呢!對人體有百益而無一害,加工成蜜棗後,味道更是無與倫比呀!板棗呈長圓形,核小肉厚,久放不幹,嚼起來又甜又勁道。製成的蜜棗色澤黃亮,花紋清晰,個頭整齊,吃起來清香味甜,營養價值非常高,遠銷國內外。

板棗乃山西省七大名棗之首,古時候,一直被歷朝歷代封為貢棗。據傳説,板棗源於山東。當時運城有一個叫段成己的官,老家在山東,他特別愛吃家鄉的金絲小棗,於是就從老家運了一車來,他把吃完後的棗核種在土裏,由於運城獨特的水土、氣候,棗核便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稷山板棗便由此而來。普陀佛茶是舟山的傳統特產之一,生長在“海天佛國”普陀山的最高峯――佛頂山而得名。普陀佛茶仿江蘇碧螺春之形,其外形緊細捲曲呈螺狀形,色澤綠潤顯毫,湯色黃綠明亮,味醇清淡,爽口宜人,沁入心脾,尤其是喝第二開,更是茶香濃郁,滋甘味美,大有“待將膚腠侵微汗,毛骨生風六月涼”之感。普陀佛茶歷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記載,經當地山僧和居民精心培植,遂以其獨特的風味而享有盛名。據史籍記載,普陀佛茶不僅有清心提神之功能,且可以治病。《普陀山志》雲:雨前採製的佛茶,用當地泉水衝飲,可治肺癰、血痢。

普陀區野生水仙花資源豐富,歷史悠久,早在南宋就有文字記載。七十年代,由野生移植人工栽培,以其球大、花多、香氣濃,贏得花卉行家們好評,1981年正式被命名為普陀水仙,和漳州水仙、崇明水仙並列為我國三大最佳水仙品種之一。普陀水仙為舟山市市花。普陀水仙盆景的方式有水養和土栽兩種。水養盆景又有雕刻和不雕刻之分。雕刻造型的水仙盆景,株勢較矮,花色淡雅,花葉捲曲,千姿百態,其根、莖、葉、花均有觀賞價值。不雕刻的水仙盆景,只要掌握下水季節,注意控制温度,也可構成疏密有致、綠葉挺拔、富有詩情畫意的盆景。土栽盆景與水養盆景風味各異具有葉色更翠、花姿更秀、香氣更濃、花期更長的特點。

山西的特產作文 篇4

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麪食在山西!

我作為一個地道的山西人,今天我就給你介紹介紹榆次的小吃——榆次灌腸。説起榆次灌腸,相信聽説過的朋友很多,吃過的人也不少,可是知道這灌腸來歷的人可能就不太多了。

相傳在民國初年,榆次市場上經營灌腸者較多,但唯有大乘寺街範臭小家是祖傳的灌腸經營者。清朝時,範臭小就隨父親範慶林學做灌腸,民國25年後,其子範二毛又繼承其業,後又傳其孫範玉亭,成為四代經營灌腸世家

灌腸是用蕎麪為主料製成的一種麪食品,其形狀與燒餅相似,只是中間稍厚,四周略薄。

在榆次,以豬血灌腸最為出名。其原料以蕎麪和豬血為主,豬血灌腸吃起來鮮香可口,顏色為淺褐色,軟中有韌而富有彈性。

灌腸冷食時輔以佐料,以鹽、蒜、醋、辣醬為主,再滴幾滴香油,食之涼爽、利口、香辣適中。熱食應切塊,以豬油烹炒,佐以蒜、醋,食之清香可口。

我的家鄉山西還有許多出名的小吃,大多以麪食為主,其中刀削麪、燜面、撥魚兒、碗禿等。故海內外早有“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麪食在山西”的説法,我真誠地歡迎海內外的朋友來山西做客,嘗一嘗山西的麪食,一飽口福。

山西的特產作文 篇5

要説起我們家鄉的汾酒呀,只要嘗過他的人都會豎起大拇指,下面由我來細細介紹。

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是由幾千年的傳統工藝深化而成的好酒。汾酒的傳統風格是:酒精清澈透亮,幽雅清香,純正柔和,回甜口爽,它入口綿,落口甜,酒後有餘香。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在這裏還有一個關於汾酒的'傳説呢。

傳説,很早以前,每逢端陽佳節,杏花村照例要舉行一次盛大的“花酒會”。有一年,杏花村又在舉辦“花酒會”。那酒香花香直衝霄漢,驚動了天上的八洞神仙。八仙撥開祥雲,見世上竟有這樣的勝景,便駕起祥雲飄下人間,店主人殷勤接待,把香醇的汾酒端上來。八仙在天上喝過瓊漿玉液,也喝過吳剛的桂花酒,但這些都遠遠不及汾酒的香醇和甘甜。他們邊喝邊連聲讚歎:“杏花汾酒,勝似瓊漿!”為了紀念這次盛會,八仙來到街上,每人種下了一棵槐樹,從此那條街叫做“八槐街”。

你們來説説,比天上的瓊漿玉液還好喝的酒,是不是特別的好喝呀!

聽爸爸説汾酒不但味道好,還有一定的醫藥功效呢。爸爸説少量引飲用汾酒可以舒筋活血,增加人體的血液循環,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點還可以抵禦寒冷。不過一定要適量飲用,千萬不可以喝太多呀,喝太多就會起到相反的作用,會使人神經麻醉做出一些違背常理的事情,比如打架鬥毆、大喊大叫等等有失身份有失尊嚴的事情,更嚴重的是過量飲用還可能危及生命,比如酒精中毒、酒後駕車等等非常嚴重的後果。

這就是我要告訴大家的一個具有美麗傳説,對人們又有利又有弊的山西特產——汾酒。

山西的特產作文 篇6

民以食為天。北京的烤鴨,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山東的煎餅,四川的毛豆腐,都是名聞四海的好食品。提起我們山西的麪食來,那也稱得上是四海聞名。 山西面食歷史悠久。早在東漢時期,麪食就已經成為宮廷中的主食。到了唐朝,麪食進一步發展。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我們山西人,相傳他特別愛吃山西風味的麪食,御膳頓頓都有面。現在麪食成為我們山西人的家常便飯,而且品種和花樣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山西面食名目繁多,有切面、削麪、拉麪、扯麪、龍鬚麪、貓耳朵面等。其中切面易做好吃,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麪食。還有貓耳朵面,做法非常簡單,只要把一塊麪放在手掌上,輕輕地搓,搓成貓耳朵狀的面片就成。我最喜歡吃的要算削麪和龍鬚麪。做削麪,首先將面揉好,用專用的削麪刀削。你看,我們學校附近的捷爾泰飯店門前的一口大鍋裏,滾開翻花的水“咕嘟咕嘟”地響,距離鍋3米處的師傅們,左手拿面,右手用刀削,麪條像鯉魚跳龍門似的翻飛落入鍋中。削麪兩頭尖,中間寬,薄如紙,吃起來很可口。龍鬚麪更是名不虛傳。它細如絲,長如線,煮好後加上調料,那滋味別提有多美了!

有道是,中國麪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太原。來太原的遊客不品嚐山西的麪食,那真是白來。山西人是好客的,您若來了,那味香色美的麪食一定會使您吃得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