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反思>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後教學反思(通用7篇)

教學反思 閲讀(5.44K)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後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後教學反思(通用7篇)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後教學反思 篇1

花了兩天時間,在反覆的嘮嘮叨叨中結束了習慣課。我知道,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四十七個孩子,就如同四十六張白紙,純潔無暇。等待我的,便是如何去引領他們塗上豐富的顏色,來繪成多姿多彩的畫卷。我深感肩負責任的重大,因為我很清楚,有四十六個孩子,就有來自四十六個家庭的期待和希望,所以,不能忽略任何一個,便成了我今後工作的宗旨。

談談握筆姿勢吧,我通過讓孩子觀察插圖,示範講解,念口訣兒歌等多種教學手段,指導孩子擺出正確的寫字姿勢。孩子還小,一部分的孩子哪怕是手把手地給他糾正他還是做不標準。學校裏的時間畢竟有限,於是我佈置了家庭作業,讓孩子回家把握筆姿勢做給家長看,請家長給自己打分,做得好的小朋友可以要求家長給予表揚,做得不對的小朋友必須接受家長的糾正。家長的力量的確不容忽視,第二天孩子們在課堂上重新擺出握筆姿勢時,好多小朋友都有進步,我的心裏一陣竊喜。當然,個別現象肯定是存在的。其實,好習慣的養成不僅要靠學生自己去持之以恆,更離不開教師的堅持。教一年級,考驗的正是教師的耐心和毅力,尤其是在對待這些個別現象時,唯有每天在他們身上肯花時間,才會看到驚喜。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後教學反思 篇2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小學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成習慣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今天有幸在領航學校聽了一次報告,以下是我的收穫。

高效利用最佳時間。跟孩子一起考慮怎樣分配時間比較恰當,引導孩子尋找自己的高效學習時間點。在學習效率高的時候,集中完成比較難的學習任務,效率較低的時候可以學習相對簡單的內容或者適當休息。

靈活利用零碎時間。零碎時間主要有上學和放學路上、吃飯時間等,進行分散記憶。例如吃晚飯的時候,看一些新聞,瞭解國內外大事,積累作文素材;吃飯時,和同學討論下不懂的知識。

鼓勵孩子主動提問,跟同學討論。幫助孩子建立有學習困難可以求助的系統。要告訴孩子,老師喜歡問問題的學生,鼓勵孩子多提問,與同學討論。

利用學習工具促進學習,學習工具包括學校圖書館、電視網絡、參考資料、工具書等。關鍵是讓孩子樂於發現周圍可以利用的學習資源和工具,並善加利用。如電視廣播,可以通過聽廣播練習英語聽力、學習英文單詞。

良好的同學關係可以使孩子們心情暢快,與他人交往,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尊重,從字義上來解釋,就是重視和敬重。要善於看到別人的長處,寬容別人的缺點和不足。説話時,不妨給別人一抹真誠的微笑;別人發表意見甚至對你發出逆耳之詞時,能耐心地傾聽;別人做出一點成績時,要為別人獲得的成功而真誠的鼓掌、由衷的喝彩。

對他人要真誠相待,使別人能從與你的交往中,看透你心中的暖意。不善於尊重人,不善於理解人,把別人為你所做的一切都看作理所應當的事情,以自我為中心,為一點小事就劍拔弩張,時間久了,別人就會對你敬而遠之。

今天地培訓收穫很大,對今後地教學又添新的活力。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後教學反思 篇3

由於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反覆的過程,所以除了在班會課上展開習慣養成教育,其實在平時任何時間都需要不斷重複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習慣。

對於這一次以培養良好的行為與學習習慣為主題的班會。班會的目標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到習慣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告別不良的行為習慣。班會的形式主要形式是:討論。我們班學生大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道理從他們自己或者小夥伴的口中講出比從老師説教更為容易接受,事實證明,討論式班會效果也更好。

從內容環節上看,整堂班會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一、班上最近存在的不良習慣,習慣的重要性。

二、如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如何告別不良習慣。其中所有的活動都是圍繞這三個部分展開,主線索比較明朗,但在三個內容的銜接過渡方面還需要改進和錘鍊,使之更加自然流暢。內容選材也比較符合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有些事例能夠引起中學生的興趣,增加了趣味性,也使學生從故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但由於這三個方面範圍較寬,每個部分拿出來都可以講一節班會課,所以內容略顯臃腫,時間有些緊張,沒有做到知識點的深入挖掘。還需要精簡內容,進一步深入展開,讓學生體會的更加深刻。

從形式上看,這次班會採用了多種形式。例如,運用事例感悟讓學生感受到習慣的重要性。通過故事續寫讓學生體會到不良行為習慣帶來的危害。運用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找出身邊的不良行為習慣並拿出解決的對策。但是討論時間比較難控制,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可以適當減少討論次數,增添知識搶答之類的環節。

班會存在的不足:

1、班會準備不充分,沒有讓學生蒐集相關方面的材料。

2、問題設問不具體,沒有更加密切的聯繫學生實際。如果提前蒐集關於同學們現狀關於習慣方面的照片作為討論,效果可能會更好,尤其是學生討論時候能夠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從學生主體地位上來看,基本上能夠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去體會,讓學生去找,讓學生去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但學生舉手發言不是很踴躍,提問範圍也太窄,沒有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其中去。在引導學生更深層次的探討方面做得不夠好。

總之,這堂班會課讓我感到了自己的很多缺點和不足,需要通過更加努力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從而爭取更快的`成長和進步!

在班會課以外,時時刻刻都要落實關於習慣養成的培養,只要一出現問題,及時以不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反覆教育,最終才能使得良好習慣真正落實,總之,良好習慣養成教學是持久戰,班主任必須和學生共同努力,一旦鬆懈的話,壞的習慣可能又浮出水面,不利於班級管理。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後教學反思 篇4

新學期又開始了,習慣的養成教育又開始了新的征程。本學期所要培養的習慣是“堅持寫日記”和“愛護圖書”。

首先和學生探討寫日記的好處,學生各抒己見,知道寫日記能提高寫作水平,能幫助自己總結經驗教訓,回憶童年趣事。然後明確寫日記的三點要求:

①要持之以恆。

②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為日記的內容。

③用自己的語言寫想説的話。

俗話説的好,“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剛學完學生的勁頭實足,可能堅持一個星期,可時間長了,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放鬆了,那堅持寫日記的習慣又成了一句空話。課堂上我列舉了好多現實的例子,鼓勵學生寫日記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恆,從很多同學的臉上能看出他們也有點蠢蠢欲動,真希望同學們能堅持下去。當寫日記成為習慣的時候,你會覺得那是一種幸福。

“播種一次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希望日記成為學生內在的需要,成為學生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們一起努力!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後教學反思 篇5

每個學期的開始都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學習,針對每個階段學生的特點,習慣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對於四年級的孩子,在讀書上又要有新的習慣養成,我充分的利用了學生的已有經驗。在“讀書有選擇”中,孩子們通過回憶暑假中看的書籍,瞭解書籍的類別。然後通過“家長幫你或者你自己選擇這本書的原因”,來使孩子們認識到選擇合適書籍益處。

而後,利用書上的插圖中出現的書籍名稱,給孩子們提出一些選擇。對書要不僅要有選擇而且讀書時要做記號。我和同學們通過交流探究了一些記號的意思。在平時的讀書中,我發現很多同學讀書時做的記號雜亂無章,問其自己都不知這個記號的含義。於是我結合《新閲讀新習作》中《天窗》一文的閲讀,讓同學們達成了一個記號的共識,這樣一來就沒有這樣的問題了。我想習慣的養成並不是只在於這節課,而是在於平時。

孩子們常常在寫作的時候沒話講,就是沒有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好習慣,如果把這三個學習的好習慣的養成不僅僅是停留在這兩節課,而是帶到平時的生活中來,那麼這節課的意義將及其重大。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後教學反思 篇6

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有利於學生學好數學這門功課,而且對各門功課都大有利處,還有助於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新的學年開始了,本階段《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一主題主要分三個內容:一是認真讀題的習慣,一是培養學生讀書有選擇的習慣,三是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

低年級的學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課外閲讀習慣,讀書做記號的習慣。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閲讀習慣,三年級每個孩子每學期至少閲讀了二本書籍,對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教師要加以指導。對於讀書做記號的習慣,很多孩子也早已養成,並做到了不動筆墨不讀書,所以,課堂上可以利用掛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弄清圖意,啟發學生將自己已經養成的習慣和學習方法向同伴們介紹,並通過進一步討論交流來引導學生自我反思總結自己的習慣養成情況。提出自己的不足與改進方向。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需要長期訓練,不斷鞏固,需要師生共同的毅力和耐力才能逐漸養成。對於學習習慣不夠好的學生來説更是如此,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更應該努力做到樹立典型,榜樣示範,耐心指導,持之以恆。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後教學反思 篇7

習慣是一種自動化的動作或思維方式,有外顯和內隱之別。良好的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重點在於平時的課內外的長期堅持。長期培訓,才能終生受益。

在今年的炎熱的夏夜,我們一行七十多號人,冒着酷暑準時來到學校參加縣教育局舉行的“慶七一”歌詠比賽的排列。在休息之餘,我與葛家生老師一道在我們班級中休息(因為排練廳靠近我們班級)。這時,他看到黑板的左邊張貼着“態度決定一切”的標語,問:“這是什麼?”我自豪地告訴:“這是我對學生進行的思想教育!學生學習不好的關鍵原因不是其他,而是態度!”我非常強調“態度”二字是有根源的。

回憶我教學學生時候的印象:

潘同學:“自然課上,我們叫苦連天。自然老師竟然讓我們在一節課之內出好一張試卷。天啊!這怎麼可能做到呢?有同學開始提出抗議了:‘這不是在逼迫我們起義嗎?’我內心暗暗高興,起義吧!”

張同學:“在語文老師的妙語連珠般的攻勢下,中午就餐的同學沒有了正式的休息時間。這還不算,數學老師接着前來阻截,××同學在老師説‘下課’的一剎那間,飛也似的衝出了教室。”

劉同學:“下午,可憐了朱同學與黃同學。興趣課時,大家有説有笑,沉浸在棋海的嘶殺中,他們兩位由於作業沒有按時完成,就要補齊落下的功課。”

縱觀學生以上的學習狀況,我在活動課上,對他們説起了中國足球:中國足球一直停滯在一個亞洲二流、一流邊緣的水平上,對韓國、日本、西亞球隊的戰績非常糟糕,是否我們真的不行呢?回答肯定的:不!最為根本的還是前中國國家隊主教練米盧提及的“態度決定一切”,這裏的態度主要是説中國球員對於足球運動和足球職業聯賽的態度問題。

確定了驅使學生自覺學習的主要原因之後,我張貼了“態度決定一切”作為班級的警言。這個就是習慣的養成教育,這就是外顯與內隱的相輔相成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