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反思>

《圓圓的沙粒》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閲讀(2.38W)

【1】《圓圓的沙粒》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中的一篇童話故事課文採用對話的形式敍述了一顆圓圓的沙粒不被同伴們的議論動搖,鑽進蚌殼裏,幾十年後變成了一顆閃閃發光的珍珠。從而告訴人們只要朝着預定的目標,堅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實現美好的願望。可當我向學生提出:“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時,學生的回答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圓圓的沙粒》的教學反思

生1:讀完這篇課文,我覺得這篇課文想告訴我們不能像其他的沙粒那樣嘲笑別人。

生2:圓圓的沙粒跟醜小鴨有點像,不自暴自棄。

生3:老師,我們已學習了《我想》這篇課文,知道了要去遙遠的地方,要和爸爸媽媽商量商量,所以圓圓的沙粒要想鑽進蚌殼裏變成珍珠也要和爸爸媽媽商量。

……

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成了“圈養的動物”,個性受到壓抑。但在今天,學生的思維是敏鋭的,有着自己看問題的視角。作為教師,要明白,學生的潛能是氣體——你給其多大的空間,他就有多大的體積,學生的'個性是晶體——他們各有自己獨特而美麗的晶型,強迫他們按照你的意志去塑是不行的。因而在教學時,我充分地尊重他們的個性,努力地構築適合他們思維種子發展的土壤,並使之萌發、破土、成長、壯大,如此最大限度地發展。

【2】《圓圓的沙粒》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采用對話形式敍述了一顆圓圓的沙粒不被同伴的議論所動搖,鑽進蚌殼裏,幾十年後變成了一顆閃閃發光的珍珠的故事。説明了朝着預定的目標,堅定不移地努力,才能實現美好的願望。在備課時我仔細研究了文本,並用心設計各教學環節,力求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想象力、感悟語言文字的優美、體驗情感,把握了語文教育中豐富的人文內涵和薰陶感染的作用。

教學中我使用了優美的音樂以及有關海邊、珍珠的圖片,並配以自己有感情地範讀、解説,將學生帶入到那顆圓圓的沙粒生活的環境中,和它一起感受、體驗實現美好願望的艱辛和成功後的喜悦。如在教學課文第6~9自然段時,我使用課件中的背景音樂,並配上自己的一段朗誦,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圓圓的沙粒在漫長的歲月裏會想些什麼,做些什麼。讓學生入情入境地去體驗圓圓沙粒是如何經受時間的考驗,最後成為一顆璀璨的珍珠的。這不僅發展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而且巧妙的完成了第九自然段省略號的教學。

2、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在朗讀中感悟文本。

本課採用的是對話形式,因此角色朗讀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我主要是通過讓學生感知課文內容,抓住提示語、標點符號來幫助體驗人物的情感,學會使用不同的語氣朗讀,如課文第1~5自然段的教學。另外我還採用了指名讀、齊讀、配樂讀等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感悟文本。

3、通過標點符號幫助理解詞語。

文本中的關鍵詞語、標點符號往往是理解課文的重點和突破口。在課文教學中,我讓學生利用標點符號去幫助理解課文,效果較好。如讓學生找標點符號理解議論紛紛的意思,學生馬上根據省略號懂得議論紛紛就是很多人在一起議論了很多話。又如在第十一自然段我讓學生根據“是他?”中問號去想像同伴們當時説話的語氣,學生馬上想到了有驚歎、有疑問。

以上是教學中我個人認為的幾點可取之處,當然通過教學反饋回來的不足之處也還有不少:

1、開課問題的設置沒有起到實際的效果。在導入課文後,學生根據圓圓沙粒的願望置疑了三個問題,但在學生自讀課文後我並沒有引導學生迴歸到這三個問題上去談自己的學習效果。因而這三個問題顯然就只起了擺設的作用。

2、讓學生默讀第1~5自然段,用不同的線畫出描寫沙粒與同伴的詞語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覺得有些茫然,很多學生不知從何下筆。因此通過畫詞語去體會人物説話的語氣這是一個敗筆。看來教學中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是相當重要的,只有順應了這一規律才可能有好的教學效果。

3、第四自然段對沙粒同伴議論的想像挖掘得深度和廣度都不夠,尤其是對於文中第二個省略號:圓圓和沙粒在蚌殼中可能有的可怕經歷?學生沒有展開想像,我也沒有進行引導。

4、課堂上自我感覺還是不夠放鬆,語言的感染力也有所欠缺。看來做為一名語文老師良好的語言素養和豐富的情感是必不可少的,這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