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反思>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精選10篇)

教學反思 閲讀(2.5W)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精選10篇)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1

教學七年級語文上冊《在山的那邊》這課時,引入新課後,我用投影片出示有聯繫的三個問題:

1、詩中的“山”和“海”除字面意思外,還藴含着什麼意思,“山”和“海”各指什麼?

2、這首詩作者借羣山和大海表達了一個什麼哲理?

3、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三個問題環環相扣,逐層深入,涉及課文的線索、內容和主題,藴含了文章的“小時候—長大後—找到海”的結構思路,對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起引導、定向作用。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很快理清了文章的結構脈絡,體會到詩人用羣山和大海的形象表達了人生的信念,並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啟示我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只要戰勝困難,堅持奮鬥,理想終將實現。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2

語文課程具有承載社會機構或個人有關思想、政治、道德以及審美的價值的功能;語言的學習還有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語文學習過程是人實現自我成長的過程,激發人創造力與生命力的過程,語文教育活動是在特定的時空中,教師與學生雙向的積極生命運動的過程。

我在平時教學中,抓住一切時機(如:每日格言)和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要主動讀書、主動思考、主動練習。充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意志品格,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愛學習、能學習、會學習,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實實在在的發揮。

古人云:“教學相長”,教與學是雙邊活動。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人,要相信學生的內在潛力,擺正教與學、知識與能力的關係。用“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培養閲讀能力和良好的閲讀習慣,使學生自己能讀書”的目的來指導、設計和評價自己的課堂教學,正確認識老師的作用、擺正師生的地位,更新教學觀念,強化主體意識。比如:在第一篇課文《在山的那邊》的教學中,我要求學生預習時運用“圈點批註法”提出問題,課堂上大家探討。上課時學生提出了問題,還沒等老師點撥,學生自己就爭先恐後地回答了同學提出的問題,課堂氣氛活躍,問題也得到了解決,也激發了同學們學習的興趣。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3

新教材(人教版)第一課就是篇詩歌《在山的那邊》,教完本課後也談幾點詩歌教學的反思:

1、課堂開始從學生的切身感受出發,引導學生以自己的切身體驗去感悟詩歌的感情,不用老師多講解,學生會馬上就領悟了詩情,為下面進一步分析理解詩歌奠定了基礎。

2、注重了詩歌“無誦不成詩”的特點,注重朗讀,引導學生“讀中悟情,以情帶讀”,使得學生對詩有了更深的感受和領悟。

3、通過詩歌評改,達到了引導學生理解分析詩歌是怎樣表現主旨、抒發感情的這一目的,而這種目的的實現,是通過學生的各抒己見,在不知不覺中實現的。學生的理解和接受來源於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所以接受得自然且主動,比起老師帶動學生一字一句分析,效果好很多。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獨立大膽的質疑、反思精神和思考分析能力。

4、通過仿寫訓練,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詩人”。寫詩本身對於中學生來説,就具有神祕的誘惑力,這一步本身就抓住了學生的這一心理,加上前面的教學作基石,學生的仿寫興趣水到渠成,自然就特別高漲,他們竭盡自己的寫作才華,讓自己的第一首詩熠熠閃光。不管這些詩本身怎樣,學生的興趣、主動和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這比什麼都重要,這就是成功的。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4

七年級第一課《在山的那邊》,這是新課改的第一課,貫徹新課改精神要有個好的開端,為開創研究性學習的局面以及將來學習、探究能力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教師只能起引導、扶助、鼓勵作用,讓學生學會自己研究、自己探索。教學時,先讓學生看導語,然後默讀課文,教師範讀再領讀,最後齊讀,下一步就是探究重點內容。讓學生邊讀詩邊用鉛筆打問號,提出問題,(因為探究首先要發現問題,疑難是問題,深層含義也是問題。)對於學生沒有提到的問題,進行補充,最後師生一起歸納瞭如下問題:

1、“在山的那邊,是海”,對這個“山”字,“我”小時候的理解和今天的理解有什麼不同?

2、詩人領悟媽媽所説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麼,什麼是“信念凝成的海”?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5

這首新詩用象徵手法説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無數座山,要不畏艱苦跋涉。詩人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羣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鬥,意象壯美,意藴豐富,在詩意的美中融入深刻的人生哲理,給人啟迪,催人奮進。這樣的感悟不是一下子就看出來的,需要我們慢慢品讀,細細品味。 在朗讀中感受。但是為什麼小學六年講朗讀技巧,結果教出來的仍然是一片平平的唸經聲 因此這些朗讀只有技術,並沒有真正的精神在裏面!精神所到的地方,你甚至不需要技巧, 再華麗的詩歌沒有精神做支撐,也就無價值可言。。

我的理解就是作者對人生的感悟,也許他描述的是故事,但那絕對是浸透生活閲歷的情感體驗。因而帶着感情去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讀中領會,很有必要。所以 ,對課文的把握要抓住生活本身,"鐵青着臉"要講,"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要講 ,"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要講……最終讓我們明確海是理想的象徵,山是艱難險阻,只有"爬"過那一道道山峯,通過艱苦奮鬥,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6

1、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作為第七冊的第一篇課文,《在山的那邊》從某種意義上説具有奠定基調的作用。為了適應新課標的要求,讓學生在第一節課上更加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刻意放大了學生討論、發問、自由交流等環節所佔的比重,以此喚起他們的參與熱情,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併為今後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

2、以讀為本。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詩歌的意味如水中鹽、花中蜜,老師既翻譯不出,也講解不出,而只能靠學生反覆朗讀去體味。在學習這首詩時,教師充分注意和發揮了朗讀的作用,靈活地運用範讀、指名讀、齊讀、快速讀、激情誦讀等多種形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悟哲理,品味意藴,培養朗讀能力。

3、賞識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提問和回答教師始終給予積極性的評價。即使學生的答案不夠準確甚至完全錯誤,教師也會面帶微笑地鼓勵他們,諸如“沒關係,失敗乃成功之母”、“你們比我想像的還棒”、“相信你下次會做得更好”、“雖然你的不夠完美,但你的思維很開闊”等等。這些激勵性的評價,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7

《在山的那邊》本來是放在七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考慮到課文的思想內容是積極奮進的,開篇就讓學生接觸能夠給予他們對於初中生活的一種正能量。但是,反覆改版後,就調整到第四單元作為一篇略讀課文來進行,編者的良苦用心在於通過反覆誦讀來大概領略詩歌的內涵與意義即可,這篇文章的內涵稍微教師引導,就很好把握。

介於此背景,我的備課就從朗讀角度入手。因而,在備課時,花費時間多,不想讓課堂落入常規教學的窠臼中去,教師無限激情的投入,學生被牽引着,課堂上學生的潛能沒有被激發出來。最終,我的備課方案思路是以美聲朗讀入手,找到震撼的地方,談談你的感想,接着就適時地融入詩歌要把握的內容點(講解點)進去;接着,明確情感基調,最後進行朗讀比賽。

可是,實際的課堂是,我播放的課件停留在整體認知上的第一個小問題“山那邊是海嗎?”上,由此不斷説到詩歌的其他內容點,導致沒有學生初讀環節;在引導學生回答時,把後面一些要掌握問題的答案也講解出來了,因而,在這個環節上,做了一些無用功。最後,結束了課文整體瞭解,就只有兩分鐘時間進行朗讀,與設想相去太多。

建議:把問題精簡,課文梳理清楚,抓住重點告訴學生好好訓練,點明讀得要求。竭力壓縮非重點的問題與環節,爭取做到每節課都有一個亮點,一個高潮。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8

“同學們,不停翻山,不停戰勝失望,最終達到成功,這是本小節的主要內容。請你以生活中你熟悉或熟知的凡人、名人的例子,以簡單的小故事形式來闡釋這段話,好嗎?”

我發現:原先的課堂晦暗艱澀之氣一掃而空,同學們的熱情一下子被點燃。為了充分理解,為了同伴合作,我給各小組三分鐘的時間交流。豐富多彩的答案流瀉而出:

1、童第周曆經生活的艱難,追尋“海”的誘惑,最終成為大科學家。

2、王獻之練黑了一墨池的水終成大書法家。

3、李時珍歷經27年的艱苦鑽研,終於成就了《本草綱目》。

4、唐僧師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回真經,功德圓滿。

5、一部《西遊記》的拍攝歷時17年,終於以經典之作拍攝成功。

6、張海迪高位截癱堅持自習外文,最終精通七國文字。

7、愛迪生實驗失敗數千次終於有了近千項發明。

8、居里夫人歷經種種艱難險阻終於提煉出了鐳元素。

贊可夫曾説:“教師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總之,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時刻謹記着,每一個學生,都是活生生的智慧的個體,我們要點一顆個性的種子,讓他發芽。只要我們精心的呵護學生在閲讀中形成的蓓蕾,儘可能的給他們以陽光的温暖,雨露的滋潤,總有一天,這些小小的蓓蕾就會綻放出迷人的花朵,散發出醉人的馨香來。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9

一、在有效活動時間裏,這就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在課堂教學中,我大膽放手,懂得了要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學習時間和思考時間。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研讀句子,而研讀後的學生髮言,學生髮言非常積極,還引導學生將關鍵性句子、詞語進行品味,學生洋洋灑灑的發言,這讓每個學生品嚐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我們在課堂上就是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要讓學生自己研究,合作學習,而我們老師只起到引路、搭橋、鼓勵作用,這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賞識學生,能夠生髮出有效的課堂參與,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上要讓學生有效的課堂參與,賞識是必不可少的。賞識在語文教學中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課堂上從中發現學生優點,對學生多加鼓勵,使學生學習心境保持“愉悦”,使學生處於良好的活動狀態,從而增強了濃厚的讀書興趣。

三、 不拘預設,為生成導航

一堂成功、有效的課既離不開預設,也不能沒有生成,我認為預設與生成最為關鍵的是把握教材,課前我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作出適合自己教學風格和學生水平的預設。比如在這堂課上最精彩的地方是品析語句,自己在對學生的引導上比較成功,也適當的處理課堂突發事件。一節課下來,我覺得達到預期的效果。

《在山的那邊》教學反思10

1、《在山的那邊》,我問學生有什麼感覺?一生説:“告訴我們實現理想獲得成功要克服許多困難。”“整首詩不見成功二字,你怎麼這樣想?”我開始刁難。“詩的最後一段不就是這個意思嗎?”“那你給大家讀讀。”“山代表努力,海代表成功。”學生讀完告訴我。這時有一個學生説山應該代表困難。我贊同。我問全般是否同意前邊同學的意見,異口同聲的贊同。我説這就是感覺,語文課就應該提高對課文的感覺。這種把用山海代表困難和成功的方法叫什麼呢?學生竊竊私語。我説人家都規定了,叫象徵。

2、本課課後第三題: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這個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澀的等等。

我認為上面的題目不好,沒有突出對“海”的體驗,所以我改作:感受()海。學生可以自由添加相應的內容,然後再説再寫。

3、“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着臉。”

我:詩人寫得多好,把山的顏色同人的臉聯繫在一起,形象生動。(有意誤導)

生1:對呀,作者準確的寫出了山的顏色。

生2:不對,這句詩寫的是我的沮喪的心情。

生3:其實,三分寫景七分寫心情……

多高明而又準確的感覺,清楚的詮釋了“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大加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