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反思>

課後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閲讀(5.06K)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後的教學反思,歡迎閲讀與收藏。

課後的教學反思

課後的教學反思1

在語文教學中,經常會遇到較長篇幅的課文,然而,由於受教學時間的影響,我們需要長文短教。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六單元課文《將相和》就是一篇長課文。教學時,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處理長文短教的問題。

【教學內容】

截取的文字要短,發揮的效應要長。

將藴涵事情意義的文字或人物關鍵細節要作為教學重點。

《將相和》是一篇敍事性課文,或記事(包括場面描寫),或寫人。抓住人物描寫的關鍵性細節,就能感悟人物的品格特點。這篇課文的三個小故事中,表現藺相如性格特點的詞句是教學重點,教學中抓住這些詞句,就能讓學生體會藺相如的大智大勇和以國事為重的品質,同時感性認識在特定的環境中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教學時間】

教師的指導要短,學生的實踐要長。

一、教師的指導要短

問題要集中。要切實做到長文短教,首先問題要集中。在教學時,我提出的問題是:藺相如和廉頗為什麼不和?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層層展開學習。他們從故事的發展中知道這兩員大將之所以不和的最終原因是藺相如的職位比廉頗高。那藺相如又是怎麼爬到廉頗的頭上呢?學生通過閲讀很快會找到結果:是因為藺相如聰明機智,以國家利益為重,幫楚王解了圍。

二、學生的實踐要長

1、初讀感知,讀書時間要長:

課文的初讀,留給5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把課文讀一遍。使學生能比較充分的感知課文。

2、點上深入,思考交流時間要長:

在尋找藺相如和廉頗為什麼不和時,我騰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反覆讀書、思考,然後小組交流,最後才是班上的反饋、指導。教學效果還不錯。

長文短教,是個老問題,又是個新問題。新課程語文,長課文多而課時總量少,長文短教顯得尤為迫切。

總之,長文短教的問題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認識、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摸索實踐,最終用最短的時間上好較長的課文,既完成教學任務,又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

課後的教學反思2

開學第一週,我信心百倍地把自己在假期裏所學的東西,運用於自己的教學中。在課堂的實踐中,有喜悦,有失落,有困惑,有感慨。更多的是收穫與啟迪。

一週的語文教學,我本着“以語言訓練為中心,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以教材為例注重讀法、寫法、學法的指導。”的原則進行教學。

在教學中我認真鑽研教材,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揣摩教材的意義,力爭對教材全面而又富有個性的理解與把握。着眼於教材中的一個標點,一個詞語,一個句子開始構建或更新學生的語言世界和人文世界。教學時我注意從以下幾點突破:

詞語的教學,我注重聯繫實際避免讓學生死記字典的解釋。例如“飢腸轆轆”這個詞我讓學生聯想自己有過的這樣經歷。“吶喊”這個詞我讓學生説説自己什麼時候“吶喊”過,是怎樣喊的。學生興趣高漲,這種解詞的方法有利於學生對詞語的利用。

句子的教學捉住文中的重點句,有特點的句子進行指導。例如《竊讀記》中的“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着。”我把逗號改成頓號讓學生對比讀。學生在對比中體會到逗號説明作者雖然是竊讀但也讀地仔細,認真。在這裏有的學生還體會到作者為什麼不説“我急忙打開書。”感受到作者的語言精練,表達的情感真切。

段和篇的教學,減少對內容的分析,增加對語言的感悟。比如:在《走遍天下書為侶》一課中,理解作者反覆讀一本書的方法時,我讓學生邊讀邊畫出關鍵的詞,由整句的理解轉化為關鍵的詞語。既理解了作者的讀書方法又感受到了語言的運用。

讀寫結合發展語言。利用文本中的有利點,進行寫話練習。在《竊讀記》中作者一個小小的讀書要求都是白日夢時。我引導學生“假如你就是林海音,當你看到今天的孩子們讀書是如此的方便,你會對大家説些什麼呢?”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寫出了自己的心裏話。看似是對別人説其實那也是孩子們對自己説的話。這樣既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有利於深化對課文人價值的認識。

在一課課的教學實踐中,伴隨而來的出現了許多許多的問題:對這種改變學生還不能立刻適應,需要一個過程,自己在教學中還不夠成熟,有的地方方法還不得當所以出現了課時完不成的現象。

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會多讀多學繼續鑽研,是自己的語文課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讓學生在自己的語文課堂中理解、品味語言,積累、運用語言。獲得語言智慧,受到人文薰陶。

課後的教學反思3

作為一篇詩歌題材的課文,描寫了雨後孩子們在廣場上赤腳玩水的景象,突出了小哥哥和小妹妹踩水而行的內心體驗,反映了孩子們對玩水的喜愛之情,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在此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從學生的平時生活入手,藉助學生的已有生活與情感經歷來學習課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樂趣。由於二年級的孩子還比較小,許多孩子都特別喜歡玩水和踩水,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有這種快樂的感覺。因此,在課前導入部分,我先引導學生回味玩水的經歷,談談自己曾經玩水、踩水的快樂體驗,從而揭示課題,導入新課的學習。孩子們爭先恐後、暢所欲言,有效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課文學習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自讀詩歌,感受小兄妹玩水、踩水的有趣場景。然後大膽聯想自己在玩水、踩水時的畫面及情景。這時,有些孩子已經按耐不住,情不自禁的融入了表情和動作。我趁機請幾個孩子上講台示範表演,接着讓全班孩子一起站起來,感受“踩水”的樂趣,即使“不小心摔了一跤”,孩子們也依舊玩的不亦樂乎。

“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加上孩子們學習本詩歌時的興奮和熱乎勁兒,我趁機引導:同學們,那就讓我們用“讀”來表現出你們的快樂和興奮吧!這樣的一句話,就把孩子們的朗讀興趣給激起來了,孩子們們的朗讀就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於是這一課沒怎麼提示,孩子們就用已有的感情投入享受於課文的朗讀之中,讀的一個比一個好,完美的展現了課文的童趣畫面。

課後的教學反思4

本節課的複習目標是:理解一次函數的關係式,掌握一次函數的圖象及有關性質;會用待定係數法求一次函數關係式;能運用一次函數的相關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能力。教學重難點為一次函數關係式及圖象性質的綜合運用。對於本節內容我將教學案分為三部分:一。課前複習;二。例題精講;三。課堂作業。

有效的課前複習它有利於督促學生及時複習回顧本節內容,有利於教師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所以課前我先將學生的複習作業及時批閲,課上將學生作業中失誤率較高的題目及時評講,查漏補缺;課上選取典型的。例題,其中考查的知識點有已知點求直線的關係式,有已知直線求點,一次函數的增減性、一次函數與方程、與不等式之間的關係,有利用數型結合的思想解題,有一次函數與座標軸圍成的圖形的面積問題,也有一次函數的實際應用等等,在例題的選取上基本已將大多數知識點容納其中,課上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下,一起完成了例題的講解,最後還剩下不到5分鐘的時間一起完成課堂檢測。

本節課中始終以一次函數的圖象與性質為主線進行復習,課堂教學時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導,重點解決學生在平時學習和練習中的難點和易錯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講解,本課採用“教學案”的形式,實現了課下與課上相結合,學案與教案相結合,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講解誘導相結合,讓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地學習。把思維空間留給學生,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把自主時間還給學生,同時“教學案”的設計注重了夯實基礎,複習實行“低起點、多歸納、快反饋”的策略,注重激發全體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教學中也注重學生解題的準確性及表達的規範性。當然本節課也有很多有待改進的地方,比如課上老師的總結有時不及時,在講解直線上點P使得PM+PN取得最小值時總結不夠,應該將題目中的共性找出來分析,找出題目中的基本量進行分析,有利於學生遇到變式題時不至於無處下手。

總之,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時,我在明確複習課的目的的任務下,以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髮展為指導思想,遵循複習課原則中的系統性原則和主體性原則,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貫穿於課的始終,並將評價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融為一體。我相信,在新程標準的指引下,我們的數學課堂將會越來越精彩。

課後的教學反思5

一、閲讀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教師的相機引導相結合。

三年級的語文學習,我比較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的訓練和培養。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或不懂的地方。隨着學習進一步深入,有些問題是可以自己解決的。如:遇到不理解的生字“賜”,學生可以自己查字典,也可以聯繫上下文或找近義詞理解。但還有些問題是不能解決的,一般來説不外乎:主人公達爾文的概況,“報春花”的資料,課文中含意深刻難以理解的語句,關於“虹吸現象”的科學常識、原理,還有就是因課文而生成的新的興趣點,引發的新問題:爸爸説“花長成什麼顏色,那是大自然賜給的,不能按照人的意願生長。”可小達爾文卻真的做到了。那爸爸的話是對還是錯?等。其中有些問題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課前收集資料、課後延伸拓展去解決,而有些問題則是課文學習的抓手、重要突破口,學生通過多層次的朗讀思考,層層深入,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完成了語文學習,同時又一次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

二、閲讀教學中,穿插多種語言能力的訓練。

這堂課的閲讀教學,我注重了對學生多種語言能力的訓練。

1、瞭解課文大意時,用一句話説説。這也是一次語言組織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學會用不同的語言形式表達同一個意思。 2、聽記文中的一句句子,這是一次鞏固字詞、訓練聽記相結合的練習。

3、請學生用第三人稱説説小達爾文改變報春花顏色的過程。引導學生帶着問題邊讀邊思,找到有關內容。學生有了讀的要求,讀得專心,又積極思考,給於一定的句式,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把文本內容轉化為自己的語言,而且能培養學語言轉述的能力。

4、通過讀文,想象説話:爸爸看着這束紅色的報春花,欣喜地想:這孩子從小就,將來一定會。加深了對“我的花園裏又多了一種新的報春花,英國又多了一種紅色的報春花”含義的理解。

課後的教學反思6

縣教研室來我校視導,其中一項就是聽課,我有幸被抽中,【原創】一堂公開課後的教學反思。我思量再三,我決定上《陳太丘與友期》這一課,文中講述了七歲兒童陳元方的故事,文中的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時告誡人們,做人要講信用,要有禮貌;文中人物形象鮮明,對話描寫簡潔明瞭。

因此我根據新課程理念,以活動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新知識、增長能力。活動有五個環節:

1、故事激趣,以古代幾個聰慧的孩子的故事引入。

2、以讀代講,自由朗讀、教師範讀、分角色讀、個別讀、齊讀(要求:讀準字音、停頓恰當、讀出感情)

3、讓小組之間展開元方是否有理的辯論,在辯論中昇華主旨。

4、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由幾個有表演才能的學生課堂上展示現代文與古文互換才藝PK。5、出示幾則生活中的矛盾衝突事件,讓學生學會化解矛盾,掌握説話的藝術,教學反思《【原創】一堂公開課後的教學反思》。

課後我對本節課進行了反思:

一、我的教育理念“還語文課堂琅琅讀書聲”,“語文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而非機械的死記硬背”,“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些是我在教讀語文課時的最深的感悟。我認為這三點中的核心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非死教知識。要想實現這個目標:一是多讀書;

二是學會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無形中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實現課堂互動,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當分析元方人物時,有學生提出:“友人慚,下車引之”而元方卻“入門不顧”是不是太無禮了?

我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讓同學樣各抒已見。於是有同學認為元方太沒禮貌,得禮不讓人;有的同學認為友人錯在先,元方這樣做情有可原;還有的同學認為元方怒氣未消,怎麼可能理友人呢?

經過一番爭論後,許多同學認為元方還小,只有七歲,做出這樣的舉動是很正常的,不能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他。這樣,這個問題在學生的爭論中有了一個合情合理的答案;同時,我還讓學生換位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元方,你會怎樣?

由此可見,語文教材有着豐富的內涵,正所謂:生活處處有語文,語文處處系生活,我們應該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進行思維,鼓勵學生換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去追尋與眾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學生的答案角度不同,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這是他們憑藉自己的生活經驗,知識基礎,智慧力量探究到的不同結果。

在討論的過程中,不能一錘定音,要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只要言之有理,我們教師都應予以肯定。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知識的學習及積累過程,讓學生在讀中獲得,在學中體驗、感悟、掌握。

當然,本課也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如對學生的回答不能給予精闢的點評,在分角色表演時安排時間不當等。

課後的教學反思7

上完了這節課後,我認真進行了自我反思:課堂上學生真正的動了起來,思維活躍的火花在跳動,激情在課堂上點燃了;而作為課堂的組織者,要能點燃起爭論的“火花” , 更要能控制住“火勢”,還要適時的“熄火”,從而調節、控制課堂教學,使學生向預設的方向前進。針對這一問題值得總結的是:

一、作為教師應通過思想品德課的實施,引導、激發學生髮出不同的聲音,達到百家爭鳴,使學生用心去體會,做到“潤物細無聲”。

二、在適當的時候,老師又是旁聽者、參與者、審判長,這些角色在不同的情境中有着特定的意義。課堂上師生之間應共同獲得感悟,互相影響,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還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於課堂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這節課中我覺得在學生談看法時,都比較膚淺,而這時的我又沒能較好地進行深層次的引導,使整節課在延伸方面做得不好。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並且延伸到更大的範圍中去,是我應該努力探索實踐的目標。

課後的教學反思8

物理是初二學生剛接觸的一門新課程,學生表現出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但在如何學好這門課程,學習方法上似乎有些茫然不知所從。

通過一個月的教學實踐,特別是通過對第一章第一節和第二節兩節練習試卷的分析,發現我在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

1、對學生了解不夠,對學生關注不到位。新課標要求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滿足於教給學生知識和結論,更要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新課標滲透了STS(科學、技術、社會),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教學中,我對新課標的這兩點要求認識不夠,弱化了學生關注生活、運用物理走向社會的能力培養。

2、有時課上講得太多,學生練習得太少,沒有把握好校正時機,基礎知識夯實得不牢固。

3、對學生認知過程認識不夠。對一些知識的講授時,總自以為很容易,滿以為自己講解的清晰到位,沒有能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映,而一筆帶過。沒有認識到學生的認知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並不是馬上就能接受的,對於一些重點特別是難點的知識點,不但要講透而且要針對性地加強練習、加強運用。沒能隨時獲取學生反饋的信息,調整教學方式和思路,準確流暢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達到共識。

在今後,我將從以下方面來改進教學:

1、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繼續做好分層教學,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化後進生輔導。

2、對基礎知識講解透徹、分析細膩;準確把握重點、難點,避免課堂教學中,重點知識不突出,誤將“難點”當“重點”講的現象,避免重點、難點錯位、失衡導致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下降的現象。

3、向紮實有效課堂努力。力求多種教學模式並用,教學方式形式多樣,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運用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等有效的學習形式。

課後的教學反思9

感謝學校領導和組內教師給了我這樣一次學習和實踐的機會,讓我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地發展、成熟。下面讓我就本次科研課,談一下我的課後反思。

首先,在課的教材選定上,我和組長、主任一起研究準備了耐久跑和毽子兩種教材,大家商討半天始終沒能決定最終用哪個教材,有支持這個的,有贊成那個的。最後決定徵求學生的意見,這才確定了耐久跑和遊戲的內容。也正是尊重了學生的想法和喜好,我覺得本節課我在備學生這一環節上做的比較充分,學生從心裏就喜歡這堂課的內容,自然願意參與,積極練習,課堂效果才會達到預想的效果。另外,正如預料,昨天風很大,還有一場不期而至的春雪。如果用毽子這個教材,那教學效果將不堪設想。從中得到的啟發是:多研究,多調研,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會給我們帶來更加完美課堂效果。

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打聯合”這一遊戲當中,完全高中作文由學生自主設計遊戲方法,遊戲規則,我只是充當一名安全員和引導者,通過這一遊戲自然的將學生帶入了跑這一話題,引入到基本部分的教學,達到了我的預期目標。課堂設計的四組練習和遊戲,學生十分感興趣,充分運用了情景教學,如:“連續爆破”,“過五關”等。有模仿解放年代戰士們在槍林彈雨中摧毀敵人碉堡的,有設計成關羽將軍過五關斬六將的闖關遊戲。總之,內容的設定完全為課題服務,真正達到了發展學生的耐力素質,提高耐久能力,增強心肺機能,完成教學目標。

下面説説本次課的不足:

1、由於是第一次把所有內容都安排進課堂,對時間的把握上不是特備理想,“打聯合”和“過五關”遊戲的時間略顯不夠,學生沒有盡興,沒有達到最佳效果。

2、教學方法可以更加豐富,可以將各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3、結束部分中,學生的自評、互評稍顯不足,教師評價有點兒過多,應將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談談自己的切身感受,效果可能會更好。

課後的教學反思10

三天的時間,一方面是過得輕鬆愉快,而另一方面艱苦難熬。頂崗的生活都已經接近尾聲,我所教的十三、十四班,也漸漸適應了我們實習老師的存在。跟我們一起生活,一起學習都已經親如一家人了。

也就是這個星期,在十三班發生了特別不愉快的事情,這件事情讓我們都重新反思,也讓我們重新認識到了原來沒發現的問題。現在社會物質生活在一步步的改善,但是人們的精神世界卻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十三班的個別幾個人,他們根本不懂得什麼叫尊重別人。我很明確的告訴他們,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別人也會同樣帶你,同樣的不尊重你。所以在三天之中,我只給他們講重點和難點,其他的知識讓他們自學,想讓他們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讓他們意識到一羣不尊重老師的人,老師同樣的也不會好好的尊重他們的。以此為鑑,給他們一個教訓,讓他麼去領悟,尊重一個人是有多麼得重要。這就是我説的煎熬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開心輕鬆的十四班,他們班的上課氛圍由剛開始的悶悶的到現在的活潑,上課的氛圍非常好,在愉快的氛圍內結束課程,在玩中學。我們這一週已經結束了《孔雀東南飛》的課程,為了進一步瞭解人物和故事發生的線索,我麼決定,將《孔雀東南飛》排練成話劇。在排練的`過程中,他們以小組為單位,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角色,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台詞。他們細心地研究劇本,一有時間就進行排練還認真的製作表演當中用到的道具。每一個認真的人是最帥最美的,他們就是這樣,看到他們認真的樣子,真的覺得他們是最美和最帥的學生。同樣的努力是有回報的,在課上表演的時候他們的話劇得到了學生們的認可,一陣陣的掌聲為他們而響,一次次的將課堂氛圍推向高潮。這也就是我在十四班感到輕鬆愉快的原因。

同樣是兩個班,同樣的老師在給他們上課,可收到的教學質量完全不一樣。每一次考試的成績,十四班要比十三班好的太多。老師們都認為十三班的孩子們挺聰明的,但是他們根本沒有把聰明用對地方。十四班的孩子們踏實肯努力學習,不論從待人還是待物上,他們要懂事的多。我希望他們能夠改變自己的態度,向好的一方面繼續進步,改變自己的狀態。

課後的教學反思11

《金色花》是泰戈爾散文詩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篇幅短小,而意藴豐贍。詩歌選取了一個獨特的藝術角度,從假想寫起,“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並由此生髮想象——一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的“捉迷藏”,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依戀,構成一幅耐人尋味的畫面,表現家庭天倫之愛,表現人類天性的美好與聖潔。

初讀課文,在我們面前展現的是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畫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個機靈可愛的小小兒童。“我”的突發奇想,變成一朵金色花,一天裏與媽媽三次嬉戲。第一次嬉戲,是在母親禱告時,悄悄地開放花瓣散發香氣;第二將嬉戲,是在母親讀《羅摩衍那》時,將影子投在母親所讀的書頁上;第三次嬉戲,是在母親拿了燈去牛棚時,突然跳到母親跟前,恢復原形。“我”“失蹤”一天,卻始終與母親在一起,對母親非常依戀。“我”幼稚天真,卻藏着自己的祕密,惟有他母親不知道,最後母親問 “到哪裏去了”,“我”説“我不告訴你”,這是得意的和善意的“説謊”,仍流露出對母親的愛戀。總之,“我”是在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感情。

課後的教學反思12

參加頂崗實習已經有大概12 周的時間了,進行歷史教學也有了近11 周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之內我負責七年級的歷史教學。七年級的歷史相對於其他年級來説還是比較簡單的。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從能力的要求上,都比較容易。七年級是起始階段,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在教學的過程,我發現了一個很讓人矛盾的問題。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歷史教學更多是讓學生去了解歷史,感受歷史的發展軌跡,從而引發其思考。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很難貫徹我的想法。除了學生們的基礎較以外,還有就是“成績”的要求。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去滲透。與此同時,還不能忽視學生們的成績。為了能使學生們取得好的成績,就要在課堂上強調各種的重難點,進行知識點的分析。這樣就佔據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而剩下的時間還要用來鞏固這節課學習的知識。歷史課一週就只有兩節,每節課的間隔大概是兩天。這兩天的時間也沒有辦法進行更多的講解,只能將這些任務都安排到一節課裏面去完成。有時候想要補充一些學生們需要了解的內容,還要考慮到剩下的時間是否允許。這樣雖然學生們有了記憶知識的時間,但是很多的情況都是死記硬背,而不能夠變通。有的時候一個問題按照課本的記錄順序問就可以很容易回答上來,但是如果從結論來問,很多同學就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還有一個問題,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我的學生們不愛動腦筋思考問題。有一次課程我分給各個小組任務,讓他們來歸納總結這節課我們應該學習的內容,我們該從哪些方面進行掌握。這是一節很簡單的課程,我認為這些問題應該難不倒他們,可結果就是,幾乎每個小組起來回答的學生都是按照課本上的內容一字一句來念出來。這與教學設計的結果大有不同。這和老師讓學生把課本上的內容都記下來有什麼不同。老師的想法很重要,但是這也需要學生的配合,沒有學生的配合,老師的想法的不到實踐,和沒有想法沒有任何區別。

我也很清楚成績對於學生的重要性,但是我認為在記憶知識的基礎上勤奮思考,逐漸形成愛思考的習慣才能夠更好的學習歷史,更理解歷史教學的目的。

課後的教學反思13

《鳥的天堂》主要講了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的情景。由於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經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內容,這一課主要是讓學生能夠了解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大榕樹的樣子以及眾鳥紛飛的場景,還要了解人們是怎樣保護環境的。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聲情並茂的課件能夠了解到大榕樹的大和茂盛的特點,也由此認識到鳥兒們生活的環境是多麼美麗,在使用課件時,學生的精力也集中到了一點上,也被課件中的大榕樹的美和眾鳥紛飛的場面給吸引住了。特別是在感受大榕樹的樹根和大榕樹茂盛的枝葉時,通過課件的演示讓學生有了較為直觀的理解,然後再引導學生細讀句子來感悟文中語言文字的優美凝練,體會大榕樹的美。再如在教學大榕樹上鳥兒紛飛的場景時,我又藉助課件播放羣鳥在大榕樹上活動的錄像,展示鳥的天堂鳥兒翻飛,鳥聲悠揚,令人目不暇接的熱鬧景象,真實地再現了眾鳥紛飛的歡鬧景象,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加深了對內容的理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給學生視覺和聽覺上的滿足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説説你看到鳥兒們在大榕樹上幹什麼呀!再讓學生仔細體會體會。

巴金的《鳥的天堂》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文中描寫動靜結合,韻味十足,遣詞造句精妙準確,表達感情充沛細膩,的確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的好文。今年,它早早地出現在四年級教材中,讓我們執教者有一種欣喜和想教好它的衝動。這篇文章文質兼美,巴金先生深情地向人們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一直以來,我對這篇文章情有獨鍾,因而自認為備課備得很充分,無論是對作者的遣詞造句,還是表達方法的運用,都有了較深刻的理解。在教學時,我注意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意識,讓他們説他們所説,訴他們之真情。

一節課下來,雖然沒有藉助多媒體圖文並茂、聲色俱全的優勢給學生傳播課本知識,但學生學習的興趣依然盎然,或許是他們被大榕樹的美麗所感染,被眾鳥紛飛的熱鬧場面所吸引,學習效果很好。 傳統的教法,可按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展開,先學第一次只見到勃勃生機的大榕樹,但沒有見到一隻鳥,再讀第二次看到了鳥兒翻飛,鳥聲悠揚的場面;或者圍繞“為何能成為鳥的天堂?”的兩個因素展開教學。本課設計時以讀、悟、説為基本思想,把“榕樹”與“鳥兒”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加以品味,教學設計重視語感的培養,突出語文的人文性。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感受榕樹的勃勃生機和“鳥兒翻飛”、“鳥聲悠揚”的場面。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語感。

3、初步學會換位思考,養成辯證思維的習慣。

其教學過程根據課文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多媒體課件的特點,從培養學生“自主感悟,發展語感”出發,主要以朗讀感受、自主感悟、換位再讀再悟、拓展延伸幾個環節來展開。朗讀感悟第一課時教學後學生對課文內容已有了一定的瞭解,因此,本節課的重點是研讀二、三段,即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不同景象,在回顧課文內容後,讓學生挑選出描寫榕樹與鳥兒的段落來讀。在讀、評的過程中,學生對這些重點段落有了整體的感悟。 自主感悟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採用學生自主選擇(在描寫榕樹與鳥的段落中任選其一)、自主研讀(品味描寫榕樹或鳥的語言文字)、自主感悟(用第一人稱介紹榕樹或鳥的魅力)的方法,積極引導,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在教學中,讓學生分別以“樹”和“鳥”的身份讚美自己,從中培養自尊、自愛、自信,使每個學生的聰慧、可愛、悟性和靈氣都表露了出來,做到了人文一致,人文合璧;讓學生始終有積極的閲讀心理,從讀中感受到榕樹的勃勃生機和“鳥兒翻飛”、“鳥聲悠揚”的場面,從中獲得了愉悦,獲得了對人生價值的感悟,獲得了人文精神的昇華。

換位整和、再悟教學時,引導學生深究榕樹與鳥的關係,進而互換角色,進行再讀再悟,使學生從整體上感悟、瞭解“鳥的天堂”的含義,使學生同時學會欣賞別人,我即是樹,你即是鳥,樹和鳥互相欣賞形成整體;我和你也互相欣賞,互助互勵,讓學生真正做到了認識自我,欣賞別人。

這裏滲透了換位思考的意識,讓學生從小養成辯證地、全面地看問題的習慣。這樣處理既基於教材,又超越教材,為學生人生的光彩塗了一層亮麗的底色。 拓展延伸我以課文內容“一隻小畫眉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的唱着,它的歌聲真好聽”引導學生想像。讓他們圍繞“如果你是小畫眉,你會唱些什麼?”進行交流,引導學生經歷從讀到悟,最後到表達的一個完整的語言文字學習過程。朗讀訓練這是本課另一個較成功之處,主要採用自主朗讀,談感悟的方法。《鳥的天堂》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去領悟。我抓住寫樹和鳥的幾個重點段落的閲讀,從“分”到“合”,讓學生充分感受“樹”和“鳥”互相依存的融洽關係,感悟大自然中無處不在的整體和諧性,使學生實現了一次人文精神的昇華,進一步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尊重學生,發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

因此,我這樣引導學生學習:

1、抓段落,談感悟。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説説喜歡榕樹還是鳥兒,並陳述自己喜歡的原因。

2、抓句子,談感悟。在學生暢談喜歡段落的基礎上,先引導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反覆閲讀,細細品味,從文章的字裏行間去尋找美。再組織學生討論,來談感受,談見解,在交流中,去再現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去再現鳥兒在枝頭歡唱,去感受美的畫面、美的韻律、美的語言、美的生命、美的情感……

3、抓品讀,促感悟。這是一篇訓練學生朗讀的好課文。在教學引導學生“品讀”。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段落,自已朗讀,自己感受是否讀出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然後在小組中讀,推薦讀等。

課後的教學反思14

本週五是我們學校這學期的第一次校本研修活動,我們聽了我們學校馬校長和李雲老師的課,聽完兩位老師的課後,教研室的專家給我們全校老師做了新課標的培訓,通過本次活動我把這次的校本研修活動的體會談談。

平時在寫教案的時候尤其在寫教學反思,一不知道自己怎樣寫,二不知道自己寫哪方面的內容,通過教研室吳主任的《怎樣寫教學反思》的培訓,我知道了“教學反思”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教學實踐中的反思,二是學習過程中的反思。教學中的診斷與反思是針對某一課或某一階段的教學進行診斷,實際上教學診斷與反思如同醫生看病,開處方根據病情對症下藥是一個道理,教師的教學應是一不斷調節和校正的過程。

通過反思,每一次調節與校正都對以的教育教學產生影響,教師在一堂課或一個階段的課上完之後,對自己上過課的情況進行回顧與評價,仔細分析自己上課的得失成敗,分析自己的教學是否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在哪些方面有待改進,再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使之達到最佳效果。二是學習過程中的反思,它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通過學習教育教學文獻,動用所學到的理論,對自己過去的某些固有觀念、想法及教學行為進行重新審視,找出差距,尋出原因,拿出對策,再把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寫出來,以利今後的教學。另一方面要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聽同行或專家的課,借他山之石來攻己之玉,別人的教學機智、藝術常體現於令人歎服的教學細節處理技巧中,課後將自己聽課中最重要的收穫、看法梳理出來,從而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經驗知識。所以我認為教學反思就是回顧教學——分析得失——查出原因——尋求對策——以利後行的過程。

新課程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把教學反思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在實際教學中,我通過在三個不同階段對教材的理解、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方法的設計等多方面進行不斷的思考和更新,使自己在理論和實踐經驗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一、教學前反思:

教學活動前的反思即備課階段的反思。教師備課時先要對過去的經驗進行反思、對新的教育理念進行反思、對學生現在的實際情況進行反思、對現在的教學條件進行反思、對現在的教學手段、教具、學具進行反思,從而使新的教學設計建立在對過去經驗、教訓和現在教育理念、教學條件反思的基礎上。設計教學方案時,可以自己對自己提出問題:“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設計學生容易理解”、“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時候會出現哪些問題和情況”、“出現這些問題和情況後如何進行處理”等,為自己的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教學中反思:

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達到的效果,捕捉教學中的靈感,及時調整設計思路和方法,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三、教學後反思:

教學後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動結束後進行反思,這種反思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在課堂教學實踐後及時反思,不僅能使教師直觀、具體地總結教學中的長處,發現問題,找出原因及解決問題的辦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幼兒、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而且是將實踐經驗系。統化、理論化的過程,有利於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師認識能上升到一個新的理論高度。

通過本次活動,我受益非淺,同時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在教學中及時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會使我逐漸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通過不斷地反思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

課後的教學反思15

通過學習,我明白了,教師的教學反思的重要性,而且針對教師迚行教學反思中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迚行了照鏡子,發現自己需要改迚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比如:反思點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效果,就這方面今後要注意,關注學生的反應從而發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幵予以改正。另外,對於反思的重要性是在於“思”,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而不應該是為了應付檢查而流於形式。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迚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就是研究如何教,如何學,幵在教中學,在學中教。師生互動情況以及如何小組合作探究新知的經驗過程寫下來。如何寫好教學反思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1、寫成功之處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幵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迚、完善、推陳出新。

2、寫不足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迚行回顧、梳理,幵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後再教學時應吸取的教訓。

3、記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着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亊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寫學生見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到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他們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後豐富教學的材料養分。

只有不斷地迚行教學反思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有思想的教師。在來年的教學工作中,我將重新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爭取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