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設計>

《工業》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閲讀(1.9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工業》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工業》教學設計

《工業》教學設計1

【教材依據】

湘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二節《工業》。

【課標要求】

運用資料,説出我國工業的地理分佈。用實例説明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

【指導思想】

遵循新課標理念,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設計聯繫實際的教學活動,引發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引導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學習對終身有用的地理。

【設計理念】

情景導入、基礎自學、合作探究、自我展示、迴歸生活,是本節課的教學活動設計,以分析家鄉陝西省為例,掌握我國工業的發展情況。進一步瞭解我國能源工業的分佈情況。最終達到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幫助學生的地理知識、綜合能力和學科素養有所提升。

【教材分析】

本節首先分析了工業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過去,中國工業主要分佈在沿海,新中國成立後工業向西部地區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同時介紹了我國的第一、第二大能源,以及主要的工業分佈。

【學情分析】

1.認知心理特徵

八年級學生年齡尚幼,感知覺有了一定發展,想象力比較豐富,處於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他們自我意識明確,自主、獨立,具有較強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大部分學生勤于思考、敢於表達。但是他們的注意力水平有限,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其心理髮育略顯不成熟。

2.已有知識和能力儲備

八年級學生通過之前的地理課程學習,讀圖能力和思維能力均有所提高,已經對中國的行政區劃有了較深入的瞭解,能夠初步分析我國工業的發展變化以及分佈情況,並能進一步説出能源工業的分佈省份。

3.學生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八年級學生雖已有一定的讀圖能力,但大部分學生浮於表面,只能就文讀文、就圖讀圖。因此,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為解決這一問題,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將從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圖例,進行識圖、析圖圖文轉換,圖圖轉換的練習,進而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4.課堂中可能隨機生成的問題

由於各教學班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不同以及其他種種原因,可能會生成一些問題,如“我國工業分佈有什麼變化?我國主要水電工業分佈在哪些河流?哪些省份?……”對此,應有所準備,在課堂上解決生成性問題,促進學生髮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

2、瞭解建國以來中國工業增長速度較快,門類較齊全,佈局 日趨合理。學會運用示意圖、統計圖以及其他圖表資料來分析和總結 。

3、我國工業的發展狀況及其分佈情況。

4、瞭解重要基礎工業能源工業的分佈及其影響因素 。

過程與方法:

通過合作探究、對比學習等方法瞭解中國工業發展情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新中國工業發展的巨大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民族自信心。

【教學重點】

1、 瞭解建國以來中國工業增長速度較快,門類較齊全,佈局日趨合理。學會運用示意圖、統計圖以及其他圖表資料來分析和總結

2、我國工業的發展狀況及其分佈情況。

3、瞭解重要基礎工業能源工業的分佈及其影響因素

【教學難點】

掌握能源工業的分佈及其影響因素。

【教學方法】

對比分析法、讀圖觀察法、小組活動法等。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展示學習目標,讓學生了解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展示幾幅圖片

提問:你知道下列幾幅圖片描述的是哪種產業活動嗎?(學生回答)

明確:第一幅圖是煤炭工業,第二幅圖是石油工業,第三幅圖是水電工業,第四幅圖是汽車工業,第五幅圖是機車工業。

過渡:今天我們來學習我國的工業。

二、 新課學習

(一) 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1、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根據五幅工業活動圖片引出工業的重要性。

工業為國民經濟各個部門提供生產所必需的各種原材料、能源和技術裝備,也為人們提供豐富多樣的生活資料。

2、 影響工業分佈的因素

學生活動:以山西發展煤炭工業的實例,討論影響工業分佈的因素

明確:應當根據各地區的自然資源條件、人口和勞動力的狀況、市場因素以及現有的經濟基礎等來發展工業。

(二) 中國工業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工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煤炭、鋼鐵、水泥、發電量、棉布、汽車、電視機、電冰箱的產量居世界首位。中國工業生產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已經形成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

展示“中國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圖”

提問:從1978年到20xx年,我國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增長速度怎樣?其中增長速度最快的是哪一項?從圖中你能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學生讀圖回答)

明確:我國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增長速度快,其中最快的是彩電;可以得出,近幾十年來,我國工業發展迅速,尤其是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產業部門,比如:彩電、冰箱等。

展示圖片“1949年至改革開放之前中國工業分佈變化示意圖”

學生討論:從舊中國到現在,我國的工業佈局情況有什麼變化?

明確:舊中國——工業分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

新中國——加強沿海地區原有工業基地作用,全面推進中西部的工業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學生活動:根據所見所聞,説一説家鄉工業的發展情況。(小組討論)

(三) 中國工業的分佈

1、工業的分類:

重工業:能源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化學工業等(為生產提供資料)

輕工業:紡織工業、食品工業等等(為生活提供資料)

2、能源工業的分佈

提問:你生活中用到過哪些能源?你還知道有哪些類型的能源?(學生回答)

明確: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太陽能、風能、核能、地熱能、潮汐能等。

展示圖片:“20xx年中國能源生產總量及構成”統計表

指導學生分析中國的第一大能源和第二大能源分別是什麼?(煤炭、石油)

明確:煤炭是中國第一大能源,佔全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量的70%以上。山西、內蒙古、陝西是中國的主要產煤區。

展示:“我國主要煤炭資源分佈圖”

指導學生找出我國著名的煤炭工業基地:山西的大同、陽泉,河北的開灤、峯峯,河南的平頂山,內蒙古的霍林河,黑龍江的雞西、鶴崗,安徽的淮北、淮南,貴州的六盤水,陝西的神府煤田等。

展示:“山西煤田分佈圖”

指導學生找出大同煤田、寧武煤田、西山煤田、沁水煤田、霍西煤田、河東煤田等。

明確:山西省是我國煤炭產量最大的省份。

學生活動:討論將山西省的煤炭轉化為電能輸送到北京、天津等地,這種方式與運輸煤炭相比,有什麼優點?(分組討論)

明確:可以更加省時、省運費,減輕鐵路運輸壓力,減少輸入地環境污染等眾多優點。

過渡:石油是我國第二大能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的國家之一。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東北、華北、西北等地發現並開發了一系列大、中型油田。

展示:“中國石油資源分佈圖”

指導學生找出我國著名的石油工業基地:大慶油田、長慶油田、勝利油田、中原油田、華北油田、克拉瑪依油田和海上油氣田。

展示:“中國主要水電基地圖”

指導學生找出龍羊峽、小浪底、二灘、三峽天生橋、豐滿等水電站,並説出它們所在河流和省級行政單位。

閲讀:展示“清潔能源”資料、圖片,學生閲讀。

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工業,瞭解了我國工業的發展,重點學習了我國能源工業的分佈,尤其是第一大能源煤炭和第二大能源石油的分佈情況,為以後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課堂練習:課件展示

【板書設計】

第二節、工業

一、 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二、 我國工業的發展

三、 我國能源工業的分佈

1、 煤炭工業的分佈

2、 石油工業的分佈

3、 水電工業的分佈

教學反思

本節知識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內容:一是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二是我國工業的發展;三是能源工業的分佈。在教學時要注意:(1)聯繫生活實際:在教學過程中,如能聯繫身邊生活實際,舉出適當的例子,就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2)綜合分析能力:在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形成原因時,要進行綜合分析,如分析某地經濟發展條件,要能從各個方面加以綜合全面考慮,分析影響其經濟發展的多個因素,並進一步確定其主導因素,然後進行深刻的分析。

《工業》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生活中處處有工業

1課時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

使學生感受到工業與我們生活的聯繫,生活中處處有工業,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工業。要尊重從事工業勞動的人們,愛護工業設施,自覺抵制不文明的行為。

[智育目標]:

使學生了解什麼是工業、工業產品,破壞電力設施是犯罪行為。

[素質發展目標]:

培養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的能力,在探索與交流中瞭解工業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什麼是工業、工業產品,破壞電力設施是犯罪行為。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的能力,在探索與交流中瞭解工業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教學準備

蒐集相關資料

學生活動設計

小組學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我們國家由原來的農業社會轉變成了工業社會,工業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二)、新授:

1、説一説:我們生活中的哪些東西是工業產品?

學生們自由發言(電燈,帽子冰箱空調)

2、出示幻燈片進行總結分類

教室裏--電扇、日光燈、課桌、凳子、門窗、班訓、垃圾桶等

學習用具--書包、課本、本子、筆、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

個人穿戴--衣服、帽子、鞋襪、紅領巾等

家裏用品--冰箱、彩電、洗衣機、空調、沙發、電腦、餐桌、炊具、餐具等。

3、教師導言:我們知道了這麼多的東西都屬於工業產品,那你對"工業"有怎樣的認識?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工業;指採集原料,並把它們在工廠生產成產品的工作和過程

4、教師:我們對工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們可以把家裏的生活用品進行一下分類

(麪包-食品業 衣櫃——加工業 服裝——服裝業 冰箱——家電業)

生自由發言:電扇微波爐——家電業 牀椅子——加工業

教師總結:看來我們家庭中處處都有工業產品,工業已經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三)、和我們緊密相連的工業產品是怎樣製造出來的呢?製造一個工業產品需要多少行業的人付出勞動?帶着這些問題我們來討論一下我們最愛吃的冰激凌是怎樣生產的。

1、議一議:冰激凌是怎樣生產出來的?

2、當你吃到甜美的冰激凌時,你知道有哪些行業的人付出了勞動?

學生自由發言。

3、教師小結:一個美味的冰激凌需要很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對於工人叔叔辛辛苦苦做出的東西我們是不可以浪費的。

(四)、畫一畫:

選擇你喜愛的另一種工業食品,説一説這種食品的生產過程。

(五)、穿衣與工業:

教師圍繞服裝的歷史與發展、衣料的成分與生產過程、服裝的生產過程等內容組織學生對蒐集到的資料進行交流。

(六)、吃飯與工業:

1、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説一説圖中的各種食品需要什麼原料?

2、討論:食品與工業的關係。

(七)、住房與工業:

師:也許同學們會問,住房與工業有許多的關係嗎?其實住房所用的各種建築材料,都是工業產品。你能舉例説明嗎?

(八)、出行與工業:

1、師:現代化的交通讓我們走遍世界的每個角落,現代工業的發展使我們的出行變得更加快捷。

2、試想,假如沒有工業,我們的生活將會是什麼樣子呢?

3、觀察我們學校的各種設施,與工業有關係嗎?

4、電力工業的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什麼?

5、停電給人們生活帶來哪些不便?

6、電與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關係,那麼對待這些電力設施,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九)、總結全文:

通過今天我們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工業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工業和我們的生活已經緊密聯繫再一起了。每一個工業產品是由無數行業的人們共同製造完成的。我們應該珍惜大家的勞動成果。

教後反思:

通過了解、觀察學生自己的日常生活環境,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我們生活在工業化社會之中,我們的生活與工業有着很多的聯繫,我們的衣、食、住、行離不開工業,工業不僅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緊密相連,而且隨着工業的發展,我們的生活在不斷髮生變化。通過了解一些工業產品的生產過程,感受社會協作的必要性,並從體驗中體會到合作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

《工業》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瞭解我國工業發展的成就。

2、瞭解高新技術產業的概念、產業特點、分佈及發展方向;收集資料加深理解高新技術產業的技能,讀圖、析圖説明高新技術產業分佈特點的技能。

3、通過感知高新技術產業的成果,形成地理表象,根據收集到的信息,通過抽象、概括思維過程,形成、理解高新技術產業的概念,進而理解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及分佈特點;舉例説明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分佈特點及發展方向。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製作。

學生:收集高新技術產業的成果的圖片,“武漢光谷”的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通過一些特殊的帶“洋”的稱號,引入我國工業的發展。

讀圖課本找出我國解放前後工業產品的增 長,瞭解我國工業品產量的增長和佈局的變化。

板書:一、我國工業的發 展

講解:舊中國的工業非常落後,產量少,部門不全,只有幾個大城市工業相對發達。如上海、廣州,重慶、武漢等。

轉承:課前, 同學們通過報紙雜誌或上網收集了有關高新技術產業成果的資料,對高新技術產業有了初步的瞭解,請同學們到實物投影儀上展示所收集的資料並作簡要解釋。

學生活動:學生在投影儀上展示資料。

(在資料收集過程中對高新技術產業有了初步的認 識,展示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獲得成就感,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教師引導:其實,我們從互聯網上收集資料就是高新技術產業改變了我們收集資料的方式,體會到互聯網帶來了一場新的學習革命。那麼什麼是高新技術產業呢?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工業相比有什麼特點?分佈如何呢?發展方向怎樣呢?這就是我們要一起來了解的內容。

板書: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出示課件、提問:“北京高新技術園區”,介 紹我國 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試驗區──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條件是什麼?什麼是高新技術產業?

[學生搶答]高新技術產業是建立在新的科學技術基礎之上的新興產業,是以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為“龍頭”的產業,產品科技含量高。產品具有“高、精、尖”的特點。

[出示板書]1.高新技術產業[

[出示課件、教師承轉]通過觀看中關村的視頻材料,與傳統工業相比,高新技術產業有什麼特點呢?填寫下表。

項目 高新技術產業 傳統工業

科技人員比例

產品增加值

生產增長速度

產品更新換代週期

投入的研究開發費用

[學生活動](加深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概念及特點的理解。)

[出示板書]2.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

[教師承轉]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生物技術類、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有競爭優勢的產業正在形成。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分佈情況是怎樣的呢 ?[

[出示課件、提問]對照“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説出高新技術開發區分佈的特點。

(培養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

[學生搶答]目前,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多依附於大城市,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佈特點。

[出示板書]3.高新 技術產業分佈的特點:大分散、小集中。

[教師承轉]我國高新技術開發區因地理位置不同,就具有不同的開發重點。沿海、沿邊、內地地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的重點有什麼不同?

[學生搶答]

──沿海地區以智力資源和技術力量為依託,側重科技園區型高新技術產業;

──沿邊地區以國家的開放政策和沿邊的地理優勢,開發以貿易導向型的產業;

──內地以優勢資源和工業基礎,多發展與軍工有密切關係的產業。

[教師承轉]高新技 術產業對經濟的發展會起到怎樣的作用呢?請閲讀P115活動1的三則短文,然後回答活動2的(1)(2)(3)小題。

[學生討論]

[教師指導]問題(1)高新技術 產業對上海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所起的作用;問題(2)北京中關村高科技園對北京市的經濟發展所起到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問題(3)國際互聯網快捷的信息傳遞方式將會改變企業的傳統生產方式。

[實例分析討論]最近幾年,電子通訊、生物工程、軟件行業成了各路求職人員眼中的“香餑餑”,相比之下,鋼鐵、紡織、機械製造等傳統工業的吸引力就小多了。在不少人眼中,傳統工業“老氣橫秋”,不如所謂“朝陽產業”的高新技術產業有前途。你有什麼看法?

[學生探討、教師提示點撥]運用信息技術能有效縮短一個產品從開發、 生產到銷售的週期,保證企業產品能緊跟市場需求。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使工業生產擺脱了“找米下鍋”的局面。納米技術在材料、醫藥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帶動了新產品的開發;環境技術使工業發展避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併為其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創造了條件;各國政府積極推動用生物技術、生物醫學等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工業,促進 社會產業結構越來越多元化、高效化,為整體經濟的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讓學生在思考中掌握學習方法,在交流中展現個性才能。)

[學以致用]1992年,經批准設立的臨沂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將對臨 沂市的經濟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借鑑高新技術產業對上海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你有什麼建議呢?

(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小結]傳統工業與高新技術相結合,將闖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 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路子。憑藉高新技術,傳統工業重振雄風指日可待。

【作業設計】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分佈特點

《工業》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結合實例,理解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及因素的變化,瞭解工業發展與區位的關係。

2.掌握社會因素、環境因素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能力目標

1.運用相關圖表,理解分析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2.聯繫實際,瞭解當地工業發展情況,應提倡或避免哪些因素的影響,培養學生的調查分析能力。

德育目標

1.由環境需要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樹立起工業發展應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觀點。

2.通過了解當地工業發展的優勢區位,為家鄉的生產建設服務,樹立熱愛家鄉的信念。

●教學重點

1.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2.運用工業區位選擇的基本原理對工廠進行合理的區位選擇。

●教學難點

判斷影響某個工廠區位的主導因素及其合理佈局。

●教學方法

以理論為指導,多聯繫實際,分析各區位因素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及其變化,要求學生掌握工業區位的原理及應用,激發學生靈活思維,合理選擇優勢區位,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的發展。

●教具準備

將中國工業分佈圖或某城市工業分佈圖,製作成多媒體軟件,供課堂使用。

收集新聞資料,瞭解某新建工業所選擇的區位因素,並瞭解工業與環境的關係如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學習了工業生產活動的一些基本內容;工業的生產過程,工業的投入—產出的要素、工業不同發展類型的特點以及工業的發展狀況。其中也簡要涉及到了一些對工業生產的影響因素(勞動力、動力、廠房設備、原料等),即工業的區位因素,隨着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工業的區位選擇越來越突出,尤其是現在市場經濟的競爭,有的工業(廠)能夠繼續生存下去,而有的工業(廠)則遭到被淘汰的威脅,那麼,一個工業企業如何才能生存下去,並立於不敗之地呢?今天我們就先從工業的區位要素談起。

[新課教學]

5.6工業的區位選擇(板書)

投影:用投影儀將課本中的兩幅圖(圖5.24.圖5.25)打出、指導學生看圖形,分析以下問題:

1.兩幅圖中分別展示了我國在不同時期興建的兩個大型鋼鐵公司──鞍鋼和寶鋼的區位,兩者的地理位置如何?

2.從圖中可以看出,兩者在工業生產的過程中,所需原料和燃料的有很大的不同,那麼,是哪些因素影響着工業的區位選擇及其發展變化的呢?

對於上述問題,老師要向學生作簡單分析,讓學生的思維轉入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為以下內容作鋪墊。

第一個問題,兩個大型鋼鐵公司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不同,一個在遼寧中部,本地有豐富的鐵礦石資源,另一個在長江入海口,海陸交通比較便利。

第二個問題,兩者所需的原料和燃料的距離遠近不同。鞍鋼本地有豐富的鐵礦,周邊省區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供應,所以能成為我國的一大型鋼鐵基地。而寶鋼及其附近既沒有鐵礦,也沒有煤炭資源,相對於鞍鋼來説,它的煤炭來自內地省份,而鐵礦需要從遙遠的澳大利亞等國運入,原料和燃料的運輸距離較遠,但在上海寶山同樣也能形成一個大型鋼鐵基地,其原因則與上海的消費市場、便利的海陸交通運輸條件有關,方便了原料的運入和產品的運出。

看來,工業企業所選取位置不同,其主要的影響因素不同,工業企業同樣能夠發展下去。那麼,影響工業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一部分: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一、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板書)

請同學們回顧一下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有哪些,想一想,這些因素是否會影響到工業?可分組進行討論,分析思考,然後,老師作概括總結。

1.工廠選址時考慮的主要因素(板書)

工業的生產,首先應考慮工廠的選址。工廠建在什麼地方最合理,需要政府或廠商做出合理的決策,假設我們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決策者,以社會現實為例,分析工廠的區位選擇。我們知道,決定工廠的區位,應該全方位考慮問題,並以其主要因素為主,例如上述例子中,鞍鋼的主要因素是既接近原料、燃料產地,又接近消費市場,寶鋼的主要因素是既接近消費市場,又有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除此之外,還應考慮動力、勞動力等因素,從經濟利益看,廠址應當選擇花費生產成本最低、獲得利潤最高的地方。如果我們能把工廠建在原料和動力充足、勞動力質優價廉、市場前景廣闊的地方,那當然是最理想的。但現實生活中這樣理想的場所很少有,這就要求我們作為決策者,要切合實際,因地制宜,把工廠建在具有明顯的優勢條件的地方。

2.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板書)

由上面的分析中可看出,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原料、動力(燃料)、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土地、水源、政府等。在諸多的區位因素中,某種工業的區位選擇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個或少數幾個,那麼,這類工業的區位選擇則以其主導因素為指向,形成不同的指向型工業。主要有以下五類。

3.區位因素不同形成的工業分類(板書)

(1)原料指向型工業(板書):這類工業主要指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較高,加工後體積與重量大大減少而價格又低廉的工業。使用這類原料的工業企業多把工廠選擇在原料的產地。節省運費,減少損失。這類工業即原料指向型工業。例如,甜菜製糖廠(制1噸糖一般需要8噸甜菜作原料)、甘蔗製糖廠、水產品加工廠、水果罐頭廠(水產品、水果等容易腐爛、不能久貯,如要制罐頭,更需就地及時加工)等。

(2)市場指向型工業(板書):這類工業主要指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較高,或加工後成品體積增大又不便運輸的工業,此類工業企業,多以靠近其銷售地建廠。節省了運費,降低了成本。例如飲料廠,其成品體積比原料大,運輸中又易損耗,空瓶裝上液體物質後,重量又增加很多。故就地銷售較好。類似的工業還有:傢俱廠、印刷廠、食品廠等。

(3)動力指向型工業(板書):這類工業主要指在生產、加工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企業為降低成本,把工廠建在能源供應量大的地方。例如,有色金屬冶煉廠。一個年產10萬噸精鋁的鍊鋁廠,就需要有20萬~40萬千瓦的發電廠相配合,所以這類工廠多建立在電力生產成本低的大小電站附近。

(4)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板書):這類工業主要指需要勞動力的數量多,但技術要求不高,工人很快可以掌握生產要求,這類產業的勞動者工資低,對生產成本增加不多,而對利潤的比例提高有很大作用。這類工業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例如,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等工業。

(5)技術指向型工業(板書):這類工業主要指對生產技術要求高,必須經過嚴格訓練,具有一定水平,並適合操作機器的工人才能上崗生產的企業。這類企業要求工人素質較嚴,其內部生產分工很細,專業化很強,技術要求很高。這類工業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例如電子製造工業、衞星、飛機、精密儀表等工業。

課堂活動:由上可知,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很多,實際上的工業佈局不可能做到全部兼顧,不同的工業部門所要考慮的主要區位因素不同。結合上述內容,我們對學生可分五組參照下列表中的內容要求,分別討論並派代表發言、填表,老師可及時提示、概括,做到語句精練,內容準確,通過列表的方式,讓學生更直觀、方便地好學易懂,並進行區別,提高學習效率。

《工業》教學設計5

一:課標要求:

舉例説明工業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繫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聯繫本地實際,討論某一工業企業的佈局特點,以及該工業企業的原料供應和市場聯繫

二:教材分析:

從工業聯繫到工業地域的出現,其間存在着前因後果的關係,在學習時要注意其中的聯繫。工業集聚又許多明顯優勢,正是這些優勢的存在,才使工業地域的形成和發展成為可能。工業分散,它是工業聯繫的結果,這種分散的前提條件是科技的進步,有兩方面的原因:①原料或零部件及產品的運輸量小,運輸費用較低,②充分利用各地的優勢條件,同時地區間經濟聯繫加強,導致全球性跨國公司出現,其下屬企業在全球分散分佈,形成世界性生產網絡,這樣有利於降低生產成本,擴大產品市場。在教學中,應緊緊圍繞人地關係這一主線,緊扣工業地域的形成和發展這一主題,理論聯繫實際,利用當地案例,注意分析問題方法的學習,培養問題探究的能力和綜合創新能力。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工業聯繫的形成和原因,明確工業聯繫的兩種主要類型及意義。

2、掌握工業集聚的優點及原因。

3、掌握工業地域的形成、發展和分類。

4、掌握工業分散的優點及原因。

5、瞭解工業地域聯繫的必要性和主要方式

過程與方法:以鄉土地理案例“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切入口,探究工業聯繫的形式;通過小組討論,分析工業集聚形成工業地域的原因;結合“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陳埭鞋業”等案例教學,瞭解工業地域的形成和分類,並嘗試對某一工業區域的形成條件、發展優勢、各工業部門之間的內在聯繫進行綜合分析。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培養自主探索、深入思考的鑽研精神和取長補短、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並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在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培養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師生之間的知識與情感交流,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在對家鄉工業發展的對比分析過程中,培養熱愛家鄉,積極為家鄉發展作出貢獻的情感和意識。

四、教學重點:

1. 理解工業集聚的主要原因和優點

2. 理解工業分散與工業的地域聯繫的主要原因、優點。

難點:交通、通訊技術的發展對工業地域聯繫的影響。

課型: 新授課 課時:一課時 教具:多媒體

教學方法:啟發式談話法、講議練結合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天津濱海新區新貌”展示(PPT)

2、設問:圖中有哪些工業企業?它們在分佈上有什麼特點?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工業地域聯繫等問題。

情境展示:天津濱海新區發展概況(PPT)

教師提問:你能舉出開發區的一些著名企業嗎?

這些企業為什麼集聚在一起?

它們之間有什麼樣的聯繫?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

學生代表回答(略)

師生共同分析:這些工廠, 有的存在產品與原料上的聯繫,例如:海盛鞋材和三興集團、華珠集團等。

又如:“與鋼鐵廠有關的原料和產品”(PPT)。此外許多企業還存在生產工序上的聯繫,例如:“紡織—印染—服裝廠間的聯繫”(PPT)

教師小結:工業生產過程複雜,工序繁多,往往需要經過多家工廠的加工才能完成一種產品的生產過程。因此,在這些工廠之間就存在着生產上的聯繫。

教師提問:開發區內大部分企業之間並沒有這種生產上的聯繫,如泉州神州電子有限公司、九牧王(福建)服飾發展有限公司、泉州安記食品有限公司、泉州美加美仿瓷餐具有限公司等。但它們共同佈局在泉州經濟開發區內,為什麼呢?

學生代表回答(略)

師生共同分析:可以共同利用工業區的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以及其他生產、生活服務設施,形成空間利用上的工業聯繫。

“基礎設施方面的聯繫”(PPT)

板書:

1、 生產上的工業聯繫

2、 空間上的工業聯繫

《工業》教學設計6

一、【課標解讀】:

課標:2-3-4 列舉工業革命的重大發明,描述工業革命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解讀: 交通技術的進步,愛迪生與電的利用,工廠制等相關工業革命成果的瞭解,體會工業革命給人類所帶來的巨大。 二、【教材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