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設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北京的色彩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閲讀(1.82W)

教學目標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北京的色彩的教學設計

第6段是對第4、5段的一個小結。三個“並非”,是對第4段中“征服”一詞的再度照應。

通過對第4、5、6段的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自然風光方面,體會北京色彩紛繁而又和諧的美。而在學習第7、8段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人文景觀方面,體會北京色彩凝重、深沉而又熱烈明快的意藴。

第7段展示了北京城中“古蹟”與“現代建築”兩種不同風格對立而又和諧的美。第1、2句突出了“黑灰色”的長城“凝重而又冷峻”,“硃砂色”的故宮“深沉而又威嚴”。第3、4、5句突出了新樓宇和立交橋色彩的“熱烈明快”之美。“拔地而起”的本義指山從地面突然高起,在這裏指樓宇高高矗立。“縱橫飛揚”形容立交橋縱橫交錯,造型美觀的樣子。教學這段應在反覆朗讀中,讓學生熟讀成誦,並和課後第3題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抓住“緊貼”“不斷”“尋找”等關鍵詞語,體會作者內心的喜悦、激動。

第8段是對第7段內容的小結,和第6段所起的作用是一樣的。

第9、10、11段是對全文內容的總結,和課文第1、2、3段相照應。要注意抓住這種寫作方法,體會層次清楚、線索明晰的結構美。“毫不猶豫”:非常堅決,不遲疑,不動搖。從文中體會到作者對北京的熱愛之情。

在教學生字“裱”“褪”時,注意提醒學生認準“衣”字旁;書寫“櫨”字時,右邊要注意和“户”字區別。

“砂”與“沙”在字義上有細小的區別:“沙”指的是細小的石粒,如“風沙”“沙土”,而“砂”指的是顆粒比沙稍大的石粒,如“砂巖”“砂礦”。“硃砂”指的是一種紅色的礦物,可做顏料和藥。

課後第1題:旨在引導學生有感情地品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北京的色彩,在想象中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受到情感的薰陶。同時,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第4、7段,有意識地積累語言。

課後第2題:注意培養學生在閲讀時把握線索,理清層次,同時,也提示在背誦第4段時可按寫作順序逐層記憶。由此啟發學生在背誦第7段時也可以先擬出層次。

課後第3題:注意對學生讀書習慣和理解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品詞賞句,體會情感。可讓學生通過換詞或去詞等手段進行對比,感悟、理解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緊貼”“不斷”“尋找”表達了“我”想看到北京色彩的急迫心情。“毫不猶豫”表達了“我”的自豪(為首都北京感到自豪)。

選做題:目的是豐富學生色彩描繪的`詞語,積累語言。

教學設計

一、緊扣題眼,初步感知

1. 讀課題,找準題眼“色彩”。

2. 默讀課文,找到課文中能概括北京的“色彩”的句子

啟發學生在首尾段落中,找總起句和總結句。

總起句:深秋時節的北京城,很快便以她那壯麗而輝煌的色彩驅除了我的偏見。

總結句: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

3. 根據總分結構,理清課文層次。

二、緊扣題眼,體會理解

1. 課文主要是從哪些方面突出北京“壯麗而輝煌”的色彩的?

(第4、5、6段從“自然風光”,第7、8段從“人文景觀”)

2. 自讀描寫“自然風光”的部分,勾畫出自己感興趣的句子,感悟北京色彩的“壯麗而輝煌”。

3. 自讀描寫“人文景觀”的部分,對比古蹟與現代建築的不同色彩與風格,進一步感悟北京色彩的“壯麗而輝煌”。

三、緊扣題眼,深化主題

1. 再讀勾畫出的概括全文的句子,想一想:這樣的開頭、結尾有什麼作用?

2. 理解“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這句話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