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設計>

蠟燭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設計 閲讀(1.7W)

【教學目標】

蠟燭教學設計方案

1、體會戰爭的殘酷和追求和平的人們之間的深厚感情。

2、透過行為體悟人性的本質。

3、領會細節描寫的藝術效果。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入

上學期我們曾做過一篇課外閲讀:講的是一對德國兵到一户被佔領的農家去,那家的女主人正巧是一個地下黨。於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激烈戰爭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哪位同學能向我們概述一下這段故事

學生講故事。

今天我們學習的蠟燭的故事發生在二戰結束前一年,當時的德國法西斯已經處於兵敗如山倒之際,但是有戰鬥就有犧牲,我們一起看看這裏的蠟燭發揮什麼作用。

二、整體感知

1、作者:西蒙諾夫,蘇聯作家,生於軍官家庭。

2、翻譯者:茅盾,我國著名文學家,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鋪子》等。

3、檢查預習,掃清字詞障礙。

4、閲讀課文,找出並朗讀最令你感動的.一個片段。結合這些片段,説説對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的理解。

5、再讀課文,體會細節描寫所體現的深層含義。啟發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在假設,比較中品味。

⑴為什麼要對蠟燭的來歷做補充説明?

⑵多次提到老婦人的圍巾,這條黑色的圍巾有什麼特殊意味?

⑶“在方場上,老婦人的蠟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契柯拉耶夫的墳頭”,同原句比較,品位原句好在那裏?

6、品讀文中意味深長的句子和場景的意藴:

⑴如果你是尋找契柯拉耶夫屍身的士兵之一,看到老婦人在戰友墳前續上新蠟燭,你會有哪些心理活動?

⑵“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着,正象一個母親的眼淚,正象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遠不朽。”這兩句話意味深長,結合對課文的理解,説説它們的含義。

⑶文章中老婦人始終沒有説一句話,豐富的內心活動都是通過她的動作表現出來的。揣摩文章倒數第四段,設想一下老婦人的心理活動,用一兩百字寫下來。

7、課時小結。

8、佈置作業:

⑴找出你認為最感人的細節描寫;學習這種極力渲染的描寫方法,

⑵探討蠟燭在文中的作用和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