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節日作文>重陽節作文>

有關重陽節的作文合集10篇

重陽節作文 閲讀(2.4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重陽節的作文合集10篇

重陽節的作文 篇1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在19xx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昨天,就是農曆九月九,是重陽節,可那天,天卻異樣的冷,我知道奶奶最怕冷,於是就想用幾句親切的問候,我相信這樣温和的話語,一定會使奶奶忘記寒冷的,她心裏感到的一定是暖洋洋的。

奶奶現在可能還正躲在屋子裏,瑟瑟發抖呢!廢話不多説,我急忙拿起電話,打向深圳。

奶奶家的電話響了,是奶奶接的。

重陽節的作文 篇2

農曆九月初九是兩個陽數相疊,故為重陽。重陽節自遠古興起,從金秋走來,傳統的這一天,人們出户郊遊,登高望遠,賞菊,侑朋相聚。這一天,古人今人心境迥異。“自古逢秋悲寂寥”,是説從古以來,文人到了秋天總是悲傷,感到寂寞空虛。於是就有了唐代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裏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之類的遺作,或亡國之音,或懷才不遇、大志未酬,或離親喪友,故紙裏悽楚悲涼的秋詞不勝云云。

今天是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每個中國人都該記住的節日,也是每個中國人都該傳承下去的節日。在這天,人們要漫山遍野插茱萸來表達他們對節日的熱愛。大部分人在這天都會登高,這就是我們的風俗習慣。

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為什麼是傳統節日呢?因為它包含着我國悠久的民族文化,是我國民族風情的高度凝聚,這樣的節日,怎麼能忘記?

中秋、端午、重陽等節日,是我們的精魂。在接受外來文化的同時,萬不可忘了老本啊!如果一個國家連自己的根基都沒了,那麼遇上狂風暴雨還怎麼自力更生!我們這個千年屹立不倒的祖國,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有着風格各異的傳統風情,不可否定,我們的民族是個優秀的民族,我們的祖國是個有志氣的國家,萬不可因為崇拜他國而拋棄了自己啊。

説這些,只是想告訴人們,在接受他國文化的同時,千萬別丟了自己!!

重陽節的作文 篇3

我的外公、外婆都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家住通榆農村,離城裏較遠,靠種糧為生,生活比較艱苦。我小時候,爸爸、媽媽工作都比較忙,外婆為了照顧我,讓外公一個人在家照料農活,外婆來我們家照顧我,一直到我 8 歲那年。我已經好久都沒見過我的外公、外婆了,聽説外婆前一階段還跌了一跤,我很想去看看她。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之前從電視上知道,重陽節又叫老人節,於是我便與媽媽商量,請她們買上好吃的東西與外公、外婆一起過重陽,這個提議很快得到爸爸、媽媽的贊成。

這天早上,我們帶着從超市買來的肉、魚、蝦與月餅等,坐車去了外婆家。

車子開到離外婆家很遠的地方就停下了,我們順着一條小河,向外婆家走去,走了好遠,我忽然發現前面有一位白髮老人,佝僂着腰,古銅色的臉上佈滿了笑容,站在地裏向我們招手呢,那不是我的外公嗎?他的頭髮好像變得更白了,腰也彎得更多了。當我見日夜思念的外婆時,我不知怎麼的,眼淚一下子湧了出來,奶奶變得瘦了,腿腳也一拐一拐的,顯得非常衰老,我跑上前去撲在外婆的懷裏。

外婆一邊幫我擦淚一邊笑着説:“傻孩子,見了奶奶不高興?”我使勁地搖着頭。

這一天,不知怎麼的,以前來農村總愛瘋、愛玩的我突然變得懂事了,我為爺爺剝玉米、為奶奶剝青豆,還幫助媽媽燒火,擦桌子 ……

重陽節的作文 篇4

今天是老人節,媽媽定了火鍋店,請爺爺和奶奶吃飯,我們先到了楓林綠洲,可是那家店關門了,我們又打車跑到高新五路,在那裏開始吃飯。

我等到菜上齊後,舉杯祝福爺爺奶奶節日快樂,身體健康,永遠年輕。在吃飯的過程中,我還碰到了我的幼兒園同學,好高興的,我們玩了一會兒,等到大人們都要走的時候,我們不捨得揮手再見。

回家的時候,媽媽説吃的太飽,讓我們走路回家,路過小公園的時候,我和奶奶給爺爺和媽媽比賽看誰走得快,最好爺爺和媽媽贏了,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和奶奶爬到是小山,爺爺和媽媽走的是山下的直路。總之今天我們每個人都很開心,最後我還想給爺爺奶奶説,我愛你們,希望你們永遠和我在一起!

重陽節的作文 篇5

據記載,九月初九之所以叫“重陽”,乃是因為《易經》以一、三、五、七、九為天數,即陽數,二、四、六、八、十為地數,即陰數,其中“九”又稱“老陽”。九月九日因其月份、日數均為“九”,故稱“重陽”,又叫“重九”。

漢魏時期,這個節令的解釋及民間風俗就已經形成。魏文帝曹丕在《與鍾繇書》中言:“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重陽登高大約起於漢代,據《荊楚歲時記》記載:魏晉南北朝時,“九月九日,四民並藉野宴飲。”

隋人杜公瞻在註文中説:“九月九日宴會,不知起於何代,然自漢至宋未改。”漢唐時期重陽節有到野外登高的風俗,因此,漢唐時期的人們常常在這一天舉行野宴。可以看出,晉代是相當重視重陽節的。

但是,重陽節被正式確立,卻是唐朝的事情。唐代,大臣李泌奏請皇帝,正式確立重陽節,官方佈告民間重陽節為“三令節”之一。正是因為唐代官方正式確立了重陽節,這一節日才在民間被大肆推崇並流行起來,節日的風俗沿襲了漢晉以來登高、飲酒、採茱萸等傳統。

宋明以後,重陽節的活動代代相傳,到了清代,重陽節的風俗盛行不衰,舉國上下歡度重陽。

重陽節到了今天,仍然很受重視,只是現在的人們,更多地將這一節日用到了老人身上。

重陽節的作文 篇6

10月17日這一天,是重陽節,也是敬老節。這天,我們一家和外婆相約好了要去阿姨家吃飯。在去之前,我已經想了好多件事,要幫外婆做,希望讓外婆過一個不一樣的重陽節。一到阿姨家看見外婆正在忙裏忙外,我什麼也插不上手,心裏好着急啊!好不容易等外婆忙完了,我急着對外婆説:“外婆,今天是重陽節,也是敬老節,我想為您做點事,孝敬孝敬您。”

聽我説這話,外婆可開心了,笑着説:“那就來幫我捶捶背吧,我剛好背上有點酸呢!”“那還不容易,看我的,我可是捶背小高手呢。”説着,我連忙跳上沙發,掄起我的小拳頭,輕輕的捶起來,一邊捶,還一邊問外婆力道怎樣。讓外婆好好享受了一下。看着外婆開心的笑容,我也覺得很開心,這真是一個難忘的重陽節啊!

重陽節的'作文 篇7

東漢時,汝南縣裏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説:“汝河裏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裏就把瘟疫帶到哪裏。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説東南山中住着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説:“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仙翁説罷,用手一指,一隻仙鶴展翅飛來,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鶴向汝南飛去。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説了。九月九那天,他領着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説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説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着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裏,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户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衝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裏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重陽節的作文 篇8

在許多人的眼裏,重陽節,既沒有太多意思,又不需要做些什麼,只是一個書面上的“節日”罷了。剛開始,我也這樣認為,重陽,根本沒什麼好過的。可是,現實總與想象對着幹,這次的晚報作文,就是要寫有關重陽的文章!

為寫這次作文,我做了很多的準備功課,經過我的努力探索,終於知道了這個“節日”的那些事情了。

首先,重陽節,在農曆的九月初九,兩個九相重,稱為“重九”。有六陰九陽。九是陽數,因此古人又把重九叫做“重陽”,重陽這個名字就是這麼來的。

九九重陽,由於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的單數,因此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這個節日也有着特殊的感情。

重陽也叫登高節,茱萸節,老人節。由於重陽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能是身心健康,於是叫登高節。在以前,古代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因此重陽又叫做茱萸節。近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尊老、敬老,使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的含意。

在重陽這天,有的地方會吃重陽糕,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吃法較為隨意。 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通過我的介紹,大家一定更加了解了重陽,希望大家多多關注重陽節,發揚祖國傳統文化。

重陽節的作文 篇9

今天是重陽節,也是老人節。為什麼叫重陽節呢?我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重陽節是在農曆九月初九這一天,兩個“九”相重所以叫重陽節。在古代,人們過重陽節時,常常登高望遠。我讀過唐朝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那裏有兩句詩説:“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句詩寫出了詩人王維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除了有插茱萸的習俗,在古代人們還在重陽節時賞菊花、吃重陽糕。不知道重陽糕好不好吃,我還真想嚐嚐呢。

重陽節也叫老人節,聽媽媽説這是為了讓大家都來尊敬老年人而定下來的節日。所以,今天一放學我就為外公、外婆買了一束鮮花,為他們慶祝節日,祝他們身體健康。看見他們開心地笑了,我心裏也比吃了蜜還要甜。

重陽節的作文 篇10

要下課了,老師説:“同學們,明天是重陽節,你們知道要做些什麼嗎?”想起了疼我的爺爺,我決定送份禮物給他。

放學回到家,我心裏一直琢磨着,明天到底給爺爺做點啥好呢?捶背、洗腳…..太土了吧,不行。突然,我冒出了一個主意:做紅雙喜剪紙送給爺爺。給爺爺一份驚喜,既喜慶又特別。剪紅雙喜是我不久前在書上看到的,而且當時爸爸還教我剪過。

想做就做,我趕快準備材料:紅紙、剪刀,然後又翻箱倒櫃的找到了那本剪紙的書。翻開書,我開始照貓畫虎地動起手來,先把紅紙對摺,再對摺…..手中的剪刀上下飛舞,這時候的我儼然就是一位民間的剪紙大師了。糟糕,剪過頭了,沒留住邊,剪斷了。看來還是學藝不精啊,只好讓“大師”重新來過了。

我只好再次拿出紅紙對摺,再對摺。有了前面失敗的經驗,這次我開始小心起來,特別注意留邊的地方。呼,終於完成了最後的一剪刀,手和剪刀上都有汗了。我滿懷期待將作品展開,一張紅雙喜在我手中誕生了!

不過這張雙紅喜的“士”太大了,“口”太小了,太不均勻了,不好看,這怎麼能送的出手呢。於是,我又拿出了一張大紅紙,又認真地剪起來,太棒了,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的紅雙喜簡直漂亮極了。好像還缺點什麼,寫個祝詞吧:祝爺爺重陽節快樂!搞定。“還可以,明天送給爺爺。”我自言自語着。

第二天晚上,我趁着爺爺出去散步,把這個紅雙喜貼到了他的房間門上,再假裝若無其事地去寫作業。爺爺回來一眼就看到了門上雙紅喜,一看留言,原來是我做的。他高興得一把摟住我,説:“乖孫女,真是長大了”。爺爺還打電話給和姑姑住在一起的奶奶説我送給了他一份驚喜的禮物!

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我給爺爺的禮物不僅僅是紅雙喜,更是為了讓爺爺開心、快樂!

修改後的確有很大的進步,祝賀你。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寫完後,多朗讀,讀出聲音,讀出感情,在這中間你還會發現有別扭的地方的,然後再改,這樣進行幾次,你以後的作文就很很少語病,就會更加精彩。你可以再試試。

比如“我滿懷期待將作品展開,一張紅雙喜在我手中誕生了!”這句話是不是説早了,這個喜字不是因為有缺欠而被作廢了嗎?後面不是又重新做了嗎?所以,成品喜字的“誕生”是後面的事,這時候的喜字還只是個殘次品。

謝謝老師!!!看了老師的點評,小孩第一次在家大聲地讀出自己作文。平時叫她讀出聲都不讀出來,缺少朗讀這塊,目前看她作文最大毛病就是語句不通順。

這篇作文寫的時間是重陽節,老師課堂作文。現在再改它,感覺重陽節時間過時了,跟孩子説了重陽節時間現較不合時,問她要改什麼時間較合適。呵,小傢伙剛過完自己生日沒多久,她就把這篇作文時間改為爺爺的生日了。

再次修改如下,請老師再次辛苦點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