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日記>日記作文>

小學重陽節優秀日記範文(精選7篇)

日記作文 閲讀(3W)

有趣的一天又要結束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日記寫什麼內容才新穎、豐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重陽節優秀日記範文(精選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重陽節優秀日記範文(精選7篇)

小學重陽節優秀日記1

九九重陽節裏,尊老,愛老,敬老是我們應該做的。那麼年輕的我們,能為他們做點什麼呢?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着乾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着急。

説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説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裏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説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着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了那麼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温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

我希望我的爺爺奶奶和天下所有的老人們都健健康康,長命百歲。

小學重陽節優秀日記2

我今年才10歲,還是個四年級的小孩,老是很遙遠的一件事,但是經過成長、工作後我會變成一為老人。

假如我老了,頭髮白了,額頭長滿了皺紋,手腳也不利索了,但是我不會一直待在家裏。有時我會去散散步,和老朋友們聊聊天,和老棋友們下下棋。到時間吃飯了,我的兒女、家裏人都為我盛好飯在等着我,畢竟我是老人了,他們都很尊敬我。

雖然我老了,手腳不太方便了,但是我還是堅持和老伴兒去旅遊,我希望把沒去過的地方都去一遍,看看長城,看看天安門,看看長江和黃河,把自己老年的生活交給悠悠閒閒的旅途中……

希望我的老年生活能像我想象的那樣多姿多彩。

今天是重陽節,我祝願老人你們節日快樂,生活幸福!

小學重陽節優秀日記3

大家都知道,九月九日是重陽節,關於重陽還有很多歷史、傳説,在今年重陽,我也很快樂,要和大家分享我的重陽節故事,因為我覺得自己是個小大人了。

到了今年的重陽前天,我愁眉苦臉地在想今年要送什麼禮物給爺爺奶奶呢?爺爺這幾天因受傷在養身,此時,我心裏廕生了一念頭。

我打算給爺爺奶奶煮碗麪!我帶着無比激動的心情去拿面,然後,把面放進已經煮沸的開水裏,面像傘兵一樣的“跳”入水中,頓時就扁了下去,一股熱氣撲面而來,熱情的“摸”着我的'臉,眼前模糊了一片,我毫不在意。拿起筷子捋起那彈性十足的麪條,那麪條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一碗麪終於做好了,雖然呢味道不好,但我卻很高興地遞給了爺爺奶奶,爺爺奶奶滿懷欣喜的接過我手中的麪條,“吧滋吧滋”地不顧形象的大口吃了起來,真是太滑稽了。

此刻,我悟到了,節日就應與人分享快樂。尤其是我們最愛的親人。

小學重陽節優秀日記4

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説,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作文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作文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小學重陽節優秀日記5

秋風乍起,今天是重陽佳節。詩人王維已經很久沒和家人在一起了。中秋之夜,他的家人在家高高興興地吃月餅,而他只能在他鄉思念親人。

詩人已經有一個節日是在他鄉度過的,今天又是一個佳節,他就更加思念親人了。這時,他的兄弟們都在向離家不遠的一座高山上進發。他的哥哥已經採了足夠的茱萸,正準備給大家戴上。他忽然發現王維不在,而王維的那份也採好了。他忘了王維還遠在他鄉,心裏想:“王維他今天會不會生病啊,現在天氣變涼了,他能不能自己照顧自己啊……”

而王維此時卻佩戴茱萸去登高了。但他看見別人都是一家人在一起登高,又想起了故鄉的兄弟們。兄弟們一定會看到別人一家人全部都來了,自家缺少了一個兄弟,兄弟們一定會思念他。王維又回到客棧,想起自己以前在家時和兄弟們登高的情景,他詩興大發,作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他念完之後,心裏便覺得好受了些。後來,這首詩也成了人們思念親人的傳世佳句。

小學重陽節優秀日記6

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陽節,是我們記者團的第一次活動。

我們活動的地點是——松濤療養院。一近大門,我們就看見了許多老人。不一會,帶隊的叔叔就給我們分了組,一組5個人。我們小組去了一位老奶奶的屋子,我們有的疊被子,有的跟老奶奶聊天,老奶奶可高興了!

我們又到了另外一間屋子。那裏還有個小組等着我們。我們兩個小組一塊兒打掃了衞生,給老奶奶疊了衣服和絲巾。

最後,我們給所有的老奶奶和老爺爺唱了幾首歌,他們聽了都很高興!這真是個有意義的重陽節!

小學重陽節優秀日記7

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我準備給姥姥打個電話,祝姥姥重陽節快樂。因為我小時候是姥姥把我帶大的。

晚飯剛吃過,我就拿起了電話,準備給姥姥打電話,我打通了電話。聽到了姥姥那熟悉的聲音,我説:“姥姥,祝您重陽節快樂!”姥姥您什麼時候能來我家呀?我會好好伺候您的。我很認真地問姥姥,姥姥開心的笑着説:“我會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