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作文素材>歷史典故>

經典歷史典故彙總

歷史典故 閲讀(2.09W)

歷史典故閲讀有助於我麼瞭解中國古代文化,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經典歷史典故彙總,歡迎參考閲讀!

強項令

【出處】《後漢書·酷吏傳·董宣》。

【釋義】本義是強硬的頸項,借喻人性格剛強,不肯低頭屈服。後以“強項令”泛指剛直不阿的官吏。

【歷史典故】

光武帝建立東漢王朝後,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減輕賦税,釋放奴婢,減少官差。因此,東漢初年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光武帝懂得打天下要靠武力,治理天下卻需要有效的法令。不過法令只能威懾百姓,卻無法約束達官貴人。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倚仗自己的弟弟是皇帝,橫行無忌,她的奴僕也不把法紀放在眼中。

洛陽令董宣是一個耿直的人,他認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湖陽公主有一個家奴仗勢行兇殺了人,躲在公主府裏不出來。董宣不能進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門口守着,只等家奴出來。

一天,湖陽公主坐着馬車外出,跟隨她的正是那個殺人的家奴。董宣得到了消息,就親自帶衙役趕來,攔住湖陽公主的車。

湖陽公主大怒:“好大膽的洛陽令,竟敢阻攔我的馬車!”

董宣毫不畏懼,當面責備湖陽公主不該放縱家奴犯法殺人。他不管公主阻撓,吩咐衙役把兇手逮起來,當場處決。

湖陽公主十分生氣,馬上趕到宮裏,向光武帝哭訴董宣怎樣欺負她。光武帝聽了也十分惱怒,立刻召董宣進宮,吩咐內侍當着湖陽公主的面,責打董宣,想替公主消氣。

董宣説:“先別動手,微臣有話要上奏。”

光武帝怒氣衝衝地問道:“你還有什麼話可説?”

董宣説:“陛下是一箇中興的皇帝,應該注重法令。現在陛下讓公主放縱奴僕殺人,還能治理天下嗎?如果微臣因為維護法令而獲罪,懇請以死謝天下!”説罷,他向柱子撞去。光武帝連忙吩咐內侍把他拉住,但董宣已經撞得頭破血流。

光武帝理屈,但是為了顧全湖陽公主的面子,要董宣向公主磕頭賠禮。董宣寧死不磕,內侍把他的腦袋往地下摁,可是董宣用兩手使勁撐住地,挺着脖子。

內侍回報説:“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光武帝也只好放了他。

湖陽公主見光武帝放了董宣,並不服氣,諷刺光武帝沒有權威,光武帝無奈地説:“正因為我做了天子,就不能再像做平民時那樣肆意為之。”

【成長心語】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是古代法治思想的精華,沿用至今。董宣敢於挑戰有權勢之人,堅持原則不退讓、寧折不彎的精神值得我們後人尊敬,他無論官品與人品皆屬上乘。每個人都有一個衡量一切的尺度,所以對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容忍程度不一。作為一個執法者,對自己、對他人都應該嚴格要求;如果是普通人,就要嚴於律己。敢於堅持原則,寧折不彎的堅韌精神,這些都將成為青少年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條件和原因。

雪中送炭

【出處】(宋代)范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詩。

【釋義】炭:木炭。在寒冷的下雪天給人送去木炭,以供取暖。比喻在別人極其困難和危急的時候,給予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歷史典故】

宋太宗即位後,因其深知創業的艱難,故生活非常儉樸,甚至禁止在皇宮之中使用金銀做裝飾品。他也很能夠體會百姓的甘苦,處處為百姓、為社稷着想。

一年冬天,天氣格外冷,鵝毛大雪下起來沒完沒了。宋太宗在屋子裏,身上披着狐狸皮外套,仍然覺得渾身發冷,宮外更是天寒地凍。太宗命人端來取暖的火盆,奉上温熱的美酒。他烤着火,品嚐着美酒,忽然看到院中樹上的枯枝隨着寒風,被吹落到了地上。他心中不禁一動,暗想:這麼寒冷的天氣,汴梁城中的百姓,有許多缺柴少米的,他們的日子要怎麼過呢?

想到這裏,他馬上下令召府尹進宮,他對府尹説:“如今天寒地凍,城中那些缺衣少食的百姓如何受得了?你馬上帶些衣食和木炭去城中走走看看,幫助那些無法過冬的人們,以解他們的燃眉之急。”

府尹領旨,帶領衙役,備好衣食和木炭,給有困難的人家都留下足夠的東西。受到救助的百姓感激萬分,於是,便有了“雪中送炭”的佳話。

【成長心語】

俗話説:“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人們總是樂於好上加好,做那個錦上添花的人,這樣既顯示了自己的好,又不會有任何的危險性。相比之下,雪中送炭則有了一定的危險性。但是,每個人都有可能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遭受挫折,如果平時你所做的只是錦上添花,那麼當你落魄的時候,就不要指望別人會對你伸出援手。錦上添花是可有可無的,雪中送炭卻如救命稻草,在你有能力的時候,以一顆體恤的心去幫助那些處於困境中的人,才是最大的善意。

寵辱不驚

【出處】(晉代)潘岳《在懷縣》詩。

【釋義】寵:寵愛。受寵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個人得失而動心。

【歷史典故】

唐太宗時期,有個叫盧承慶的人,字子餘,他被任命為考功員外郎,是專管官吏考績的。因為他做事認真、公正,深受人們的敬重。

一次,盧承慶奉命調查漕運船隻失事的責任問題,他給負責此事的一個官員評定了“中下”的評語,並通知了本人。受到懲處的官員聽説後,沒有提出意見,也沒有任何疑懼的表情。盧承慶事後想了想,覺得糧船翻沉,並不是他一個人的責任,也不是他一個人可以挽救的,給他一個“中下”的評語未免太過嚴苛了,於是,就把評語改成了“中中”,並通知了本人。那位官員依然沒有發表意見,既不説一句虛偽的感激的話,也沒有什麼激動的神色。盧承慶得知此事,脱口稱讚道:“好!寵辱不驚,難得難得!”於是,又把他的評語改成了“中上”。

後來,盧承慶本人也經歷過大起大落,命運坎坷,但他的心情始終平靜如水,並不因命運的起落無常而改變自己為人的原則。

【成長心語】

《幽窗小記》中有一副抒情志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大意是:為人做官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的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捲雲舒般變幻,才能“無意”。寥寥數語深刻地道出了對待名譽和地位應持的正確態度。

在現實生活中,要想做到去留無意,寵辱不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們總是在順利時趾高氣揚,一經失意、挫折就一敗塗地,失去勃勃生氣,要麼精神沮喪,要麼完全陷入絕望的深淵,最終自己斷送了自己。讓我們以一種博大的胸懷對待人生路上的順利與挫折,讓一切順其自然。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

【釋義】鞠躬:彎着身子,表示恭敬、謹慎;盡瘁:竭盡勞苦;已:停止。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到死為止。

【歷史典故】

諸葛亮,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聰明與智慧的化身。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無所不知,四書五經,無所不曉。

47歲時,諸葛亮向後主劉禪呈上《出師表》,表明自己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心跡。

為了統一中原,諸葛亮曾經多次兵出祁山,前幾次出兵,都是因為糧食不繼而退兵,第五次他接受了以往教訓,非常重視糧食供應。他設計了一種叫做木牛(改進的獨輪車)的運輸工具,用它把糧食運到斜谷口囤積備用。

公元234年,諸葛亮用木牛流馬運糧,做好充分準備後,約孫權同時對魏國發起進攻,兩面夾擊魏國。他率領10萬大軍出斜谷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構築營壘,準備長期作戰:分一部分兵士在五丈原屯田,跟當地老百姓一起耕種,以為久計。司馬懿率領魏軍也渡過渭水,築起營壘準備和蜀軍長期對峙。魏明帝命令司馬懿只許堅守,不準出戰。

與此同時,孫權應約派出三路大軍進攻魏國,配合蜀國的行動。魏明帝親自率領大軍南下,大敗吳軍。諸葛亮只好孤軍作戰。蜀軍很想跟魏軍速戰速決,但司馬懿固守營壘,堅守不出,決心要打持久戰。雙方相持了一百多天。

有一次,司馬懿虛情假意地接待前來下挑戰書的使者,問道:“你們丞相很忙吧,身體還好嗎?”使者回答説:“丞相很忙,軍營裏大小事都親自過問。他每天早起晚睡。近來胃口也不太好,飯量很小。”使者走後,司馬懿對將士們説:“諸葛孔明食少事多,怎能支撐長久呢?”不出司馬懿所料,諸葛亮就在這年八月病故,年僅54歲。

按照諸葛亮生前囑咐,蜀軍密不發喪,各路人馬按序撤退。

司馬懿探得蜀軍因諸葛亮病死而退兵的消息,立即率軍追趕。剛過五丈原,忽然蜀軍旗幟轉向,戰鼓雷鳴,蜀軍將士們轉身掩殺過來。司馬懿大吃一驚,趕快掉轉馬頭,下令撤退。待魏軍退遠了,蜀軍才緩緩撤出五丈原。

雖然,諸葛亮沒能實現統一中原的願望,但是,他在政治、軍事等方面的才智和鞠躬盡瘁、忠於職守的品格,永遠師儀後世。

【成長心語】

諸葛亮用生命實踐了自己對蜀漢集團的忠誠。為理想、事業而義無反顧的犧牲精神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獻身精神,在諸葛亮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諸葛亮忠心耿耿、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奮鬥精神,為後人做出了最好的表率。盡職盡責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是我們應具備的素質,也是我們成長和成功的基本要素。

大禹治水

【出處】《尚書·大禹謨》。

【釋義】禹:三皇五帝時中原的領袖。大禹治理水患為百姓謀福。

【歷史典故】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徵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音gǔn)。

堯對鯀不大信任。首領們説:“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了,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

鯀花了9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因為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兇了。

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

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到處奔波。他吸取了父親的經驗教訓,採取了疏導的辦法,帶領百姓開渠排水,疏通江河,興修水利,灌溉農田。

傳説禹在治水的.十三年當中,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沒進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懷孕了,沒進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沒進去探望。他一直想着老百姓仍在遭受洪水的禍害,莊稼被淹,房子被毀,於是,三次經過家門都顧不上進去探望家人。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着箬帽,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經過十三年的努力,大禹終於治好了水患,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

舜年老以後,也像堯一樣,物色部落聯盟首領。大禹因為治水有功,就被舜選定為自己的繼承人。舜死後,大禹繼任了部落聯盟的首領,在他的治理下,部落和平,九州安定。

【成長心語】

大禹率領民眾,與洪水作鬥爭,最終獲得了勝利。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蹟更是其強烈責任感的最好體現。具有責任感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也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一個沒有責任心、價值感的孩子,將來很難獲得成功。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啟蒙教師,要培養子女的責任感、事業心,家長首先就要敬業愛崗,有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小時候對自己有責任感、對家庭有責任感、對集體有責任感的孩子,長大以後才可能對社會有責任感。

扇枕温席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黃香傳》。

【釋義】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歷史典故】

東漢時,有一個人名叫黃香,很小的時候,他就知道親近、孝順父母。

在他九歲時,母親去世了,父親一人來養育他。他深知父親的辛苦,對父親倍加孝順,一切家務活都由他一個人承擔。別的小孩子在玩耍時,他在家裏劈柴做飯,好讓父親有更多的時間休息。

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黃香的父親幹完活,坐在院子裏乘涼。黃香就用扇子把牀扇涼,然後伺候父親上牀就寢。冬天,天寒地凍,他先用自己的身體把被窩暖熱,才讓父親躺下睡覺。日久天長,黃香對父親的孝道深得鄉鄰的稱讚。

在黃香12歲時,江夏的太守稱他為“至孝”,漢和帝也曾嘉獎過他。

長大後,人們推舉黃香當地方官。黃香擔任太守時,體恤百姓們的飢苦,愛護子民,為百姓謀利。有一次,黃香出任太守的地區遭受了特大水災,他毫不猶豫拿出自己歷年的俸祿,賑濟受災的百姓;同時上奏皇帝,請求減免百姓當年的税務。百姓們都十分愛戴這位愛民如子的好官。在當時流行着這樣的一句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成長心語】

有句古語説得好:“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説,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的品德。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因此,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好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一定要以黃香為榜樣,做一個孝敬父母,關愛老人的好孩子。

結草銜環

結草銜環:永懷感恩之心

【出處】《左傳·宣公十五年》,《後漢書·楊震傳》。

【釋義】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歷史典故】

“結草”的典故見於《左傳·宣公十五年》。春秋時,晉國的魏武子有個愛妾。魏武子生病後,對他的兒子魏顆説:“我死之後,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對魏顆説:“我死之後,一定要讓她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後,魏顆沒有把那愛妾殺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給了別人。魏顆説:“人在病重的時候,神智是昏亂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據父親神智清醒時的吩咐。”

後來,秦桓公出兵伐晉,晉軍和秦兵在晉地輔氏(今陝西大荔縣)交戰,晉將魏顆與秦將杜回相遇。二人廝殺在一起。正在難分難解之際,魏顆突然見一老人用草編的繩子套住杜回,使這位堂堂的秦國大力士站立不穩,摔倒在地,當場被魏顆所俘,使得魏顆在這次戰役中打敗秦師。

晉軍獲勝收兵後,當天夜裏,魏顆在夢中見到那位白天為他結繩絆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説:“我就是你把她嫁掉而沒有讓她為你父親陪葬的那女子的父親。我今天這樣做是為了報答你的大恩大德!”

“銜環”典故則見於《後漢書·楊震傳》中的注引《續齊諧記》。楊震父親楊寶九歲時,在華陰山北,見一黃雀被老鷹所傷,墜落在樹下,為螻蟻所困。楊寶憐之,就將它帶回家,放在巾箱中,只給它喂飼黃花,百日之後的一天,黃雀羽毛豐滿,就飛走了。當夜,有一黃衣童子向楊寶拜謝説:“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愛救拯,實感成濟。”並以白環四枚贈與楊寶,説:“它可保佑君的子孫位列三公,為政清廉,處世行事像這玉環一樣潔白無瑕。”

果如黃衣童子所言,楊寶的兒子楊震、孫子楊秉、曾孫楊賜、玄孫楊彪四代官職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剛正不阿,為政清廉,他們的美德為後人所傳誦。

後世將“結草”“銜環”合在一起,流傳至今,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成長心語】

平時,如果別人對自己有恩惠,往往會用“結草銜環”來表示要感恩報德。懂得感恩的心靈,是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最美的心靈;懂得感恩的生命,是行走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值得敬重的生命。同時,這兩個典故也旨在告誡人們“善有善報”,“勿以善小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