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作文素材>句子賞析>

描寫片段的作文300字彙編5篇

句子賞析 閲讀(1.26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描寫片段的作文300字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描寫片段的作文300字彙編5篇

描寫片段的作文300字 篇1

它有着一雙水靈靈的眼睛,眼裏充滿了生機,就像兩顆鑽石一樣,頭上花花綠綠的條紋,猶如一根根綵帶,再看看腹部上面的條紋,略顯粗些。背上披着的大盔甲,這可不是一般的殼,它十分堅硬,能很好的保護自己。瞧!還有短小的手、腳、尾巴,多麼惹人喜愛。

午餐時間到了,我拿着食物去喂小烏龜,它正在水裏爬來爬去,甚至沿着玻璃缸邊沿往上爬,一見我拿着食物,立馬下去轉來轉去好像在説:“我要食物,我要食物。”於是,我小心翼翼地往缸裏倒了些食物,這時它津津有味地吃着大餐,食物漂浮在水面上,一口一個,看到就吃,生怕有人跟它搶似的,不一會兒食物全部進了烏龜的肚子。

吃完了午飯,就該活動活動了,我捧着缸到平地上,再輕輕地抓出小烏龜放到地面上,剛開始它不是很適應新環境,把身子縮進殼裏。不一會兒,它探出了小腦袋打量了一下四周後,慢慢散起步來。後來,應該是熟悉了新環境,就開始調皮起來,東爬爬,西爬爬,四處亂闖。別説烏龜爬得慢,有時快起來時讓你大吃一驚,有時還會藏起來,讓我找得滿頭大汗。經過幾次教訓後,後來每次幫它找遊戲場所時,都會經過慎重的選擇。

描寫片段的作文300字 篇2

我們那裏生燒煤的鐵火爐的人家很少。一般取暖,只是銅爐子,腳爐和手爐。腳爐是黃銅的,有多眼的蓋。裏面燒的是粗糠。粗糠裝滿,鏟上幾鏟沒有燒透的蘆柴火(我們那裏燒蘆葦,叫做“蘆柴”)的'紅灰蓋在上面。粗糠引着了,冒一陣煙,不一會,煙盡了,就可以蓋上爐蓋。粗糠慢慢延燒,可以經很久。老太太們離不開它。閒來無事,抹抹紙牌,每個老太太腳下都有一個腳爐。腳爐裏粗糠太實了,空氣不夠,火力漸微,就要用“撥火板”沿爐邊挖兩下,把粗糠撥鬆,火就旺了。腳爐暖人。腳不冷則周身不冷。焦糠的氣味也很好聞。仿日本俳句,可以作一首詩:“冬天,腳爐焦糠的香。”手爐較腳爐小,大都是白銅的,講究的是銀製的。爐蓋不是一個一個圓窟窿,大都是鏤空的松竹梅花圖案。手爐有極小的,中置炭墼(煤炭研為細末,略加蜜,築成餅狀),以紙煤頭引着。一個炭墼能經一天。

描寫片段的作文300字 篇3

時間:晚下班高峯

地點:公交車上

人羣一擁而上,一位身穿華麗衣裙的美貌女子瞪起漂亮的杏仁眼指着年輕男子扯着嗓子發出又尖又細的聲音:“哎,你擠什麼擠?沒長眼哪?”

年輕女人身旁的那個穿着西裝的健壯男子眉毛一挑,猛地轉過頭去,怒目圓睜,生氣地説:“年紀輕輕的,怎麼不説人話?”

“哎,你擠着我啦,你!”女人雙手插在腰間,眼瞪得銅鈴般大小,不服氣地説

年輕男人氣得咬牙切齒,揚起粗壯有力的大手,好像要一巴掌落在女人身上,他瞪着一雙要冒火的眼睛,憤怒地説:“來勁啦,是吧?”

就在兩人要打起來時,一位和藹可親、白髮斑斑的老人説話了:“得了,得了,年輕人把心放寬,就不擠了!”

車上的喧鬧聲戛然而止。

描寫片段的作文300字 篇4

有一天,我的烏龜正在它的天地—魚缸裏散步,我過來以後,它見我來者不善,便把頭鑽進盔甲裏。我靈機一動,把烏龜翻了過來。過了一會兒,烏龜把頭伸了出來了,它四隻腳朝着天,真所謂“四腳朝天”啊!我見它可憐,便把烏龜翻了過來。

有過了一天,烏龜餓了,我把食物放在半空中,只見烏龜來了個“餓虎撲食”叼住了食物。我把它吊在半空中,整整吊了5分鐘。我見它可憐,便把烏龜放在魚缸裏,把食物放在魚缸裏,烏龜便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吃得津津有味。

下午它該洗澡了,我把它放在水盆,用刷子刷它。刷完以後,我正要把它放進魚缸裏,想不到它竟然在水盆裏遊起了自由泳,那模樣滑稽極了!我把水盆裏的水倒光,烏龜就乖乖地被我抓進了魚缸。

描寫片段的作文300字 篇5

一天,媽媽去鄞州人民醫院看爸爸,穿過中山小區,媽媽突然看見了遠處在造房子。“快看,前面是什麼?”媽媽跟我説。我遠遠望去,大吊車正伸出長長的手臂,把一個貨物從一頭運到另一頭。靠近些看,哇!好深好大的坑啊!媽媽説:“這是地基。房子越高,地基就深。”怪不得地基跟一座樓房一樣高。再仔細一看,工地上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人有的在辛苦地扛鐵圈;有的左手拿面罩擋着臉,右手拿着焊具,“嗞嗞”地響,射出刺眼的光芒;有的推着一輛運土車;還有的把土倒在攪拌機的身子裏,攪拌機就不停地扭動着身子,過了一會兒,攪拌機就從嘴巴里吐出一堆混凝土;還有的站在工地最上面,前面擺着一台攝像機,他不停地拍照,不停地記筆記。

我又看見工地旁有幾座簡陋的房子,有幾件衣服晾在外面,這應該是工人住的宿舍吧!看着工人叔叔們一個個在工地上忙碌的身影,我覺得他們真辛苦,我更感謝他們給我們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