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實用範文>論文>

關於談軟件工程方法構建高校實驗室績效管理論文

論文 閲讀(1.65W)

1、高校實驗室管理的特點

關於談軟件工程方法構建高校實驗室績效管理論文

1.1多頭管理,多方需求,多方使用,多面功能

高校實驗室從最初的前蘇聯模式校-院-專業-實驗室四級管理模式[逐漸隨着時代的發展,學科建設的發展以及科學發展規律的需求演變為現在普遍建設的實驗教學中心的集中式模式。隨着信息化建設的擴大化,交叉學科的增加,交叉領域的深入發展,高校實驗室承擔的職責和服務功能越來越複雜,從單一的教學科研輔助逐漸發展為兼具獨立的教學科研功能和成為創新實踐的重要基地。因此,無論從使用對象還是由需求決定的服務功能上呈現多面化,也因此決定了責任管理上的非單一性和使用對象的複雜化,管理上涉及國有資產處、教務處、專業院系、實驗教學中心等,使用對象涉及各學院本科生、研究生、專業教師、科研教師、學生社團、科研團隊,甚至還有社會考試人員,這種錯綜複雜的管理和服務對象決定了高校實驗室管理的難度和複雜性,只有採用規範的工程化流程和成熟的管理方法才有可能共同協調和管理好高校實驗室,保證實驗室的工作和投入最大效能的發揮作用。

1.2重建設輕管理,重規模輕績效,重應對輕規劃

在我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和逐步實施後,我國高校實驗室的發展也得到了質的飛躍,無論從經費投入、體制模式、精尖設備還是實驗人員人才引進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重建設輕管理、重規模擴張輕內涵建設、重技術管理輕經濟管理的情況,實驗室的有效利用率低,人才培養效益發揮不充分。我們在近十年的實驗室工作中也發現無論從儀器設備的採購、實驗課程的設計、還是服務功能的規劃上普遍存在着績效評估不足、忙於應對而不是從容規劃,在文獻中也提到實驗室工作中常常無法將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平衡,評價的導向結果與預定目標的初衷存在差距。

1.3實驗室師資隊伍的建設重視不足,發展不足,管理不足

高校實驗室長期以來從觀念上、體制上、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和人才培養上都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考核機制的偏差和待遇的差距嚴重製約了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和發展,人才流失的現象嚴重。然而,實驗技術隊伍是高校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學校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技術隊伍發展的不足一定會影響到教學科研的發展,兩者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隨着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應用科學和實踐能力在國家發展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實驗技術隊伍發展的不足制約着高校科研能力向實踐能力和生產力轉化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因此,高校實驗室功能多樣化、管理複雜化、規劃的前瞻性和完備性等問題的合理解決都要求有一支專業能力強、積極思考兼具管理等綜合能力的實驗技術隊伍來支持。

2、高校實驗室績效管理

軟件工程應用計算機科學、數學及管理科學等原理,借鑑傳統工程的原則、方法,以達到提高軟件質量,降低成本的目的。這門科學融合了多種學科的思想和方法,能有效解決多方參與、多方協作、實現多種功能以及控制規模增長帶來的風險,保障管理活動朝着預期的結果發展。借鑑軟件工程的思想與方法,我們提出一種高校實驗室績效管理過程,期望能促進目前高校實驗室績效管理所面臨問題的有效解決。

2.1高校實驗室績效管理體系

高校實驗室績效管理應該建立一個完整的體系,我們設計它包含三個系統:對象、高校實驗室績效管理過程和信息系統,如圖1所示。其中對象包括管理部門和各類各級實驗室,隨着高校實驗室的發展,對象也將逐漸龐大和複雜化;高校實驗室績效管理過程是一個工程化的、規範的、責任清晰的管理過程,它服務於對象但是要使用信息系統的支撐;信息系統是基於信息化技術和大數據的專用於高校實驗室的數據系統,其中模板庫是在這個管理過程中成熟的數據和經驗的總結,借鑑了軟件工程中的複用概念建立起來的專屬於實驗室工作的複用形式。

2.2高校實驗室績效管理過程

高校實驗室績效管理過程是借鑑軟件工程方法中的項目管理思想和軟件開發過程而設計的,這個績效管理過程包含六個部分,分別是教研需求、可行性研究、規劃設計、建設實施、績效考核和管理維護。因為高校實驗室的建設最終目的是要有效服務於教研,因此,教研需求的説明直接決定了建設的規劃和最終服務的效果,提交規範的,詳細的需求文檔是第一部分的規範化的結果。可行性研究是由專家組和實驗組共同進行討論研究,從軟件工程的角度,這就是涉及到兩個不同領域的人員的合作,在這個部分兩組專家人員需要從各自專業的角度來控制好建設的可行性,包含需求是否合理,是否考慮到了專業發展的前沿性,規劃的前瞻性,以及建設場所和經費的投入是否可滿足,風險是否可控等。規劃設計部分由可行性研究的結果交由設計組、實驗組領域的人員再做詳細設計,模板庫是從高校實驗室模板庫中抽取成熟的建設模板,這些模板中提供電路設計、佔位面積、通風設計、廢棄物的處理設計、能耗數據以及效能比等,使得實驗室的設計建設經驗得到了很好的複用和改進的基礎。建設實施部分由實驗組、設計組和施工組三個領域人員共同合作,規劃設計部分的結果和圖紙將在這一部分得到實施,實施過程由三個領域的人員協作跟蹤,有效的保證了實施的質量。績效考核部分將根據投入使用後的週期使用數據,按照績效指標進行週期性的考核,將從效能角度和服務角度來進行考核,既要保證功能上滿足教研需求,又要保證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管理維護部分是在實驗室建設完成後對實驗室的更新、維護,有了前期對工作的規範化管理,管理維護工作量將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但是根據需求的微調來做好相應的改善。這個規範的實驗室績效管理過程將使得目前實驗室建設中的粗放型管理方式得到有效的改善,每一部分的參與者,責任人和提交結果具體明晰,有效的控制了建設中由於無規劃、無前瞻性帶來的無效投入。

2.3建立高校實驗室複用模板

我國高校的許多專業和基礎課程設置是相近或者相同的,每個學校在根據這些實驗課程要求所建立的實驗室結構、配置等也相差無幾,但是這樣一個重複率極高的建設,在建設中和使用中的寶貴數據和經驗卻沒有很好的得到保存和複用,每個學校自己在建立這些實驗室的時候幾乎又完全是從零起步,沒有有效的能耗、佈局、規劃等經驗數據可以借鑑,而軟件工程中已經提出了“複用”的概念和成熟地建立了各種“複用”形式,我們借鑑這種“複用”的方法,可以構建高校實驗室模板庫,如:“仿真實驗室模板”“計算機實驗室模板”“電工電路實驗室模板”等,逐漸建立起便於複用的、成熟的、有性能數據、績效數據支撐的實驗室模板庫。

3高校實驗室績效評價

目前,我國高校實驗室績效還是一種粗放式的評價方法,管理、評價和激勵上的“滯後”已成為嚴重製約實驗室綜合效益發揮的“瓶頸”,將績效管理理念引入高校實驗室,就是要從思想觀念上摒棄固有的粗放型、經驗型管理,在實驗室績效評價方面,許多實驗室工作者都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經驗的分享。文獻[中提出了構建實驗室數據倉庫的信息系統方法,文獻中提出了基於共享機制下的評價指標體系,文獻[12]提出了評估指純量化管理的模式,這些績效評價方法都對促進實驗室效能的量化管理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們在借鑑這些績效評價方法中結合了軟件工程中用户體驗的思想,在實驗室績效管理體系中分別從效能角度和服務角度兩個方面來設計績效評價。

3.1從效能角度

總體上我們採用記分、權值的方法對實驗室利用率、設備利用率、開放共享管理、安全管理、對外服務、科研產出、大創項目等做評分和加權分值,這些方法許多實驗室工作者做出了寶貴的經驗分享,但是我們從軟件工程經濟學角度,將會對週期性效能比和能耗比做一個評分,這些數據又要返回指導後期的管理維護工作,並作為經驗形成模板數據。

3.2從服務角度

從服務的角度提出對實驗室績效的考核,實驗室的績效關注點將更能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我們將從兩個方面做績效考核:(1)週期性(一般一學年為一週期)對實驗室的功能需求滿足度進行評分。通過這一個考核指標有效保證了建設結果和預期目標的不偏離,同時將指導規劃的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的兼顧性。(2)服務對象的感受性數據做統計評分。這一考核指標將促進建設過程的人文關注,包括對實驗室的環境建設、佈局的合理性、服務的及時處理和改善等都能做出積極的指導,對實驗室的後期管理維護也能提供有力的依據。

4、結語

通過對高校實驗室的現狀和特點做出分析,利用軟件工程方法學解決交叉多面、規模增大問題的思想方法提出了一種高校實驗室績效管理過程,以期採用工程化的規範過程,可複用的數據、經驗,需求和最終目標的滿足度等方法有效地實現高校實驗室管理的效能最大化。以後關於如何制定規範的文檔,過程責任認定和估算模型等工作我們還將進一步的做出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