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讀後感>

孫瑞雪作品《愛和自由》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讀後感 閲讀(2.38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孫瑞雪作品《愛和自由》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孫瑞雪作品《愛和自由》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孫瑞雪作品《愛和自由》的讀後感1

孫瑞雪的《愛和自由》好多年前讀過一次,但已經漸漸忘記,這次重新拜讀再加上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進行思考,別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一、正常的兒童總在“思考”,而且兒童思維需要時間,因此正常的兒童是沉靜而安詳的,甚至顯得“傻呆呆”的,這是他進入了“沉思”狀態。這一點出乎我的意料,結合書中描述“正常兒童”的其他論述,着實反傳統。傳統中人們眼中的孩子尤其是聰明孩子應該是“活潑機靈”的。面對陷入沉思的孩子,很多成人會打斷他,叫他的名字,企圖將其“喚醒”,抱怨其“反應遲鈍”。如此一來,反倒寬心了。

二、兒童只對能夠成長自己的工作感興趣,而對純粹的玩具沒有興趣。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小孩子會捨棄“高檔”玩具,而選擇沙、水、小盒子和小瓶子的原因吧。文中有個孩子希希自小喜歡形體富於變化,玩法多樣的玩具,如小熊換衣、磁鐵拼圖、立體造型組、磁鐵釣魚組、積木等,對毛絨玩具、電動玩具卻反應平平。有次媽媽出差沒有給希希買毛絨玩具,而是買了個“魔板”,希希很喜歡,反覆擺弄,在變化中尋求快樂和成就感。兒童是最明白自己的,他會根據內在成長的需要選擇玩具,成就工作。

三、完成一項工作後,孩子會對自己的成果進行觀察和思考,大人需要保持沉默,不要急於提醒孩子“歸位”。的確如此,結合我園的魔力猴操作,我想孩子應該也是需要一點時間來思考和回味剛才的操作的。

四、“兒童認識成人不以成人的語言和表情來衡量和判斷,兒童用心靈感受,虛假的信息兒童用心靈馬上能感覺出來。”

五、國際上,幼兒教育觀念在本世紀初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包括非洲的一些國家不再用口授形式給兒童進行“教育”,兒童不斷通過行動來構建自己。國際上幼兒教師的收入和律師、牙醫的收入一起位居社會前三,很多博士畢業後就去幼兒園帶孩子,因為0—6歲是一個人最重要的階段,整個社會都將最好的資源提供給了這個階段。

六、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書中是這樣定義“愛”的。“不動怒、相信、盼望、永無休息的等待”是打動我最深的字眼。

整本書最令我目瞪口呆的是關於“順從”的論述,這一點書中出現多處,第一句是“當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時候,他會對愛人順從。什麼是順從?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昇華就是順從。”這個順從的含義比較深刻,不僅僅是我們傳統中所理解的。那種感覺就像熱戀中的戀人,如果一方請另一方幫忙做一件合理的事情,那麼這一方一定會很順從地去做,順從中充滿了愛戀、自豪和激情。正常的兒童和成人表現出來的就應該是順從。當我看到“一個快樂的孩子不會搞破壞,一個快樂的成人也不會去破壞。快樂的人類不會去毀壞財富、破壞環境、發動戰爭,他們只會有建設性的行為”時,我感動得淚流滿面。

七、關於神遊。比如一個人下崗了,他明白自己需要重新鼓足勇氣,經過在培訓,重新找到一份工作,甚至他明白自己今天做什麼,明天做什麼。但是,實際中他每天只會在家裏唉聲歎氣,一邊想着上述的種種計劃和過程。這個人的心和力被分開了,蒙特梭利稱之為“神遊”。看來,這種狀態在很多成人身上明顯存在着。

那麼,迴歸到兒童時代呢?兒童是最明白自己需要什麼的,當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碼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卻備受阻礙的時候,兒童智能通過幻想來實現自己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離,神遊就此形成。仍是書中的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開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裏憑藉老師講述的植樹過程來構思一篇植樹的作文時,神遊就此開始。而這些,不是應該被反思的嗎?

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視,養育一個正常的孩子,需要我們成人反思自己,成長自己,首先做一個正常的成人。“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文明之父”這句話太好了!

孫瑞雪作品《愛和自由》的讀後感2

今年春節期間看了《愛和自由》第四版,和以前看過的第三版比較,感覺第四版的實際操作性更強。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教育機構工作人員,第四版裏面都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可在實際中作為參考。

看完這本書讓我更加全面的瞭解了兒童的內心世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八章“孩子達到順從的三個階段”中寫道的:“當兒童有時順從、有時不順從時,那是他還沒有具備順從的能力。”、“所有的兒童發火、發脾氣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因為某種需求、某種發展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當我們成人聽懂並相信這一切,我們在對待兒童所謂種種執拗的行為時不再會感到焦慮和生氣,而會覺得很坦然。這樣我們成人就給了孩子一個自由的發展自己的空間。

前些天,我的先生對我説:“我發現你這段時間對小米越來越有耐心了。”是的,我們必須知道,在兒童0-6歲發展自我的階段,不是他們對某件事固執,往往是我們成人自己太固執了。我們固執於我們的經驗與需求,而禁錮甚至責怪孩子,這無疑阻礙了兒童的內在發展。

整本書還有其他很多細節都讓我頓悟:哦,原來孩子是這樣的。

感謝這本書帶來的一切!

孫瑞雪作品《愛和自由》的讀後感3

愛是恆久的`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我的益處,不計算他人,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

對於“愛和自由”這個話題似乎一向都有很多話要説,但是這個話題太大太大又讓我不知從何説起,不是一一媽的督促,還不明白這個作業什麼時候能交呢,呵呵。

愛,是什麼?無數人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每個心靈對愛的認識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一樣的,無法用語言説清,愛是生命的祕密。父母對於孩子的愛那更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這種愛更需要的是一種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埋藏在孩子內心深處的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自由,又是什麼?人人都在追求自由,但是對“自由”的定義和“愛”一樣,是沒有確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義在不一樣的領域又是不一樣的,簡單地説在心理學上,自由是按照自我的意願做事。就是人能夠按照自我的意願決定自我的行為。在我看來自由是人類智慧的根源,自由能夠説是人類生存的一種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這本書中的自由能夠説是一種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樣貌,不給孩子太多的規則和束縛,不把自我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可説實話,應對孩子,有時我卻很難把握“自由”和“原則”的尺度。相信也也是困擾很多父母的問題吧?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尺度不好把握,話扯遠了,談談我對這本書裏感受最深的二點吧!

一、《愛和自由》裏表達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中國很多父母都喜歡把自我很多觀念強加到自我的孩子身上,把自我的很多遺憾和未曾實現的夢想寄託在自我的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自我夢想中的那一個,孩子揹負着父母沉重的寄託,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孫老師曾説過的“同情兒童的苦難”!讀過這本書的父母就應都有所收穫,能更寬容應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從孩子的立場為孩子着想,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樑。

二、書中説到其實教育的整個目的就是為了發展人自身的潛力,“我們總是把掌握某種技能作為智力發展的標準,實際上技能不重要,六歲以前兒童根本就不用學習任何一門技能,他所要學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對此觀點我是贊同的,為人父母,就應清楚明白對於孩子來説什麼東西是對於孩子的未來是最重要的?通常偉大的人物後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過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們有個偉大的父親分不開的,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環境下,她們的爸爸宋查理就經常告訴她們:“我宋查理的女兒都是將來是要做大事業的人!”,玫琳凱的媽媽,從小就一向告訴她“寶貝,你必須行!”,就是這樣一種信念一向伴隨她走過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夢想、自信、用心樂觀的心態傳遞給孩子,孩子的將來必須會是完美的,他會學會享受生活給他的一切經歷,把困難當成挑戰,把挫折看做是磨鍊,天堂和地獄其實都在我們的心智之間。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人的成功、升遷、成就85%是來自於我們的態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來自於我們的技能,這天很多學校,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整個教育體系教會我們的都是技能,卻沒有人教會我們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於“事實與數字”僅有10%在於“感覺與態度”,花90%的時光來研究只有15%和我們幸福相關的東西,我們的教育體系是不是有點問題呢?個人成長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課題,“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着在心理成長上的。”我認為的成長是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中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和挑戰,從而慢慢走向成熟和優秀,再邁向卓越。

還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們中國的實際狀況結合起來,而不僅僅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們要探討和摸索的。

孫瑞雪作品《愛和自由》的讀後感4

我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所學專業是金融學,我的專業和我現任工作沒有一點聯繫。而我對幼兒教育也不是很瞭解,知道的只是簡單的,很淺的傳統教育方式。中國的傳統的教育方式都不太瞭解的我,現在有機會嘗試西方的幼兒教育。

愛和自由,起初在看到這本書的時候,不是很理解。愛是什麼?自由是什麼?大多數人認為的愛是在長期的相互感知中逐漸堆積起來的,類似親情或者就是親情的感覺,就是愛。而自由,是由自己作主;在法律允許範圍之內不受限制和約束。

蒙特梭利説:“兒童只要依靠愛和自在,才能失掉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在幼兒園裏,其成長更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來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的充滿愛和自由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孩子的潛能上得以發揮。

在6歲前,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並不會因為這些自由而變得毫無組織與紀律,相反,在自由中,他就變得自律與順從。在中國,遺憾的是,大部門家長卻不懂得這些,他們做了些什麼呢?一方面,他們總在孩子沒感覺的時間強制孩子。另一方面,他們在孩子有感覺的時間沒有把相應的詞語同孩子內涵的感覺配上對。

孫老師的《愛和自由》讓我瞭解到孩子並不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來到這世界,他(她)們是伴隨着內在的一種東西來到這世界,蒙特俊利把這稱為“精神胚胎”。孩子的思想是很簡單的,成人要是和他們説話太多或者複雜的時候,孩子的思維就會被成人弄的混亂,用簡單的話去和孩子溝通,這樣孩子的思維就不會很亂。

成人有太多的“專制”和“越權”,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大人的安排,可不知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程序和心理,成人常常想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到孩子身上,把自己的經歷轉嫁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自己夢想中的那一個。

孩子揹負着父母沉重的寄託,生活的好累,孫老師曾説過的“同情兒童的苦難”!讀過這本書的我有所收穫,能更寬容面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從孩子的立場為孩子着想,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樑。

其實,何止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裏,任何人都不會感覺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與温情,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會快樂、有效率的多?

愛與自由並重,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體恤,要學會相信,在此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孫瑞雪作品《愛和自由》的讀後感5

讀了《愛和自由》我還是有一些感觸的,也有一些困惑:

一觸動:

書中最觸動我的地方是關於父親的愛對女兒的影響這一段,“如果女孩子在童年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父親的肯定和誇獎的話,她長大後可能在婚姻上比較失敗”這一段雖然這不是這本書的主流思想,但的確對我的觸動很深。我小的時候爸爸從來不誇我的,他不是不愛我,也不是不喜歡我,但他們那一代人似乎不懂得怎麼去愛孩子。當家裏有客人來我家,客人誇我哪裏哪裏很好的時候,爸爸都會説:“好什麼呀”這讓我很灰心。

前段時間和老公有些問題,那天我們半夜跑到小區的草地上談心。老公問我問什麼做什麼事情都那麼需要他的肯定,我説:“我那麼盡力地去做一件事,都得不到你的肯定,我當然不舒服。以前工作的時候有老闆和同事的肯定,現在不工作了,一個全職家庭主婦,能得到誰的肯定呢?當然是你。”老公説:“你為我和為我們這個家做的所有的事情我都放在心裏,我知道你為我們也犧牲很多,但我覺得沒必要總是掛在嘴上啊?如果你真的這麼在乎,我以後每天都誇你好了。”

看了《愛和自由》後我明白了,原來是我在小的時候沒有從父親那裏得到足夠的誇獎。

二:困惑

關於配對,對於一個小bb,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做到我們説的和他感覺的配上對呢?就如書中的例子,一個孩子咬一下梳子,再咬一下毛巾。如果這個孩子在咬毛巾,我們是該説“柔軟”還是該説“毛巾”?我弄不明白,我們怎麼能知道孩子這時候的注意力是在這個東西本身,還是他對這個東西的感覺?

還是這個東西的顏色?蒙氏要求簡潔,要求將一個概念和其他事務隔離開,而在實際操作中又怎麼能夠做得到呢?比如教具色板,舉起來,説:“紅色”,但孩子可能注意的是這個木板的形狀哦。

三:疑問

蒙氏的孩子走到社會上真的能完全適應嗎?書裏有談到這個問題,但她説的是紀律,這個我沒有疑問,我有疑問的是其他方面的適應。就比如尊重這個問題。蒙氏的孩子在院裏是受到尊重的,可是到了社會裏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尊重別人,那麼對別人沒有理由的不尊重孩子會如何應對?書裏有談到一件事情,講作者的朋友把她的兒子逗哭了,她説她們院裏的孩子是沒有人逗的。但孩子不能總生活在幼兒院裏呀,他要出來呀。出來以後的環境完全是不同於院裏的,孩子怎麼適應?目前社會的大環境還不是蒙氏,那麼怎麼解決蒙氏和非蒙氏接口的問題?

四:感慨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愛真的要有方法,做父母的也真的要不斷地學習。如果因為愛孩子而毀了孩子不是太可悲和讓人痛苦了嗎?我從《愛和自由》學到的,該怎麼愛我的孩子!我才有資格和權利對孩子説:“媽媽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