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讀書筆記>

四年級關於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大全

讀書筆記 閲讀(5.13K)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關於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大全,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關於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大全

四年級關於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大全1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作為萬里相隔的親人之間維繫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而一對父子之間的通信,能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得到如此多的認同,這就是《傅雷家書》不同於普通家信之處。

我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無法體會到那種互通家書時因距離而產生的淡淡的憂愁和絲絲的甜蜜。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温厚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説:“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儘量發展,沒成為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傅雷家書》是一個父親在循循善誘,讀來很親切,既飽含了對兒子的深情,也有着父親獨有的不可抗拒的威嚴。

讀《傅雷家書》,感受的是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父子之間的感情因為藝術的崇高而得以昇華,成為一份取之不盡的人類精神的養料。

四年級關於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大全2

“我要再和你説一遍:平日來信多談談音樂問題。你必有許多感想和心得,還有老師和別的教授們的意見……”這是傅雷給兒子傅聰的家書中的一段話。在《傅雷家書》中,我看到了一位教子有方,並深愛着自己孩子的父親。在書信的字裏行間,流露出了傅雷對傅聰的諄諄教誨與父愛之情。

傅雷在這些書信中,告訴了兒子處世之道,告訴他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甚至如何對待生活、愛情等等的問題。雖然,書信中的一句句帶有關切的話語中帶有父親獨有的、不可抗拒的威嚴,但是,我們仍能從中看出傅雷對兒子的關切、期盼之情,同時也可以看出他們的父子情深。

傅雷常常在信中教給兒子處世、做人之道,他常常提到的便是禮貌,又或是禮儀。“你素來有兩個習慣:一是到別人家裏,進了屋子,脱了大衣,卻留着絲圍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裏,或是褲袋裏。”傅雷他十分注意兒子的行為,對兒子的觀察非常細緻。到別人家裏,脱了大衣,卻留着絲圍巾和常把手放在口袋裏,這兩件小事在我們看來都不太重要,甚至是微不足道,畢竟,當代青年多數人都做過這樣的事,有的人還有可能成了習慣。但是,傅雷卻認為這是“重要的事”,無論自己有多忙都要和兒子提出來、談一談。“對客氣的人,或是師長,或是老年人,説話時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這種規矩成了習慣,一輩子都有好處。”這句話體現出了:傅雷不單單是提出了傅聰的問題所在,他還提出了改進建議。由此兩處可以看出傅雷對兒子禮貌禮儀方面的重視,這種對兒子細緻入微的關心體現出了濃濃的愛子之情。如果他沒有那麼重視、那麼愛、那麼關心孩子,又怎麼會注意到這樣微小的細節呢?

“學問第一,真理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這是我至此為止沒有變過的原則。”傅雷在信裏這樣説到。他對兒子全方面的關心與教誨,流露出他與孩子之間的愛。讀後感·但這種愛可能不僅僅是親情的愛、父與子的愛,還有朋友、師生之間的“愛”,是一種感覺、一種信任,是關心、幫助……在一封封書信中,傅雷與兒子傅聰的關係更像是亦師亦友。傅雷雖常常給孩子提建議,但他也會對孩子反思自己的過錯,不是那種只挑別人錯誤,看不見自己過錯的人。他們之間的愛,溢於言表。

説到這裏,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母。他們雖然沒有傅雷夫婦那樣偉大,但父母帶給我的愛與他們帶給他們孩子的愛是一樣的,都那樣深沉、那樣默默無言。父母他們事事為我着想、為我操心、為我樹立榜樣……這樣日常的教誨又何不是日後我立身處世的.準則呢?

父母都是如此,他們總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他們那深沉的愛。無論是傅雷夫婦那樣的偉人,還是我們父母那樣平常的老百姓,都是如此。他們用自己的方式鼓勵、支持我們成長。“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傅雷在信中提到,讓自己的孩子做一個堅強的人也是天下父母所希望的吧。

四年級關於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大全3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這兩句詞寫的是李清照等待丈夫書信的場景。我想,傅雷是不是也常常仰望天空,眺望遠方,思念着遠在異國的兒子傅聰,幻想着天邊舒捲的雲寄來兒子的書信,又或是映出他的面容。

讀完這本書,我眼前浮現的便是這樣一位父親的形象,耳畔彷彿還回響着傅雷對兒子的諄諄教誨。每一封信,掩不住的是他滿滿的關心,改不了的是他似乎有點過於嚴厲的要求,而藏不住的是他焦灼的等待。傅雷的家書雖多以商量的口吻來寫,卻處處有着不可抗拒的威嚴,為人父的魄力自然流露。而傅聰的回信總是不卑不亢,沒有半點不耐煩,處處有着對父母的尊敬。他們無話不談,從藝術談到人生,從戀愛談到哲學,他們更像朋友、知己。

一封封的書信,寄出的是父母對兒子的愛與思念,是殷殷希望。一封封的回信,給予的是父母的驕傲與自豪,是得知兒子一切安好的心安。親情,在這無數次的一來一往中逐漸蔓延,讓人從腳尖暖到了心尖。

你,是不是也羨慕這樣的父子情深。其實,傅聰的父母,只是千千萬萬的父母之一。每個父母都是這樣愛着自己的孩子的啊!我們都生活在這樣的小城市,總嚮往着一個更大的世界。也許多年以後,我們中有的會像傅聰一樣,遠渡重洋,出國留學;有的會去北上廣那樣的一線城市打拼;再不濟,也會去個二、三線城市。心甘情願留在這兒的又有多少?叛逆的我們總想如何逃離父母,殊不知,父母卻在苦苦等待我們的一封書信、一句問候。我並不反對去追逐一個更大的世界,並不想用親情的枷鎖去束縛自己所追求的詩和遠方。我要提醒未來的自己,追夢路上,別忘了支持自己、愛着自己的父母。這一點,傅聰教給我的,他在不斷追逐理想的同時,沒有忘記指引他前行的父母。他們之間的親情,沒有因為故鄉還是遠方而漸行漸遠。

閉上眼睛,傅雷似乎還在等待兒子的書信,而我,早已想好如何去愛。

四年級關於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大全4

古人云“未得還鄉淚欲珠,一書封了又躊躇。”傅聰身為一名鋼琴家,不斷往返於世界各地,這一封封薄薄的家書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他如何做人做事,如何為人處事。一封封家書有的不僅僅是用親情和社會閲歷匯成的字跡,更是無法丈量的愛。

每一位父親都是愛他的孩子的,然而,傅雷的愛並不是含情脈脈,他,始終將國家放在一地位,對孩子深沉的愛放在第二位。他對孩子的嚴加管教,更是傅聰如此優秀的主導因素。

愛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温暖;愛是一泓出現在沙漠裏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正如文中這樣,兒子遇到了極大的挫敗,父親的一封家書,是極大的精神動力。這些諄諄教誨,在必要時,是不會覺得煩的,它是最有效的強心針。因為它很質樸,令我們不斷越過困難險阻;因為它是親人的期冀,令我們揚起前進的風帆。

在家書中,傅雷曾給傅聰指出他的語法和字詞的錯誤。一次可能是偶然,但五次六次甚至更多次,便是有意而為之。我認為,傅雷這樣目的是讓傅聰知道,我們都是中國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每個人都有神聖的使命去傳承他,維護他,不能有任何差錯。

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發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正是如此,傅聰才開始更加熱愛熱愛音樂,不斷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甚至熬夜練習,以求不辜負家人的希望。但同時,傅雷又告訴兒子“人壽有限,精力也有限,要從長遠着眼,馬拉松才會跑得好。”只有親人才會不厭棄煩的告訴你要注意什麼,減少那些彎路,直通人生的彼岸。

《傅雷家書》中的每一篇,都經過歷史文化的積澱。這是一本“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術修養讀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聰明”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我們可以像傅雷一樣從中體會做人、學習的道理。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四年級關於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大全5

父愛如傘,為你遮風擋雨,父愛如雨,為你濯洗心靈,父愛如路,伴你走完人生。經常聽到有人將父親比作“大山”,可以依靠,屹立不倒。傅雷也是一個慈祥的父親。

傅雷家書收集了傅雷和朱梅馥從1954年至1966年間寫給兒子傅聰及傅敏的186篇家信,家信中汲及到的方面極廣,不僅有藝術、思想、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全方面的教育。傅雷作為一個父親,對兒子的關心及照顧是他人不可比擬人的。

每一封家書都體現了傅雷夫婦對兒子傅聰的教育及引導,都值得我去細細回味,體會其中在信中那絲捉摸不透的父愛以及傅雷那其中的文學感悟。“真的,巴爾扎克説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在傅聰走後的第二天,傅雷就對自己以前對自己兒子所做的行為而感到懺悔了,傅雷從小就受到嚴苛教育,長大後也同樣地用他以前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傅聰。兒子走後,傅雷才深感自己教育的不足,虐待了兒子。他在信中誠懇地對兒子誠摯的道歉,這對於一個受中國文化薰陶下的父親是很難得的。

傅雷曾告誡傅聰,“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他告訴兒子,人生是充滿曲折的,有成功也會有失敗,在成功時,我們不能太過得意;在失敗時,我們也不能太過失落,要把持好一個度。以達觀的心態坦然地面對人生中的起起伏伏,不被成功所迷惑,不被失敗所打倒。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父親,他也如同傅雷一般,總是扮演着嚴厲的角色,甚至有些不近人情。當我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才發現父親並不是我想象中,對我動不動就是非打即罵,父親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自有他的道理。他的愛不像是母親那般洶湧,而是如同小溪般涓涓細流。在這一刻,我讀懂了父親。

父親的愛是世上最偉大的愛,只有我們認真體會才能知曉其中的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