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觀後感>

電影《使徒行者》觀後感精選

觀後感 閲讀(1.5W)

《使徒行者》對觀眾造成強烈的感官刺激的是槍戰在巴西的槍戰部分,在密密麻麻明黃色的貧民窟裏上演激烈的槍戰角逐。以下是語文迷網整理提供的電影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電影《使徒行者》觀後感精選

電影《使徒行者》觀後感1:

作為林峯告別作,以及佘詩曼的迴歸作,這是一部很具話題性的作品,如果不是林峯離巢,該劇肯定是要上“台慶檔”的。不僅上述兩點值得炒作的地方,還有就是該劇自籌拍以來,就狀況不斷,包括最先邀請梁家輝來參演,結果梁家輝因傷而辭演,然後拍攝之前,阿佘就出了頸椎問題;拍攝之後,三哥、江美儀先後病倒,森美因病辭演,接替他的沈震軒又在拍攝時受傷,不得不帶傷上陣。這種種狀況,讓本劇成為“最邪門”的劇集,也因此而引人關注。

這部《使徒》讓我對從前甚至討厭的林峯刮目相看。沒有花哨浮誇,過度耍酷的演技,有時堅忍有時陽光,但歸根結底是個孤獨卻充滿責任正義的卧底。與同一部戲中的卓sir有着相似之處。拼盡氣力保護自己想要保護的人,對木蝨對釘姐。只是他太年輕了,容易迷失。但其實他最終的目的也還是想保護更多的人。

佘詩曼飾演的釘姐,從頭到尾都是一氣呵成,自自然然。不得不承認她的演技(其實沒看過幾部她演的戲,基本沒印象)。尤其要看粵語原版配音,更帶感啦!

還有卓sir~~不能再完美了好嗎?所有的問題到他這裏都能解決,這樣的男人能帶來的安全感不止一點點啊。江美儀之前的黴運走到頭了,離開那個極品渣男老公後竟然遇到了個這麼好的男人,真是讓人又開始相信愛了啊啊啊啊啊

還有個不能不提的角色就是歡喜哥,點睛之筆哈。老戲骨的表演入木三分,總是那麼真實自然。對星仔對釘姐之間的感情戲賺足眼淚。。。

其他的角色如阿YAN、KOBE,其實也是很養眼的俊男美女組合,不過YAN這個人就是喜歡不起來,特別是前段各種攪局各種腦殘各種不明真相,到後段不停的哭哭啼啼,唉!搞不懂KOBE怎麼會那麼喜歡她。

電影《使徒行者》觀後感2:

整體上來講前半段的懸念非常好,就是到了後半段開始胡扯了,甚至殺死自己卧底的那一段戲份還有幕後牽扯的東西太多,後面幾集的內容都可以再拍詳細一點

劇情發展——片頭很吸引眼球,再到中間的高潮 最後的不動聲色爛尾

必須要要説的就是,開頭第一集裏的第一個鏡頭張力十足,槍戰部分用高速攝影機拍攝,再逐格慢放,有美國大片即視感。我承認我是被開頭的這一個場景吸引到了(但是沒想到居然最後一集才出現!!),之後劇情回溯到9個月前,阿釘作為卧底潛伏到爆seed身邊,希望找到失去聯繫的其他卧底。隨着劇情的發展,微博上也掀起一股“猜猜誰是卧底”的風潮,卓sir,Kobe,爆seed,歡喜哥,林希微,誰都有可能是,誰都有可能不是,網友們猜來猜去的過程固然有趣,但是看到最後事實證明,編劇腦洞太大已經補不上了,片子的懸念本來玩的很棒,但後來難免有些做作,坑越挖越大,後來已經完全不符合邏輯了。只能説是虎頭蛇尾,還有就是感情線太多,劇情的分配問題從,爆seed,阿釘,卓sir絕對是主角,這一點在劇裏也體現的非常好,但讓我抓狂的是黑幫方面的戲份,本來被認為是目標人物的歡喜哥戲份已經很多了,但是他後面還有四位金主“宋先生”集團,“宋先生”背後還有終極大Boss前保安局局長錢瑞安,編劇明顯弱化了這些黑幫大鱷的實力,短短几集的時間內就全部瓦解了,在情在理都説不過去,金主的背後還有金主,黑警的背後還有黑警,

演員及人物,林峯是個非常有吸引力的演員,在這個看臉的世界裏,吸引了不少粉絲

電影《使徒行者》觀後感3:

文偉鴻監製的懸疑警匪劇《使徒行者》,顯然是對《無間道》和TVB具變奏革新的學警系列的繼承和再發揮,梁朝偉和謝天華在《無間道》和《學警狙擊》、《潛行狙擊》中的表演,可以説是有血有肉、有哭有笑、將兩個卧底的情義與機敏、激盪與風采都詮釋的令觀眾信服,尤其同情他們的微妙處境。劇集《使徒行者》將基督教系統的“師徒”和佛教概念裏的“行者”集合,佘詩曼、林峯甚至許紹雄等卧底更是以羣像的形式呈現一副清明上墳圖,卧底警察的死亡是家常便飯,其生存模式便是刀鋒上舔血,在江湖上也可能尋找到友誼,“手足”裏也有黑警,反間的終極是無間道,使徒的終極是行者,擔負了釐清真相和重建秩序的謝天華和張家輝,卻難以脱身,正如梁朝偉在《辣手神探》和《無間道》中的一再感慨,“三年又三年”,何處是盡頭,只能如行者在魔比斯環上跑下去。

王晶監製、葉天成編劇、文偉鴻導演的電影《使徒行者》,再一次讓內地觀眾看到熟悉的香港警匪電影中的卧底,從《邊緣人》(1981)到《龍虎風雲》(1987),從《辣手神探》(1992)以及《無間道》系列(2002-2003),以及王晶編劇的《龍在邊緣》、《黑白森林》、《卧虎》等與《無間道》構成反響和迴應的電影。嚴肅的香港警匪電影,一直執迷於警察到黑社會內部做卧底的敍事,在做卧底履行警察職責的同時,身為卧底的警察往往陷入出賣朋友的負疚中,在法律與道義之間進行艱難抉擇,絕大多數電影中的卧底命運比較悲催,今年爆紅的內地網劇《餘罪》與香港電影相比簡直就是狂歡嘉年華。卧底電影是香港社會變遷、港人經歷心靈震盪的歷史寓言。雖然香港卧底電影的故事模式出於表述現實的需要在不斷地複雜化,但其內在的情感訴求和感傷基調卻是一以恆之的。香港警匪片對於卧底的身份認同,幾乎是一種有關香港地位、香港人身份認同的一種自由自主的反身自問,可以説是一以貫之的電影社會學DNA。香港本來只是中國南方一塊無足輕重的海邊閒地,與鴉片戰爭之後成為英國殖民地,最終在中國近現代、當代的'歷史中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窗口和碼頭的作用。香港人也一再被席捲在百年滄桑的歷史風暴之中,幾乎每個重要事件香港人都要進行公開或內心的選邊、站隊,在根本上來説他們都是歷史的人質、主動與被動之中的卧底,又往往有自己的主見或選擇。

電影《使徒行者》採用半全知敍事的方法,劇情懸念的設置高明之處就在於,影片並不侷限於關注“誰是卧底?”的問題。目的不是讓觀眾去玩推理遊戲,而是利用兩個“卧底”針鋒相對所產生的劇情張力,激起觀眾關注兩個主人公的命運走向,這也是《使徒行者》敍事張力的巧妙之處。在絕大多數港片的劇情設計中,做卧底的警員很少有自願的,成為卧底後的壓力不僅源自生命危險,也源自心理困境。卧底在誤解與背叛中掙扎,一如每個社會人在現實生活中面對的困境。憑着迴歸家庭温暖、迴歸正常生活的執念,這些隱匿於黑暗中的小人物選擇堅強地活下去。雖然是對受眾需求的迎合,但也成就了卧底電影光明的一面。黑社會在警察中的卧底劉德華,表示“我想做一個好人”。林峯在劇集《使徒行者》中對聯絡人苗僑偉説“我想建立新秩序”,他準備在警匪之間構建新世界的動議即使被證明是一個計謀的一部分,然而李秉憲在韓國電影《新世界》中,卻最終放棄了自己的身份,成為黑社會老大。至於黑幫大佬許紹雄的身份,電視劇在最後點出他其實也是卧底,所以可以在電影版中華麗麗的迴歸。電視劇《使徒行者》中,也明確指出了警方卧底成員(以及證人保護計劃、人間蒸發的警察等)的檔案,警務處長和保安局長等最高層數人,還是具體掌握的,鍾景輝和張國柱都能借此發作,而《寒戰2》中郭富城作為警務處長的設定就有瑕疵。古天樂在《使徒行者》中,向聯絡人吳鎮宇、佘詩曼表示自己是那個失落的卧底,他與張家輝的身份爭奪,更多是生存策略,但也有着多種可能性。在緊張的動作之後,本片通過兄弟情義高過天的男人手法,解決了張家輝與古天樂的非正常競爭(他們似乎在千禧年時都作為歌手競爭過)。

那種植根在香港這座城市的細節,背後是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徒行者》雖然主打動作戲,卻也不失情懷,《使徒行者》中的卧底形象藴含着香港警匪片執拗警察的忠誠與做人的良知的精髓。張家輝扮演的卧底不僅僅是一種身份,更喻指一個灰色地帶,如同港人在身份認同中的困惑,在迴歸之後對香港前景的忐忑。《使徒行者》的前半部分,張家輝貌似最大的反派,最後成為影片中最無私、最偉大的正面人物,反轉得真實可信,人物的性格層次能馬上立體起來。按照張家輝先前的形象和所作所為完全與一個古惑仔無異,只是隨着劇情的發展到後來把他解釋為一個真正的“使徒行者”。正是由於他之前的演繹太像是一個古惑仔了,所以在結尾以 180 度的反差給觀眾造成一種驚天逆轉之勢,反而在觀眾的心理激起了對他的同情,同時劇集的結尾也印證了一個有着良知的警察的內心苦難。卧底要想成功,就必須讓自己成為黑社會,而且是最狠最本真的大佬,這個任務的殘酷和弔詭便在於此,《新世界》説穿了另外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