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語文知識>寫作指導>

走出空泛議論的寫作誤區的方法

寫作指導 閲讀(1.14W)

走出空泛議論的寫作誤區

走出空泛議論的寫作誤區的方法

曉 君

【失誤提醒】

如果藍天裏看不到白雲,看不到飛鳥,天空自然會顯得單調;如果花園裏沒有了小草,沒有了綠葉,再美的花朵也會失去色彩。寫作是一個道理,充實是出彩的基礎。想一想,一篇考場作文,如果沒有豐富而經典的素材,沒有細膩而形象的描寫,沒有深遠而含蓄的意境,那你拿什麼來吸引評卷老師的目光呢?

內容充實,簡而言之,就是言之有物。具體來説,繪景得描寫入微,景物淋漓盡致;寫人得聲情並茂,人物栩栩如生;敍事得具體生動,事件真切動人;議論得論據豐富,事理充沛有力。從近年中考評卷來看,“內容豐富”是大部分考生無法跨越的一道門檻。有的同學滿足於簡單的敍説,不會進行細節描寫,寫出來的文章乾癟無味。

【新題派送】

有人説,人生就像是穿越大海,需要不斷地披波斬浪,也需要在港灣裏自由地休憩;有人説,人生就像是攀越高山,需要不斷地向上前進,也需要偶爾在綠陰下停留。在這些人的眼裏,生活需要不斷地前行,也需要不時地停下,有走有停,停停走走,才是生命最美的節奏。你對此有何看法呢?請結合自我經歷或感受,以“生命的節奏”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②題目自擬;③立意自定;④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⑤不少於600字;⑥不得抄襲。

【審題提示】

既然是節奏,自然就會有長有短,有高有低,有緩有急。也正是因為有了這高低緩急,才有了動人的旋律與精彩的樂章。生命的節奏應該是怎樣的呢?這是話題給我們帶來的思索。也許有人崇尚快節奏,倡導不斷進取;也許有人喜歡慢節奏,主張享受生活。按理説,答案是可以豐富多彩的,可縱觀話題揭示語,我們會發現,命題者顯然是主張“有走有停,停停走走”。也就是,把握“走與停”的辯證關係,才算得上準確立意;反之,一味地主張“走”,或是一味地倡導“停”,都偏離了命題者的意圖。

準確地把握題意,也便從整體上確定了文章的主旨。怎樣才能讓文章的觀點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呢?材料成了關鍵。

【批判案例】

欣賞前行路上的風景

湖南省益陽市第二中學 張中行

捧一輪流觴月,流一縷思古情。當那輪清亮的月亮掛在輕風搖曳的夜晚之時,我總會駕一葉扁舟,在深遠歷史的河流上探尋。

行走在清澈的小溪上,水靜靜地淌過。千百年來,磐石高巖不曾讓你止步,峭壁懸崖不曾讓你退卻——水啊,你努力地在行走,在前行。以一種看似平和温柔卻是堅強有力的方式翻越苦難坎坷,你難道沒有想過停歇?水笑了,激起嘩嘩的水聲,以她特有的温柔告訴我,走,是自己生命的節奏,是實現生命目標的唯一方式。我們美麗的故鄉——大海——在召喚,就算粉身碎骨,自己也會選擇奮力抗爭,不悔地承受。就算上天下地,在痛苦的命運裏跌碎,也仍就是明亮的碎片,閃亮的珍珠!借風的力量,隨雨的步履,我們前行,在前行中,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們偉大的先輩們,不正是這樣嗎?為了歷史與社會的一小步前進,他們貢獻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我隨輕風繼續前行,兩岸風景變化,但最多的還是那巍然青山。他們深沉無語,始終讓我敬畏。山啊,長年於此,你難道不會寂寞嗎?面對自己日益增加的高度,難道你就不曾想過炫耀?山默默無語。微風吹過,葉子向我泄露了山之祕密。原來,停是山的一種威嚴的方式。它在地殼的褶皺與裂縫中睜開眼,在黑暗與混亂中摸索爬行,傲然挺立於天地之間,依靠每一陣風、每一粒塵土成長。如果沒有堅守的毅力,怎來高大挺拔的五嶽三山,因為飄零走過的只能是那江水而已。是啊,停是給生命在藴孕力量,她是在冷靜思索中增加自身的高度。

或走或停,是山和水教給我的人生哲理,奮激中前進,寧靜時歇停,有急有緩,時快時慢,厚積薄發,在追求中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樣,在人生路上,就是有荊棘,同樣也能聞到花香。

其實人生就是一個走和停的過程。如果一味奔走,不免疲憊,事倍功半,因此我們需要一個休息的過程,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回憶,可以思考,可以總結,可以憧憬,可以擦一下臉上的汗水,可以飲一杯咖啡,為接下來的行程做好準備。

匆匆前行的朋友啊,不要那麼急迫,暫時留住你的腳步,觀賞一下沿途的風景,採擷幾株路邊的花草,充實一下自己的思想,再繼續前走吧!

空洞無物,並非只是缺少論據。有時語言再美,如果不見鮮明的觀點,也會讓人感覺內容空泛。這個開篇雖然語言精彩,卻有故作高深之嫌。

客觀地講,用水的奔流不息來展示它生命的節奏,是很巧妙的,但作者思維侷限,不能由此及彼地拓展,因而內容也就顯得很單薄,觀點也就顯得無力了。

議論文需要的並不是喋喋不休的論述,要學會用事實説話,用經典或鮮活的論據來形象地論證自己的觀點。“我們偉大的先輩們”到底是誰呢?應該説出來。此處顯然存在空泛議論的問題。

由水及山,由“行”及“停”結構清楚,思路巧妙。這也算得上本文的成功之處。

語言雖然很美,但過於深晦,沒有結合具體的事例來展開。

另外,對於“走”與“停”的辯證關係也交代不多,“因為飄零遊走的只能是江水而已”等句子,讓人感覺是在賣弄文采。

由於上文缺少豐富的事例來證明,因此這段總結性的文字便顯得有些單薄。

如果説上文重在寫物的話,下面這段文字可以説是由物及人。

遺憾的是,作者只是一味地説,忽視了議論文的文本特點,缺少素材。尤其是這結束的兩段文字,更顯累贅。建議刪去最後一段。

【失誤剖析】

現場評分:內容20分+表達22分+發展6分=48分

借鑑點:

嚴格地講,這是一篇頗有個性的二類下等文。從內容上看,當別的同學熱衷於講述歷史上或身邊人物故事的時候,作者卻將目光聚焦於自然山水,角度可謂與眾不同。從結構上看,下筆營造意境,收束髮出呼喚;主體部分,由山及水,脈絡清晰。從語言上看,句式整齊,充滿着詩情畫意,尤其是擬人等修辭的巧妙運用,令文章閃爍着不同尋常的光彩。倘若不細細品味,也許你還會為“捧一輪流觴月,流一縷思古情”“微風吹過,葉子向我泄露了山之祕密”“如果沒有堅守的毅力,怎來高大挺拔的五嶽三山”等佳句喝彩。

縱觀全文,文章用形象的語言來揭示理性的思考,借“山與水”的生命姿態來説明“走與停”的哲理,來揭示不同生命節奏的美妙,較為妥貼。課堂之上,能夠構思出內容如此巧妙、意藴如此精美的文章,並非易事。這些,正是本文評為二類文的理由。

提升點:

作為一篇議論文,本文的失誤也較為突出。這種失誤主要表現為缺少素材,言之無物。眾所周知,論據是議論文的生命,可縱觀全文,卻看不到一個明顯的論據。沒有了論據,再美的詞藻,再美的修辭,便也成了鏡中之花,水中之月。

如文章寫水之時,先側重外在形態的描寫,繼而側重內在精神的挖掘。這樣寫挺好,不過空泛議論的內容太多,實實在在用以佐證的事例太少。文章雖然有一句“我們偉大的先輩們,不正是這樣嗎?為了歷史與社會的一小步前進,他們貢獻了自己全部的力量”,遺憾的是,沒有深化展開。修改時,若能刪去“我們前行,在前行中,實現自我的價值”之類的句子,加入祖逖聞雞起舞的故事,加入曹操“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人生感歎,加入巴爾扎克與生命賽跑等內容,文章自然內容充實。同樣的道理,寫山之時,若能按老師提出的這種方法進行寫作,言之無物的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另外,語言裝飾太多,也使語言的表達不夠明確流暢。升格時若能在語言上稍作雕琢,文章會更顯精緻。如開篇的“捧一輪流觴月,流一縷思古情”,語句雖美,卻是不知所云;又如“它在地殼的褶皺與裂縫中睜開眼,在黑暗與混亂中摸索爬行”等語句,顯得過於艱澀,而且“爬行”一詞與本段要提出的觀點“停”自相矛盾。由此看來,對考場作文而言,清晰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意圖,也是極為重要的。

欣賞前行路上的風景

湖南省益陽市第二中學 張中行

當那輪清冷的月亮掛在輕風吹拂的夜晚,我總會駕一葉扁舟,在深遠的歷史河流上且走且停。清澈的溪流,奔騰歡笑,磐石巨巖不曾讓你卻步,懸崖峭壁不曾讓你回頭。水啊,你一直在奔跑,可曾感覺到疲憊?可曾想過要歇一下腳?

嘩嘩嘩嘩……水笑了:走,是我們實現價值的唯一方式。一旦停下,就成了一潭死水,再也濺不起生命的浪花。你可曾聽説,“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你可知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與時間賽跑的人?你可知祖逖苦恨時光匆匆,曾每天聞雞起舞,奮鬥不息?你可知曹操感歎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於是南征北戰,平定中原?你可知魯迅先生擔心安逸的生活磨滅自己的意志,於是居食從簡,筆耕不輟,奉獻畢生的精力去喚醒國民麻木的靈魂?你可曾知道,巴爾扎克一生都在與時間賽跑,短短數十年時間竟然創作出九十多部長篇、中篇小説,令人驚歎!

嘩嘩嘩嘩……歡快的水流聲漸漸遠去,它不曾為誰停下追求的腳步,但它告訴了我什麼是奮鬥不息,百折不回。

我佇立於溪畔,感慨於流水的智慧;猛抬頭,卻看見青山巍巍,深沉不語。山啊,你長年駐足於此,可曾厭煩?可曾想過要挪一下窩?

青山不語,但有微風拂過,沙沙的`樹葉向我吐露了山的祕密:停,是生命厚度的一種積累,沒有“停”的累聚,就沒有高大挺拔的三山五嶽巍然聳立,飄零遊走的塵埃與細壤只能成為飛塵和流沙。你可知有所成就的人大多都經過“停”的積累?你可知越王勾踐,卧薪嚐膽,忍辱偷生,十年的韜光養晦使他羽翼漸豐,最後一舉滅吳?你可知諸葛武侯躬耕南陽,不求聞達,多年的厚實積累才使他在羣雄紛爭的亂世中從容應對?你可知聞一多“十年面壁”,為紛亂貧弱的祖國尋求療救良方?停,不是失敗,不是退讓,而是在冷靜的思索中增加生命的厚度,是給生命的勃發積蓄力量。

或走或停,是山和水教給我的人生哲理,奮激中前進,寧靜時歇停,有急有緩,快慢兼備,厚積薄發,在追求中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樣,在人生路上,就是有荊棘,同樣也能聞到花香。

刪去原文中諸多看似精彩的描寫,取而代之的是孔子的話語,祖逖、曹操、魯迅、巴爾扎克的故事。素材涉及古今中外,或理論説明,或事實論證,內容充實,較好地解決了原文言之無物、空泛議論的問題。尤其是詩詞的巧妙運用,更為語言平添了不少文采。

此段照應上文,結構別有意味,尤其是“它告訴了我什麼是奮鬥不息,百折不回”一句,鮮明地提出了觀點。

與原文相比,語言雖然簡潔了不少,但句意似乎更為明朗。效仿上文的寫作方法,文章繼續由物及人,將目光由山之品質移到人物之美德上,用越王勾踐“卧薪嚐膽”、諸葛武侯“躬耕南陽”等故事,解讀“停”之深厚內涵。幾個經典素材的加入,令文章不放異彩。

對照原文,雖然刪了一段,不但不影響篇章結構,讓文章語言更顯嚴謹、簡練。

【升格點評】

現場評分:內容25分+表達23分+發展10分=58分

同學們會驚訝,同一位考生,同一篇文章,只是稍作指導,修改後的文章為何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説到底,只是作者掌握了相關的寫作技巧而已。就本文而言,就是掌握了充實文章的技巧。從內容上看,升格文刪去了原文中空泛議論的句子,並通過形式相似的追問方式,補充了祖逖、曹操、魯迅、巴爾扎克、勾踐、諸葛亮、聞一多等事例,範圍涉及古今中外諸多歷史名人,有力地證明了各部分的分論點。這種方法,也是作文獲取高分的基礎。另外,升格文刪去了大量語意晦澀的語句,使文章語言更為明確、更為流暢,觀點更為鮮明,讀來可謂脣齒餘香。

【升格啟示】

通過《那停留在生命裏的走過》一文的升格,我們對解決“言之無物”類失誤有了深刻的印象。與此同時,我們對充實內容的技巧也有了一定的瞭解。一要注意素材的經典性。對議論文而言,論據是血肉。運用論據時,一方面要體現論據的豐富性,儘量引用古今中外的事例;另一方面要注意論據的多樣性,要學會引用詩詞格言,也要學會概括事例。二要注意表達的多樣性。對記敍文而言,充實內容最主要的手段是描寫。從描寫的方式看,要綜合運用肖像、語言、心理、動作等描寫手法;從描寫的角度看,既要有繪聲繪色的直接描寫,也要有烘托渲染的側面描寫。

五福臨門指的是哪「五福」

趣味語文

“五福”這個名詞,原出於《書經》和《洪範》。現在已成為家喻户曉的辭句了,幾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臨門”這個成語,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種福。至於福臨門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到底什麼是五福呢?第一福是“長壽”,第二福是“富貴”,第三福是“康寧”,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終”。

長壽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

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

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

善終是預知死期而且安然離世。

五福合起來才能構成幸福美滿的人生,一分開可就不美妙了。比方説,有的人雖然長壽而沒有福氣,有的人長命百歲而貧賤度日,有的人富貴而短命,有的人富貴而健康情況不佳,有的人為貧賤而煩惱,有的人雖然富貴但十分操勞,有的人滿足於過貧賤悠閒的生活,有的人貧賤而善終,有的人富貴長命而最後卻遭橫禍……人生境遇多得不勝枚舉。

這些只是單就五福的變化來説的,只有五福全部臨門才是十全十美的,其餘的各種情況都是美中不足,是有缺陷的福。

五福當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

有着生性仁善、寬厚寧靜的德,這是最好的福相。因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結果和表現,以此敦厚純潔的“好德”,隨時佈施行善,廣積陰德,才可以培植其它四福使之不斷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