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知識文庫>專業資料>

高三物理教學反思

專業資料 閲讀(8.29K)

一、教學反思的歷程

教師反思的過程經歷“具體經驗→觀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積極的驗證”四個過程。

具體經驗階段

該階段的任務是使教師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並明確問題情境。

觀察與分析階段

該階段教師將廣泛收集並分析有關的經驗,特別是關於自己活動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觀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價值觀、目的、態度和情感。在獲得一定的信息之後,教師要對它們進行分析,看驅動自己的教學活動的各種思想觀點到底是什麼,它與自己所倡導的理論是否一致,自己的行為與預期結果是否一致等,從而明確問題的根源所在。經過分析,教師會對問題情境形成更為明確的認識。

重新概括階段

此階段將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教師反思舊思想,並積極尋找新思想與新策略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積極的驗證階段

這時要檢驗上階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動和假設。在檢驗的過程中,教師會遇到新的具體經驗,從而又進入具體經驗第一階段,開始新的循環。

在以上四個環節中,反思最集中地體現在觀察和分析階段,但它只有和其他環節結合起來才會更好地發揮作用。在實際的反思活動中,以上四個環節往往前後交錯,界限不甚分明。

二、高三物理教學反思(通用6篇)

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三物理教學反思(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三物理教學反思1

20xx屆高三很快進入全面複習,經過一段的複習,學生中暴露出很多的問題,反思近一段的教學,自我認為今後的複習還就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的複習

在複習中發現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基礎知識但是關是造成學生題不會做的主要方面,例如在進行浮力計算時由於公式不記得,看到浮力題感到無從下手,在分析力的有關知識時,由於對於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分析不清楚,分析不清物體受到幾個力,造成許多的力學問題無從下手。基礎知識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前提,也是中考中的重點資料,因此搞好基礎知識的複習應是物理複習的重中之重。

二、搞好試卷講評,提高應試潛力

試卷講評是下階段的主要課型之一,透過試卷講評:

一是鞏固深化所學知識;

二是及時反饋信息,發現、解決教學疑難,查漏補缺;

三是總結吸收教與學的經驗和教訓,改善教學;

四是能夠提高學生的應試潛力。只講評不練習,只練習不講評,或雖講評但卻不及時,都會影響教學效果。

①獨立審題

獨立地弄清物理情況、獨立地提取信息,這是學生務必具備的基本的解題潛力,也是近幾年中考命題所看重的熱點問題。近幾年出現“信息給題”、“聯繫生活、生產、社會和科技的題目”,意圖之一就是考查學生是否具備獨立審題潛力、是否能夠透過自己的閲讀理解,從中篩選出有用信息,進行求解。為何這類題得分率低主要原因之一是學生獨審題獨立解題的潛力差。因此,在複習中,在分析例題或者講評試題的時候,教師要把審題的機會還給學生,從讀題開始,獨立完成解題全過程,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獨立審題、獨立解決問題的潛力。要透過例題、習題,養成對具體物理過程作具體分析的好習慣,學會分析物理情境、建立物理模型的思維方法。

②規範解題

語言規範:特別是目前比較注重探究題、論述題,要求學生能清晰的理解物理概念並能準確的表達,敍述應有較強的邏輯性、條理性,要簡明、扼要,直奔主題,要寫出主要的步驟。尤其是實驗填空題,最後結果表述不規範,就可能把解答過程所花的時間和精力全部浪費掉。書寫規範:對作圖題更要特別注意認真規範。

高三物理教學反思2

第二學期很快進入二輪複習,經過一段的複習,學生中暴露出很多的問題,反思近一段的教學,自我認為今後的複習還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培養學生獨立審題的能力

獨立審題,獨立地弄清物理情況、獨立地提取信息,這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的解題能力,也是近幾年高考命題所看重的熱點問題。近幾年信息題為高頻考點,目的就是考查學生是否具備獨立審題能力、是否能夠通過自己的閲讀理解,從中篩選出有用信息,進行求解。因此,在複習中,在分析例題或者講評試題的時候,教師要把審題的機會還給學生,讓學生養成對具體物理過程作具體分析的好習慣,學會分析物理情境、建立物理模型的思維方法,從讀題開始,獨立完成解題全過程,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獨立審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養成規範解題的習慣

1、文字説明要清楚,説明研究的對象、研究對象、所處狀態、所描述物理過程或物理情境要點,關健的條件作必要的分析判斷,説明所列方程的依據及名稱敍述應有較強的邏輯性、條理性,要簡明、扼要,直奔主題。若計算結果有負號要説明負號的物理意義,説明向量的方向。

2、主幹方程要突出,主幹方程是指物理規律、公式或數學的三角函數、幾何關係式等,因為在高考評卷中,主幹方程是得分的重點,要寫出所列方程的依據,要列原始方程,列方程時要用題目所給的的符號能自己另用字母符號表示。

3、書寫佈局要規範,文字説明的字體要書寫工整、版面佈局合理整齊、詳略得當、言簡意賅、邏輯性強,就是要用最少的字符,最小的篇幅,表達出最完整的解答,使評卷老師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握你的答題信息。

三、在新課改的學習思想指導下,在高三的複習課上,我做了兩種課堂教學方式的嘗試

1、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在物理課的教學上,我在把問題交給學生的時候,常常會提這樣的要求:“這個問題等一下,我會找同學來説出它的解題思路(或答案),前提是這個組的同學必須要認同他!如果答案不正確,所有成員要一起受罰。結果任務一佈置下去,教室內馬上就積極討論起來,結果往往都是他們能給在定的時間內得到統一的正確答案,這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合作能力,還能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

2、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上台講課,面對同一個問題時,學生的解決方式也會是獨特的,往往是有很多種方法,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學生學會了更多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學物理的興趣。

高三物理教學反思3

今年我從事高中畢業班的物理教學工作,反思一年的教學工作並結合今年及歷屆幾年的高考理綜試題,要想做好高三複習工作,我覺得應做好下面幾點:

一、循序漸進,加深對雙基知識的理解

高考對潛力的考核要求首項便是理解潛力。確實,只有對所學雙基知識都能深刻理解,才談得上運用它們進行推理、分析,去解決更復雜的問題。怎樣才算對所學知識做到理解了?舉例説吧,對交流電的有效值,如果以為最大值的√2/2倍就是有效值,那麼,對這一物理概念就沒有理解。因為這只是對特定交流電的一個數量關係,不適用於所有交變電流的狀況。務必從有效值定義本身去理解,並能運用它計算出不同狀況中交流電的有效值,才到達理解的效果。又如,靜電場中的導體在靜電平衡到達時,其內部場強為零。如果對此結論誤以為導體內部沒有電場,則對這個物理規律也就沒有深刻理解。務必透過仔細體味,明確在導體的內部既有施感電荷產生的電場E1,又有感應電荷產生的電場E2,它們的向量和為零;同理,施感電荷的電場和感應電荷的電場迭加的結果,則使導體各處電勢都相等。能這樣來理解這個物理規律,應用它去解決問題才算是到位了。

怎樣才能做到深刻理解雙基知識?我認為務必安排學生堅持“循序漸進”這個原則。任何貪多、求快的複習安排,或以解題來帶知識的速成複習方法,都只能食而不化。快則快了,然而對所複習的知識仍然是一知半解,不深不透,不可能到達正確理解的目的。“循序漸進”是按課文的章節順序,穩紮穩打。具體説,可按以下幾項來操作:

①對每節課文堅持認真閲讀,及時消化,理出要點;

②獨立完成相應的鞏固作業,檢查自己對所涉及的概念及規律的理解程度;

③每章結束,可藉助一些參考書搞一次單元小結,理一理本章知識線索;

④每逢大型考試,再將知識回頭聯繫。以上各項如能持之以恆,則對雙基知識的掌握定會有相當的收益。

二、正確處理知識的全面和重點的關係

我認為,總複習務必按照教學大綱掃描全部的知識。在這上面千萬不能心存僥倖,搞什麼猜題押寶,隨意捨棄或疏忽自認為不重要的、不會考的部分。例如今年高考實驗考的是二極管,二極管應作為教學中的邊緣知識,如果未重視這些邊緣知識,就會丟不長施。尤其在時間有限的複習課上,老師一般很難詳細述及所有資料,因此,對於面上必須篇幅屬於識記性質的知識,需要要求學生自己閲讀課文加以彌補,以免構成知識的缺漏。這就是正確處理知識面的意思。但在物理學科全部知識中,畢竟也有主次之分,所以還得在複習中注意突出重點。例如就力學部分而言,力和運動學知識可視為力學的準備知識,而牛頓定律、動量守恆定律、功和能的關係則是整個力學框架的重要支柱。對這些重點資料,複習務必追求突破性進展。所以,講課時要特別要求學生注意聽老師的總結及分析解剖;消化時務求深刻理解它們的內涵。同時找些例題幫忙學生熟悉它們的應用;練習則需要有必須的反覆以求熟練掌握。只有正確處理好面和點的關係,才可能到達既揀芝麻又抱西瓜的最終目的。

三、規範地做好各項練習

練習在總複習中是舉足輕重的一環,要想透過練習到達鞏固知識、提高潛力的目的,力求規範地解題是就應遵循的一個原則。具體説務求做到兩條:

①要規範地使用物理規律。不少同學常從生活經驗角度去解物理題,比如用動能定理時習慣從功、能的數值上加加減減來得到結果,而不問列式的物理好處。這種不規範的混亂的思維方式,只能使認知水平停滯在生活經驗的層次上,正是複習中一大障礙。物理學自有本身固有的思維規律和方法,像動能定理的應用,首先要求弄清所研究的過程及研究對象在此過程中的受力狀況,然後區別各力做功的正、負,再搞清過程的初態和終態,最後按外力功的代數和等於動能增量列出方程,這之後的代數運算便容易了。如果在平時練習中始終能堅持這樣規範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時間久了必然會加深對規律的理解,潛力必須會上升到新的層次。

②要將題做完整。我接觸過一些學生,做練習“浮而不實”,列出幾個物理方程便丟手不做或整理到代數式但懶於代入數字運算等,都不肯將題解到底。他們之中不乏最後失敗的實例,均因為他們沒有從日常的練習中得到收益。許多物理題,粗一看解題方向似乎很明顯,仔細一解才發現裏邊隱含着重要的變化及關鍵。再説,一個完整的解題要有嚴密的邏輯過程;要有簡明扼要的文字表述;有單位的處理;有數字的運算……所有這些,無不涉及雙基知識及個人的素養和潛力,都是要透過訓練來加以提高改善的。那種蜻蜓點水式的解題,不可能在這些方面得到不斷啟發和訓練,題解得再多,然而水平提高不快、工作不實,最後必定導致複習工作的低效率。

四、透過專題複習,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潛力

高三複習的後階段,在基礎知識的認知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可思考搞一些專題性質的複習。採用歸類、比較的方法,加深對雙基知識的理解,並提高自己綜合、分析的潛力。拿物理圖象舉例説吧,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原先散見於力學、熱學、電學等章節,初學時一般只能就事論事,學的是一個個圖線的某個方面的好處。複習時若還是機械重複一次,認識必然還是支離破碎,不能提高認知潛力的水平。如果搞一個“物理圖線”的專題,綜合一下已有的對圖線的各項認識,就能從圖線的涵義、截距、斜率、走向、覆蓋面積等諸多方面全方位認識圖線的物理涵義。這樣,對圖線的認識、解釋、翻譯的潛力便得到了提高,再去解決同類型的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了。

高三物理教學反思4

又一屆高三帶完了,經過新課改教學,尤其是高三一年的物理教學,反思一下,收穫很大,現總結如下:

一、教學計劃的制定

一份好的教學計劃對我們的教學是很有幫助的,它能幫助我們明確教學方向,理清教學思路,瞭解教學進度,檢查教學效果,使高三教學有序進行。一份好的教學計劃應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一般情況下教學進度前鬆後緊是一個普遍現象,而比較合理的進度應該是前緊後鬆;教學內容的取捨往往影響到教學進度,所以在內容選取方面要做到“面廣點準”,講解時詳略得當。

2、測試的內容和形式測試的內容一般與教學進度同步,涉及的知識點儘可能多,題量要適中,題型儘可能豐富,不一定是安高考的形式出題,可以是問答題、填空題、説理題、推導題、討論題,等等。測試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樣化的,不一定是一月考一次這類的定時定點考試,可以是課堂小測、單元小測、甚至是某個思維方法和實驗方法小測。

3、教學反饋和對策只要是測試變要反饋。這就要求對任何測試都要進行全批全改,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有用的反饋信息。針對反饋回來的信息,面對全體學生的對策一般是講評試卷,講評試卷的要求是:批改要快,講評要短。千萬不要拖拖拉拉,否則學生沒了興趣。講評不要面面俱到,應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講評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的,而是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而進行的一項教學活動。

4、學生課外作業的佈置與落實作業的佈置不能流行於形式,而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實際、佈置的作業有沒有必要、佈置的作業能否得到落實,得不到落實的作業不如不佈置。

5、後進生的發現與培養後進生的培養對提高平均分是有一定貢獻的,抓好後進生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體現。後進生培養的計劃應包括:

(1)通過什麼樣的途徑來了解哪些學生有潛力(落實到人);

(2)從那些方面來提高他們(落實到內容);

(3)怎樣來提高他們(落實到方法)

6、尖子生的發現與培養策略我們要善於發現尖子生,用心去培養。尖子生的培養不在於高難度的試題來訓練,而在於系統性(知識結構的系統性、思維方法的系統性、解題規範和速度)

二、教學策略的選擇

教學策略就是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所採取的措施和方法,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學策略是很多的,但最基本的東西是相同的。

1、教學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教學目標要“明”——明確三維目標

教學程序要“清”——過程清晰明快

教學活動要“活”——課堂氣氛活躍(指思維活躍,而不是形式活躍)

教學效果要“好”——促進學生髮展

教學手段要“新”——評價過程創新

2、對待學生的態度也是教學策略之一,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對學生多鼓勵,少埋怨,

不要挖苦學生以老師的自信樹立學生的自信。

3、複習的方法。在新授課時,一般是就事論事,解決了某一個問題就算完成了教學任

務,達成了教學目標,但在複習課時,尤其是高三總複習就不能就事論事,應以點帶面,可以是跨知識點,用歸類的方法進行教學。例如,在複習“力與物體的平衡”這部分內容時,傳統的複習方法,往往是斜面、質點、小球等一些純力學問題。這樣複習,知識體系不夠完整,不利於學生聯想、發散、綜合、應用等能力的培養。為此可計設如下的問題來組討論複習,即:一個物體放在粗糙的斜面上平衡時,問:

(1)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學過類似這樣的三力共點平衡嗎?並舉例(越多越好)。

(2)這類問題如何來求解?在這基礎上,學生分析、討論、歸納得出這類問題的求解方法:作出閉合的.向量三角形,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識進行求解。

類似地,在複習勻加速直線運動時可以聯繫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可以聯繫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偏轉;複習圓周運動時,可以聯繫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偏轉,等等。分析他們運動的初始條件,研究他們的運動軌跡,歸納出這類試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教學實踐證明,經過學生自己討論得到的結論,即使是不夠全面,也比老師瘵現成答案直接傳授給學生的教學效果好得多。

三、提高物理試題的編制能力

試題的編制是我們老師的一個基本技能,尤其高三老師更是如此。試題的編制的一個最基本要求是科學、嚴緊、不能出錯。

1、高三物理試題編制的依據:課程標準、教材(各種國家審定通過的教材)、考試大綱(國家)、考試説明(省)。

高考試題有導向作用,但不能作為高三複習的主要依據。以命題要求指導複習,不以個別試題指導複習。

2、試題編制的兩種慣用方式:改編和拼湊(組合)。

四、物理問題解決的策略

所謂問題解決的策略是指解決問題的人用來節他們自己的注意力、學習、回憶和思維的技能。

站在知識的碼頭,遙望能力的彼岸,方法就是連接兩地的橋樑。物理題千變萬化,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解答方法,但掌握瞭解題的基本思路,就如同要開啟千變萬化的“鎖”時,找到了一把“萬能的鑰匙”。

僅從考試的角度考慮,是通過解題來體現你對高中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綜合能力,那麼怎樣來解題呢?你有一點必須非常明白,那就是通過紙筆展現你的思維,向閲卷者要分數,所以解題時要儘可能簡潔明瞭。

看見一道題目,首先不是想這道題是否做過,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題目要求什麼?

2、題中提供了哪些已知條件?

3、題目中描述了幾個過程?有哪幾個關鍵點?每一個過程遵循什麼規律?過程與過程之間靠什麼連起來?把複雜問題分解成幾個相對簡單的問題來處理。

4、根據題目所描述的情境,畫出草圖。

5、題中隱含什麼條件(如勻速直線運動,意謂着所受合外力為零;平拋運動,意謂着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不變,豎直方向為版面上落體運動……)

編題要“拼湊”、“組合”,那麼解題就要“拆分”、“卸裝“。分析物理過程要抓住三點:

1、階段性——弄清一個物理過程分為哪幾個階段

2、聯繫性——找出幾個階段之間是由什麼物理量聯繫起來的

3、規律性——明確每個階段應遵循什麼物理規律。

高三物理教學反思5

説就不能寫出人家的水平來。聽別人説話,看別人文章,聽懂看懂絕對沒有問題,但要自己寫出來變成自己的東西就不那麼容易了。因而要由聽懂變成會做,就要在聽懂的基礎上,多多練習,多多回顧總結,方能掌握其中的規律和奧妙,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這也正是學習高中物理應該下功夫的地方。

要想學好物理,第一條就要好好學習,就是要敢於吃苦,就是要珍惜時間,就是要不屈不撓地去學習。樹立信心,堅信自己能夠學好任何課程,堅信“能量的轉化和守恆定律”,堅信有幾分付出,就應當有幾分收穫。第二條就是要做好回顧與反思,請看以下兩條語錄:

我決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後天的才能,可以無需堅定的長期苦幹的品質而得到成功的。

物理學習的過程就彷彿種莊稼,做題的過程是耕耘,做題後的回顧與反思才是收穫。

功夫如何下,在學習過程中應該達到哪些具體要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記憶。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應熟記基本概念,規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結論,即所謂我們常提起的最基礎的知識。同學們往往忽視這些基本概念的記憶,認為學習物理不用死記硬背這些文字性的東西,其結果在高三總複習中提問同學物理概念,能準確地説出來的同學很少,即使是補習班的同學也幾乎如此。我不敢絕對説物理概念背不完整對你某一次考試或某一階段的學習造成多大的影響,但可以肯定地説,這對你對物理問題的理解,對你整個物理系統知識的形成都有內在的不良影響,説不準哪一次考試的哪一道題就因為你概念不準而失分。因此,學習語文需要熟記名言警句、學習數學必須記憶基本公式,學習物理也必須熟記基本概念和規律,這是學好物理科的最先要條件,是學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沒有這一步,下面的學習無從談起。

(二)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説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物理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過程。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儘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係。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四)上課。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神或儘量少走神。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學習(雖然他只是山師大畢業的)。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複習、鞏固。儘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於是完全自學了(那你何苦到三中來受罪呢?)。物理學好了,有了一定的基礎,則允許有一些自己的東西,學得越多,自己的東西越多。

(五)筆記本。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後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中發現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説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後要經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

(六)學習資料。學習資料要保存好,作好分類工作,還要作好記號。學習資料的分類包括練習題、試卷等等。作記號是指,比方説對練習題吧,一般題不作記號,好題、有價值的題、易錯的題,分別作不同的記號,以備今後閲讀,作記號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七)時間。時間是寶貴的,沒有了時間就什麼也來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時間,而利用時間是一門非常高超的藝術。比方説,可以利用“回憶”的學習方法以節省時間,睡覺前、等車時、走在路上等這些時間,我們可以把當天講的課一節一節地回憶,這樣重複地再學一次,能達到強化的.目的。物理題有的比較難,有的題可能是在散步時想到它的解法的。

(八)向別人學習。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向同學們學習,向周圍的人學習,看人家是怎樣學習的,經常與他們進行“學術上”的交流,互教互學,共同提高,千萬不能自以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訴別人,這樣別人有了好方法也會告訴你。在學習方面要有幾個好朋友。

(九)知識結構。要重視知識結構,要系統地掌握好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系統起來。大到整個物理的知識結構,小到力學的知識結構,甚至具體到章,如靜力學的知識結構等等。

(十)真正做好回顧與反思,將物理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

高三物理教學反思6

又一年緊張忙碌的高三結束了。回首一年來的點點滴滴,我不禁感慨萬千。工作9年,高三教了4年,也曾中途接班,但……沒教過這麼差的學生。我所教兩個班都是理科的普通班,大部分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學習品質及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方法呆板且單一,並且有明顯的厭學情緒。就在我越來越成熟各方面都積累了一些經驗的時候,遇到了他們,很多時候他們讓我束手無策……

由於教育的發展、各高中校的紛紛擴招等各方面狀況的變化,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生源質量在下降,為了保證教學效果和現實的需要,我們務必及時調整我們的教學對策。

1、關愛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能和身體及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主動、活撥、健康地發展。為了能培養出國家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確保教學質量,熱愛學生是前提。

每一個學生都有着各自的特點。如智力有高低、身體有強弱、愛好有各異、特長有不同,作為每一個具有特別的人,他有自己的優缺點。而對於一個教師則沒有理由偏愛或厭惡哪一個學生,教師務必有這樣的職業道德:熱愛每一個學生、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

過去的“應試教育”對學生的要求往往是“一刀切”,這是不貼合學生的成長規律的,也是不貼合學生的實際狀況的。而此刻新課程的理念是要創造適合每一個孩子的教育方法和途徑,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即發展學生的特別、又能使學生提高整體素質。而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就必然要了解每一個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這也必然以熱愛學生為前提。

熱愛學生務必充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而尊重學生表此刻: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尊重學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學生的獨立意識。一句話即尊重學生的人格,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和學生交朋友,和學生交流。在我們的教學中,學生往往是先喜歡教師,再喜歡教師所帶給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他們很注重對教師的整體感覺是“喜歡”還是“不喜歡”,然後再來決定對教師的教育是“理解”還是“不理解”。因為人是充滿感情的,有着各自的需求和慾望,有着不同的興趣和愛好,有着自己的獨特心理空間。當學生喜歡一個教師後,對這個教師所給予的教育影響會產生很大的接納感,會帶着良好的情感來正面理解教師的語言,並主動理解教師的要求,以此可提高教學效果。

以前,我在這方面做的不夠,今後必須要加強。教學效果要想好,務必讓大家喜歡上這門課,讓不學的學生先能學,再解決如何學會與會學的問題。

2、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創造學習的氛圍

興趣是個體用心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傾向,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因素。個體一旦對學習活動產生了興趣,就能提高學習活動的效率。孫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陶行知先生也説過:“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內部學習動機是至關重要的。

要讓學生真正做到是學習的主人,就就應給他們有充分的選取。因為人只有幹他所能幹的、願意幹的、想幹的事情時,才會表現出主動性和用心性。在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強調課堂學習的協作環境,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平等互助的協作關係;教師與學生不僅僅是師生關係,更是合作關係,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這就有利於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從而激發學生的用心情緒,促進學生的學習,使每一個學生在這個特殊的環境中發揮自己的潛能,同時使大家在氣氛中受益,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真正的參與進來。

3、高質量掌握基礎知識,構建知識網絡

高質量掌握基礎知識就是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清楚其研究的對象,適應範圍和條件等,從此入手解決具體問題,而不是憑感覺和經驗。在此基礎上構建知識體系,構成知識系統化、網絡化、結構化。堅實的基礎知識,清晰的知識網絡,有利於聯想記憶,有利於準確快速提取知識信息,有利於理解潛力提高,為高考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中物理知識主要分力、電、光、熱、原子物理五大部分。其中力學又可分為靜力學、運動學、動力學。靜力學的核心是質點平衡,只要選取恰當的物體,認真分析物體受力,再用合成或正交分解的方法來解決即可;運動學的核心是基本概念和幾種特殊運動。基本概念中,要區分位移與路程,速度與速率,速度、速度變化與加速度。幾種運動中,最簡單的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可直接解決;稍複雜的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只要將運動正交分解為兩個勻變速直線運動後,再運用勻變速公式即可。對於勻速圓周運動,要明白,它既不是勻速運動(速度方向不斷改變),也不是勻變速運動(加速度方向不斷變化),解決它要用圓周運動的基本公式。

力學中最為複雜的是動力學部分,但是隻要清楚動力學的3對主要矛盾:力與加速度、衝量與動量變化和功與能量變化,並在解決問題時選取恰當途徑,許多問題可比較快捷地解決。一般來説,某一時刻的問題,只能用牛頓第二定律(力與加速度的關係)來解決。對於一個過程而言,若涉及時間可用動量定理;若涉及位移可用功能關係;若這個過程中的力是恆力,那麼還可用牛頓第二定律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來解決。但是這種方法,要涉及過程中每一階段的物理量,計算起來相對麻煩。如果能用動量定理或機械能守恆來解就會方便得多,因為這是兩個守恆定律,如果只關心過程的初末狀態,就不必求解過程中的各個細節。那麼在什麼狀況下才能用上述兩個定律呢只要體系所受合外力為零(該條件可放寬為:外力的衝量遠小於內力的衝量)時,體系總動量守恆;若體系在某一方向所受合外力為零,那麼體系在這一方向上的動量守恆。

按照同樣的方法,要讓學生在複習中力爭自己構建各部分的知識網絡。

4、調整心態,學會放下

進入高三下學期,在時間安排上已經不可能做很多難度較大的題目、或是弄懂自己學的一塌糊塗的某部分知識,那就要放下。必須要認清形勢,必須要對自己有一個客觀、實際的定位,只有找準自己的位置,才能成為勝利者。考場上也是這樣,務必在有限的時間內拿到儘量多的分,特別是理綜試卷,對我校大部分學生而言,要把全部的31道題做完似乎不太現實。那就就應根據平時做題的經驗,準確把握自己會做的,爭取不丟分;一些平時做起來就很吃力的問題,該放下就放下。

總之高三一年只有全面複習,主抓基礎,狠抓落實,以不變應萬變,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措施、不同的要求,才能使每個學生高興而來,滿意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