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自然作文>月亮作文>

【實用】月光作文四篇

月亮作文 閲讀(2.15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月光作文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月光作文四篇

月光作文 篇1

秋天的夜,蟈蟈奏起了一支曲子,月亮緩緩地升了起來。

輕柔的月光照下來,月盤是那麼皎潔,點亮了蒼茫的夜空,照着那條長長的小路……

小時候,爸爸喜歡輕輕地牽着我的小手,帶我走在那條鵝卵石鋪成的小路,啊!我和爸爸走在月光路上,載着皎潔的月光!

綠得如同翡翠的湖水,流着月光與水的曲子,流着柳樹和秋葉的香味。小路上的鵝卵石是用月光做的吧!白天,爸爸曾帶我去划船,你用力的劃,我把樹葉扔到水上,讓它做一隻小船……和我去看看吧,爸爸!看看那片平靜的湖水,看看那月光閃閃的碼頭。

啊!我和爸爸走在月光路上,載着皎潔的月光!

小路邊是蛐蛐的叫聲,爸爸的口哨聲輕輕地響起來,多美的曲兒啊,比蟈蟈的鳴叫聲更悦耳,爸爸吹着口哨,低下頭望着我,眼中是温柔的月光,他用大手摸着我的頭,我一抬頭,覺得這條月光路把我和爸爸送到了天上,我是一顆小星星在月亮旁邊閃啊閃。

多美的月光路,多美的景色!我和爸爸走在月光路上,載着皎潔的月光!

月光作文 篇2

月兒漸漸圓了,窗外的勁風帶來初冬的寒意。一個人駐足窗前,良久,記憶中的畫面彷彿插上了翅膀,呼啦啦地飛過窗邊……

曾幾何時,我們是一羣快樂的小鳥,隨着上課鈴聲飛進教室,跟着下課鈴聲飛出校園。那時候的我們是多麼調皮啊!自習課上永遠有説不完的話,急得值日生要哭;作業本的角落上,總是塗抹着幾個可愛的小人兒,弄得老師又是好氣又好笑;即便是偶爾捧個不怎麼樣的成績回家,也不用擔心被爸爸媽媽批評。

月亮躲進雲層,月光從雲隙間灑向大地,那樣義無反顧,那樣身不由己……

一轉眼,我們升入了初中,臉頰仍是那樣的稚嫩,眉宇間卻凝結了幾分成熟,那清脆動人的笑聲黯淡了,那自在的宣泄也經不住歲月的打磨,沙啞了許多……自習課沉悶了,每天在家、學校和食堂三點一線間奔波,生活變得機械化了,有時彷彿做了一個好長的夢,忘了自己是誰,在幹什麼。分數不重要麼?滿耳都是“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老師的失望,家長的沉默,無一不激勵我們向前,向前,再向前!

初二地理、生物會考,每個人都忙得焦頭爛額。有時從題海中奮力地抬起頭,很希望誰能遞來一個鼓勵的眼神,可是一個也沒有。大概也有人如我一般等待和期盼過,然而都逃不了失落。一次放學,在路上遇見一位舊時的同學,我或許是想要説些什麼的,但終究無語:你也不過是個泥和尚,你又能為誰歎息呢?

會考成績出來了,全班同學都過關了。大家都劫後餘生般歡呼起來,可怎麼聽,都那麼壓抑。

我想起那個宿舍陽台。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有人會在那裏向月光傾訴,傾訴青春的苦惱,然後流下了苦痛的淚水;也總有人會在那裏享受着夜的靜、夜的美和自己那紛亂的思緒。

月色下,思緒在湧動。

“月圓月缺都是一種美,但月缺更有生活的味道”,我又想起語文老師的話,是啊,生活原本應該不完整的啊。正因月圓,人們才有了期盼;正因月缺,圓月才更加難得。月圓月缺本是人世之常情啊!月圓時,想想月缺的現實;月缺時,想想月圓的美好。人生的`不完美,不正需要我們用一顆平和之心去包容它麼?

今夜,月光皎潔,月色無限……

月光作文 篇3

鄉村的月光是清冷的。比如今年。雖然我破天荒地在家鄉。

十五中秋,十六國慶。今年的中秋與國慶恰好連在一起。正是史上最長假也。機會難得。我也正好打道回府,去過中秋、度國慶了。

十五的月兒十六圓。想不到,於家鄉卻沒有真正得見。這與原先一直留存在我腦海中的印象大有不同。叫人挺不爽的。除了失落,還有遺憾。不過,只是略略而已。

國慶節當日的凌晨一兩點,我就醒了,躺在牀上翻來覆去再也睡不着。雖然在白天裏和父親兩人打了一整天的油茶子。且我腰在疼,肩膀在痛。可是,那月亮卻不管不顧地透過窗櫺,明晃晃地在牀前地上打出幾格子縱橫交錯的光亮來。

“牀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很是奇怪,此刻身在家鄉,思緒卻依然搖曳,依然要止不住地走遠。罷了,罷了,出去轉轉吧?

於是穿衣下牀。決計要外出走走。

院子裏半明半暗,一片靜寂。明的是光,暗的是角。月的清輝遍鋪地面,宛如蜻蜓的薄翼,在略略抖動。月光,你冷嗎?我不由裹緊了身上的薄衫。

月掛中天,被一圈淡黃的光暈圈定。光暈開去,便是一些隱滅的星辰。還有那些似輕紗一般飄忽的藍白雲。這時,月亮並不圓滿,似乎一個“甲”字型人的頭顱,張一雙半是羞澀半是期待的黑眼。對着我,看!月光如水,打擊在我最柔軟最潮濕的部分。感覺到我一閉眼,她的炯炯目光便光芒四射,電擊而來。倘若我一睜眼,她又羞澀地將目光略收回去。還原成期待的眼,還有光潔的臉,一幅欲言不語的模樣兒。啊!千年絕句,萬年水聲,一個人和思索與一片熱土有關,與一片月亮有關。

我抬腿往小巷的那頭走去。小巷的盡頭是村外的田野。當然,要去田野裏,還必須繞過村前的一處池塘則行。

夜風吹氣如蘭,月光在池塘上明滅。有山,有樹,有樓,有房在塘面上隱映輕搖。難道正是——“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麼?應該是的。

塘埂上有草,似無邊的思緒在瘋長。先從塘埂的這頭,繞了一個月亮圈兒,然後一直延伸到縱橫的田埂那頭,再或方或圓地再繼續繞圈子。就這樣圈住了太陽,圈住了月亮,圈住了雨水,也圈住了鄉人的熱望。草是老草,那絕不是什麼嫩草。若是嫩草,那牧童為何不牽了這老牛來吃呢?我俯身用手只略略一拂,感覺果真是老草,因為沒有多少絨絨的特色成分。且大都還掛着露珠,打濕了我的兩個褲腿。滲入肌膚,既涼且冷。

穿過一塊墨綠茶葉地,繞過兩口廢棄舊水井。那些野草瘋長蔓延的田埂便真實地踩在腳下了。此時的田埂給人一種堅實的感覺。並不像插秧那會兒的單薄。那時節,田埂往往會被鄉人颳去草,抹上泥,打上洞,施上肥,種上豆。接着風一吹,日一曬,即使不下雨,豆秧們也會弱弱地從田埂上鑽出來,並且個個茁壯成長。這樣的話,到秋收時,稻田裏不光可以收割到鄉人沉甸甸谷的希望,還會收穫到顆顆飽滿豆的喜悦。呵,黃豆真是個好東西。到時候,你可以把之剝着吃,煮着吃,炒着吃,炸着吃。還可以將之用水桶、水盆浸泡了,裏面再放一件鐵器,膨脹熱望。待到其浸軟了,泡大了,再將之磨成漿,製成豆腐、或是豆腐佬,那味道,一個字,鮮。那感覺,一個字,爽。哈,不怕你不再軟硬不吃喲。

稻田裏,全部稻蔸兒正在整齊地排兵佈陣。那些收割完畢的稻穀已剩下一些稻草了。它們被那些或高或低,或大或小的稻蔸兒給努力支撐着,很潔白地平躺着,然後起伏着平穩向前鋪開去。難道這些稻蔸兒是稻草兒的暖牀熱坑?不然,為何它們竟絲毫不沾半點塵土呢?

此時,稻田的地面上是乾裂的,就像父親額上的皺紋,刻錄生活。深厚!又是鬆軟的,恰如母親的眼睛,盈滿温情。深情!啊,深沉而多情,這正是家鄉的土地。稻田間,有兩道收割機輾過的痕跡。哦,我恍然大悟。難怪現在的塘埂和田埂上盡是一些老草,並沒見嫩草。敢情與鄉人好幾年不再養牛有關。我説呢,難怪回來數次,竟不見那些鄉人於每日早晚裏再牽扯着一頭老牛或是小牛,來啃這些嫩草與老草了。只害得它們盡是一氣地生長與瘋長!

我在經過一塊遍植的菊花地裏停下了腳步。那是杭菊,一年被鄉人種植了許多。此時,那些菊花正在爭先恐後地紛紛嚷嚷地打着花苞兒。估計過不了幾天便會半開,或是全開的了。呵,它們的個頭一律只有我的膝頭那麼高,朵朵笑盈盈地承歡於我的膝下,並不讓我走,難道它們想前來抱腿拉褲麼,説要讓我看着它們開花?呵,我的鄉人對季節的精確掌控,那是相當的恰於其分。採摘這些杭菊的階段,正處在採摘油茶子之後,霜降之前。那時節,這些菊花便一片片地或黃或白、或高或低、或遠或近、或大或小地開滿鄉人的種植園裏,開在鄉人喜悦的兩眼裏。好一片片春光燦爛。好一朵朵笑臉盈盈。它説,我在開花。它們説,我們在開花!

拖着影子,踩着月光,回家。此時,鮮有狗在叫,偶有雞在鳴。大約是我的不小心在意,紛紛驚擾了它們的甜甜睡夢了罷。你看,它們正閃着兩隻狗眼,瞪着兩隻雞眼,穿透警惕的月光,盯着我在看呢。此刻,月光很顯見地清冷了。我感覺是。

回到房間,那月光依然於牀前流盼徜徉。

呵,月亮,你的清高,正將詩歌的節奏拔高。

啊,月光,你的芬芳,永遠將氣味中最幽深最清冷的部分,散落在地上。

月光作文 篇4

每當那一抹皎潔的月光灑在我的窗前,總是有一杯温暖的蜂蜜桂花茶,被輕輕地放在我的手邊。輕輕啜飲一口,一股甘甜的甜香瀰漫口中,我心裏明白,是她泡的,這是外婆的,才會如此甘甜可口。

月光拂着她那蒼蒼白髮,拂着她那衰老但幸福的臉龐。一塊小小的桂花糕,卻不知道包含了她多少心血。月光如洗去了一天的疲憊與塵埃,為杜鵑花叢披上了雪白的紗衣。她們穿上紗衣,在夜間跳舞。咬一口糕,濃濃的米香和淡淡的桂花香互相交織着,美味可口。它,勾起了我的思念。

記得那天,在一顆茂盛的桂花樹下,外婆第一次沒有給我泡那種甜甜的茶,我破天荒第一次失眠了。我跑到那棵桂花樹下,想用那醉人的甜香薰醉自己,卻意外見到外婆在摘桂花。“外婆!外婆!”我對着外婆喊着。“我在這兒!”外婆轉過頭,不好意思地説:“對不起!田田!糕吃完了,茶也明天給你做,今天沒有了!”一位滿臉皺紋的老婆婆抱着小女孩,在銀色的月光下,在澄黃的老桂花樹下。

外婆已經白髮蒼蒼,腳步蹣跚,但她依然摟着我,同我依偎在一起,望着深藍色天幕中那鑲映着的,白玉圓盤似的圓月。我用肉呼呼的小手切了一塊月餅,塞在外婆的嘴裏。外婆幸福地嚥了下去,眼裏閃着晶瑩的淚花。我拍着小手,説:“外婆哭了!哭了!”外婆不説話,只是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