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案模板>

四年級上冊語文《毽子裡的銅錢》原文及教案

教案模板 閱讀(3.31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上冊語文《毽子裡的銅錢》原文及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上冊語文《毽子裡的銅錢》原文及教案

《毽子裡的銅錢》原文

每回聞到巷子裡飄來烤山薯的香味,我就會想起幾十年前家鄉那位賣烤山薯的老人;想起他一雙黑漆漆的手,和手心裡兩枚亮晶晶的銅錢。

那時,我大約十歲左右吧。有一天,在院子裡踢毽子,賣烤山薯的來了。聞到那股子香噴噴的味道,好想吃啊!身邊沒有錢,卻伸著肚子問:“老伯伯,幾個銅板一個?”(那個時代,還用銅板呢,一枚銀角子換三個銅板,一塊銀元換三百個銅板。)老人一聲不響,卻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裡取出一個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裡一放說:“給你吃。”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剝開了皮,萬分珍惜地吃起來。

隔壁的二嬸走過來了,她挑了幾個大的烤山薯,稱一稱正好要十個銅板。二嬸說:“算九個銅板吧,我手裡只有九個。”老人說:“不行啊,我要虧本啦。”二嬸說:“下回補你就是了。”她就捧著山薯進去了。

老人愣愣地望著她家那扇門;我呢,愣愣地望著老人。他滿臉的皺紋很深很深,很不快樂的樣子,我心裡說不出的難過,只想代二嬸給他一個銅板,但是身邊真的沒有錢。看看手裡吃了一半的烤山薯,結結巴巴地說:“老伯伯,我也沒給錢呢。”

老人笑了,他說:“小孩子嘛,送給你吃的。”

我越發覺得心裡不安,忽然想起毽子裡面有兩個銅錢兒。只是兩個銅錢呀,怎麼抵得過一個銅板呢?但我還是急急忙忙撕開毽子的包布,挖出兩枚亮晶晶嶄新的銅錢,遞到老人手心裡說:“老伯伯,給您。”

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馬上把銅錢放回我的口袋裡,摸摸我的頭說:“小姑娘,我怎麼會拿你的錢呢?不過你的好心腸,我永遠不會忘記的。”他又在烘缸裡取出一個小山薯給我說:“再給你一個。”

我搖搖頭不肯接。他卻把烤山薯塞進我的口袋裡,向我笑著擺擺手,提著烘缸走了。望著他微微駝著的背脊,我心裡空落落的,好像丟失了什麼東西。

銅錢在口袋裡丁丁當當地響著,伸手一摸,它們在烤山薯旁邊,也熱烘烘的。我捏著撕破的毽子,回到書房裡,把剛才的事告訴老師。老師仔細地聽著,面露微笑。

我問老師:“二嬸是不是應當把欠老伯伯的一枚銅板再補給他呢?”

老師想了想說:“我想她會補給他的。小君,我倒是很高興你捨得把毽子裡的兩枚銅錢剝出來給他。”

我說:“我那時心裡很難過,覺得自己欠了他很多似的。”

老師說:“不要難過,你有這份心就好了。做小販的,櫛風沐雨,都是非常辛苦的。你長大以後,要格外懂得體諒他們。”

老師慈和的聲音,幾十年來,時常響在我耳邊。賣烤山薯老人滿臉的風霜、謙卑的笑容和佝僂的背影,也時常浮現在眼前。他沒有接受我的.銅錢,卻接納了我的心意。他給我白吃了兩個熱烘烘的烤山薯,使我永遠感到溫暖在心中。

《毽子裡的銅錢》教案

一、品讀細節,感悟真情

(一)“生活艱辛”部分

1、根據積累人物外貌的詞語齊讀

2、把詞語放到句子中,輕輕地品讀。

重點理解“黑漆漆的手”和“滿臉的風霜”

3、口述“浮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位什麼樣的老人”

寫二嬸反襯

我們一個一個來體會一下。先來看看老人送我第一個烤山薯的情景。誰來讀讀有關的語句。

(二) 圍繞“老人生活夠辛苦的,他為什麼要送我兩個熱烘烘的烤山薯?”學習“山薯熱烘烘”部分

1、抓關鍵詞“笑呵呵、珍惜”等詞語理解體會老人第一次送烤山薯的內容

2、根據閱讀提示學習老人第二次送烤山薯的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大組彙報

(2)師生品讀

A、品讀動作的詞“撕開、挖出、遞到”所在的句子

B、引讀

二、品味賞讀,積累背誦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亮晶晶”、“熱烘烘”一類的詞語,體會它們在文中表達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結合全文,體會句子的意思。

3.挑選自己喜歡的段落,自由讀或者背誦,體會感情。

三、拓展延伸

1.師:文中老人的兩塊烤山薯,使我溫暖至今。我不僅得到了兩塊烤山薯,而且得到了用金錢買不到的關愛。確實,金錢有時能買到一些具體的物品,卻買不到一些無形的東西,比如錢能買到鐘錶,卻買不到時間;錢能買到藥品,但是買不到健康……。請你想一想,錢還能買到什麼卻買不到什麼?小組內交流,互相啟發。然後把想到的內容寫下來。

2.全班交流,相互評議。

《毽子裡的銅錢》教學反思

《毽子裡的銅錢》這篇課文是北師大版第七冊的一篇課文。講的是作者回憶幾十年前一位賣山薯的老人送兩個烤山薯給“我”吃,而不要“我”的兩枚銅錢的事,刻畫了一個慈祥、謙卑的老人形象,表達了“我”對老人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說實在話,當我拿到這篇文章時,我通覽全書,覺得就是一個字:“難”。這是一篇散文,作者的寫作風格唯美,富於個性。本文所表達的情感是一種富於人性光輝的人與人之間真誠的體諒,由於蘊含在質樸的文字當中,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在備課時,我把自己當作一名學生,自己拿著課文一遍一遍地讀,看看自己能讀懂些什麼,還有那些是一遍兩遍讀不懂的。我自己不能讀懂的地方,我想也應該是孩子有疑惑或學習起來有困難的'地方。針對這一情況和課文的特點,我緊緊抓住“毽子裡的銅錢”這一暗線和小女孩“感激、難過、不安、空落落”的內心的變化這一明線來組織我的教學。在這一環節中,我注重突出以下幾點:

1、讓學生在“疑”中“學”,不斷鍛鍊學生的思維。

本文以“毽子裡的銅錢”為題,文中也多次提到這兩枚銅錢,因為這銅錢裡包含了“賣烤山薯老人”和“我”之間的關愛和體諒,這種情誼是珍貴的。在教學中,我大膽地把本課作者的情感主線拋給學生,由學生來質疑,朗讀,解決。比如:再講到“感激”這一情感時,我就對學生說,讀到這個詞你心中有什麼疑問嗎?再如:在課堂上當孩子讀到某一個自然段或某一句話時,我都會問一問學生,你讀懂了什麼,還有疑問嗎?讓學生在質疑中去積極主動地思考,培養孩子的斯文能力。新理念提倡教學的開放性,學生課堂的主體性,充分給予學生質疑、反駁、爭論的機會,但在這節課中,我覺得學生有質疑,但給學生質疑的機會還不足夠,其實,如果我能再放開點,我想,這堂課將會更有活力,學生的思維會更有創造性。

2、品詞酌句,重點深入,體現語文的工具性。

語文姓“語”,只有細細的品味語言文字,才能真正悟出其中的情,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細讀課文不難發現,本文作者精於用詞,善於細節描寫,字字句句都滲透著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如“萬分珍惜”、“慢慢地望著”等詞。在教學中,我抓住幾處描寫老人言行的語句,引導學生感受、思考、詮釋、表達。一個“笑呵呵”,老人的慈祥如在眼前,一句“永遠不能忘記”,讓我們看到了老人的感激,更讓學生理解到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理解和體諒,進而啟發他們怎樣真誠地對待身邊的人與事。通過品詞酌句很好的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3、體會寫法,深化主題。

課文中“前後呼應”的手法,也是本文的一個特色。由於時間關係,在最後我點了一下,但沒有具體展開來講,其實我認為應該讓四年級的孩子知道這種手法在結構和內容上有相似或相同之處,取到加深讀者印象的作用。並告訴學生這種寫法可以在今後的寫作中運用。

最後,我想請教各位同仁,這也是我在教學中長期困擾我的一個問題,在我自己的教學中,我會犯一個毛病,將課文講得很瑣碎,我也盡力地在學,在改進,但效果不大。每一次的上課,對我來說不僅是考驗,更重要的是得到了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