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反思>

所見教學反思範文(通用8篇)

教學反思 閱讀(1.01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所見教學反思範文(通用8篇),歡迎大家分享。

所見教學反思範文(通用8篇)

所見教學反思1

三年級的孩子,已經不滿足一二年級時對古詩簡單的識記。怎樣讓孩子們在識記的過程中去初步體會詩句中蘊含的情感是教學古詩的難點。《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的作品。詩人客居他鄉,在江邊被微冷的秋風吹拂,看見秋葉飄落,感到孤獨寂寥。由看到遠處籬笆旁的燈火,料想到有小孩在捉蟋蟀,心裡又泛起一絲親切,一絲溫暖。

在教學這首詩時,我首先讓孩子們理解詩題。然後介紹詩人。借詩人的看聽想三個方面去理解詩句。

孩子們在說詩人看到的景物時,容易把“兒童挑促織”也理解進去。於是,我讓孩子們說“知”的意思是什麼。孩子們認為是“知道”,再問孩子們“究竟是看到了什麼”,才“知道”是有孩子在挑促織的?孩子們說,是看到了“籬落一燈明”,才知道的。這裡,就理解了“知”不是直接看到,而是“料想”到的。

上課時這一環節很快就過去了,在課堂上孩子們還是順著我的意思,說出了“知”是“料想”,可是下來以後的作業中,還是反映出了一部分孩子沒有理解到這個字的意思。

在理解字詞,理順詩句意思後,我讓孩子們逐句品讀古詩。藉由一幅幅圖畫去領略詩句中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可能前面已經理解了詩句意思,再次品讀詩句顯得有些重複,所以孩子們有些坐不住。所以我想,是否可以把品讀詩句,體會情感與前面一個環節相結合。這樣可能會顯得更緊湊。

比如“知有兒童挑促織”這一句,引導孩子們理解是“料想到有孩子在挑促織”後,可以直接問“為什麼詩人會這樣想呢?”“可能他小時候也去捉過蛐蛐,覺得很快樂呀!”“誰能來快樂地讀一讀呢?”

上一次公開課,需要準備的東西太多。我常常是無從落腳,不知道課文的重點應該放在那個地方,又應該從哪裡突破。在查閱相關資料,也借鑑眾多老師們的方案後,設計了這一堂課。只覺得自己水平確實有限,所欠缺的太多。對課文的理解,教學重點、方向的把握,環節的設計,課堂的語言等都有待提高。所幸大家能夠包容我,如能指點一二,不甚感激。

所見教學反思2

古詩的教學,一直覺得在詩句的理解,特別是出現一些跟現在的意義具有較大出入的字詞的時候是最大的難點。

《夜書所見》在備課就猜到學生對“書”字的理解以及對後兩句出現倒裝句的情況可能存在困難。果然,板書課題後,讓學生想一想夜書所見,是指詩人在做什麼?書指什麼?不少學生意見不同,有的說書是那個人在看書,有的人說那個人在看東西把這些東西當成書,這時我讓學生看圖然後再反覆讀課題,又讀了三遍課題後一位同學站起來說,他認為書是寫,那個人把看到的寫了下來。這時,學生也茫然不知所措,我不急於讓學生下定論,因為開課前我也查了不少資料正在這個書上為難呢,這個書字是應作寫來講,但很容易讓人感到是詩人在看書看到了一些景象,我想如果他們說不出來都認為是看書的話,也不能說錯,但學生竟能悟出來,看來多讀確實有好處。而這兩首詩的難點也就是夜書所見,這首詩的詩句不太好理解,因此我讓學生再看圖聯想明月,獨自一人,江邊靜靜的夜這些會讓人想到什麼,學生都說會想到自已的家。再讓學生朗讀古詩,從古詩中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學生能夠說出來了,既然能解其情,就好辦了,學生再反覆讀詩句並結合註釋,很快就明白了第一句的意思,第二句也好懂,但卻是倒裝句,為此我先讓學生讀最後半句“夜深籬落一燈明”結合圖學生很快明白了,但夜那麼晚只看到燈又看不到人,那個人只能猜想了,再看上半句,讓學生抓住“知”(料想)就馬上能理解了。學完了古詩,理解了詩句的意思,然後我又重新回到課題,讓學生說說“書”字到底怎麼理解,這回大家都能明確地說出是“寫”的意思了。有了這樣的基礎,第二首詩學生基本可以*自學理解。

所見教學反思3

《夜書所見》是人教版語文第五冊第三組課文中第一篇課文中的一首古詩,這是南宋詩人葉紹翁創作的一首詩篇。詩人先是寫客遊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鬱悶,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的生活。本詩景象鮮明,反襯出遊客的孤寂失落之情及深深思念家鄉和親人的思想感情。這份濃郁的思鄉之情讓本詩讀來帶著長長的惆悵,但又不失親切感。

課堂伊始,我以舊知引入新知,在讀背學過的思鄉古詩的濃厚學習氛圍中匯入新課,接著,我馬上出示了學習古詩的幾個步驟,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導向,讓學生掌握學法。“三分詩,七分讀”這句話強調了詩歌學習中讀的重要性。因此本節課我堅持以讀為主,在讀中感悟,讀中悟情,以讀促思,將“讀”貫穿到整節課堂中去。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朗讀感受,在讀的基礎上,通過圖文結合、啟發想象、練習說話、讀背詩文、動筆寫詩等,大大增強了課堂上的學習樂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品詞也是本節課的一大重點,如何抓住文中的重點字詞來理解詩文內容,我想方設法重現古詩中的情境,讓學生能夠將上下文聯絡起來進行分析想象,使學生能夠感同身受並且理解詩人的苦悶之情。這一環節不僅讓學生感悟出了詩的內涵,更學會了閱讀。

學完整篇古詩,我不急著提問從本節課你學到了些什麼,而是大膽地讓學生直接與文字中的人物對話,“學了這篇古詩,你想對此時站在河邊思鄉感慨的詩人說些什麼?”以學定教,順學而導,讓學生將自己融入到詩篇的情境中去,與作者產生共鳴,大大加深了對這篇古詩的理解。

所見教學反思4

這是一首充滿了童趣的古詩。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古詩還是初步接觸。學習古詩,重在吟誦。應注意引導學生反覆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所見》這首詩包含的教學內容比較多,認識“所、牧”等6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牧童“意欲捕鳴蟬”的情趣,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那麼,怎樣把這麼多的學習內容融於一節課中,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呢?

我把這節課分成了四大塊:生字教學,朗讀教學,詩意感悟,拓展學習。但這四大塊並不是獨立成塊的,而是互相融匯,只不過有時是突出了生字的認讀,有時是突出了朗讀的感悟,有時突出了對詩意的理解,有時又注重了拓展學習。

當然,古詩教學重點在於朗讀。整節課中“讀”應當佔較大的比重,更應該體現出讀的層次性,讀的有所收穫。首先讓學生初讀,要求大聲朗讀,讀準讀通。糾正字音後,讀正確。第二步聽老師配樂範讀,讓學生初步感悟,粗知詩意。第三步自由朗讀,指導劃出節奏及韻律,讀出語感。第四步的讀,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想象畫面,讀出夏天的有趣,讀出牧童的天真可愛。讀的方式也可多樣化,如齊讀,指名讀,配樂讀等,適當讓學生互相點評,學生將讀得更有滋有味。

抓文眼感悟詩意,是我的最大啟發。這首詩要感悟牧童“意欲捕鳴蟬”的情趣,我認為可以扣住“歌聲振林樾”的“振”字進行理解,為什麼牧童歌聲響亮?(因為牧童高興、活潑可愛。)那為什麼又“忽然閉口立”呢?(因為牧童要捉知了,怕驚嚇了知了。)一幅天真可愛的牧童捕蟬圖就展示在了學生眼前。

古詩的拓展也非常重要,在課前匯入中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古詩,創設了學古詩的意境;在學完《所見》後,又展示了課外的一首描寫小孩童趣的古詩讓學生讀一讀,加深感悟童趣;課外又讓學生回家收集有關描寫童趣的古詩,學習積累古詩。這樣就不是為了教古詩而學古詩,舉一反三,充分體現了大語文觀。

所見教學反思5

不知為何,古詩總是上不好,也參考了很多教案,按照教案來教,課效果就是不理想。

細細想來,是因為自己教得太細了,總覺得什麼都要教給學生,抓不住重點,如此“細嚼”,課堂拖沓不說,學生也學得無趣。

譬如《所見》一詩。學生先讀了幾遍,我讓學生讀一二句,看看哪裡不懂。學生提出為什麼歌聲振林樾?我便問林樾是什麼意思。其實想想,這種較為生僻的詞沒必要問學生,師直接說是樹林效果更好些。

我又問學生為什麼用了“振”呢?哪些時候聲音是振動的?有學生說山上,我解釋說那是回聲,不是振動,這下課堂就冷場了。我只好自己說,比如放鞭炮,工廠裡機器聲,打雷的聲音都是振動的,振動表示聲音很響。觀察學生的反應,對於這個“振”字,孩子們還是一知半解。

課後想想,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說,古詩也不一定要字字懂,關鍵是理解了意思後那種詩情畫意能帶出來就行。譬如“振“字,學生的經驗不充足,也確實不好講,那就乾脆不要讓學生講了,老師一語帶過:“振動”表示聲音很響,詩中用“振”字便說明牧童的歌聲很響,把整個山林都振動起來了。講解完了再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讀出牧童歌聲的響亮,在朗讀中去理解,這樣的處理我想反而更好些。

還有“意欲”一詞,我問是什麼意思?這又是一個難解釋的詞,學生回答不上來,不如讓學生觀察插圖,理解牧童想要幹什麼,再用詩句表達出來,這樣自然而然就理解了。

真覺得,一年級教古詩不需要細嚼,有時需要囫圇,把握大致的意思後通過反覆朗讀去理解。如此“細嚼”“振”、“意欲”等詞,只會嚼得無味,嚼進去的也未見得就被吸收。

所見教學反思6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寫的一首古詩。無論是從詩句內容還是學詩體驗上,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古詩積累。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要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圖文對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編寫特點,以讀代講,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體會詩句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採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鼓勵學生誦讀,以加深對詩句內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今天的這節師徒結對課,通過幾位老師細緻的點評,我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我們通常說古詩難教,實則不難,只是自己沒有找對方法和技巧。進一步反思自己教學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我認識自己有以下幾點不足:

一、匯入花費時間過長

在匯入過程中,我描述了李白的《靜夜思》的詩句意思讓學生猜測詩名,但是學生似乎陷入了一個誤區,由於讓他們預習過這首詩,所以他們沒有多加思考就回答是《夜書所見》,後來經過我的再次深入點撥才將他們引回了正題,在前面匯入上時間花的有點多,這是我上課之前沒有想到的。

二、釋題上的偏差

在引導學生釋題時,讓學生想一想“夜書所見”中的“書”指什麼?不少學生意見不同,有的說“書”是指那個人在看書,有的同學說那個人在看東西把這些東西當成書,這時我用手做了一個寫的動作,同學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書”是 “寫”的意思,那個人把看到的寫了下來。由於自己課前準備不夠,所以在這花了不少時間。

三、給學生朗讀的時間太少

雖然我平時在課堂上強調“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並沒有做到這一點,課堂老師講的多,學生讀的少,所以在學生對詩歌不熟悉的基礎上直接進行句意理解,就難上加難了。朗讀的方式有很多,齊讀、泛讀、領讀、誦讀等等,形式多樣,其實多讀並不難,關鍵是要如何通過讀,讓學生體會詩歌感情。在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先是採用齊讀,然後採用斷句讀,逐句讀,最後結束時在有感情齊讀,以讀給這堂課堂畫上一個休止符。但是儘管這樣,還是在讀的把握上存在很多的不足,我的指導老師陳老師給我指出來:讀要有層次感,從剛開始的單純的讀一步一步遞增到最後以情入境,讓學生將自己當成詩人,懷揣著思念家鄉之情動情的朗讀。聽了陳老師的話,我深深感覺到自己在朗讀上把握的不足,給學生朗讀時間太少,課前準備還是存在不足。

 四、課堂駕馭能力不足

整節課下來感覺前鬆後緊,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背誦詩歌和鞏固記憶,究其原因,還是課堂駕馭能力不足,除了經驗少是一方面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學思路設計的不夠合理,和課堂語言組織能力的欠缺。這種能力不是一兩天就能學會的,靠的是教學經驗的積累和不斷地深入反思、逐步改進的過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國小語文教學,看似簡單輕鬆,實則小課堂有大智慧。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提高課堂效率將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相信只要抱著一顆虔誠之心,去學習,去反思,去改善,必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所見教學反思7

古詩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學習古詩讓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因此,在教學古詩《夜書所見》,我注重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我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式讀,如:配樂朗讀、教師範讀,小組、男女賽讀,以遊戲形式激發朗讀、誦讀等等,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悟情。在學生充分誦讀中“心入於境,情會於物”,使學生受到情感的`薰陶,促進學生對古詩優美語言的感受、積累、內化,師生情感得到進一步昇華。

在教學中,注重把握詩的意境和情感。因此,學生通過朗讀品味語言,引導其展開想象,讓學生投身其中,想詩人所想,感詩人所感。在教學第一、二行詩時,請學生想想:蕭蕭秋風吹下梧桐葉,送來陣陣寒冷,江面上也吹來了秋風,(這時播放音樂,渲染氣氛)在這樣的一個夜晚,假如你就是這個獨自在外地作客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有了這樣孤單寂寞的心情就會很容易想起了什麼呢?隨著音樂,學生容易進入古詩的意境,彷彿與詩人一起感受到了深夜秋風的涼意,感受到了詩人的孤單寂寞和思鄉之情。並請班上外地來的孩子,談談:當你們當離開家鄉來中山讀書,你們想家嗎?你想起了誰呀?這時,觸動了學生那根思鄉的弦,通過自身的感受,從中理解了“動客情”,體會了詩人的情感。

另外,還重視背誦積累,“腹有詩書氣自華”,積累一些古典詩文,這對孩子一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指導學生背誦課文的同時,還讓學生收集一些關於思鄉的古詩,多讀,多記,拓展文字,豐富學生的積累。朗讀古詩不僅是語言的積累,還是文化的積累,思想的積累。

這節課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一節課下來,我覺得學生在朗讀方面還缺了一點感情,因此,在感情朗讀方面還需要多加指導,深入朗讀,讀出古詩的韻味,體會詩人的情感;理解詩句時還不夠透徹,有些蜻蜓點水。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結合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要多加探索,多向別人請教,仔細鑽研教材,正確把握教材內容,準確地設計教學中的提問,巧妙地引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並使自己在教學的道路上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所見教學反思8

本詩生動有趣,生活情趣盎然,詩情畫意,躍然紙上。

古詩中,天真爛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們喜歡的:坐在牛背上高聲歌唱時的情景,是那樣自在神氣!捉蟬時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麼專注啊!整首詩童趣橫生,情趣盎然。因此,詩趣,應該是我教學這堂課的靈魂所在。只有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到這種詩趣,他們才能在學習全過程中全心投入。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以下幾個方式幫助學生領悟到這種情趣。

 一、反覆朗讀。我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相信學生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讀懂課文,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尋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讀的樂趣,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事實上,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形象,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讀,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在朗讀中,學生體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的神氣十足;在朗讀中,學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嚇跑蟬兒的心思;在朗讀中,讓孩子們把自己當成了牧童,融入到詩歌意境中。

二、運用多種藝術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覓得詩趣。城市的孩子,少有機會接觸大自然,難以體會到鄉村生活的情趣。他們沒有親身體驗過捉小昆蟲的過程,無法快速進入情境。我藉助畫面和視訊,配上音樂,展開學生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在音樂聲中,彷彿看到小牧童朝我們走來,讓學生在小牧童停步凝神望蟬的神情中,想象小牧童的想法。

三、課後,我還佈置了這樣的作業:牧童後來捉到蟬了嗎?請你續寫故事。以此進一步促進學生思考,鞏固對詩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