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育隨筆>

長江之歌的說課設計

教育隨筆 閱讀(3.33W)

長江哺育了千萬人民,灌溉著萬頃良田,滋潤了兩岸的泥土。我們吮吸著她的乳汁,沐浴著她的恩澤。

長江之歌的說課設計

一、說教材

《長江之歌》是西師大版國小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愛國篇的第一課《歌詞兩首》中的一首。學習這首歌詞,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情感,為本課另一首歌詞和本單元后三篇課文的學習做鋪墊。《長江之歌》寫出了長江的多彩神韻、磅礴氣勢和源遠流長,表達了祖國兒女對長江的無限讚美和無比依戀之情。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盪滌”“磅礴”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歌詞的'具體內容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領會課文運用第二人稱增強親近感的寫作方法。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以讀為主,通過形式多樣的朗讀,體會歌詞蘊含的思想感情。

(2)組織學生蒐集有關資料,藉助資料,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文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祖國兒女對長江的無限讚美和無比依戀之情。

(2)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情感。

本課的重點是:體會歌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本課的難點是:體會並掌握運用第二人稱增強親近感的寫作方法。

二、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由於《長江之歌》所述內容和所要表達的主題和學生的生活實際有一定的距離,因此我先讓學生蒐集資料,然後藉助電教手段創設情境,增加具體直觀的內容,以讀助講,導引問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從而瞭解長江的多彩神韻、磅礴氣勢和源遠流長,感受祖國兒女對長江的無限讚美和無比依戀之情。

在以讀助講,導引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住文字的感情基調,善於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使學生領會課文運用第二人稱增強親近感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情感。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將採用“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方法,堅持以學生的自我感悟為主,引導學生在自我理解的基礎上和同學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深入理解歌詞的內容。同時,讓學生反覆、大量朗讀,在朗讀中更好地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領會歌詞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說教具準備

有關課文內容的課件多媒體電化教學裝置。

五、說教學過程

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匯入階段、導學階段、應用評價階段。

匯入階段:播放歌曲《長江之歌》,在音樂聲中匯入新課。

導學階段:(1)教師出示地圖,指出長江的位置和所流經的地方。(2)學生彙報他們蒐集的有關長江的資料。(3)教師出示自己蒐集的一些有關長江的資料,並講解。(4)自由誦讀課文後共同學習本課的生字詞。(5)指名分節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為什麼說長江是無窮的源泉?為什麼說長江有母親的情懷?然後小組討論,集體交流見解,教師點撥。(6)全班齊讀課文,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和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7)教師播放歌曲《長江之歌》,學生跟唱。

應用評價階段:分為課堂小結、課中交流和課後背誦並學唱《長江之歌》三個方面。特別是課中交流,教師要敢於放手,鼓勵學生髮言,讓學生大膽表述對課文的理解。

六、說板書設計

長江之歌

長江——母親

(讚美、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