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閱讀答案>

雲在青天水在瓶閱讀答案

閱讀答案 閱讀(2.48W)

雲在青天水在瓶 宗璞

雲在青天水在瓶閱讀答案

父親(馮友蘭)最後的日子,是艱辛的,也是輝煌的。他逃脫了政治旋渦的泥沼,他可以相當自由地思想了。1980年,他開始從頭撰寫《中國哲學史新編》這部大書。當時他已是85歲高齡。除短暫的社會活動,他每天上午都在書房度過。他的頭腦便是一個圖書館,他的視力很可憐,眼前的人也看不清,可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哲學思想的發展在他頭腦裡十分清楚,那是他一輩子思索的結果。哲學是他一生的依據。

像父親那樣出生在19世紀末的一代人,分佈在各個學科,創造了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新文化。不管在哪一學科,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熱愛祖國,要使自己的國家揚眉吐氣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父親的哲學也不是空談哲理,也不是書齋裡的機鋒,他要"闡舊邦以輔新命”,就是要汲取中國文化的精華,作為建設新國家的營養,永遠關心著國家、民族的命運,這就是他的“所以跡”。經過多少折騰、磨難,初衷不改,他的最後鉅著《中國哲學史新編》的最後一頁,仍寫著張載的那幾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仍然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父親最後10年的生命,化成了《中國哲學史新編》這部書。學者們認為這部書對論點、材料的融會貫通超過了三十年代的兩卷本,又對玄學,佛學、道學,對曾國藩和太平天國的看法提出了獨到的見解。有的朋友來看望,感到老人很累,父親微嘆道:“我確實很累,可是我並不以為苦,我是欲罷不能。”

是的,他並不以寫這部書為苦,他形容自己像老牛反芻一樣,細細咀嚼儲存的草料。他也在細細咀嚼原有的知識儲備,用來創造。這裡面自有一種樂趣。父親著述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做卡片,曾有外國朋友問,“在昆明時,各種裝置差,圖書難得,你到哪裡找資料?”父親回答:“我寫書,不需要很多資料,一切都在我的頭腦中。”

更重要的是他的專注,他的執著,他的不可更改的深情。他在生命的最後兩年中不能行走,不能站立,起居需人幫助,甚至咀嚼困難。不能行走也罷,不能進食也罷,都阻檔不了他的哲學思考。一次,因心臟病發作,我們用急救車送他去醫院,他躺在病床上,斷斷續續地說:“現在有病要治,是因為書沒有寫完,等書寫完了,有病就不必治了。”

父親久病後,總讓人想到風燭殘年這幾個字,燭火在風中搖曳,可以隨時熄滅,但父親的精神之火卻是不會熄滅的。他是那樣頑強、堅韌,那樣豐富,他不燒乾自己決不甘心。

父親那一代人責任感太強了。他們無暇逍遙。其實父親心底是贊成孔子“吾與點也”那一句話的。曾點說,他的願望是“浴乎沂,風乎舞雩,泳而歸”。父親是欣賞這種境界的。

四十年代,常有人請父親寫字,父親最喜寫唐李翱的兩首詩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還有一首是“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這兩首詩,父親寫過幾十幅。父親的執著頑強,那春蠶到死、蠟炬成灰、薪盡火傳的粉神,後面有著極飄逸、極空明的另一面。一方面是儒家“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擔得起,一方面是佛、道、禪的“雲在青天水在瓶”的看得破。有這樣的互補,中國知識分子才能在極嚴酷的環境中活下去。

很多年以前,父親為我寫了一幅字,寫的是龔定庵的詩:“雖然大器晚年成,卓犖全憑弱冠爭。多識前言蓄其德,莫拋心力貿才名。”後來父親又為我和外子作過一首詩:“七字堪為座右銘,莫拋心力貿才名。樂章奏到休止符,此時無聲勝有聲。”父親深知任何事都要用心血做成,諄諄教海,不要為一點輕易取得的浮名得意,在寂靜中也許會有更好的音樂。想到這些常覺得是父親坐在那裡,以手向上一指向下一指,在沉默中,讓人想到“雲在青天水在瓶”的詩句。可是那涵義,那境界,有誰領會。 (選自《馮友蘭:蠟炬成灰淚始幹》,有刪節)

〔注〕宗璞(1928-),原名馮鍾璞,中國著名作家、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兩項是(4分)

A.馮友蘭先生具有出世的行為,他一生致力於哲學研究,以天下為己任;但是他又有入世的`思想,他甘於寂寞,從沒沉迷於名利,而是視富貴如浮雲。

B.“雲在青天水在瓶”這句詩在文中指“父親”甘於寂寞、淡泊名利的超然境界,此語旨在表現“父親”高尚的人格及其精神境界。

C.這篇傳記主要從“父親”晚年著筆,通過引用父親自己的話和古詩文去刻畫“父親”,行文融記敘、議論、抒情於一爐,充分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崇敬之情。

D.晚年“父親”的視力很可憐,眼前的人也看不清,實際上他已感到很累很苦,但他的精神之火卻不會熄滅。他努力地踐行著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生理念。

(2)這篇回憶錄多處引用了“父親”的話,簡要分析這樣引用的效果,試舉一例分析。(4分)

(3)從全文看,作者主要從哪三方面來敘寫“父親”馮友蘭?請結合文章內容加以說明。(4分)

參考答案

12.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1) B、C(A.“出世”與“入世”兩處弄錯。D.他感覺累但沒覺得苦。)

(2)文中多處引用了父親的話,這些引用從不同的側面表現了“父親”的品質和精神境界,豐富了“父親”的形象,增強了文章內容的真實性和感染力,給人以可信感。如:引用“父親”在《中國哲學史新編》的最後一頁寫著的話,表現了“父親”一生矢志鑽研學問,但又不空談理論,而是為國為民立志學以致用心繫天下的境界。

(3)①學術成就方面:一生致力於學術研究,成就卓著,生命最後10年完成鉅著《中國哲學史新編》。②治學精神方面:對事業孜孜以求,專注執著,頑強堅韌,至死不渝。③思想境界方面:熱愛祖國,心繫國家、民族命運;敢於擔當,貴任感強;淡泊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