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讀後感>

《除夕的故事》讀後感

讀後感 閱讀(6.73K)

閱讀完一篇好文章以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除夕的故事》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除夕的故事》讀後感

《除夕的故事》讀後感篇1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籍,是我最忠實的朋友。前段時間,媽媽買了一本南方分級閱讀的《年除夕的故事》。回到家,我便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年除夕的故事》是趙鎮琬寫的。他是《幼學啟蒙叢書》的其中一本,叢書介紹我們所熟悉的民俗故事、神話故事、節日故事等,讓我們瞭解祖先們的活動的廣闊天地和歷代的政治變遷、科學發展與文學藝術上的成就。

《年除夕的故事》主要寫了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夕的怪獸。他一到陰曆臘月的最後一天,就出來找吃的。豬、羊、馬、牛,就連人也不放過,都成了它的食物。人們很想把夕制服,可是想了很多辦法也無濟於事。玉帝聽了,就把這件事交給了神農。神農又把這件事交給了年。於是,年來到人間,燃燒了鞭炮,終於把夕趕走了。

其中,書中年趕走夕的那個地方最令我難忘:年一邊躲閃著夕的進攻,一邊悄悄摸出紅綾子,用勁抖著。紅綾子放射出一束束耀眼的紅光,刺得夕眼睛什麼也看不見了,慌忙逃去……

“年”一來,草木凋敝,天地一片蕭條;“年”一“過”,萬物更生,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象。要轟走“年”,就要燃鞭炮,燃鞭炮的習俗因此而來。我們現在過年放鞭炮是為了感謝“年”,感謝它為民除害,我最喜歡過年了,小朋友可以拿紅包,而上班的人可以放假,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團圓,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除夕的故事》讀後感篇2

週末,我的好朋友張卉媛送給我一本《除夕的故事》,這本書講述了關於我們中國過年的`故事,當時我還不知道過年是怎麼來的呢?對這本書很感興趣,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為什麼中國有過年?為什麼要放鞭炮?為什麼要貼春聯?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從前,有個叫夕的怪物,它經常傷害百姓,所以,灶王爺要去天上找神仙來幫助除掉夕。灶王爺在天上找啊找啊,正好,碰上了一個叫年的小朋友,年說:“灶王爺爺爺,灶王爺爺爺,您給我講講人間發生的事情,好嗎?”灶王爺要急著辦事,所以他和年說:“我要有事。”說完他就向前走了。正在這時,年的師父神農出來了,灶王爺連忙對神農說:“人間有難,來了一個怪獸,把老百姓害苦了,請您快派天神把他除掉吧。”師父說:“就讓我這徒弟去吧!”那小孩剛轉頭要走,師父就叫住他說:“你帶這個紅絲綢去吧!打年的時候會用到!”他高興謝過師父,向人間飛去。

一天,夕來了,人們早早地躲進了屋子裡,它“砰”的一聲撞開一戶人家的大門,然後張開大嘴,把一桌子的雞、鴨、魚、鵝、肉連盤子、碗一起吃了下去。這時,年來打夕,年從口袋裡掏出紅絲綢,甩來甩去。夕一看到紅色的東西就難受,它四處亂躥,年在天上揮舞紅絲綢,到處閃著紅光,夕就裝死,年看到夕一動不動,真的以為夕死了,高興地喊道:“夕死了,夕死了!”這時,夕找到了機會一下子撲了上去聲,年又舞起紅比綢,夕一下子退了回去。年找來小竹筒“噼嚦啪啦”幾聲巨響,夕被燒傷了,他就喊來鄉親們一起放竹筒,一團熊熊大火在年的身上燒起來了,夕被燒死了,老百姓們開心極了!村民們看著年手中的紅綢,說:“年啊,假如我們家家都有一塊紅綢,那可就再也不怕怪獸了!”年眨眨眼,說“好辦,那就讓家家都有。”說著,他將紅綢向天空扔去。只見紅綢一下變成了千條萬條,掛到了家家戶戶的門上。

為了慶祝這次勝利,人們從此就把臘月三十兒晚上叫做“除夕”。為了紀念年的功績,就把正月七年級叫“年”。不過,人們在過年的時候不再燒竹竿,而是變成了放鞭炮,門上也不再掛紅綢,而是貼上了紅春聯。這些風俗也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這就是我國傳統的“除夕”和“過年”,這本書讓我懂得為什麼要貼春聯,為什麼要放鞭炮的道理。

《除夕的故事》讀後感篇3

除夕,傳統的年三十,中國人團圓的日子,這一天在外的遊子加快了回家的腳步,大包小包的行李後是一張張喜悅的笑顏。

兒時的除夕總是最快樂的日子,每每這一天,總是迫不及待的穿上新衣到外面炫耀,一個農村小丫頭的心思也不過如此,想讓更多的人看見自己的美麗。但是總是沒到一個小時,衣服就弄的髒兮兮、灰頭土臉的回家了。爸爸對我是哭笑不得,只得趕快換洗我的衣服,家人都說我是土匪轉世,小我四歲的妹妹也總是偷偷的笑我。過了許多年依然記得那時妹妹小小的得意的樣子。

每年的除夕早上,爸爸總是早早的起床開始清掃院子,壘旺火。家鄉的旺火類似於蒙古族的篝火,寓意家業興旺、年年好運。所以年三十的晚上十二點,在迎接農曆新年的同時,家家戶戶都要開門迎財神。傳說新年的時候,財神會光顧人間,這一傳統在本地保留了許多年。點燃的旺火,絢爛的煙花將整個村莊印染的別樣美麗,每每這一時候家人都會轉旺火,圍著旺火轉圈,許願新年的祝願。燃放完煙花後,媽媽總是準備了豐盛的年夜飯,雖然不愛餃子,但是在爸媽的逼迫下總是吃上幾個。因為一大鍋的餃子裡面,有一個是媽媽特意準備的包了硬幣的餃子。家鄉有個習俗叫“揣元寶”,個個飽滿的餃子形似元寶,而吃到硬幣餃子的人在新的一年裡總是好運連連,雖然是一個習俗,但是爸媽總是希望我和妹妹能夠吃到,保佑我們新一年裡萬事如意。

除夕夜守歲基本是所有中國人的習俗,但細數下來,每到夜晚就發睏的我基本都沒有熬到天亮,反而是妹妹年年都要熬到很晚,甚至是直接到了早晨,這一點我一直佩服到現在。

家家戶戶院裡的紅燈籠一直到亮到初七過完小年,這個習俗雖然有違於低碳環保,但也是鄉情濃濃年味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