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文學教育>散文>

想起了媽媽年輕的時候散文

散文 閱讀(2.82W)

謹以此篇敬獻給我親愛的媽媽,願她老人家永遠康健順意!祝福天下的母親節日快樂!幸福!

想起了媽媽年輕的時候散文

——題記

五月,溫馨的月份,“母親節”踏著溫情的節拍翩然而至。本不是很喜歡洋節的我,對這個舶來的節日有了格外的接納和喜歡,皆因母愛的偉大無私。

媽媽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花白的頭髮伴著微駝的背脊,滿面紅光伴著精神奕奕,佈滿溝壑的臉龐伴著溫暖堅毅的目光。每天早早起床,依然精神百倍地出去工作著,奔走在拼搏的旅途之上。

遙想媽媽年輕之時。我無法用漂亮美麗這些文字來表達內外皆美的媽媽。

媽媽聰慧好學,文靜賢淑,善讀善悟,善學善用。何止是知書達理識大體,而是上曉天文,下知地理,左博古,右通今。有著驚人的記憶力,是遠村近鄰有名的文化人。

媽媽是鄉村裡一名辛勤的園丁,辛勞的在三尺講臺上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激昂著年輕的胸懷,恰如一支紅燭燃燒著自己,點亮著學童的.心燈,照亮著學童的心房,似啟明星一般指路導航。

有文化的媽媽很自然就和一個有文化的男人走進了婚姻殿堂。這就是我的爸爸,一個長年奔波在外的建築人,每年才能回來一次。隨著我們兄妹的相繼出生,媽媽不得不離開心愛的講臺,退回到三尺鍋臺,為的是支援奔波在外的爸爸,精心哺育幼小的我們。

那片廣袤而肥沃的黑土地,變成了您生活的依託。那時生產力不發達,基本以靠天吃飯為主,再加上嚴重的自然災害,儘管沒日沒夜的勞作著,飢餓困苦如影隨形般相伴左右。

屋漏偏逢連陰雨。在那個刺骨的冬天,我的小妹哭喊著姍姍而來,看著四壁如徒的家,您抱著孱弱如貓兒般大的小妹哭著說“孩子,你怎麼來的這麼不是時候呀”。一貧如洗的家又添了一張小嘴,媽媽沒有飽飯果腹,小妹自然吃不到媽媽滴滴的乳汁,更別提會有任何飛代乳品了。每天一把碎米熬一碗稀米湯,就是小妹一天的餐飯,可憐的小妹瘦弱的身軀支撐不起小小的腦袋,非常幸運小妹終於顫顫巍巍一路頑強走來。

幼小的我們拼命哭喊,喊餓喊冷。您忙伸出忙碌的雙手顧不得擦一把汗水,緊緊擁我們入懷,安慰我們說“孩子們,別哭,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實際您比我們更飢餓,看著哭喊的孩子們,可想而知您又多焦急,多難過,多憂愁,多擔心,多無奈呀,可您當我們面從不流下失望艱難的淚水,背地裡您究竟流下幾多辛酸磨難的淚呢?

您有著聰慧的頭腦,靈巧的雙手,善良的心地,您種的一手好菜,您做的一手好女紅。

每到夏季之時,就是我們最最幸福快樂之季。我們終於不用因為飢腸轆轆而哭喊了,您利用房前屋後哪怕巴掌大的一點地方,種植上豆角,茄子,西紅柿,黃瓜,生菜,菠菜,白菜,土豆,南瓜等蔬菜,是您辛苦種的這些蔬菜讓我們不在飢餓,這些蔬菜不但我們自己食用而且經常接濟比我們更艱難的鄉鄰,您經常會幫鄉鄰縫縫補補,在大家相互幫襯之下走過那段“非凡”之路。眾鄉鄰皆為你豎起大拇指,念念不忘你那滴水之恩,您至今您都只是淡淡的一笑。

不是常說,快樂的時光總是那樣短暫嘛。幸福快樂的夏季邁著匆匆的步履一閃而過,徒有思念,留戀,期盼另一個夏季早早到來。

冬的夜晚總是來得那樣早,那樣的漫長,那樣的刺骨錐心的寒冷。呼呼的北風裹挾起雪粒猙獰而舞,厚厚的窗花整整相伴我們一個漫漫長的冬季,幼小的我們,脾胃的飢餓,身軀的寒冷,精神的重壓,使您無有喘息之機。

媽媽真不知年輕的你,是怎樣的信念帶我們走過那段歲月?我只知道在我們熟睡之後,您伴著昏暗的煤油燈為我們縫補衣衫,為我們做漂亮的小布鞋,您的眼睛幾乎天天佈滿血絲,皮包著骨頭的您,似有一陣風就會颳倒的感覺呀。

瑟瑟的冬夜裡,由於寒冷無法入睡,您緊緊的把小妹貼在您溫暖的前胸和我們圍坐在一起,給我們講故事,既是驅趕飢餓,也是驅趕嚴寒,關鍵的是教會我們怎樣學會面對逆境。

這時的我們很安靜,全神貫注的聽您講:五隻黑羊皮換回足智多謀的《百里奚》,《伍子胥過韶關》一夜白了頭,聰明的小個子《晏子使楚》,《姜子牙》在太溪直鉤垂釣的故事,羽扇綸巾的諸葛孔明唱撫琴大唱《空城計》,抱著大漢使節的《蘇武牧羊》在北海道二十載,藺相如《完璧歸趙》,那個可憐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可愛的《小紅帽》,羽化為白天鵝的《醜小鴨》等等太多的故事。我們在您的故事中,忘記了飢,忘記了寒,逐漸枕著您的故事進入夢鄉。更是通過這些故事使我們從小就明白,在困難面前不能退縮,開動自己的智慧,頑強的為自己闖出一條路,堅定的信念是不可缺的,它會帶我們走出困境迎來百花盛開。

媽媽,親愛的媽媽,在母親節之即,女兒的這支筆,這些淺薄的言語,怎麼也表達不了這份感激之情,這份無私的大愛。女兒只是採擷眾多愛的浪花裡的一小朵而已,略表寸心。媽媽,女兒一直反對您繼續工作,可是您放不下工作;媽媽,女兒明白,順就是孝,女兒尊重您的選擇。可是媽媽,您畢竟不是年輕之時了,該歇歇了,也得注意愛惜自個身體,安康幸福地頤養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