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語文知識>古詩絕句>

清明古詩的詩意

古詩絕句 閱讀(2.1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古詩的詩意,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古詩的詩意

清明古詩的詩意1

《清明》杜牧(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欲斷魂”是說行人被雨打得“狼狽不堪”,欲=“想要...”,不是“想”或“想念”;斷魂=現在的口語“魂兒都要掉了”。就古漢語而言,斷魂不等於“死去的人”。作者也被雨澆了。清明啊,還很冷,故想喝杯酒暖暖身子。就有了下句的“借問酒家...”這首詩在漢語世界裡流傳極廣,從詩詞的藝術高度來說,它無特殊搜尋高明的地方,但它來得自然,可以說是渾然天成,無雕琢痕,這才是作詩最難的地方。當然,我並不是說推敲出來的“一字千金”不好,如: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字,前面曾用了很多其它的字,如:“過”“掠”等字,最後,還是推敲出個“綠”,果然此綠字成了詩眼,全詩皆活。但是,推敲是人力可為的,可詩出自然只能偶爾碰到,不是人力所能追求的。

[評析]

這首小詩,運用白描的手法,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們勾畫出一幅真切的春景圖。首句用“清明”點出時令,用“雨”寫出環境和氣氛。“紛紛”二字既描繪了春雨的意境,又寫出了雨中行人的煩鬱心情。“雨紛紛”,境界迷茫,令人惆悵。詩人在這裡運用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第二句的“欲斷魂”傳神地描繪出此時此刻行人觸景傷情的內心活動,在濛濛細雨中又增添了一層愁緒。何以消愁?於是第三句一轉,提出“酒家何處有”。在第四句裡,牧童以動作代回話,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真乃“此時無聲勝有聲”。“遙指”二字,用得十分精妙,妙就妙在這不遠不近之間。

這首詩意境優美,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耐人尋味,富有感染力。

第3篇:清明古詩意思是什麼清明的時候,又下起了紛紛的春雨。奔走旅行在外的人,心理更加增添了一分愁苦,簡直失魂落魄了。他向別人詢問,附近那家小酒館可以歇歇腳,放牧的孩子伸手指了指遠方遙遠的杏花深處的小村莊……

詩的前兩句,讀者可以看做是一幅清明煙雨圖。清明本是春暖花開的好季節,人們多出來祭祖踏青。詩篇中第一句就講述一位孤獨旅行在外的人,遇到了“雨紛紛”的天氣。小雨下的不急也不大,這自然是春雨特色。清明節原本是全家人掃墓的日子,是親情色彩濃郁的日子,但他獨身趕路,又被雨淋溼,無處可藏,心情自然是加倍的悽迷紛亂了。“欲斷魂”三字,將行人心中的愁苦描寫的淋漓盡致。能不能找個酒館,喝點酒,避避雨,暖暖身子?於是讀者可以想像,他急匆匆向一個牧童詢問,牧童招手一指,用比答話還要明確的手勢,指向遠方的“酒家”。在春雨中或開放的飄落的杏花林的後面,隱隱約約是個小村莊,就從那裡,似乎已經飄出了酒香……

清明古詩的詩意2

(一)譯文:

清明節這天細雨紛紛,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淒涼。

問一聲牧童哪裡才有酒家,他指了指遠處的杏花村。

(二)古詩清明的詩意感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古詩以短短的二十八個字,生動地描繪了清明節在他鄉的詩人心中的苦悶。當時,天陰沉沉的,詩人在急急地趕路,恰巧又遇小雨,更加劇了心中的苦悶。於是想借酒消愁,向放牧的小童詢問何處有酒家,小童伸手一指便是杏花村。

讀完這首古詩,我似乎看到了這樣的景象:在煙雨瀰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總有頂著朦朦細雨,來來往往的掃墓人,他們或三五成群,或形單影隻,前去為故亡的親人掃墓。遠山隱在雲霧裡,近樹籠在孤煙前,小橋流水,青山遠望,雨洗青草,風吹柳擺。好一個傷感的行旅,好一幅悽迷彷徨的圖畫。

詩人只用了“欲斷魂”寥寥三個字,便將掃墓人對親人的思念、對亡者哀悼的心境躍然紙上了。

“斷魂”,本是形人們悲痛欲絕的心境,意同痛斷肝腸。逝者已去,當時那種哭天搶地的悲情不可能持久,而對親人的懷念卻是永遠難於割斷,一個“欲”字,又使掃墓人此時此刻懷念逝者的那種斷魂般的傷感呼之欲出。

祭奠先人,碑前灑上一杯酒,寄託哀思。環顧四周,唯見一片煙雨茫茫,不見人家與炊煙,何處沽得一壺酒?忽見一牧童騎在青牛背上,吹著一支短笛,悠然而來。上前打聽,牧童遙指著遠方的杏花村。全詩至為此,凝固成一幅靜止的圖面,給人留下無限遐思……

杜牧這首古詩已成了清明掃墓的千古絕唱,短短二十八個字,有景有情,唱出了江南清明那醉人的雨、花和酒,襯托著人們對遠逝親人的哀思,情真意切,恰到好處,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畫,意境深遠,寂寞空曠。

(三)清明賞析

這一天正是清明佳節。詩人小杜,在行路中間,可巧遇上了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遠在樑代,就有人記載過:在清明前兩天的寒食節,往往有“疾風甚雨”。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詩人杜牧遇上的,正是這樣一個日子。

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了。怎見得呢?“紛紛”,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所謂“紛紛揚揚,降下好一場大雪來”。但是臨到雨,情況卻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這細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它不同於夏天的如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種淅淅瀝瀝的秋雨絕不是一個味道。這“雨紛紛”,正抓住了清明“潑火雨”的精神,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悽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慾斷魂”。“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於“遊人”,不是那些遊春逛景的人。那麼什麼是“斷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靈魂嗎?不是的。在詩歌裡,“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極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並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比方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等。當詩人有這類情緒的時候,就常常愛用“斷魂”這一詞語來表達他的心境。

清明這個節日,在古人感覺起來,和我們今天對它的觀念不是完全一樣的。在當時,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郁的大節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遊玩觀賞,或上墳掃墓,是主要的禮節風俗。除了那些貪花戀酒的公子王孫等人之外,有些頭腦的,特別是感情豐富的詩人,他們心頭的滋味是相當複雜的。倘若再趕上孤身行路,觸景傷懷,那就更容易惹動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溼,這給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層愁緒。這樣來體會,才能理解為什麼詩人在這當口兒要寫“斷魂”兩個字;否則,下了一點小雨,就值得“斷魂”,那不太沒來由了嗎?

這樣,我們就又可回到“紛紛”二字上來了。本來,佳節行路之人,已經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悽迷紛亂了。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為了形容情緒。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裡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一種絕藝,一種勝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問題也發生了。怎麼辦呢?須得尋求一個解決的途徑。行人在這時不禁想到:往哪裡找個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尋到一個小酒店,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小飲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溼的衣服;最要緊的是,藉此也就能散散心頭的愁緒。於是,向人問路了。

是向誰問路的呢?詩人在第三句裡並沒有告訴我們,妙莫妙於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在語法上講,“牧童”是這一句的主語,可它實在又是上句“借問”的賓詞——它補足了上句賓主問答的雙方。牧童答話了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動”為答覆,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我們看《小放牛》這齣戲,當有人向牧童哥問路時,他將手一指,說:“您順著我的手兒瞧!”是連答話帶行動——也就是連“音樂”帶“畫面”,兩者同時都使觀者獲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詩人手法卻更簡捷,更高超:他只將“畫面”給予讀者,而省去了“音樂”。不,不如說是包括了“音樂”,讀者欣賞了那一指路的優美“畫面”,同時也就隱隱聽到了答話的“音樂”。

“遙”,字面意義是遠。但我們讀詩的人,切不可處處拘守字面意義,認為杏花村一定離這裡還有十分遙遠的路程。這一指,已經使我們如同看到,隱約紅杏梢頭,分明挑出一個酒帘——“酒望子”來了。若真的距離遙遠,就難以發生藝術聯絡,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無盡的興味:妙就妙在不遠不近之間。《紅樓夢》裡大觀園中有一處景子題作“杏簾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這裡體會脫化而來,正好為杜郎此句作註腳。《小放牛》裡的牧童也說,“我這裡,用手兒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幾戶人家,那楊柳樹上掛著一個大招牌”,然後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從這裡脫化出來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這隻需要說明指往這個美麗的杏花深處的村莊就夠了,不言而喻,那裡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實際生活中,問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詩裡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費一句話。剩下的,行人怎樣地聞訊而喜,怎樣地加把勁兒趲上前去,怎樣地興奮地找著了酒店,怎樣地欣慰地獲得了避雨、消愁兩方面的滿足和快意……,這些詩人就能“不管”了。他把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與讀者的想象,由讀者自去尋求領會。他只將讀者引入一個詩的境界,他可並不負責導遊全景;另一面,他卻為讀者開展了一處遠比詩篇語文字句所顯示的更為廣闊得多的想象餘地。這就是藝術的`“有餘不盡”。

這才是詩人和我們讀者的共同享受,這才是藝術,這也是我國古典詩歌所特別擅場的地方。古人曾說過,好的詩,能夠“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在於言外”。拿這首《清明》絕句來說,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當之無愧的。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音節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美、興味隱躍。詩由篇法講也很自然,是順序的寫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悽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轉”,然而也就提出瞭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而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藝術上,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後的手法。所謂高潮頂點,卻又不是一覽無餘,索然興盡,而是餘韻邈然,耐人尋味。這些,都是詩人的高明之處,也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繼承的地方吧!

清明古詩的詩意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的首句“清明時節雨紛紛”,點明詩人所置身的時間、氣象等自然條件。清明節為唐代的大節日之一,這一天,或閤家團聚,或上墳掃墓,或郊遊踏青,活動多樣。但是杜牧在池州所過的清明節卻不見陽光,只是“天街小雨潤如酥”,細雨紛紛。

第二句“路上行人慾斷魂”,由寫客觀轉入狀摹主觀,著重寫詩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見路上行人吊念逝去親人,傷心欲絕,悲思愁緒。“斷魂”,指內心十分悽迷哀傷而並不外露的感情。詩人為何“欲斷魂”呢?因為清明節照例該家人團聚,一起上墳祭掃,或踏青遊春。現在詩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趕路,心裡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溼,心境就更加悽迷紛亂了。

詩人融景傷懷至極,而又要冒雨趕路,雨溼衣衫、春寒料峭,不由得愁緒滿懷。如何排遣愁緒呢?詩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個酒家,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飲點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驅散心中的愁緒。於是他問路了:“借問酒家何處有?”

結句“牧童遙指杏花村”,“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語,又補充說明上句問的物件。牧童的回答以行動代替語言,詩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在一片紅杏盛開的樹梢,隱隱約約露出了一個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標幟)。“牧童遙指”把讀者帶入了一個與前面哀愁悲慘迥異的煥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熱心甜潤的聲音,遠處杏花似錦,春意鬧枝,村頭酒旗飄飄,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韻致。詩到這裡戛然而止,至於行人如何聞訊而喜,興奮地趕上前去,找到酒店飲上幾杯,獲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滿足等等,都留待讀者去想象。

這首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清明時節悽迷感傷的藝術畫面,後兩句則創造了一幅鮮明生動的畫面,前抑後揚,對比交錯,相映成趣。這種景象不僅與詩人的感情脈搏一致,更是表達了世人清明時節的思想情感,因而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使這首《清明》詩流傳甚廣,成為清明詩的代表作。

清明古詩的詩意4

清明時節春光明媚,桃紅柳綠,萬物復甦,令人心曠神怡。因此,古代文人騷客吟誦清明的佳作頗多。

在吟誦清明的詩中,描寫習俗的詩佔據了很大篇幅。掃墓是清明節最重要的一項活動,從古至今一直為人們所重視。清明掃墓在唐宋時已盛行,唐代白居易在《寒食野望》一詩中寫道:“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宋代高菊卿在《清明》詩中曰:“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這些都反映了古人掃墓的情景。

伴隨著掃墓的踏青活動,也是古代詩人的一個重要題材。“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這是宋代吳惟信所作的《蘇堤清明即事》詩,惟妙惟肖地描繪了當時清明踏青的盛景。宋代程顥的《郊行即事》寫出了清明踏青流連忘返的心情:“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宋代歐陽修的《踏青》則動靜結合:“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的面前,讓人愛不釋手。

瀏覽古詩,我們還發現,詩人對清明的戶外活動有生動的寫照。古代的清明節,在民間開展的戶外活動有放風箏、盪鞦韆、打馬球、插柳等。放風箏是清明前後人們最喜愛的習俗。唐代高駢的《風箏》說:“夜靜絃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生動地描寫了當時風箏競放的情景。

盪鞦韆是清明節古老的遊樂民俗之一。在唐宋文人的作品中,有許多關於鞦韆的描述。唐代韋莊《長安清明》詩云:“紫陌亂嘶紅叱拔,綠楊高映畫鞦韆。”清明春風拂柳之際,女子三五成群盪鞦韆於郊野樹下,確實充滿詩情畫意。因為清明節處處盪鞦韆,也有人把它叫做“鞦韆節”。

當然,說到有關清明的古詩,我們不能忘記唐代杜牧和崔護兩位詩人。杜牧《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的藝術特色在於情景交融,短短几句詩,勾勒出時令特徵和行人的心境。崔護的《題都城南莊》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說的是清明那天,崔護去都城郊外南莊踏青。因為口渴,就向一位農家姑娘討水喝,姑娘給了他一碗水,並倚在小桃樹旁深情地凝視他。這情景使詩人難以忘懷。第二年清明節,詩人又來到這裡,雖然門牆如故,景色依舊,但姑娘卻不知哪兒去了。詩人觸景生情,不勝惆悵。在藝術特色上,兩首詩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可謂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