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語文知識>課文>

《燈光》的主要內容

課文 閱讀(2.35W)

《燈光》通過對一件關於燈光的往事的回憶,歌頌了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來說明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接下來小編蒐集了《燈光》的主要內容,歡迎檢視。

《燈光》的主要內容

《燈光》這篇課文主要寫解放戰爭時期一次圍殲戰就要打響的時候,郝副營長藉著火柴微弱的亮光再看一本書的插圖,圖上畫著一個孩子在電燈下讀書。這幅插圖是郝副營長陷入對未來的憧憬之中;戰鬥打響後,後續部隊在到敵人炮火的襲擊,和突擊隊失去了聯絡。郝副營長點燃了那本書,用火光為後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結果暴露了自己。戰鬥勝利了,郝副營長卻犧牲了。

課文標題解讀

燈光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事物,它卻是戰爭年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詞。本課以“燈光”為題,寫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門廣場,看到廣場上千萬盞燈時引起的一樁關於燈光的回憶。歌頌了革命先烈的獻身精神,說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

課文簡單理解

這一篇課文一頭一尾是寫現在,中間絕大部分寫往事。

開頭寫由天安門廣場的燈光勾起往事的回憶,結尾照應開頭,從“我”在璀璨的華燈下回憶犧牲的戰友,可以體會“我”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和不忘過去,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中間的部分先是寫郝副營長在戰鬥開始前,藉著火柴的亮光看一本破書,書上的插圖是一個孩子在電燈下讀書的情景。接著寫在戰鬥中,郝副營長為了使後續部隊找到突破口,點燃了那本書,高高舉起,為後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保證了戰鬥的勝利。他自己則因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犧牲。從作者對往事的回憶中,體會郝副營長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為美好生活而獻身的精神,是教學上的重點。

選編這一篇課文,一是教育學生不忘過去,要把先烈的革命精神發揚光大,二是訓練學生快速閱讀,抓住主要內容和抓住重點深入探究,提高自學能力。

作者簡介

王願堅(1929—1991),山東省諸城縣人。當代作家。1944年7月到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工作。在部隊裡當過宣傳員,文工團員,報社編輯和記者。1952年任《解放軍文藝》編輯。1954年開始寫短篇小說。《黨費》《糧食的故事》等短篇小說受到輿論贊揚。

1956年至1966年,參加了“解放軍30年徵文”革命回憶錄選集《星火燎原》的編輯工作,有機會系統地學習了黨和軍隊的歷史,接觸到更多老一輩革命者,使他的創作題材更豐富,文筆更洗練。又陸續寫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隊政委》等十多篇短篇。

1976年又繼續發表了《路標》《足跡》等10篇短篇小說。1974年與陸柱國合作改編《閃閃的紅星》為電影文學劇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說集有《糧食的故事》《後代》《普通勞動者》《王願堅小說選》。

作者作品簡介

王願堅,男,中國電影編劇、小說家。1929年生,山東諸城人。1945年參加八路軍。曾任報社編輯,記者。1978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編劇、文學部主任。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美術系主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第四、五屆理事。他的優秀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向世界發行,傳記被收入《中國名人詞典》和英國《世界名人錄》等。

王願堅一直致力於小說創作,1974年創作了第一個劇本《閃閃的紅星》,塑造了身處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鬥爭正激烈的`時刻,潘東子等嚮往參加革命的紅孩子形象。對孩子的內心刻畫深入,幾個孩子的性格鮮明,各具特色,人物語言生動,可愛。形象真實、親切,令人難忘。劇作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戲劇性強,情節安排巧妙。

他的另一部重要劇本《四渡赤水》創作於1983年,塑造了紅軍時代具有雄才大略,平易可親的軍事統帥毛澤東的動人形象,它把人物的活動安置在造就英雄性格的典型環境中,真實地表現了他挽救紅軍於危難之中的指揮藝術,通過劇情的起伏跌宕使人物個性更加深刻鮮明。該片為1983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4年獲第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

王願堅善於刻畫處在歷史大環境背景下個人由個人的選擇、信仰所走過的道路,以及這種選擇在歷史中所具有的價值。他的四個劇本(另兩部是《映山紅》、《草地》都深切的反映了這一主題。1991年1月25日,王願堅因病於北京逝世,終年6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