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語文知識>說課稿>

【精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彙編七篇

說課稿 閱讀(1.48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二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彙編七篇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中的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走進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共有四篇課文,17課《古詩兩首》和《18雷雨》是對大自然的讚美和自然事物的描述。《最大的“書”》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兩篇介紹自然常識、拓寬學生視野的課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讓學生留心周圍事物,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在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中的“讀讀背背”有一首名為《東西南北》的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同學們對東南西北的方位基本有了解。國小科學《我們在哪裡》一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可以根據太陽來辨認方向。而人教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的第1課時就是《認識東南西北》。

依據課程標準以及教材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絡,我把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目標:認識生字,學習課文,知道課文中天然的指南針具體指什麼,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

(2)能力目標:發展學生的觀察生活、辨別方向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喜愛大自然。

我們學校二年級的孩子已經能夠自主識字。我們本著“先學後講,以學定教”的原則,做到“三講兩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通過小組交流能以兵教兵的形式學會的不講,結合學段目標,對學生的遺漏點、易錯點、重難點進行相應的補充和講解,比如:課文中的四會字“忠”,學生可以通過“加一加”和猜謎語的方法來進行識記,但是,對於課文中的詞語“太陽是忠實的嚮導”不容易理解。在教學時,我請學生說一說如果是早上的太陽,你能辨別方向嗎?傍晚的太陽呢?引導學生體會因為太陽永遠都是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中午的時候在南邊,按一定的軌跡運轉,是可以信任的,可靠的,所以說是忠實的嚮導。再進行填空練習

忠實的()早上在()中午在()傍晚在()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理解了忠實的意思,而且與三年級將要學習的辨認東南西北結合起來,對於方向感進行了滲透。

這是一篇具有科學性的文章,有些辨認方向的方法可能學生會不理解,比如:第5小節“溝渠裡的積雪化得快的那邊是北面”因為按照常識,應該是南面照到的陽光多,積雪化得快。我可以畫簡筆畫突破課文的重、難點,在黑板上簡單地畫出溝渠,陽光從南面照過來,由於被溝渠的壁擋住了,陽光先照到溝渠中北面的積雪,所以北面的積雪先化,南面的積雪反而化得慢。看了直觀的簡筆畫,學生就會一下子理解了。

當然,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辨別方向的方法,可以讓學生也仿照著課文中的小詩來說一說、寫一寫。結合我們是城市孩子的現狀,讓學生再說一說如果在城市裡迷了路怎麼辦?把語文知識與科學知識、生活知識緊密地進行結合,鼓勵同學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多看書多請教多觀察多思考,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把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起來。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麻雀》是新課程六年制國小教科書語文第七冊中的一篇選讀課文,出自19世紀俄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穎的構思,精練的語言文字,敘述了一隻老麻雀在龐大的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傷害的動人故事。文中通過對不同角色的神態、動作的具體描寫,不僅刻畫出小麻雀弱小可憐,獵狗龐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為救幼兒奮不顧身的果敢形象,熱情地歌頌了“愛”這一種強大的力量。

根據教學大綱和學段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和課後練習,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繼續運用“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方法,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讀懂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愛的偉大。

2、學習作者具體描敘和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3、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能力目標:

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思維想象能力。

(三)德育目標:

懂得老麻雀奮不顧身掩護小麻雀那種“強大的力量”就是愛的力量。

(四)教學重點:

1、抓住描寫小麻雀、獵狗、老麻雀的神態、動作的句子,體會三者的特點,進一步感受愛是一種的強大力量。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理解。

(五)教學難點:

體會第4、5自然段中描寫老麻雀神態、動作的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即“一種強大的力量”就是愛的力量。

(六)教學準備:

動畫課件

二、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改精神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而教學過程又必須強調合作精神、突出自主性、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因此,我主要採用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在設計教案時,我結合“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閱讀方法,先讓學生欣賞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並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後提出兩個問題:“課文中哪些自然段使你感覺特別緊張、扣人心絃,甚至讓你喘不過來?”“課文中那些句子你有所體會?體會到了什麼?”讓學生合作探究,採取“讀——找、寫——議——讀”的方法,從文章中找答案,說理由,並通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在反饋交流時,抓住重點句子,讓學生仔細體會,深入理解。通過各種讀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朗讀中積累語感,積累詞彙。

三、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出示課題)

1、聽錄音(鳥的叫聲。)

2、說說平常所看到的鳥有哪一些?說說最常見到的有是什麼鳥?

(二)整體感知

1、讀課文,說說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根據板書再說課文內容。

3、師引導重點段落。(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三)探究中心

1、自主讀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培養學生的自主性,這是新課標極力強調的。為尊重學生的個性,我特別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同時又提出讀的要求,使學生明白讀課文的時候,注意力要集中,要開動腦筋。在閱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思、邊讀邊記、邊讀邊學,邊讀邊畫,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提問:讀了課文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學生邊讀邊把感覺寫在句子的旁邊。

3、反饋交流。

在以自學探究為主的課堂裡,“交流”成了提升探究過程的重要環節,這是在接受式課堂裡所沒有的一種全新教學行為。本環節教學,教師著力抓兩點,一是抓重點句子,品重點字詞;二是抓感情朗讀,讀中悟情。

分別從:“獵狗慢慢地走過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突然,一隻老麻雀從一棵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它呆立著不動,準備著一場搏鬥。”等語句去體會老麻雀的奮不顧身、勇敢、為了拯救自己的幼兒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母愛等。在教學中適當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直觀認識課文。

5、深化主題。

教師通過引讀第五自然段,進一步體會愛的偉大力量。再引導學生想象:“你從老麻雀的表現中想到了什麼?”進行發散思維練習。這一步能開發學生想象力,培養創造性思維,最大限度開發學生潛能,發展智力,啟用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是知識進步的源泉。豐富的想象是創造的翅膀,通過展開想象,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加深學生對課文主題的理解。

(四)總結全文

教師先從閱讀方法和文章寫法兩方面進行簡短的小結,幫學生梳理和概括本節課所學知識,有助於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和寫作方法。然後,教師再運用煽情的語言,極富感染力地強調愛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在任何動物身上均有體現,都值得歌頌和讚美,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中心的理解。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講的課文是《《藍色的樹葉》。

一、說教材

老師們,大家好!翻開國小語文(人教版)國標本教材二年級上冊的課文,《藍色的樹葉》躍入我的眼簾。咦,樹葉為什麼會是藍色的呢?我認真地讀了下去:這篇課文位於本冊第五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藍色的樹葉》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李麗小朋友向林園園小朋友借綠鉛筆的故事,讓小朋友明白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互相幫助的道理。

二、說學生

《國小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國小二年級的小朋友處於自我意識發展階段,也是社會意識初始建立時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通過一年級的學習,他們已學會了漢語拼音,具備了藉助漢語拼音學漢字的能力,也有初步瞭解文中詞句的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及二年級小朋友的實際水平、心理特點及認知規律,本課案結合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目標的要求,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生字。這條目標的確立是因為課標告訴我識字教學是低段閱讀教學的重點,因此我把它定為本課的首要目標也是重點目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同學有困難時,應該互相幫助的道理。因為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要讓學生在識字學文中滲透人文性)。因此我把它定為本課的難點目標。

為了實現以上教學目標,我採用兩課時完成本課教學。

四、說教法

《現代教育學理論》告訴我們,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為此本課中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和朗讀指導法。因為著名小語學家李吉林老師認為,無論是認知活動、道德活動還是審美活動,都離不開情感的驅動。語文課標第一條也指出對低段兒童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對於兒童,尤其是低年段兒童,一旦他們的認知活動能伴隨著情感,那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會更為豐富,更為深刻,也更為主動。因此營造出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生活經歷和已有知識基礎的學習情景和閱讀氛圍,引導學生有滋有味地朗讀,儘量使課堂充滿吸引力。

五 說資源 課件 生字卡片

其目的是增加課堂的新穎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啟發匯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的樹葉,你見過哪些顏色的樹葉?

課件出示各種樹葉:紅的、黃的、淺綠的、深綠的……

1) 提問:(出示藍色的樹葉)老師這兒有一片特殊的葉子,你們在大自然中見過這種樹葉嗎?對於這片樹葉你有什麼問題嗎?

2) 過渡:我們一起來學習19課:藍色的樹葉(齊讀課題)

二、 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範讀課文。

要求:

(1)邊聽邊勾畫出生字,詞語。

(2)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

1)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邊讀邊想課文中誰和誰發生了什麼事?

3)抽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生評價。

4)林園園做得對嗎?如果是你該怎麼做?

(二)學習生字

(1)你認識了哪些字,向小朋友們展示一下?

(2)齊讀生字、詞語,小組讀,開火車讀。

(3)小組交流識字方法,展示你用哪種方法識記。

(4)遊戲,給生字找朋友。

三、指導寫字。

1、分析字形,重點指導難寫字“筆、鉛”

2、生字描紅、正確書寫。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教材簡析:

有趣的發現》這篇課文記敘了英國著名科學家達爾文通過對海洋中的一個小島上的昆蟲的考察,發現了只有適應自然環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故事,表現了他仔細觀察、認真探索的嚴謹作風,同時揭示了這一發現的重要意義。

二、學情分析:

“有趣的發現”這一標題,中心詞是“發現”,在日常生活中,它的含義是“發覺”,如發現大路上車來車往;在科學研究領域,它的含義是經過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沒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規律。標題中的“有趣”,是用於修飾“發現”的,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或喜愛。學生的形象思維比抽象思維要發達得多。在理解課文的時候,藉助課文中的插圖可以起到深入理解書面文字的效果。

三、教學理念

1、從“封閉”走向“開放”。語文課程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2、從“多講”走向“多讀”。根據二年級的學習目標、學生年齡和思維特點,教學中要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在邊讀邊思中,動口、動腦、動手去學習朗讀,去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

3、重視情感的正確指向,讓學生感悟自己強烈而樸實的心願和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四、教學目標

鞏固10個生字、8個詞語及1個偏旁。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生物只有適應自然環境才能生存下來的道理。像達爾文那樣仔細觀察事物,學習他認真探索的精神。

五、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重視情感的正確指向,讓學生感悟自己強烈而樸實的心願和所有孩子對祖國純真的愛。在教學中,要想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生物只有適應自然環境才能生存下列的道理,教師就必須創設情境,帶孩子們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以體驗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特定情感,俗話說:情之萌生離不開“境”,要解作者之情,首先必須入文章之“境”。因此,在教學時,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出示昆蟲圖片,配以悠揚的樂曲,之後我請孩子們想想自己想做島上的哪種昆蟲,為什麼。語文課程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我通過音樂、圖畫、語言描繪等手段,強化了學生的感受,從而激起了他們熱烈的情緒。在熱烈情緒的帶動下,學生便被帶入到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從而懂得生物只有適應自然環境才能生存下來的道理

(二)以情育情,引發共鳴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語文教學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教學時,我和學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課文的情感,通過品味關鍵詞句,表情朗讀,表達抒情等方法,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課文情感,用課文的情感培育學生的情感,以達到與課文的情感發生共鳴。一旦學生的情感與課文的情感發生共鳴,便會形成巨大的內驅力,驅使學生衝破現有時空束縛,張開想象的翅膀,把他們帶到更加遙遠的意境中。在《有趣的發現》的教學中,理解“考察”一詞時,我請學生一起觀看達爾文在島上觀察昆蟲的圖片,讓學生說說他在幹什麼?他是怎樣做的?這樣,學生就能熔入到那一場景中,更好地領會詞語的意思。

(三)情感的昇華

根據二年級的學習目標、學生年齡和思維特點,教學中要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在邊讀邊思中,動口、動腦、動手去學習朗讀,去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始終安排了一個環節:看誰能把達爾文感到奇怪的感覺讀出來,一次又一次的誦讀,在孩子們的情感和課文情感多次發生共鳴之後,孩子們已經完全置身於情感世界,和達爾文一樣充滿了好奇之心。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師敘述: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剛才我們之間互相談話、互相問好,就是在使用語言交流。(板書:語言)可是,語言並非只是人類的專利。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語言。

2.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3.師敘述:大自然還有許多有趣的`語言呢!跟老師一起走進這奇趣無窮的大自然,仔細聆聽一下它的語言。

[本環節以“語言”為切入口,談話匯入,讓學生感受語言是溝通人與自然的工具。大自然也有語言?它的語言怎樣?我們能讀懂嗎?帶著這些疑問,讓孩子去學習,去發現。]

二、品味詩句,合作研讀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詩歌,找出詩中幾種大自然的語言,標畫出來。

[在學生閱讀詩歌時讓學生在文中畫出描寫大自然語言的句子,注意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讀書習慣。]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詩中發現的大自然的語言,並把它們填進表格裡,並組織交流。教師根據學生交流的內容相機出示課件表格,相機結合資料理解“三葉蟲”。

[在這裡通過讀書理解文章內容是三年級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在學習詩歌內容時,引導學生用表格法來幫助學習總結。並鼓勵學生能將這種表格學習法運用到其他文章的學習上。這樣既結合語文天地裡的“金鑰匙”的要求加強學生概括能力的練習,又讓學生在今後的學習中“有法可依”。]

3.讓學生在文中找出一個詞形容大自然的語言。教師指導理解積累“妙不可言”一詞。

[此處的設計注意培養學生積累運用好詞佳句的學習習慣和能力]

4、品讀揣摩,體會情感。

(1)指名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小節朗讀。並說說為什麼喜歡這個小節,引導學生體會詩中的文字美。指導朗讀這一節的詩句。

[語文教學應立足文字,所以此處我們又引導學生迴歸文字,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小節,在說出自己喜歡該小節的原因時,引導學生充分體會詩中的文字語言美。]

(2)自選最喜歡的一個小節,說出自己喜歡它的理由,再想想要怎麼讀好這個小節,最後自己放聲朗讀出來吧。

本環節著重指導學生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在朗讀指導中體會大自然語言的神奇,並藉助插圖、課件適當滲透文中的修辭手法。

(3)師生引讀全詩,引導學生邊讀邊注意自己最喜歡的那個小節中感興趣的詞語、句子。

[學編詩歌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如何化難為易呢?教學時設計了兩處鋪墊,此環節是第一處,旨在讓學生去找找哪些詞語能表達自己發現時的興奮心情,並在師生引讀詩歌時讓學生邊讀邊注意最喜歡的那個小節中感興趣的詞語、句子,為仿寫作好鋪墊。]

三、知識拓展,練編詩歌

1、讓學生藉助資料卡,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這個環節是指導學生學編詩歌的第二處鋪墊,旨在讓學生交流所收集到的大自然的語言,讓學生在創編詩歌時言之有物。這樣指導仿編詩歌也就水到渠成了。]

2、選擇一種你查詢到的大自然的語言,仿照詩歌編一小節。

3、學生交流彙報點評。

  四、總結延伸,佈置作業

1.引導學生髮現只有愛學習、勤于思考才能發現大自然的語言,鼓勵學生繼續用心去觀察生活,發現生活。

2.佈置作業

(1)繼續把詩中好詞佳句抄到積累卡,再把積累卡夾到自己的積累本上。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背誦這首詩。

(3)你還知道大自然有哪些“語言”?繼續仿照詩歌寫一段。

[本課教學力求能充分體現葉聖陶先生的“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的教學思想,並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情境法、以讀代講、談話講解、小組合作等多種教學方法,把讀與悟、想與說、課內與課外、科學知識與詩中文字緊密結合、融為一體,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情感體驗。]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國小二年級語文可愛的小象說課稿,我們來看看下文。

二年級語文可愛的小象說課稿

語文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品味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是語文課堂上最基本的形式,讓學生在語言的品味,積累與運用中逐步提升語文素養,產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我教學的這節課是《可愛的小象》第二課時,課上針對低年級孩子來說,如何識好字,讀好文,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是本節課的重點。是漢字的載體,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想識好字,先要讀好文。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宋代學者朱熹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道出了朗讀的一些要求。新《課標》對此提出了十分明確的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要求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因此根據的特點及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設計瞭如下的說課稿: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蒐集資訊、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學生只有在教師的引領下,與文字充分對話,才能真正瞭解文字內容。本課設計,以讀為本,抓住重點詞句,通過朗讀、表演、想象體會它的聰明、能幹、可愛。重視識字、寫字教學,突出低年級語文教學的特點。創設情境,加深理解,增強了教學效果。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京版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是在學生學習了三個單元課文,一個單元識字後接觸到的教學內容。課文講述了一件經過馴養的小象幫助主人修好銅壺的事,表現出小象的聰明可愛。課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強。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低年級學生以識字寫字為重點,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三、學情分析:

1、 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多的語文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語文學習方法,有了一定獨立識字的能力,能夠比較準確地分析漢字的結構。但學生邊讀邊想象,抓住課文中重點詞句,體會其中的情感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本課長句較多,對於學生來說也有一定困難。

2、學生本身非常喜歡小動物,這篇又由具體的事來體現小象的可愛,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課上作為教師應該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走入課文,結合小象的動作、神態體會它的能幹、聰明、可愛,進而產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四、教學目標:

1、繼續鞏固本課生字新詞,學會新字“幫、助”,認識“巾字底”。能用“幫助”寫一句話。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小象的聰明可愛。

3、通過朗讀,抓住重點詞句,結合上下文體會小象的聰明可愛,對動物產生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抓住重點詞句,結合上下文體會小象的聰明可愛,對動物產生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能用“幫助”寫一句話。

教學資源:多媒體 文中插圖

五、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我主要採用的是傳統的講解法;練習法;講練結合法;多媒體地運用引讀;範讀等。

2、說學法

朗讀的培養

積累描寫小象動作、神態的詞語

六、設計思路

(一)環節一:複習鞏固,揭示課題

課伊始,我安排了詞語接龍,用所給幾個詞語說一句與小象有關的句子,兩個小環節,緊湊實效。這樣既體現了低年級識字為重點,又有利於學生很快進入情境,走進文字。

(二)環節二:整體感知,落實隨文識字.

(1)整體感知

在回顧全文前,給學生提出思考題“這篇課文講了誰,怎麼樣?”明確學生任務。通過指明閱讀,使學生快速回憶內容,並簡單的歸納內容。

(2)隨文識字:

作為《可愛的小象》的第二課時仍然有幫助學生識寫字的任務。通過抓住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句子“它會幫助主人做家務活兒,可能幹啦!”提取關鍵詞語“幫助”從而完成在讀中識字、理解詞義及書寫指導的重要任務。經過學生寫、說理解,進行說話練習時知道“幫助”的情境內容選擇可以是: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都可以互相幫助。

(三)環節三:細讀文字,體會聰明可愛

細讀文字過程中,抓住中的重點句,推敲詞語,悟情品讀,體會理解小象是經過馴養的、懂事、知人意的。

1、結合小象動作體會

在路上,聰聰用鼻子/吸了一些水,把銅壺灌滿,然後撲踏撲踏地/向銅匠鋪走去。

重點讓學生體會“小象為什麼要吸一次水?” 撲踏撲踏說明走路速度很慢。為什麼走得這麼慢呢?那就是小象走得穩,怕把壺裡的水灑了。聯絡上文體會小象的“聰明”。

2、聯絡上文加深理解

聰聰來到銅匠面前,用長長的鼻子/高高地舉起銅壺。銅匠看見銅壺還在漏水,一下子明白了。他用手拍拍聰聰的頭,說:“你真聰明!”於是取下銅壺重新把它修好了。

3、結合小象的神態體會小象聰明,進行口語訓練

小象聰聰用長鼻子掛著修好的銅壺,高高興興地往回走。它把銅壺舉得高高的,好像在告訴路上的行人:“你們瞧,我多有辦法!”

結合插圖讓學生想象聰聰高高興興(得意洋樣)的樣子,引導學生觀察,以學定教,培養和提高學生觀察思維和想象能力。並在其中設計了“如果你是行人”的角色體驗活動,進行適度的口語訓練。

(四)環節四:回顧全文,於朗讀中昇華

在學習完整篇的基礎上學生抒發自己的想法,回顧全篇,再度朗讀課文,體會小象的可愛之處,對動物產生喜愛之情。從課文拓展到生活中的動物,體會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保護動物,使得以昇華。

七、結語

課文讀閱讀及學習是發展學生的書面語言,還必須在閱讀中理解和運用字詞。語言是由詞和句組成的,語言運用的基本規律之一就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自己讀文,指名讀文,全班朗讀,由字到詞,再到句子,一步一步,紮紮實實進行閱讀教學。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筍芽兒》,我將從教材分析,設計理念、教學目標、教法與學法、教學程式、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筍芽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S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以熱愛春天熱愛自然為主題。這篇童話故事則描寫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自然景象,寫出了筍芽兒克服寒冷、石塊擋路等種種困難,趁著大好春光,破土而出的過程。

二、說設計理念

這篇課文語言優美,生動形象、特點鮮明,貼近兒童生活,特別適合誦讀。我本著簡簡單單教語文的思想,遵循新課標提出的"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的要求,在課堂上,我著重引導學生讀課文,讓學生在充滿感情的朗讀中領悟內容、體會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讀與感悟交融,為第二單元的學習打好基礎,並通過活動中讀、表演中說、想象中背,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體驗筍芽破土而出的過程,感受筍芽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精神。"從而突破難點。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13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在初讀、精讀、賞讀、分角色朗讀等不同方式朗讀訓練的基礎上,讓學生"多讀多想、讀懂課文"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朗讀,瞭解筍芽兒破土而出的過程。使學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難、奮發向上,才能茁壯成長。

教學重點:是識字、練習朗讀。

難點: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並從中體會到筍芽兒在出土過程中受到的關心和愛護,學習筍芽兒奮發向上的精神。

四、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

1、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課程的學習中來。

2、根據低年級兒童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抽象思維弱,形象思維佔優勢的特點,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學法

1、倡導自主嘗試,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

2、創設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如初讀、精讀、賞讀、個別讀、分角色讀等等,讓學生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受到思想教育。

五、教學程式

(一)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新課程理念強調:課堂教學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上課伊始,我就問大家:同學們喜不喜歡猜謎語?老師給大家說個謎語猜一猜好不好?

"小時層層包,大時節節高,初生當菜吃,長大成材料。"

(謎底:筍)接著,你見過竹筍嗎?(接著出示"筍芽兒"圖片),讓學生從圖中認識"筍芽兒"是什麼樣的。隨機板書課題(筍芽兒)提醒課題的讀法,讓學生帶著自己對筍芽的喜愛讀題,讀出筍芽兒的可愛。然後老師引導學生帶著好奇進入文字角色。

(二)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多媒體課件播放課文動畫朗讀,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想,然後讓他們說說,自己知道了什麼?

2、先讓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把不認識的字劃出來,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互相正音。最後,教師出示文中的生字卡片,小組之間,進行趣味識字比賽(好的,教師及時表揚,)

(三)多元閱讀,以讀代講。

1、學生自讀。

2、帶問題讀。

"在筍芽的成長過程中,都有誰幫助了它?"學生讀後進行交流,教師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相機板書"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媽媽"。

3、有感情地朗讀。以描寫春雨姑娘的自然段為例:我用課件出示畫面,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把自己當作文中的角色進行體驗朗讀,同時老師及時做好必要的指導和示範。"孩子們,輕一點兒,再輕一點,別嚇著夢中的筍芽。來,咱們一起輕輕地呼喚筍芽吧:"沙沙沙,沙沙沙,筍芽兒,快醒醒,春天來了。"通過這樣人性化的引導,我想孩子們就會入情入境,讀出春雨姑娘的"輕柔"來。這樣進行了一個自然段的朗讀指導之後,讓孩子們按照這一種方法自己進行以下各段的朗讀練習。

4、分角色表演朗讀課文前四自然段。

5、迴歸整體,感悟主題。

在讀完全文後我出示了以下填空練習

(1)、此時筍芽又給你了怎樣的感覺?再用()的筍芽說一說。

(2)、筍芽兒鑽出地面,是因為有------、------、--------的幫助,更是因為筍芽有--------------精神。

(四)、小練筆

課後讓同學們走出教室 ,走向田野看看筍芽兒看到的明亮美麗世界是什麼樣的 ?寫下來

(主要是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六、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