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案模板>

【精華】《鴻門宴》教案3篇

教案模板 閱讀(2.31W)

作爲一名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鴻門宴》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鴻門宴》教案3篇

《鴻門宴》教案 篇1

 一、激趣導入

據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公元210年,秦始皇遊會稽,項羽和他的叔父項梁一同去看熱鬧。項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後擁,威風凜凜的樣子,便對項梁說:“彼可取而代之也。”無獨有偶,《史記?高祖本紀》記載:秦始皇南巡,儀仗萬千威風凜凜。劉邦道:大丈夫生當如此。結果呢?

提示:這首歌是劉邦打敗項羽,統一天下後在平定鯨布叛亂回京(長安)途中,轉道故鄉沛縣時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歸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對今後國防的憂心。第一句指包括劉邦在內的羣雄在各地紛紛起義,而最終只有他劉邦威望遠揚天下。

歷史是何其殘忍,讓兩個英雄生在了同一個亂世。公元前206年,這兩個英雄在新豐鴻門(今陝西省)舉行了一次特殊的宴會,史稱“鴻門宴”。那麼“鴻門宴”到底是怎樣的一次宴會?項羽和劉邦又在宴會上顯示了怎樣的英雄本色?請看《史記項羽本紀》之《鴻門宴》。

二、作者、背景簡介

1、司馬遷和《史記》:司馬遷(約前145—約前90),字子長,夏陽人。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間的歷史。全書130篇,包括本紀12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書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紀記帝王,世家述諸侯,列傳敘人臣,書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劉向等人都認爲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魯迅更評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2、背景材料: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入關,降秦王子嬰,還軍霸上;12月項羽破關而入,劉、項在鴻門會面,雙方鬥爭開始。不久,項羽以盟主身份召開戲下(今陝西臨潼東)之會,封18人爲諸侯王。自封爲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劉邦爲漢王,都南鄭(今陝西省南境)。

三、運用點撥手段,引導學生分析文章重點字詞句

1、課文疏通:師: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驚心動魄的鴻門宴。抽同學朗讀課文第一段,正音。然後全班齊讀。

師:請一同學梳理重點字詞的意義及用法,其餘同學及教師補充講解。(1)軍霸上(2)王關中(3)說項羽(4)成五采(5)此其志不在小

師:重點句子翻譯:(1)珍寶盡有之(被動句)(2)吾令人望其氣,皆爲龍虎,成五彩,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師:課文第一段記敘了哪幾件事,對情節展開起了什麼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無傷告密”。矛盾挑開,故事開端;第二件事:范增進言。矛盾進一步激化,推波助瀾,情節迅速發展。

師:項羽爲什麼大怒?提示:鉅鹿之戰的勝利極大地提高了項羽的政治地位,使項羽高居諸侯上將軍的位置。

 四、小結

師:范增的進言說明了什麼?提示:范增發現,貪財好色的劉邦,入關之後竟然“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劉邦這種做法顯然是在收買人心,志存高遠。就這一點而言,范增比項羽高明,他看出了劉邦遠大的政治志向,力勸項羽儘早解決劉邦的問題。

師:全班齊讀第一段。矛盾激化,我們已經瞭解了故事的開端,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事態又將會如何繼續發展。

《鴻門宴》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的文言文知識(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等)。

2.學習本文通過人物的言行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手法。

3.瞭解重要歷史事件及重要歷史人物,並能夠對其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4.學習歷史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光輝品格,並以史爲鑑,以人爲鑑,完善自己的性格。

【重點難點】

1.個性化的語言描寫。精煉的動作描寫。

2.辨析疑難語句、準確翻譯文中的句子。

3.正確分析認識項羽、劉邦兩個集團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知識鏈接】

一、作者介紹

司馬遷(約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司馬談之子。少時隨父在長安研習經史,二十歲後,遊蹤幾遍全國,考察風俗,探訪古蹟,採集傳說。初任郎中,後繼父任太史令,博讀史官所藏圖書。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曆。承繼其父遺志,著《太史公書》(即《史記》),後因替降子匈奴的李陵辯解,而受腐刑下獄。出獄後任中書令,發憤著述,完成《史記》。

二、背景介紹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陳涉、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各地紛紛響應。楚國舊貴族項梁率侄項羽(24歲)於會稽起義,泗水亭長劉邦(48歲)也在沛起義後,歸項梁領導。後來項梁由於恃勝而驕,被秦將章邯擊殺。章邯得勝後,移師圍趙。這時楚懷王一面命宋義爲上將,項羽爲次將,北上救趙;一面命劉邦攻秦,並與諸將約定:“先入關(函谷關)者王之”。宋義停軍不進,爲項羽所殺。項羽率軍隊與秦軍大戰九次,最後在鉅鹿徹底擊潰秦之主力軍,章邯率二十萬大軍投降。秦丞相趙高逼殺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嬰爲王。由於秦主力軍爲項羽所破,劉邦就很順利地進入咸陽,秦王子嬰投降。劉邦入咸陽後,爲了收買民心,與秦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並申明軍紀,廢除了秦朝一系列嚴刑苛政,得到了廣大百姓的支持。於是派兵守關,想做關中王,駐軍於霸上。

項羽擊敗秦軍後,也向函谷關進軍,破關而入咸陽,駐軍於鴻門,並準備消滅劉邦軍隊。就在這樣的劍拔弩張形勢下,出現了“鴻門宴”這場激烈的政治鬥爭。

三、文體介紹

《史記》全書由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五部分組成,計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餘字,記黃帝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史事。它不僅是一部相當完備的古代史書,同時又是我國古代史傳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魯迅先生曾譽它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正說明了《史記》在史學和文學上的偉大成就。

四、關於座位

古時官場座次尊卑有別,十分嚴格。按古代禮儀,帝王與臣下相對時,帝王面南,臣下面北;賓主之間相對,則爲賓東向,主西向;長幼之間相對,則長者東向,幼者西向。宴會的四面座位,以東向最尊,次爲南向,再次爲北向,西向侍坐。官高爲尊居上位,官低爲卑處下位。

鴻門宴中“項王、項伯東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劉邦,張良則爲侍坐。從座位可看出雙方力量懸殊與項羽的自高自大。

五、關於輩位

在我國的舊曆中,春季的3個月分別叫孟春、仲春和季春;伯﹑仲﹑季、叔是兄弟次第之字。比賽中將成績最佳者稱冠軍,第2名稱亞軍,第3名爲季軍。

【基礎積累】

(一)解釋加點的實詞

1.旦日饗士卒,爲擊破沛公軍:2.范增說項羽曰:

3.沛公居山東時:

4.急擊勿失:5.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

6.且爲之奈何:7.秦時與臣遊:

8.君安與項伯有故:9.孰與君少長:

10.沛公奉卮酒爲壽,約爲婚姻:

11.故幸來告良:12.大王來何操:

13.故遣將守關者:14.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15.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16.不如因善遇之:

17.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18.因擊沛公於坐:

19.常以身翼蔽沛公:20.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

21.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22.道芷陽間行:

23.度我至軍中,公乃入:24.沛公則置車騎: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距關,毋內諸侯:

2.張良出,要項伯:

3.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5.令將軍與臣有郤:

(三)指出下列句中詞類活用的字,解釋其用法與意義。

1.吾得兄事之:

2.常以身翼蔽沛公:3.沛公軍霸上:

4.道芷陽間行:5.籍吏民,封府庫:

6.范增數目項王:

7.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8.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9.沛公欲王關中:

10.項伯殺人,臣活之:

探究案

【合作探究】

(一)人物形象分析

1.從文中找出有關項羽的片段描寫,概括他的性格特徵。

2.從文中找出有關劉邦的片段描寫,概括他的性格特徵。

3.關於其他人物形象

(二)鴻門宴上雙方的尖銳鬥爭是課文的重點,也是情節的高潮,分析一下此情節。

(三)本文在塑造人物方面有何寫作特點?請簡要分析。

訓練案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C.范增起,出,召項莊D.張良出,要項伯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②故幸來告良③乃令張良留謝④噲拜謝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下列各句中,“爲”字按意義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若屬皆且爲所虜②何辭爲③爲之奈何④公爲我獻之⑤爲擊破沛公軍

⑥竊爲大王不取也

A.①②/③⑥/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②⑥/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4.下列各句中,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籍何以至此B.大王來何操C.豎子不足與謀D.沛公安在

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沛公奉卮酒爲壽,約爲婚姻B.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C.所以遣將守關者D.封閉宮室,還軍霸上

6.下列對有關課文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作者司馬遷。《鴻門宴》選自本書的《項羽本紀》。

B.《鴻門宴》中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是緊扣住情節的發展,通過人物間的矛盾和鬥爭以及人物個性化的語言、行動、情態等來體現的。

C.“秋毫無犯”“勞苦功高”“人爲刀俎,我爲魚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等詞語,均出自本文。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東向最尊,次爲南向,再次爲北向,西向侍坐。鴻門宴中“項王、項伯東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劉邦,張良則爲侍坐。從座位安排上可看出雙方力量懸殊與項羽的自高自大。

《鴻門宴》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理解對項羽悲劇性格命運的揭示,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公正客觀地評價人物形象

教學重難點

理解對項羽悲劇性格命運的揭示,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公正客觀地評價人物

授課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設計

一、梳理知識

師:抽同學朗讀課文第四段,正音。然後全班齊讀。

(1)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2)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3)瞋()目視項王(4)目眥()盡裂(5)項王按劍而跽()曰(6)拔劍切而啖()之(7)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8)刑人如恐不勝()

師: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不同情感與心態。

師:請一同學梳理重點字詞的意義及用法,其餘同學及教師補充講解。

(1)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2)頭髮上()指(3)噲拜謝()(4)臣死且()不避(5)刑()人如恐不勝()(6)而聽細說()

師:提問重點句子:

(1)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2)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爲大王不取也!

師:“樊噲闖帳”是故事的高潮。課文從哪幾方面刻畫樊噲這一人物?

提示:課文對樊噲這一形象的刻畫可謂濃墨重彩,形神兼備。

語言描寫:“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語句短促急迫,緊張的形勢,急迫的心態,忠勇的性格躍然紙上。

行動描寫:“帶劍擁盾入軍門”,“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立而飲之”,“拔劍切而啖之”,無所顧忌,無所畏懼,何等英武。

外貌描寫:“瞑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着墨不多,卻極爲傳神。

師:抽同學朗讀課文第五,六段,正音。然後全班齊讀。

(1)如今人方爲刀俎()(2)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3)道芷陽間()行(4)度()我至軍中(5)沛公不勝杯杓()

師:梳理重點字詞的意義及用法。(1)會()其怒(2)相去()四十里(3)道()芷陽間()行(4)度()我至軍中(5)再()拜奉大將軍足下(6)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師:提問重點句子。

(1)良問曰:“大王來何操?”

(2)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3)項王曰:“沛公安在?”

師:這三段講述了哪幾個情節故事?

劉邦脫逃張良留謝劉邦誅曹

小結:

師:鴻門宴是爲誰設的一場宴會?最後得利的人又是誰?爲什麼會造成這樣一種結局?

(引導學生從人物性格方面去談)

作業:

找出能刻畫人物的語言

整理知識點在筆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