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反思>

《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閱讀(2.14W)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教學反思

《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教學反思1

《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是語文S版小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篇課文,它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波斯貓不知道快樂是什麼,因而去找燕子、蜜蜂、青蛙詢問,最後還是不明白快樂是什麼。而學生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從燕子、蜜蜂、青蛙的話去懂得“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

教學了這篇課文,我覺得以下的幾點是我在教學中做得比較成功的:

1教態自然,優雅,對學生有親和力,做到了面向全體學生,板書大方,有實用性。

2以讀爲主,以學生爲本。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我就讓學生通過有目的性的自讀、小組合作讀、個人讀、齊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通過充分的朗讀來理解燕子造窩、蜜蜂釀蜜、青蛙捉害蟲的辛苦。體會他們快樂,明白波斯貓爲何不快樂及值得“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並且我在教學中注重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熟讀的基礎上說自己對“燕子、蜜蜂、青蛙爲什麼覺得快樂。而波斯貓卻不覺得快樂”的理解。學生因爲對課文熟悉了,有的學生就說:“燕子一口一口地銜泥來造窩,創造窩的過程很辛苦,所以他很快樂。”有的學生就說“燕子的窩是自己造的,是通過自己的勞動纔得到的,所以它很快樂。”有的學生說:“蜜蜂通過在千千萬萬朵花中採來花粉,纔可以釀成蜂蜜,他勞動得很辛苦,並且它的勞動創造出了成果,所以它特別快樂。”有的學生說:“蜜蜂辛辛苦苦造出來的蜂蜜,和大家一起分享,它覺得很快樂。”有的學生說:“青蛙一天到晚蹦來蹦去捉害蟲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想到能幫助人們保衛莊稼,知道勞動有了回報,就覺得是它最大的快樂。”有的說:“波斯貓不勞動,總依賴主人給它東西吃,所以它不會覺得快樂的。”還有的說:“波斯貓整天待在主人爲它準備好的軟綿綿的皮沙發上,什麼都不缺,它對燕子、蜜蜂、青蛙做的事情不敢興趣,所以它找不到快樂”……這樣,通過讀、說,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懂得了“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

3讓學生精讀課文有關段落,學會品詞品句,讀有所悟。

“抓住關鍵詞語讀好句子”是語文課上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我教學《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時,我就讓學生按要求找到句子並劃出,然後讓學生讀通句子,讀好句子,在讀句的過程中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意,深入感悟文中的情感,比如找到“一口一口”“千千萬萬”“蹦來蹦去”就讓學生標出來,重讀,這樣學生就能把握詞語表達的意思了。學生讀得好,說得更好,一位女生說,她從“一口一口”體會到燕子銜泥造窩的辛苦;另一男生從“千千萬萬”感悟到蜜蜂採蜜釀蜜的辛勞,讀時聲情並茂。老師再用資料補充:一隻蜜蜂往返飛行10次,採集1500多朵花才釀成一滴蜂蜜。此時,學生的情感油然而生,飽含激情的朗讀至今另我難忘。有了以上兩句句子教學基礎,學生自然而然讀出青蛙整天蹦來蹦去捉害蟲的快樂情感,學生讀好了句子,也懂得“付出勞動獲得成果”的道理。整堂課上書聲琅琅,體現了語文課堂的特點,突出了“以讀爲本”。

4讓學生在歌聲中體會情感,受到教育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要深入鑽研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徜徉其中,放飛心靈與文本對話,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塑造良好的人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我就在第二課時引課時放歌曲《勞動最光榮》,讓他們從歌聲中感悟“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爲後文學習打下了情感基礎,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的教育。

在成功之餘,還存在着缺點;

1教師課堂上教學語言有些重複,耽誤了時間。

2複習引入時學生開火車讀詞語的時間也有些長,使課堂上出現了前鬆後緊的狀況。

3結尾總結時因爲時間關係不夠精彩,使學生感情昇華上欠缺了一些促進因素。

《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教學反思2

《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波斯貓不知道快樂是什麼,因而去找燕子、蜜蜂、青蛙詢問,最後還是不明白快樂是什麼。而學生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從燕子、蜜蜂、青蛙的話去懂得“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

教學了這篇課文,我覺得以下的幾點是我在教學中做得比較成功的:

1.以讀爲主,以學生爲本。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我就讓學生通過有目的性的自讀、小組讀、個人讀、男女賽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通過充分的朗讀來理解燕子銜泥造窩、蜜蜂採蜂釀蜜、青蛙捉蟲保衛莊稼的辛苦。體會他們快樂,明白波斯貓爲何不快樂及“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整節課,我非常注重朗讀的指導,除了老師範讀外,我還以各種形式來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如:爲了讓學生掌握波斯貓聽完燕子的回答後那種瞧不起的的態度,我做了個瞧不起”的表情,讓學生仔細觀察,並模仿老師並帶着表情邊朗讀,既降低了難度又達到了效果!在指導朗讀青蛙回答波斯貓“捉害蟲、保衛莊稼是我最大的快樂!”這一句話,我先讓學生觀察圖,青蛙回答時做了什麼動作,看出它的心情如何?然後全班同學和老師朗讀這句話也帶着動作一起朗讀,朗讀指導就水到渠成了!

2教學過程中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意,深入感悟文中的情感。

學生讀得好,說得更好,一位女生說,她從“一口一口”體會到燕子銜泥造窩的辛苦;另一男生從“千千萬萬”感悟到蜜蜂採蜜釀蜜的辛勞,讀時聲情並茂。老師再用資料補充:一隻青蛙一天捉70多隻害蟲,一年能捉15000多隻害蟲此時,讓學生感受青蛙爲人類的貢獻。學生的情感油然而生,飽含激情的朗讀至今另我難忘。

3學習中穿插遊戲。

爲了鞏固上節課的生字詞,幫助本課的朗讀,我在講授新課前設計了一個“和諧號”多人座火車,讓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複習上節課的生字詞,學生的興趣非常濃,積極性高,效果很好!

《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教學反思3

《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是一篇童話故事。說的是一隻波斯貓向人請教快樂是什麼滋味。可是不同的人對快樂的說法都不一樣。波斯貓覺得他們所說的都沒有什麼快樂的,它非常失望,仍然爲找不到快樂而衰嘆。課文借這一故事告訴人們,依賴別人的生活是找不到快樂的,只有靠自己辛勤的勞動和創造,服務別人,奉獻社會,纔是最快樂的。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採用以下幾點方法:

一、全文以讀書爲主線,在讀中明白道理。

教學時,我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讀書方式進行學習。我先讓學生通讀全文,知道文中主要寫了波斯貓這隻小動物。接着讓學生再次讀文,明確這是一隻不快樂的波斯貓。緊接着讓學生帶着“波斯貓爲什麼不快樂?它找誰去詢問?燕子、蜜蜂、青蛙找到了快樂嗎?爲什麼?……”等問題去自主讀書。最後讓學生帶着這些問題,通過有目的性的自讀、小組合作讀、分角色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燕子造窩、蜜蜂釀蜜、青蛙捉害蟲的辛苦。體會他們勞動的快樂,明白波斯貓爲何不快樂及懂得“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

二、讓學生精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文意。

“抓住重點詞語讀好句子,理解文意”是語文課上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所以我先讓學生按要求找到句子並劃出,然後讓學生讀通句子,讀好句子,在讀句的過程中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意,深入感悟文中的情感。如讀燕子、蜜蜂、青蛙說的話,從“一口一口地銜泥、千千萬萬朵花中採粉、一天到晚蹦來蹦去……”這些詞句中體會到燕子銜泥造窩的辛苦;蜜蜂採蜜釀蜜的辛勞以及青蛙捕捉害蟲、造福人類的快樂。同時通過讓學生對比讀波斯貓說的話,從中加深學生對“勞動最快樂”的理解。

三、據課文內容續編故事,培養學生說話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續編故事是培養學生說話興趣的最佳途徑。因此我在學生通讀全文,明白事理的基礎上讓學生續編故事。說說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後來是怎樣的?如:後來它最好的朋友誰幫助它明白了“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當波斯貓明白快樂是什麼後它是怎樣找快樂的?

生:波斯貓去捉老鼠了,每捉到一隻老鼠,它的心情就特別高興。

生:波斯貓天天去捉老鼠,幫助主人把家裏的老鼠都捉完了,他還去鄰居家捉。從此就過上了快樂的'日子了……

這樣,學生就把讀書、說話、情感陶冶三結合起來,對文本有了一個更深的感悟:勞動能創造快樂。

《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教學反思4

《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波斯貓不知道快樂是什麼,因而去找燕子、蜜蜂、小青蛙詢問,最後還是不明白快樂是什麼。而學生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從燕子、蜜蜂、小青蛙的話去懂得“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教學了這篇課文,我覺得以下的幾點是我在教學中做得比較成功的:

一以讀爲主,以學生爲本。

學習本課時,我讓學生通過有目的性的自讀、小組合作讀、個人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通過充分的朗讀來理解燕子造窩、蜜蜂釀蜜、小青蛙捉害蟲的辛苦。體會他們的快樂,明白波斯貓爲何不快樂及“只有勞動才能創造快樂”的道理。並且我在教學中注重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熟讀的基礎上說自己對“燕子、蜜蜂、小青蛙爲什麼覺得快樂。而波斯貓卻不覺得快樂”的理解。學生因爲對課文熟悉了,有的學生就說:“燕子一口一口地銜泥來造窩,創造窩的過程很辛苦,所以他很快樂。”有的學生說“燕子的窩是自己造的,是通過自己的勞動纔得到的,所以它很快樂。”有的學生說:“蜜蜂通過千千萬萬朵花中才來花粉,纔可以釀成蜂蜜,他勞動得很辛苦,並且它的勞動創造出了成果,所以它特別快樂。”有的學生就說:“小青蛙整夜整夜捉害蟲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想到能幫助人們除害,知道勞動有了回報,就覺得是它最大的快樂。”有的說:“波斯貓不勞動,總依賴主人給它東西吃,所以它不會覺得快樂的。”這樣,通過讀、說,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懂得了“勞動創造快樂”的道理。

二注意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本課的說話訓練,我採用了“巧設問題,激發說話動機”的方法。在學生學完這一課時,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說話練習,我想對波斯貓說什麼?波斯貓聽了大家的話會說什麼?做什麼?學了本課,我明白了什麼?這一個個問題看似連珠炮,其實環環相扣,學生的思維火花被引燃了,說話的興趣被激發了。當學生的

思維閘門一打開,他們就會想象奇特,豐富多彩。有的說,波斯貓,我要告訴你,只有靠勞動的來的成果纔是快樂的。有的說:聽了大家的話,波斯貓說:“原來快樂這麼容易就能得到”。說着它就去捉老鼠了,每捉到一隻老鼠,它的心情就特別高興,還感覺到了主人給他的蜂蜜特別甜、炸魚特別香。有的說,波斯貓知道了勞動能創造快樂,所以他天天去捉老鼠,幫助主人把家裏的老鼠都捉完了,他還去鄰居家捉,他從此就過上了快樂的日子,知道了快樂是什麼滋味了。通過這一訓練,學生把讀書、說話、情感陶冶三結合起來,對文本有了一個更深的感悟:勞動能創造快樂。

執教後,我感到困惑的是:爲什麼有個別同學在這麼有趣的學習氣氛中還是不能集中注意力?一個嚴肅的問題再次出現,那就是如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