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節日作文>端午節作文>

【精華】過端午作文7篇

端午節作文 閱讀(1.43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過端午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過端午作文7篇

過端午作文 篇1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艾節、端五。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媽媽告訴我過端午是爲了紀念屈原,他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的肉體,還把糉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糉子的來歷。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喝雄黃酒。掛艾葉、菖蒲,用艾葉和草藥拿來熬成水洗澡的習慣。

離過節還有一段時間,就看見大街小巷到處都是賣糉子、鹽蛋、皮蛋的,成都的曹家巷就是糉子一條街,我每天上學都會從這裏經過,越是離端午節近的日子,賣糉子的商家就越多,我就忍不住的問媽媽,“爲什麼有那麼多賣糉子的啊!”媽媽才告訴我,這是成都的糉子一條街,每年的端午節,這裏雲集了全國最多最好吃的糉子,各式各樣的品牌都不一樣,遠遠的就能聞到糉葉飄香的味道,雖然我只喜歡吃奶奶包的紅糖甜糉,但是我已經被那些熱鬧的吆喝聲吸引了,於是在放學的時候,我跟媽媽說:“我們也去買糉子過節吧!”媽媽同意了,於是我和媽媽選了本地的“嘉禾“還有”五芳齋“的糉子,並分類打包起來要送奶奶的、姨媽的、還有鄰居婆婆的,送鄰居婆婆是我跟媽媽說要送的,因爲平常我的爸爸很少在家,鄰居婆婆看到媽媽一個人又要上班,又要照顧我挺忙的,就經常照顧我們呢!所以我要給他們送糉子,媽媽答應了,並告訴我做人就是要懂得感恩!

今年的端午節我剛好考試放假了,於是爸爸帶着我和媽媽回去陪姥姥過節,當然也給姥姥準備的糉子,一早都聽媽媽講了她們小時候過端午節的情境,所以我也很嚮往,端午節終於來了,一早姥姥起來要去買菜,我也跟去了,於是和姥姥一起去了菜市場,今天的市場菜好像特別的多,肉特別的新鮮,當然人也特別的多,但是好像都特別的高興了,每個人臉上都有過節的喜悅!連賣水果的阿姨太度都比以前好了,我們買水果的時候還給我們優惠了2元錢,所有的商家好像都說過節嗎?給你算便宜點,買的人高興,賣的人更高興,姥姥告訴我其實也沒有優惠,只是過節嗎,大家都覺得高興,就是吃點虧也無所謂,大家都沒那麼斤斤計較,我一邊幫姥姥提菜,一邊說姥姥,那要是天天過節多好!姥姥問爲什麼啊!我說:“就沒那麼多人吵架了啊!人們會變得很友愛!”姥姥笑笑說她也這樣覺得!我們倆買了好多菜啊!都是我喜歡吃的,土豆、玉米、豬蹄、龍蝦、蔊菜還有最重要的艾蒿!姥姥說要用艾蒿來熬水,然後拿來給小孩洗澡,這樣可以祛百病!還要喝雄黃酒,這樣那些蟲和螞蟻都不會爬到身上來了。

買回了菜,就是爸爸和媽媽來做飯了,爸爸的菜做的最好吃了,平常爸爸很少在家,都是媽媽做飯,我早就吃膩了,今天可以換換口味,而且有我喜歡的糖醋排骨,想想都要流口水了,終於等到吃飯了,想到中午有那麼多好吃的,我一個上午都沒吃零食。中午我想所有人家的飯桌上都很豐盛,一家人都熱熱鬧鬧的`吃團圓飯吧!不過我們家還是不齊,老爺因爲工作沒回來,姨媽和姨夫領着弟弟去旅遊了,所以我爸媽是最孝順的回來陪姥姥過節!

媽媽說這點我隨她,小小年紀懂得孝道和感恩!我們一起有說有笑的吃着豐盛的午餐,喝着紅酒,遺憾的是我只能喝飲料,爸爸喝酒的同時還給我的手心、腋窩和耳朵背後都塗上了雄黃酒,雖然我不太願意,還是聽話的讓爸爸塗,這個時候我希望自己快點長大可以和大人一樣喝酒也可以不用塗雄黃酒了。因爲他們三個都沒有塗。下午姥姥熬好艾蒿水,讓我洗澡,這個我倒不反對,因爲從小媽媽都帶我去洗灸堂洗澡,這個藥味我已經習慣了。

長這麼大,在記憶中應該是這一次端午節過的最有記憶!因爲以前小很多事都不記得了,通過這次過節,媽媽告訴我,讓我懂得了端午節不僅僅是紀念屈原大夫,更難得的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因爲這是我們中國人幾千年的傳統節日,要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我想我會記住媽媽的話,不會忘記!也祝願所有的人們端午節快樂!

過端午作文 篇2

銜泥燕幫助冬老人收起他最後一縷鬍鬚,一夜春雨後,春姑娘邁着輕盈的步伐敲響了春天的大門,把久違的綠色帶給大地。當我們藉助春光還在忙於整理冰凍思緒的時候,端午節輕輕拍了一下我們的肩膀打開了我們塵封的記憶……

春秋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提着他的詩句靜靜地走過,留下一串風俗陪伴我們走過幾個世紀,糉子帶着撲鼻的香氣爬上你的飯桌,延續至今它已經不再是那個給魚蝦充飢的食物,豆沙、花生、醃肉、紅棗不知道從何時起鑽進了糉子裏,拴住了你的胃。

瞧!那位孩子的口水已經打溼了衣襟。懵懂的孩子們手上的五彩線放飛着快樂的心,那是父母的祝福,銀鈴般的笑聲響徹雲霄!龍舟張開了翅膀飛行在靜靜的湖面上。“屈原杯”龍舟賽開賽了!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中國人、外國人、連湖中的金鯉也不遠萬里趕來參加盛會。中國的端午節由此聞名世界。

今年的端午節是個特別的節日,中國經過了冰凍、天崩地裂、盛世狂歡、成功。一路走來愛心充滿空氣中的每個氧離子。做一個吉祥、快樂、祝福、追憶的糉子吧,包容起每一份甜蜜,借愛心作翅膀,隨風飄向世界的每個角落!

過端午作文 篇3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爸爸媽媽都會帶着我們到奶奶家一起包糉子。端午節爲什麼要包糉子呢?這個疑問直到讀小學後才被老師解開了:原來是爲了紀念屈原。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報國無門,在農曆五月五日這天,投淚羅江自殺。楚國人民往江裏投好吃的食物,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不讓屈原的屍體被魚吃掉,這樣年復一年,就形成了端午吃糉子和賽龍舟的習俗。

記憶中的端午那天,我們總是趕了大早到奶奶家,這時奶奶早已準備好一切開始包糉子了。我飛快地跑到奶奶旁邊,好奇地看了看,好幾張糉葉躺在盆裏舒服地泡澡了,鍋裏的糯米飯香噴噴的。我好奇地問:“奶奶,爲什麼這些糉葉要一直泡在水裏呢?”奶奶說:“糉葉泡着沾上水,包的時候糯米不會太黏,比較好包。”原來是還有學問啊!

我先看了看奶奶那嫺熟的動作,學着她的樣子包了起來。先洗個手,沾點水,從盆裏拿起兩片溼噠噠的糉葉,交錯疊在一起,抓着它的兩邊,摺疊成一個小漏斗,用湯勺挖了三勺糯米飯放入漏斗中。仔細一看,糯米飯裏和着不少三層肉、蝦米和香菇呢。接着,還得把半顆熟雞蛋塞進糯米堆哦。再把“漏斗”上面那兩張半片的糉葉將露出的糯米飯蓋住,然後用紅色的繩子將它纏繞住。但是我怎麼也繞不住,看着奶奶包了一個又一個糉子,我的心裏甚是着急。

這時弟弟走了過來,指着我包的糉子大笑了起來:“姐姐你包的糉子比奶奶包的糉子大了好多呀,糉王!哈哈哈。”我看着手中的糉子,確實比奶奶包的糉子大了不少。奶奶笑着說:“要小點,煮熟後還會再長大個的。”我便把還沒纏上線的糉子拆開。用湯勺把一些糯米挖了出來,當我手中的糉子與奶奶包的糉子一樣大時,我在將它用紅繩纏繞住。這時一位身穿綠色衣裳的“糉美人”便誕生了。我提着親手包的糉子在弟弟面前炫耀起來:“看!你不會包吧?我包好啦!”弟弟把頭一撇,不理睬我了。

包完兩盆糉子後,便放入鍋中和水一起煮,煮了大概半個小時便好了。鍋蓋一打開,一股香味就撲鼻而來,我忍不住趕緊用剪刀把紅線剪開,放入碗中。忍住燙,打開糉葉,香味更加濃厚了,這時我總愛把糉子蘸着甜辣醬吃,又辣又香,還有點兒糉葉的味道呢,吃完許久後舌頭上仍然留着一絲絲餘味。

過端午作文 篇4

“又是一年糉飄香”,今年的5月28日,又是一個端午節。端午,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生命的年輪轉回去年的端午。家中,一片繁忙。媽媽正在大門口掛艾草,一股淡淡的清草香飄滿了整個走廊,給大家帶來一種別樣的芬芳。爸爸正在廚房精心準備特殊的“佳餚”------端午“五黃”:黃鱔、黃魚、鹹鴨蛋、黃瓜,可唯有雄黃酒缺席了這次端午,有點遺憾了。而我則左蹦右跳,四處打探這些風俗,並追問雄黃的事情。當然了,一會兒我就知道了在爸爸媽媽的老家,爺爺奶奶還經常“燒艾草”驅蚊避蠅,還會在窗上也掛菖蒲等避邪。

媽媽又一本正經地對我說:“過端午既隆重又嚴肅,哪能象你這樣蹦蹦跳跳興高采烈啊!”我向媽媽扮了個鬼臉,也就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到廚房爸爸那兒搗亂去了。

日上三竿,隨着爸爸的吆喝,一桌豐盛的佳餚擺在我的面前。香氣四溢的黃鱔湯、清脆可口的涼拌黃瓜,鮮美無比的小黃魚,肥得流油的鹹鴨蛋,還有熱氣騰騰的糉子。呵呵,望着眼前的佳餚,我可有點無從下手了,不知道把筷子伸向哪個盤子了。爸爸夾着一個迷你糉,故作疑問,還考我呢“端午節一定要吃什麼?”,我立刻回答:“這點可難不倒我,五黃和糉子”。我轉頭就對媽媽說:“爸爸總是明知故問,過端午節又有誰會不知道吃糉子呢,否則,你們單位幹嗎要發糉子呀!”我剛一說完,爸爸媽媽都笑了,於是我立刻“悶頭悶腦”地埋頭苦幹。

傳說中過端午是爲了紀念屈原,因此是莊重的,又因爲一家人圍座在一起,又很溫馨。端午是古老的,因爲它源遠流長的歷史。艾葉遍佈,糉葉飄香,端午的味道又是那樣濃郁!懷念,眺望、品味端午,味道又是別樣的甜蜜!“五黃”之香,心心相念,端午的味道又是那樣獨特!

過端午作文 篇5

在衆多的中華傳統節日裏,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了,正好今天就是端午,那我們就來說說端午吧。

要說端午,那我們就得先說說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他生活在戰國時代末期,是我國已知的最早的詩人和政治家。因他性格耿直被同僚排擠,最終被流放。他被流放到洞庭湖一帶,後來又在汨羅江畔,寫下了千古名篇《離騷》。

公元前278年。屈原見自己無力救國,於農歷五月初五在汩羅江投水自沉。據說,屈原投江後,百姓撈救的船隻從四面八方駛入汨羅江,洞庭湖。爲使他的遺體不被魚鱉侵食,人們就往江中投放糉子類的食物,這樣就演化出了端午節“龍舟競渡”,“角黍投江”等習俗。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了。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習俗呢,如賽龍舟、吃糉子、懸艾草、避五毒、吃五黃等習俗。所謂“五黃”,就是指黃瓜、黃鱔、黃魚、鴨蛋黃。雄黃酒。

幾天前,爸爸媽媽就帶我買好了包糉子的材料,然後包了許多糉子。糉子的口味有許多,有紅豆糉,有肉糉,還有蛋黃糉……剛出鍋的糉子熱乎乎的,一口咬下去,味道香糯可口,美味極了,我愛端午節。

過端午作文 篇6

幾日前,一年一次的端佳節又到來了。一到這個節日,我就明白又有假期過和各種口味的糉子吃了。我坐在沙發上翻端午資料時,總會懷念起屈原這位生在錯誤的時代的愛國臣子。

屈原,公元前340一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始人。著名作品有《天問》、《離騷》、《九歌》等,留下了讚揚求索精神的千古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一想到他,一股濃烈的愛國情懷涌入心頭,我恨自己不能早早長大,爲國家做出貢獻;我恨自己不能像他一樣,爲國捨命;我恨自己沒有遠大的志向,大顯身手。但論其改革變法之能,比孔孟、韓非;他的才幹真的是較願望、理想化罷了,但誰沒有幻想過一個“理想園”“烏托邦”呢?

糉子屬實是屈原死後帶給華人的一大禮品,不但口味衆多,並且充滿了濃濃的中國風。用植物葉子包着顯得質樸,簡潔。糯米細膩軟爛,入口即化。更不用說裏面的“核心部位”了。吃一隻糉子,看一看往年的龍舟比賽,睡前讀一讀詩歌,生活豈不快樂?

龍舟江上行,行人路邊觀。憶屈原,品糉子,飲雄黃,人生豈是曇花現。

念屈原之愛國,賽龍舟之熱烈。宛若在天上,願此日長久,終只是一廂情願。

樂也。悲也。

何爲愛國,需看屈原。

端午節離開了,但將來,又定會到來。

今朝胡寫一通,只爲萬古長流。如屈原樣,以自身譜寫一首悲壯的歌。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過端午作文 篇7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它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爲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端午節吃糉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到了唐宋時期,糉子已極爲有名,市場上常有糉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糉子。糉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混在糯米中製成;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爲糉子的餡心。小小的糉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着一定的位置。過去認爲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因爲五月酷暑將至,蚊蟲滋生,在沒有醫療衛生設備的民間,容易發生傳染病,於是人們用艾葉或菖蒲防蚊蟲,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消毒避疫,戴五彩線用來驅蟲和避邪。如今這一節日的一些古老習俗已經隨着社會變遷而消失了,但吃糉子、賽龍舟、掛艾葉等習俗仍然流行。